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P25

  ..續本文上一頁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同前。

  【釋義】焰肩佛:解見前。最勝音佛:佛的音聲極其圓潤,任何音聲,都不能比擬的。佛的音聲具有八種:1極好音,2柔軟音,3和適音,4尊慧音,5不女音,6不誤音,7深遠音,8不竭音,則叁業中的口業清淨,勝報所得。是說這尊佛,所證不可思議力的音聲,以一音演說,使十類衆生同解,故以立名。

  難沮佛:沮字是破壞的意思。是說這尊佛,自利方面,已證究竟堅固之理體,身如金剛,使任何的力量,都不能破壞;救度方面,則能使所度的衆生,識透宇宙的真理,不被五欲等破壞,因此故以立名。

  日生佛:太陽初生,照破長夜的黑暗,是謂日生。是說這尊佛的光明出現,普照衆生,毫無偏私,使一切衆生障除智顯,如太陽的光明普照大地,故以取喻立名。

  網明佛:網是許多的麻線織成,明是發光的意思。網能發光則非世間的網,乃是以寶線寶珠組織結成的寶網。是說這尊佛的說法,言無虛發,字字珠玑,句句寶語,縱橫貫穿,盡使衆生得解脫爲止,正如寶網撈物,不遺余物一樣,故以立名。如是等……下文,解見前。

  【顯理】最勝音表自性八音深妙。難沮表法身堅固。日生表覺性朗然。網明表佛智光明映徹無量。

  戊五下方佛贊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同前。

  【釋義】下方世界是現在我們住的世界之底下。此界底下有水輪,水輪之下有金輪,金輪之下有火輪,火輪之下有風輪,風輪之下有空輪,空輪之下則是無色界、色界、欲界、人間,再底下又是水輪、金輪等,如是重重無盡的世界。

  師子佛:獅子爲百獸之王,威猛無窮,力能製伏群獸,聲震能裂破百獸之腦。

  佛爲法王,說法自在,能破除衆生的貪嗔癡,更能使外道邪魔佩服、震驚。于是特取喻師子來表示佛德的威尊最勝,是欲衆生容易理解故。這尊佛的立名,意亦在此。

  名聞佛: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是說這尊佛,以無量功德,救度衆生,不遺余力,使聞者、仰名者而獲大利,故以立名。

  名光佛:名譽如日光遍照一切。是說這尊佛的施惠于衆生,如普天之下,無不受日光普照般的,故以立名。

  達摩佛:達摩譯爲法。是說這尊佛,自己以佛法修成佛果,又能將如是法,救度一切衆生,使一一衆生都能成佛,故以立名。

  法幢佛:幢有高顯義。是說這尊佛,能以高超的佛法爲標幟,顯明究竟,折伏邪魔外道,使人天共仰,故以立名。

  持法佛:持是執持的意思。是說這尊佛,善持權實、頓漸諸法,隨機來化導衆生,悉令聞法得益,故以立名。如是等……下文解見前。

  戊六上方佛贊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同前。

  【釋義】上方世界是現在我們住的世界之上。須彌山頂爲忉利天,再上是夜摩天、兜率天乃至色界天、無色界天,再上則是空輪,空輪之上有風輪,風輪之上有火輪,火輪之上有金輪,金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又是人間世界,如是重重無量的世界。

  梵音佛:梵是清淨的意思。音聲清淨,唯佛才能證得。是說這尊佛,將久遠劫來,修持所證,清淨妙音(八音),宣說無礙,使聞者心悅意朗,故以立名。

  宿王佛:宿是天上的星宿。月稱星宿之王,因爲無數的星光,都不能比擬,孤月獨明,故稱王。是說這尊佛,已證極果爲法王,一切衆生所不能及,如衆星不及月一樣。又有一說:佛是覺王,爲一切衆生之所皈依,等于衆星尊月爲王一樣,故以立名。

  香上佛:香的種類很多,現在寺院裏所燒的香,都是平凡的,不能稱爲香上。唯有栴檀木香爲香中之王,此香六铢,價值叁千大千世界。楞嚴經雲:“栴檀香一焚,四十裏內外,同時聞氣。”是說這尊佛,經多劫的修持,成就五種法身功德妙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妙解知見香),來普熏法界衆生,使一切衆生聞香獲益,是以特取最上乘的栴檀香來比喻立號稱爲香上佛。

  香光佛:香有辟惡、滅穢的勝能,光是智德的顯現,能除一切的黑暗。是說這尊佛,已得五分法身香,將見思、塵沙、無明的叁穢惑斷盡,並以智德光明照破愚癡等黑暗,故以立名。

  大焰肩佛:解見前(北方佛稱贊科)。

  雜色寶華嚴身佛:雜色是青紅黃藍紫白等色。寶華是最珍貴的珠寶所結成的華。嚴身是莊飾端整的身軀。是說這尊佛,從久遠劫來,精修六度萬行的因,成佛後得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瑞相,貴如種種珍寶,複以果德勝相,導引一切的衆生,使睹者見佛聖相莊嚴,而不忘志願精進向道,故以立名。

