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看到這種生活都搖頭,這怎麼行,這種日子怎麼過?確實現在人不行。古大德那種生活方式,我們可以說是健康的生活,我們今天過不了這種生活,我們的身體太弱了,禁不起風寒。前些年,有一位同修送我一本小冊子,《曠野的聲音》,臺灣那邊翻譯的。內容是個美國醫生到澳洲去旅遊,很難得,她到澳洲中部沙漠地帶跟當地的土著生活了四個月,寫了一份報導,寫一本書,報導他們的生活方式。
這一些土著現在人數很少,但是還有,他們沒有文字,有語言沒文字。他們的記憶力非常好,古代的事情代代相傳,口述。他們也有一萬多年的曆史,甚至于上溯到叁、四萬年之前他們祖宗的事情他都能說得出來。他們過的是原始生活,那比釋迦牟尼佛還要辛苦,沒有衣服,都是赤身露體。不畏風寒,日曬雨淋他都不在乎,晚上走到哪裏,就躺在地上睡覺。她說每個人身上帶兩塊獸皮,一塊獸皮睡覺時候墊在下面,一塊獸皮蓋在身上,沒有房子。世尊教人還樹下一宿,他們不一定在樹下,沙漠裏、曠野裏一樣休息,第二天早晨起來一樣幹活。他們幹的是什麼活?他去打獵,采野生的果實。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到處流浪,也是一群一群的。
他看到我們這些人,現在跟遠地方朋友用手機,他覺得很奇怪。他說爲什麼要用這個東西?他們跟遠地方的朋友交流不需要,心靈感應,比我們強多了。這手機還有副作用,電波,他沒有。他跟遠地交流,在地面上坐一坐,精神一集中就像入定一樣,就能跟遠方朋友們交談。不但音聲能夠傳達,色相也能傳達,他在定中看到他的朋友現在在幹什麼,就像我們電視一樣,你看人家不需要用機械。他說他們是真人,他們過是真正人的生活。他一無所有,整個世界、整個大地就是他們生活的舞臺,每天快樂無比,沒有競爭。他們沒有積蓄,他什麼都不要,真的像佛一樣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他們對于動物、植物都有感應,很少生病;生病治療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醫藥,他們懂得草藥,知道用這些草藥;最重要的他們用精神治療,很多人覺得很奇怪。這個精神治療理論被江本勝博士發現了,他在水實驗裏面證明,所有一切物質都有靈性,都可以互相溝通。他們在旅行當中有一個人不小心跌到懸崖下面,二十多公尺。同伴們把他救起來,嚴重的骨折,流很多血,骨頭都露在外面。他怎麼給他治療?把他擡起來,平放在地上,然後有兩個人好象禱告、唱歌給他聽,實際上就是告訴他這個折骨,勸它恢複正常,跟它商量,「這不小心,對不起你,讓你受這麼多苦,請你趕快恢複正常」,幾個小時之後,果然這個露在外面的骨頭,慢慢慢慢就縮到裏面去了。還有一個傷口,那傷口他們用樹葉把它貼起來,第二天就好了。這個美國人也是個醫生,看到之後感到非常驚訝,他也沒有醫藥,他就這樣,到第二天好了的時候連痕迹都沒有。給我們很大的啓示!最重要的,信心。
所以我們如果要有疾病的時候,你懂得這套方法,你跟疾病的那些病菌要跟它好好相處,要跟它溝通。我們同學當中有幾位用這個方法用得很有效,我也用。哪裏有病痛了,這個部位裏面的這個細胞,我們把每個細胞都把它看作一個生命,我們要勸勉它、勸導它、勉勵它、安慰它,因爲它現在離開它的工作崗位,就造成困難了。希望什麼?希望它們趕快回到自己工作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們跟它商量,要代它皈依,給它做叁皈依,給它發願。發願不要別的,就是四弘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這些病菌你要發願度衆生,你要斷煩惱,你要學法門,你要成佛道,你要跟其他的細胞要互助合作,真有效果。
不過我們這個效果還沒有土著那麼快,那麼嚴重的傷到第二天就好了,若無其事,站起來跟大家一樣活動。這是說明我們這個功夫,也就是信心沒有他那麼強,我們大概總是要叁、四天,有時候要一個星期效果才能産生。不是沒有道理,有道理!也不足以爲奇,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不是深入經藏,不知道這個科學的實驗報告,我們真的會感覺到非常驚訝。
所以,凡事都好商量,自己生病了,胃病就跟胃商量,肺病就跟肺商量,哪個地方不舒服就跟哪個地方商量,真有效。家庭出了問題,社會出了問題,都要懂得一個方法,至誠感通。我跟他商量他不接受,他排斥,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自己真正好好去做,常常反省,天天改過,肯定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我們發心給他做善的增上緣,發願給他作善友,哪有不能感化的道理?縱然是過去生生世世的冤家對頭,那個怨結也能解開。
