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七卷)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七卷)

  淨空法師主講

  新加坡淨宗學會錄影室

  請掀開經本。上一次講到佛教給婆羅門女,用念佛的方法,就能夠知道自己的母親死後神魂落在何處。我們知道大、小乘佛法,法門無量無邊,所謂門門都能成無上道。佛爲什麼不教她用參禅的方法、用持戒的方法、用持咒的方法?爲什麼不教這些法門?而特別教她念佛法門,這裏面的含義,我們一定要懂得。任何法門都能夠得定、都能夠開慧,佛法修學的總綱領就是定、慧,這個是諸位必須要曉得。所以無量的法門都是修定、慧的方法,都是開智慧的門徑,方法門徑不一樣,所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同。但是這裏面確實有根性難易的差別,唯有念佛法門所謂叁根普被,無論是利根、鈍根,而且成就快速、穩當容易,所以他用這個法門教她。她果然算是不錯,在我們法門裏面來說,她是屬于上上根,上等根性的人;因爲她一天一夜就得一心不亂,就得定。定中境界現前,她自己才親自能見得到。佛告訴她,告訴她你母親已經生到忉利天,已經生天叁天;她未必能相信,不踏實,可能這是佛安慰我的話,看到我很可憐安慰我的話,未必是真的;佛不妄語,大概是真的,這個信心不能踏實,親自到地獄裏面去見到,這沒話說。

  而且她母親怎麼生天?決定不是佛力,昨天跟諸位說過。是因爲她自己,因爲母親這個增上緣,使她自己勇猛精進,在一天當中成就念佛叁昧;這個功德,她母親是這個功德生天。如果她自己不能夠勇猛精進,得不到念佛叁昧,她母親得的福就沒這麼大。她母親得福之大小,隨她自己修持功夫淺深而定,這個理才講得通,才是合情、合理、合法。所以過去兒孫飛黃騰達,他的父母、他的祖父母,都受到朝廷的封賞,朝廷爲什麼要封賞他的父母、祖父母?我們在曆史上看到朝廷上封官,他父母雖然不在世,過世,封他父母的爵位跟他自己的爵位相等。爲什麼?他是孝子,他的成就是他父母調教出來,他爲了報父母之恩,所以才勇猛精進;父母、祖父母對他都是善的增上緣,是這麼一個道理朝廷才封賞。這個道理走遍任何諸佛刹土、走遍虛空法界,都受一切衆生所肯定,我們所講真理永恒不變,就在此地。我們讀這個經才曉得怎樣超度?超度得什麼樣的利益才恍然大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地藏經》是我們大乘佛法的根本經,實實在在講要細說,但是我們這一次受到時間的限製,我們只講二十次,四十個小時,不能夠細說。將來我們一定再找時間詳細的講解,這個是我們修學的根本法,決定不能夠忽略。

  我們看著經文:

  【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

  這一句話重要,她爲什麼能依教奉行?爲什麼能端坐念?端坐念就是以真誠之心一心念佛。“以憶母故”,這就是發菩提心,跟無量壽經上講的原則就相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

  不眠不休。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裏面看到,宋朝瑩珂法師,傳記裏面記載這個破戒的比丘,造作許多的惡業。他最大的長處,他自己曉得,造惡多了將來必定墮地獄,他自己曉得。曉得爲什麼還要造業?習氣太重,遇到惡緣他自己不能夠控製自己。但是知道將來墮地獄可怕,想到這個果報他就嚇到。他向同參道友請教,同參道友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之後非常受感動,關起門來念佛,叁天叁夜,不睡覺、不吃東西,連水都不喝,一口氣念到叁天叁夜,把阿彌陀佛念來。《彌陀經》裏面講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到若七日,我們見到,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念佛念了七天,念了七個七天,佛都沒見到,那個是不如法,一面念佛還有妄想、還有雜念,所以沒有感應。這個念佛是一個雜念都沒有;像瑩珂因爲恐怖地獄,救命要緊,所以也是一個雜念沒有,這中等根性的人。婆羅門女上根人,一天一夜成就,瑩珂法師是叁天叁夜成就,至誠懇切感動佛來應。這是一天一夜得念佛叁昧,這是得事一心不亂。

  【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湧沸,多諸惡獸,盡複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啖。】

  這是婆羅門女定中所現的境界,她見到了,見到地獄的現象,看到這麼多人在那裏受罪。接著我們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又見夜叉。】

  夜叉是地獄裏面的餓鬼。

  【其形各異。】

  奇形怪狀。

  【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

  利刃如劍是講祂的牙齒鋒利。

  【驅諸罪人,使近惡獸。】

  地獄裏頭的惡獸太多,都在那裏吃人,吃那些罪人。罪人當然看到惡獸,跑啊!這些夜叉趕著,拿這些受罪人去喂這些惡獸。不但趕他們,

  【複自搏攫。】

  搏攫是鞭打,拽著摔。

  【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

  不敢久視,不忍心看這個樣子,看到心地發軟。這是我們這個世間造作惡業的人,墮在地獄裏面受苦的形相,婆羅門女親自看到。底下經文:

