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地方,教化這一方衆生,法師也欣然接受,所以道場國家建立的。我們常常看到曆史久的寺院庵堂,匾額上寫的「敕建」,敕建是皇帝下命令建的。有些是皇宮裏面撥出來的經費,大內的經費;有些是皇帝命令地方政府,資金是地方政府拿的,只要是皇帝命令建的都用敕建。所以道場叫十方道場,不是私人的。這上行下效,國家帶頭建寺院叢林,民間這些大富長者有這個力量,于是他也建。很多人把自己住的住宅捐獻出來做寺廟,這種情形在中國很多。不但捐獻房舍,他居住的家完全捐獻出來,還有他的田地也捐獻出來。田地什麼?可以租給農民去種植,收租,這是道場經濟來源,不要化緣。化小緣建道場,這是佛法已經衰了。
那個化緣也要看什麼樣的人。普通一般去化小緣的時候,那是真正道場出家人大慈大悲給這個機會,給一般初信或者不信佛的人種福。托缽化緣不開口的,托個缽的時候,有緣的人自動拿一點零錢給你,是這種方式。絕對不是拿著缽伸到你面前,不可以,伸到面前是問人要錢;也不會說一句話,說一句話是問人討錢。道場裏面不化緣,尤其是講經的道場、修行的道場。爲什麼?這從前李老師多次的教導我們,講經道場有很多是初學到這個地方來聽經的,他看到化緣在那個地方,他就害怕,下次不敢來。你看看你這個舉動,把人家聞法的機緣斷掉,這個果報可嚴重。
壞人家的法身慧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好不容易有機會到這地方想聽聽經,想隨喜大衆來念念佛,一看到你這個化緣的人站在門口,嚇到了,來要錢的。我沒有帶錢,或者自己很貧窮清寒,甚至于掉頭就走了,也有聽這一次,下次不來了。所以講經道場最忌諱的是化小緣,有沒有這個事情?有,而且還常有。那講經的道場誰來管這檔事?護法。李老師過去在臺中,一個星期講經只一天,星期叁,慈光圖書館。我們一些做義工的,如果看到有人化緣,趕快勸他離開,不可以在這個地方,這個要懂。維護道場的莊嚴,令一切大衆生歡喜心,這就對了。
化緣建道場,可以,問題你建的道場有沒有道?你要沒有道,那就是古大德所謂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首偈你有沒有聽過,你有沒有看過?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背因果責任。建立一個道場最重要的是要有道,什麼是道?道就是教學,講經教學。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做的事業就這一樁,沒有做第二樁事,連慈善救濟都沒有。世尊做的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慈善救濟,那是什麼?幫助衆生覺悟,這是究竟圓滿的慈善事業。
所有一切苦難是從迷惑而生的,迷才有苦,覺就有樂,離苦得樂是果,破迷開悟是因。所以佛幫助九法界衆生離苦得樂,用什麼?教學,不但用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佛所講的他自己統統都做到,他沒有做到的他不會說,凡是他所說的,他統統做到。我們向佛學習學什麼?就學這一點。佛教導我們修學的次第,我們有沒有遵守?沒遵守,沒遵守所以我們的修學拿不出成績出來。
諸位讀《印光大師文鈔》,印光大師一生不收出家徒弟,李老師也反對學生出家。我最景仰的是印光大師,向他老人家學習,我也不收出家徒弟。悟字輩跟著我的,那不是我收的,韓館長收的;我不建道場,她建道場,她建了一個華藏視聽圖書館。所以她走了圖書館再沒有人出家,這個情形諸位要知道。我不會給人剃度,我沒有道場。這個道場十方的,不是我的,你們要知道我沒有道場。我在香港居住這個小地方,算是個小精舍,陳老居士供養的,那房子是他的,他沒有給我,我很歡喜。法師,你在香港一天,我這個房子供養你一天,你用多久統統供養,好!省事。你看每個月水電,什麼電話費開銷,統統都他拿,我都不知道,只給一把鑰匙給我。什麼都沒有,你才自在;你有,你就有牽挂,你就有累贅。
重要的是要把經教學好,依教奉行,廣結法緣。所以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你才能夠廣結法緣,哪個地方邀請到哪裏去。不要怕沒有人邀請,邀請的人很多。這地方有緣多住幾天,緣盡了少住幾天,無不歡喜,自己歡喜,大衆也歡喜。決定不要給人添麻煩,生活所需愈簡單愈好,什麼都好,沒有一樣不好,這是要學的。所以這無私平等,給一切衆生結法緣,也就是接引一切衆生,讓一切衆生生歡喜心,月光普照的意思。可是這些話說起來容易,你聽你也會點頭,可是境界現前忘掉了,這怎麼辦?閻浮提衆生非常健忘,所以世尊慈悲、方便,無數次的提醒,不厭其煩。一樁事情,說十遍、說一百遍、說一千遍、說一萬遍,這是慈悲。沒有這麼多遍數,真的,我們粗心大意,很容易忘記掉。
如果沒有人經常提醒,現在的人一個星期之後,忘得幹幹淨淨,這就是爲什麼古大德教導學人,「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不能換題目。祖師教給我們,教這個念佛法門,老實念佛,莫換題目,不能叁心二意。昨天有同修來給我說,現在常常流行什麼樣的風潮,一窩蜂都去學習,他舉了好多例子。我們學佛的人今天學禅,明天又去學密,後天又去念佛,到處跑道場,見異思遷。這是什麼?我們知道這種人沒福,只是在佛門裏頭結個緣,種一個佛的種子而已,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這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成就。真正成就的一生守一個法門,如如不動,你才能成就。