我們在佛教傳記裏面,你看唐朝悟達國師,諸位如果去讀《慈悲叁昧水忏》,那就是他的故事。你就知道,他那個冤家對頭是十世的冤仇。迦諾迦尊者給他調解,雙方都很樂意接受,化解了。他得的是人面瘡,要命!悟達國師也很不容易,十世高僧。修行成爲一代的祖師大德,不是一世、二世修的,他修十世,十世的緣都好。第十世的時候,他的德行、學問流傳在外面,皇帝知道了,親近他,請他做國師。在中國佛教史裏面很著名,他是十四歲講經,十四歲出家,沙彌。古人有一首詩贊歎他「十四沙彌會講經」,聽衆都是一些比丘、都是一些大德居士,他講得頭頭是道。十世,不是一生一世學的,我們講天才、奇才!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不斷在學習,一世不可能有這個成就。
我們年輕的時候追隨李老師,李老師一生也是講經,他老人家常常給我們說:我這個講經不是一世的,至少過去有好幾世,有這個厚的底子,才行。所以學講經不是每一個人都行的,這是我們要懂得,你沒有過去世的根,你這一世學很困難,要不要學?要學。人家十世累積,我從這一世第一世,下一世我還要累積,這就行。所以發心的人很多,都希望出來講經,好事情;如果沒有那麼深厚的業因,沒有宿世的因緣,我們做協助的工作,幫助別人,也成就了自己。幫助別人是什麼?修隨喜功德,所得的功德跟講經的這位法師大德決定沒差別,這是不需要過去世深厚的善根,這一生發心能做到。
尤其是現在這種科學技術的工作,要是沒有人來操作,沒有人來協助,我們在此地講經,怎麼能夠在衛星電視、在網際網路同步向全世界播放?這不可能。所以這些工作人員跟講經法師的功德無二無別。甚至于隨喜裏面,我勸一個朋友來聽、來學習,他聽了很歡喜,聽了很有受用,真的轉惡爲善,轉迷爲悟。誰教他的?某個老師教他的,誰介紹的?某人介紹的,介紹的人跟老師的人功德一樣大。介紹是緣,沒有這個善友爲緣,他就沒有這個機會,他就遇不到。隨喜功德不可思議!這個要懂。
普賢十願十條,隨喜列入其中之一。第五條就是隨喜,第六條請法,第七條是請佛住世,就是建道場,把善知識長時間留住在這個地方,教化一方。現在我們請轉*輪、請佛住世,我們利用網路、利用衛星就可以。我在這裏設個站,我建一個小佛堂,我這裏頭有衛星電視、有網際網路,有大銀幕,每天到時間我們都開放,許許多多人來聽。聽完之後,我們可以在一起研究討論,交換心得,這因緣多殊勝!我們要發心,要會利用。所以『隨心獲衆報』,這果報是千差萬別,就是看你自己的善心、看外面的善緣。你只要懂得,都能夠獲得無比殊勝的果報。這一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目首菩薩偈頌第六首:
【如阿揭陀藥,能療一切毒,佛福田如是,滅諸煩惱患。】
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面告訴我們,這一首偈「藥喻,即多之一,具百味故,普去一切煩惱毒故」。注的文字不多,意思太深了,深廣無盡。『阿揭陀』有好幾種的翻譯,因爲它是梵語,只要音差不多就行了,我們懂得這個意思。「阿揭陀」是什麼意思?《鈔》裏頭有注解,「普去一切者」,這是《疏》裏頭這一句話,「阿伽陀,此雲普去」。也就是說我們講總除,無論什麼樣的病痛,這個藥是萬靈丹,什麼都能治,稱爲「阿揭陀藥」。所以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頭,即多之一,多是講病,一切衆生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病痛太多太多了,阿伽陀藥統統能治。你相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這種藥物存在?這種藥物究竟是什麼?真有。在事相上來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確實也給人治病。再看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宗教,宗教的創始人幾乎都懂得醫道。爲什麼?醫學常識很重要,不但幫助別人,有時候還幫助自己。
中國從前讀書人,讀古書的人,醫術也是必學的科目。《黃帝內經.靈樞》、《本草》在從前讀書人他都念,所以這些常識都有,小病沒問題,他自己會治療,也能夠幫助別人。如果是一門深入,那就是決心做個大夫。古時候做大夫跟教書的沒有兩樣,生活都非常清苦,都是救世救人悲願,選擇這個行業。教書沒有收學費的,供養是學生家裏頭隨意的,如果學生家裏富有,供養會多一點;清寒,供養就很少。甚至于還有很清寒的,家裏生活都有問題的,但是他天分很好,可以讀書。老師收這個學生,不但不要他的供養,往往還要補貼他,照顧這個學生的生活,爲國家培養人才。
所以老師是很清高的,清寒,同樣的,行醫也很清寒。古時候醫生給人治病是救命要緊,沒有講報酬。我給你治病要多少錢,以前沒有這個例子,在民國初年那個時候我們家鄉還是這樣的,生病去找個醫生看看,醫生處方給你拿了藥,有沒有付錢?沒有,謝謝他。什麼時候報答他?逢年過節送禮給他,不是當時看病要錢,不是的。過年過節的時候送一點米,送一點油,送一點菜,那有錢的人送錢。所以教書跟行醫,生活是沒有問題,但是不富裕,都很清寒,清高士。不像現在,現在在國外我聽說收入最好的是醫生、律師跟會計師,這叁個行業收入是最高的。律師跟會計師,這是從前也有這種行業。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九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