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聽話,先學小乘,後學大乘。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就好象讀書一樣,先讀小學,再讀中學,再讀大學,循序漸進。你說我小學、中學都不要,我一下就念大學,這不可能,哪有這種道理?佛的話就是這個意思。
佛教從漢朝,後漢明帝,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傳到中國,到現在將近兩千年了。經典正式大量的翻譯,從漢明帝那個時候起一直到南宋,八百年間譯經的工作沒中斷。有一些是印度的大德到中國來弘法帶來的,有些是中國的大德不辭辛勞到西域、到印度去學習,學成之後帶回來。大量的翻譯,國家在操作,不是個人,所以有這麼完整的典籍我們今天可以讀到。
宗派是在隋唐時候陸陸續續建立,大乘八個宗派,小乘兩個宗派。大概大乘八宗說起來一般人都很熟悉,小乘這兩宗說出來也沒有印象,小乘是成實宗、俱舍宗。小乘這兩宗唐朝中葉就衰了,它們從建立到衰,大概不到一百年就衰了,以後就沒有了。這是什麼原因?那中國人就是不從小乘學起,直接就學大乘,是不是違背了世尊的意思?沒有違背。中國學佛的這些學人,無論在家出家,沒有一個不讀孔子書的,幾乎沒有一個不讀老莊書的。所以中國這些學人都有儒跟道的基礎,儒家、道家代替了小乘,所以中國人可以直接入大乘,很輕松、很容易、很方便,道理在此地。流傳到今天問題出來了,現在在家、出家同修不讀儒書,也不讀道教經典,直接就入了大乘,結果變成什麼都不是,今天佛教的衰,原因在此地。我跟李老師十年,李老師知道我們沒有儒、道的基礎,所以他老人家跟我們上課是儒跟佛並重,補習。每個星期有一堂儒學的課程,一堂佛學的課程,我們這才真正得到一點受用。
現在這個社會亂了,這種亂的現象,實在講,跟孟子那個時代非常相似。孟子是生在戰亂的時代,戰國,中國曆史上的戰國!戰國就是天天打仗,這世界上沒有太平日子。可是今天這個戰爭,由戰爭引起的災害超過孟子那個時代一百倍都不止。因爲那個時候沒有槍炮,射遠的只有弓箭,弓箭能夠射多遠,這是我們知道的,所以還有地方可以躲避災難;深山大川人迹罕至的地方,還能躲避這些戰禍,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法子躲避。尤其是科技雖然是進步,帶給我們的染汙,我們所承受的災害,水的染汙,食物的染汙,乃至于空氣的染汙,這在戰國那個時候沒有的,現在有了。我們現在所受的災難,確實超過那個時候百倍都不止,總是幾百倍,我們是活得可憐,無處可以逃避。
現在戰爭爆發就太可怕!核武、生化的殺傷力,你到哪裏去找逃避?所以外國宗教裏頭講世界末日,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對于這個深信不疑,只有我們人真正覺悟、回頭了,那才能得救。一切苦難、災害真正的原因,就是這經文裏頭所講的迷惑、造業、受苦。如果能有善巧方便破迷開悟,我們都覺悟了。覺悟之後,我們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癡慢,與一切衆生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和睦、和愛、和敬真能落實,這世界多美好!
這是清涼大師給我們說明前面四首是善巧隨機。真正做到善巧隨機必須有戒定慧的基礎,那今天我們怎樣幫助自己?怎樣幫助別人?這才不得已提出了《弟子規》的學習。《弟子規》是儒家的根,爲什麼不從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做不到。我常講四書五經是儒家的枝葉花果,很好看,很美。我們現在的人讀四書五經,說老實話,不但學不到它的東西,連對它的真善美欣賞能力都沒有,所以這個書展開卷讀不下去,沒有興趣。現在人興趣是什麼?電視、電影、電腦。最有興趣的暴力色情、殺盜淫妄,對這個有興趣,這還得了!這不僅是染汙,這是嚴重的造業,造業哪有不受果報的道理。這個果報就是世界末日,你說多麼可怕。
所以我們提倡找儒的根、找佛的根,這些大乘經論,套一句佛法裏面的話,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聽不進去。你想想看,戲院、電影院、歌舞場買票進去,那個買票都很貴,都有那麼多人去看;我們這講經有幾個人來聽?你就曉得,不能比!從這個地方,你就能夠觀察到現在人的心他想的是什麼,他念的是什麼,再聽聽他說的、他做的,然後你再想想世界末日可不可能?天災人禍爲什麼這麼頻繁?都是有原因的,都離不開因果的關系,善因有善報(善果),惡因有惡報。
所以我們講到善巧隨機,這才特別拈出儒家的《弟子規》,佛法的《十善業道》,這兩樣東西要普遍的推展,大力的去宣揚,提倡孝親尊師,提倡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從哪裏做?從自己本身做起,不要要求別人。本身真正做到象樣子了,自然能夠感動別人。孟夫子說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中國古聖先賢傳下來的教誨,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要落實,圓圓滿滿落實淨業叁福,以這個基礎念佛往生,你才有把握,一絲毫沒有懷疑。孝親尊師、慈心、修十善,從這個基礎上再提升,才是叁皈、五戒、威儀,那才是小乘。你看小乘的基礎,沒有這個,那小乘學不到。有小乘,然後才能夠真正「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佛教導我們修學的程序、次第,我們要懂,不能夠躐等。