沒有一個法門不好,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第一,無量法門也是門門第一,沒有第二的。你只要走一門,你一定能走通。通是什麼意思?明心見性,一通一切都通。常常換方法,常常換修行的課程,你一直到老,一直到老死你都不會有成就。你一門,一門戒定慧很容易成就;多門的時候戒定慧都沒有,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學佛的成就是什麼?在佛門裏面有一句很通俗的話,人人都知道,「煩惱輕,智慧長」,這就有成就。你自己一定要多反省、多想想,我今年的煩惱跟去年比是不是少了?智慧今年跟去年比是不是增長了?功夫真正得力,這個成就非常明顯。如果今年跟去年一樣,沒進步,甚至于今年還不如去年,那退步,沒有進步。甚至于退步自己要認真去檢點、去反省,錯在哪裏?只要把錯誤改正過來,你就能夠向前精進,你就會取得進步。這是真正幹的人不能不知道,常常檢點、常常反省,希望自己做到月月都有進步。我這個月比上個月有進步,我這個星期比上個星期有進步,那你真的契入,你就法喜充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有把握、有信心。這一首偈我們就介紹到此地,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目首菩薩偈頌第九首:
【譬如毗藍風,普震于大地,佛福田如是,動叁有衆生。】
這一首清涼大師注得很簡單,「大風普震,喻遍動群機」,文字很少,意思非常圓滿。佛門裏頭有一句話說「世尊一音而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跟這意思完全相同。『毗藍風』,佛經裏面所說的大風,世尊告訴我們,世間有大叁災、小叁災,災難。災難是衆業所感造成的災難,道理很深。我們在這麼多年學習當中,逐漸體會到佛說的話句句真實,自然災害與衆生的心行有密切的關聯。絕對不是說自然災害,與我們一切造作善惡沒關系,那這個觀念就錯誤;有關系,非常密切。你如果真正懂得,利益太大!最明顯的利益,就是我們的身體,現在講保健。怎樣保護健康?你懂得這個,你就曉得保健的秘訣。
我們身體有病痛,爲什麼會有病痛?業報現前,這業報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我們要懂得把這個業報化解,化解有方法,不是沒有方法。我在前一段時間牙齒痛,這個內熱太重,影響到牙齒,我用我們在佛法裏學的這個方法,跟牙齒商量,希望它不要痛,希望它回歸到自己正常的工作崗位。牙齒很多,我們稱牙齒菩薩,這不是迷信,頗有效,稱牙齒菩薩,給它做叁皈依,一天叁次。叁皈依做完了之後,給它忏除業障,給它發願,發願就是用四弘誓願,一天做叁次,一次大概五分鍾。幾天之後不痛了,一個多星期之後恢複正常了,有效。爲什麼?我們這個身生病,一個細胞是一個衆生,衆生無邊誓願度。首先是自性衆生,我們這個身體每一個細胞都是衆生,這一顆牙齒,你知道這裏頭有多少衆生!要跟它打商量,要忏除業障,要化解冤業就恢複正常。
你說這個東西,我們不是深入經藏不懂,不懂怎麼樣?不懂就找醫生,就去找些藥物,藥物都有副作用,最好不要用藥物。就是心理治療,這種方法現在的醫生說心理治療,非常有效。身體任何一個部位病痛,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消除。甚至于癌細胞,那個不好的細胞,把它變成好的細胞。因爲物質都有靈性,都有見聞覺知,每一個細胞都有見聞覺知,都有色聲香味,它要正常,人身體健康;它不正常,我們就有病態,就有病了。過去我們讀經,讀到這些東西半信半疑,所以我們看到日本江本勝博士水實驗的報告,我非常歡喜,把佛法講的證明。就是物,物是所有一切物質隨心轉,《楞嚴經》上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如來,四十一位法身菩薩都稱如來,我們中國佛門裏面講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所有一切物質都能夠隨心轉變,這我們要學,學有大好處,至少減少病痛,減少生病。
人中年以上,健康是真正的幸福;沒有一個健康身體很痛苦,有錢、有地位,有什麼都沒有用處,你身有病!這個病的時候,用心理來治療比什麼都有效。那就是我們從這個災難,你明了這個道理,你就曉得,自己身體的疾病是災難;天災人禍也是災難,共業所感,大衆的共業。個人的,甚至于壽命長短,身體健康,這都是個人的別業,我自己的業報,沒有一樣不能轉。自己的業報都轉不了,你怎麼能轉共業?一切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我們身體哪個地方病痛,如果嚴重,這個心理治療應當在十分鍾以上,十分鍾到半個小時,那效果就很顯著。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九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