  娑羅樹王佛:娑羅譯爲堅固。娑羅樹,四季盛茂,本質堅定,華色香美,刀斧不能傷,樹身高大,非是常樹所能比擬,故稱樹王。是說這尊佛,已證究竟堅固法身之理體,不被任何的境界搖動或破壞,成爲聖中聖,更以大悲普被一切衆生。如娑羅樹在暑中能以遮蔭大地,使近者得之清涼一樣,故以立號。

  寶華德佛:世間之華悉有凋謝之相。是說這尊佛,具足萬德,莊嚴貴重如寶華,堅固絕妙,沒有壞相,故以立號。

  見一切義佛:世、出世間諸法無量,義亦無盡,謂一切義。但是在千差萬別的一切義中,唯佛能得見。是說這尊佛,已證一切種智,具正知正見,能了諸法實相,權實偏圓之理,故稱見一切義。

  如須彌山佛:須彌爲衆山之王。是說這尊佛,德性具四德,超過于一切人爲十界之尊,如須彌之高出衆山之上,故以立名。如是等……下文解見前。

  【顯理】梵音表音性無染清淨。宿王表清淨法能蔭諸煩熱。香上表萬德超諸因位。香光表法身香普照法界。雜色寶華嚴身表果德以萬行因華而莊嚴。娑羅樹王表法身堅因無變易。寶華德表佛四德芬芳淨妙。見一切義表洞達諸法。

  諸佛勸贊標題竟

  丁叁征釋經名意義

  舍利弗!于汝意雲何?何故名爲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你的意思怎樣想?爲什麼這部經,爲各方的許多佛,都保護紀念的經呢?”

  【釋義】此二句是世尊將六方諸佛贊歎本經的經過說完後,恐有人懷疑本經有多大的價值,能值得六方諸佛異口同音的稱贊?于是世尊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解釋。

  本經原題俱足十六字,前八字“稱贊不可思議功德”,已在正宗分中依報正報科,說明詳盡,只存下八字“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還未說出來,故須再加征釋,使一切衆生明白其義,能就聞慧中得到信心堅固速獲利益,故有下段的說明。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不管是善男子、或是善女人,聽到本經以後能受持,或是諸佛尊號,這許多善男子善女人,悉得一切諸佛的保護,更能奠定永久不滅,最上佛果的基礎。”

  【釋義】此段文是解釋得蒙諸佛護念的勝益。若有:是一種假定詞。善男子善女人:是俱有深切的信仰,勝過于一般男子女人,故稱善。

  聞是經受持者:聞是聽聞,受是信而樂受,持是執持不忘的意思。須知聞、受、持,就是聞思修叁慧。能聞而深信,念佛法門爲最穩當(聞慧);再能聞而領受在懷,厭穢欣淨,願求往生(思慧);更以發願後,專心執持名號,淨念相繼,得到一心不亂(修慧),此叁亦即是淨土信願行的叁資糧也。

  及聞諸佛名者:諸佛是指以上所說六方的諸佛。當知諸佛名號具足萬德故能受持本經,更能聞佛名而起恭敬心,此皆是宿世所植的大善根,大本雲:“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有因緣聞此義。”華嚴偈雲:“甯受地獄苦,願得聞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

  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本經的功德不可思議,聞者受持者,皆是有大因緣,宿具善根。所以能得著諸佛之所護念也。

  問:“受持念佛法門,能得諸佛護念,是必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得護念,或是凡有心稱念,就得護念?”答:“彌陀聖號俱一切功德,凡有心稱念者,無論何等的衆生,悉得諸佛的護念,但因受持的功力差殊,所受的護念,也就自然而然的異而分別深淺:若只聞佛名,信而不稱念,爲“理即護念”;若聞後稱念不專,是爲善種未來解脫的勝因,爲“名字即護念”;若聞而能解,更能持誦,爲“觀行即護念”;若得事一心不亂,見思斷盡,證真谛理,爲“相似即護念”;若得理一心不亂,分破一品無明,得分證真如實性,爲“分證即護念”;若念至四十二品無明惑盡,證清淨法性,爲“究竟即護念”。”由斯觀之,欲蒙諸佛護念,必須行者的自誠可知矣!

  複次:能聞是經受持得到一心不亂,則行俱足(般若德);所持名號,萬德全彰(法身德);念念滅除生死重罪(解脫德);有如是功德,故受持人能得如來護念,其所護念亦在于斯。

  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說聞是經及佛聖號者,悉能得到不退轉于佛果菩提。

  阿譯爲無,耨多羅譯爲上,叁譯爲正,藐譯爲等,菩提譯爲正覺,合攏來爲“無上,正等,正覺。”茲爲便利上,從下正覺二字解釋上去。

  “正覺”(正者不邪,覺者不迷),謂正確的覺悟—離顛倒戲論的一種正智:此爲揀別凡夫之不覺,和外道之邪覺。因爲衆生自無始來,妄想執著將本覺真心埋沒于五蘊之中,迷而不覺,謂之不覺衆生;外道是向心外求法,所覺之道非妄即邪,所以他們均沒有稱爲正覺的資格。

  “正等”(正者不偏,等…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涅槃是什麼?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