  【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

  她看到地獄這個現象,這是念佛叁昧之力,支持著自己看到這個現象沒有恐懼。但是有憐憫心,不忍心看這個極其悲慘的狀況。到地獄裏面,地獄裏頭也有人來招呼她。

  【有一鬼王,名曰無毒,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

  地獄的境界只有兩種人能見到:一個是受罪,到裏面去受罪;另外一個是菩薩到地獄度化衆生,只有這兩種人。除這兩種人之外,地獄在你面前,你也見不到。過去朱鏡宙老居士給我講了一個故事,這故事是真的,他寫在他的著作裏面。這個故事裏面的主角是章太炎先生,他的老嶽丈。章太炎在生的時候,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判官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秘書長,地位很高。在中國有五嶽,五嶽是大鬼王,管好幾個省,管五、六個省,這大鬼王,他的地位僅次于閻羅王。閻羅王好像是皇帝,管全國;他好像是個諸侯,管一方,比省大得多。他是個學佛的人,知道地獄裏面刑法很慘,非常殘酷,他也有仁慈的心。有一天向東嶽大帝建議,能不能把地獄的刑法—炮烙之刑廢除,炮烙是什麼?燒的鐵柱子,燒紅了之後叫受罪的人去抱,這非常非常殘酷,我們講不仁道的刑法;希望東嶽大帝能夠有仁慈心,把這種最殘酷的刑法廢除。東嶽大帝不說話,就派來兩個小鬼帶著章太炎,實際上到刑場裏面去看。章太炎就跟著兩個小鬼去看,大概走了有相當遠的距離,這小鬼告訴他,到了,刑場就在此地。他看不到,他才恍然大悟,佛經裏面講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境界,不是閻羅王設的,閻羅王沒有辦法廢除,是你自己業力變現,這才曉得佛經裏面講的道理。

  地獄裏面種種的這些境界、刑具,夜叉、餓鬼,都是自己造作惡業變現出來的形相,就像作夢一樣;相有體無,事有理無,所見的千差萬別,就是自己念頭妄想紛飛變出來。所以佛講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叁惡道也是從心想生,爲什麼心裏頭有惡念?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才知道。如果不願意見到叁惡道,一定要把心裏頭這些惡念,不但是惡口,身造惡業,不可以,念頭都不可以有。一切法從心想生,所有境界都是法,法界,沒有一樁不是從心想生。

  有定功的人見到,婆羅門女剛得念佛叁昧,她因爲憶念她的母親,這個境界就現前。無毒鬼王來接待她。“稽首”,這是禮拜,對她很有禮貌來迎接她。問她:“善哉菩薩”,善哉是稱贊,難得菩薩光臨地獄,但是不曉得你是爲什麼原因到此地來?請看下面經文:

  【時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無毒答曰,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

  這是她所見到的境界。大鐵圍山究竟在那裏?佛在經上講我們這個四大部洲當中是須彌山,到底須彌山在那裏?七重山,八重海,七重山在那裏?經上講堿水海,我們現在看到的海洋水是堿的。佛所說不是我們凡夫境界,我們凡夫見不到。這個東西有沒有?決定是有。爲什麼我們見不到?我們沒有能突破空間的層次,如果我們有定功,能夠見到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這些事實真相一定是就在眼前。這個地獄,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婆羅門女是在定中見到,定中界限突破。我們知道在中國唐朝時候,智者大師讀《法華經》入定,在定中他見到靈鹫山,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靈鹫山講《法華經》,他還在會下聽了一座。這就是說在定中時候,他超越了時間。智者大師去釋迦牟尼佛大概是一千七百年,這是他能夠回到過去;自己在天臺,在那裏打坐如如不動,他能夠見到印度的靈鹫山,這超越了空間。所以只要有定功,定裏面分別、執著沒有,就能突破時空。過去、現在有許多修定的人都展現出這個能力,這是我們能信得過。何況婆羅門女真誠懇切、勇猛精進,她得的是念佛叁昧,所以地獄境界她見到。再看經文:

  【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不。】

  “我聞”,是過去常常讀經、聽經,聽佛在經上講,鐵圍山裏面大海之中有大地獄。問他:這是不是事實?可見得雖然常常聽經、常常讀經,佛講的話也相信,依舊有問號?如果沒有懷疑,到這個地方來何必去問鬼王?用不著問他。然後才曉得信心是多麼難建立,佛在大乘經裏面,大經大論像《華嚴》、《大智度論》裏面,都再次的說明信心難得,“信爲道元功德母”。菩薩修行證道的根源在信心,信心真正建立不動搖,修行證果哪裏需要叁大阿僧祇劫?這不需要。我們凡夫的信心,所謂是露水道心,很容易動搖,小小風一吹信心就喪失掉,還有什麼成就?我們在經上讀得很多,我們也看到許許多多的例子,自古以來世法、佛法,不孝父母、背師叛道,如果有成就都落在魔道裏面,他將來成就不是佛道,是魔道,我們相不相信?這些都是佛在經上說,魔所攝持。正法一定是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如理如法依教修學而成就。這是我們在讀大乘經論裏面不能不明白,不能不細心去體…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七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