今天人家問我,從哪裏下手?從《弟子規》下手。《弟子規》要做不到,你無論用多少時間、多少精力去學佛,還是得不到結果。一定從《弟子規》、從十善業百分之百的落實,你是經上所稱贊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是講到善巧隨機。終極的目標是教你證得究竟的佛果,究竟佛果是什麼?是無爲,就是這首偈子裏頭所說的:
【譬如大火起。】
『大火』是比喻智慧,般若智慧。
【能燒一切物。】
這『一切物」就是指的二障,煩惱障跟所知障。障是迷惑,迷惑他就造業,造作一切善不善業;造善業,叁善道,造惡業,叁惡道,這就是六道輪回。你造作六道輪回的因,一定就受六道輪回的果報,這叫苦!迷惑造業在六道裏頭受苦。「能燒一切物」,就是惑業苦都被智慧之火燒盡了,這個意思懂了嗎?智慧能夠消滅迷惑,能夠消滅造業,能夠消滅六道輪回的苦報,這就指的一切物。一切物就是這個意思,就是惑業苦、就是六道輪回。轉六道爲極樂世界,就像中峰禅師所說的「此方即極樂,極樂即此方」。只要你有智慧火起來了,這個地方就變成極樂世界;沒有智慧,那你還是起惑造業,這個地方就變成六道輪回。
物質實在講沒有苦、沒有樂,就像水一樣,江本勝博士用水做實驗一樣,水本身沒有苦樂,沒有善惡。但是我們用善念去對它,它就變得很善;用惡念對它,它就變得很惡。你從這個實驗推展到虛空法界,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沒有一法說跟我們的起心動念沒有關系,那你就錯了,統統有關系。所以你懂得這個道理,江本博士說得好,他說宗教裏面這些人,吃飯之前,吃東西之前,他一定要禱告,他說很有道理。禱告這個心善心、善念,你所吃的那些東西,它就變得最美好。他說這跟動念頭關系很大,你沒有禱告,沒有動念頭,那個東西的結晶比禱告的差很多。這是他的報告裏頭都寫出來,他對于這些宗教裏頭的人士,在吃東西之前禱告,他很佩服,這大有道理,非常正確。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時時刻刻、在在處處保持一個善念,善心、善念。
就像佛在《十善業道經》上講的一段最精采的開示,佛告訴我們「菩薩有一法」,有一個方法,「能離一切世間苦」。我讀這句經文真的寒毛直豎,太希有!一切世間苦。那個一切世間是講十法界,不但是叁途六道,十法界。十法界的衆生,雖然是聲聞、緣覺、菩薩,那個菩薩是權教菩薩,沒見性。沒見性就是什麼?見思煩惱沒斷盡,當然有苦;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才真正叫離苦得樂,那是什麼?超越十法界。不但是六道苦,十法界統苦。所以在大乘教裏面,四聖法界叫外凡,六道是內凡,都是凡夫沒見性,見性才算數。在《華嚴經》裏面,圓教初住菩薩見性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法身菩薩。天臺大師六即佛裏頭分證即佛,得到這個地位才算是學佛有了成就。你證得阿羅漢,證得辟支佛,證得權教菩薩,都不算是成就,這是講真話,真功夫一點都不騙人。明心見性,自性的般若智慧現前了,就是此地講的大火起了,般若智慧現前,十法界裏面的這些惑業苦統統都燒盡了。
【佛福田如是。燒一切有爲。】
佛是過來人,佛已經將無明煩惱斷盡了,超越了等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如來果地破盡了,所以這是真正的『福田』。福田裏頭一切有爲法都不存在,我們要問,佛法界裏面還有沒有十法界?還有沒有叁途六道?這些現象還有沒有?有。雖然有這些現象,那爲什麼說佛福田燒盡『一切有爲』?這個境界裏頭有爲跟無爲不二,是一不是二。如果有爲跟無爲對立,不但他沒有證到究竟佛果,圓教初住菩薩的果位他都沒有證得,他在哪裏?他還在十法界,沒有超越。因爲有爲跟無爲是分別,對不對?他分別沒斷,他怎麼能出十法界?有爲跟無爲也是執著,如果他還執著有爲跟無爲,那就是他沒有出六道;不執著有分別,有有爲、無爲的分別,他在十法界,雖出六道在四聖界,他沒有見性。
這些我們都要懂,雖然自己做不到,要知道。爲什麼?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凡聖同居土,到那個地方見到阿彌陀佛,再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佛一樣也跟我們天天講經說法,教導我們,我們現在在這裏已經打了底子,到那時候聽到佛給我們講,有這個印象,容易覺悟,容易提升。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慈悲,釋迦牟尼佛的恩德,給我們打下了基礎,破迷開悟,一定要證到究竟真實的果報,這就是無爲法。
證到無爲永遠不會退轉,永遠不會有變易。那麼證得有什麼好處?有什麼用處?古德有一句話說「無…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九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