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八二卷▪P4

  ..續本文上一頁句「現無量剎」。我們也從比喻上來說,用我們現前居住的地球,地球是一個。

  

  『衆生各別住』,清涼大師這注解裏面給我們講的,地是一個。那居住的,居住就是房屋,這就是剎,居住的房屋就太多了,這是答什麼?無量剎,現無量剎。佛剎,我們現在一般稱道場,確實不要說別的地方,在過去講中國這個地區,因爲佛教的承傳將近兩千年。這兩千年來,各個地方所建大大小小的廟宇不計其數。我上一次到浙江,杭州佛協的俞會長就給我說,浙江省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廟庵堂就有叁千多個。有許多沒落了,現在恢複的也不在少數。重點的道場,他希望我都能送一套《大藏經》。他心目當中重點的道場,應該也有幾十個,好事情!

  

  這麼多道場,如果我們再把這範圍擴大,除佛教之外,還有其他宗教。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宗教?我是聽別人講,大概總有兩千多,很多小的宗教我們都不知道。我們今天知道的是,在世界上擁有信徒衆多的,影響力很大的,大宗教。在中國承認五個宗教,我們香港承認六個宗教,香港把儒也算作宗教,香港有儒教,新加坡有九個宗教,澳洲昆士蘭有十二個宗教,都是比較規模大的。宗教最多、最複雜的是美國,美國真的是宗教自由,至少有幾百個。每個宗教它都有道場,這道場等于我們經上講的佛剎,都建立在這個地球上。衆生各別住。

  

  『地無一異念』,土地它有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平等的。『諸佛法如是』,諸佛法就像地性一一樣,你看一,衆生各別住,多。一多,地都沒有分別。一裏頭有多,一個大地裏面許許多多的佛剎林立,道場林立。注意後頭這一句「諸佛法如是」,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的法如是,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這裏面告訴我們一樁事情,這現象雖然多,心是一個,真心!真心是一個,妄心無量無邊。因爲種種法從心想生,心想無量無邊。那個心不想呢?不想,法就是一,一真法界。不想,是不是這個法都沒有?不是,法有。爲什麼還這麼多?不礙,《華嚴經》上這個境界你就契入,一不礙多,多不礙一,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才是事實真相。

  

  衆生裏面有迷有悟,迷的是凡夫,悟的是菩薩。諸佛如來在這裏頭普度衆生,度而無度,無度而度,妙!愈說愈深,愈說愈不好懂。他爲什麼要現身說法?沒有理由,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我們今天講無條件,佛菩薩應現在這個世間幫助一切苦難衆生,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理由,叫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如果有條件,你就有分別、就有執著、就有妄想。這是我們凡夫跟佛菩薩不一樣的地方。

  

  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確確實實跟這個大地一樣,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執著。但是他在隨順的時候,他會隨緣,我們有妄想,他也表現好象有妄想;我們有分別、有執著,好象他也表現著有分別、有執著。這是什麼?和光同塵。如果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他示現的在我們面前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我們跟他就談不上來,這跟我不一樣。他示現的跟我一樣,那很談得來。這是什麼?教化衆生的手段、方法,這就是所謂「法門」。

  

  法門無量無邊,目的是一個,什麼目的?幫助衆生覺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是一切諸佛教化衆生唯一的目標,來引導你,來誘導你,幫你覺悟!悟的是什麼?你所悟的決定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不是這個經本,這個經本是個說明書,真正大方廣佛華嚴是什麼?是宇宙,是人生,是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生活的環境,這是真正的大方廣佛華嚴!諸位想一想,哪一個人離開大方廣佛華嚴?沒離開。覺悟的人他知道,這個地方就是一真法界,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迷的人不知道,迷的人把一真、把極樂變成了六道叁途。這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

  

  佛在世間,我們凡夫常講苦口婆心,總是以我們的分別去測度佛菩薩,我們不知道佛菩薩境界,佛沒有分別,佛沒有苦;有苦有樂是六道凡夫,聲聞、緣覺已經沒有。所以這五種受,身苦樂,心憂喜,當你沒有憂喜、沒有苦樂的時候,叫舍,那是暫時的,舍受很短暫。所以受不超過這五大類:苦、樂、憂、喜、舍。這五類不是正常的。佛經上常講「正受」,那個正受是正常的,正受是遠離苦樂憂喜舍,那叫正受。所以正受也翻作禅定,在梵語裏面稱爲叁昧,叁昧翻作正受、翻作禅定。也就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正受。正受是一,就像此地講的「地性一」、「地無一異念」,沒有一的念頭,也沒有多的念頭。我們今天講即一之多,即多之一,實在講在自性裏頭,這個念頭沒有,講一講多是我們凡夫。

  

  多,從哪裏來?從妄想分別執著裏頭生出來的。妄想分別執著本身就是虛妄的,就是了不可得,它生出來的東西還真有嗎?所以佛法叫妙有,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叫妙有。你懂得這個道理,然後你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個道理想通了,整個宇宙同一個道理。這樁事情在我們講座裏頭已經講過多次,就像《般若經》上總結的說法,這個總結是我學《般若經》的心得報告。世尊說了二十二年般若,總結是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能夠契入這個境界,此地講「地無一異念,諸佛法如是」,這兩句話你就能體驗,你就能懂得這裏頭意思。你不入這個境界,這兩句話就是前面所講的「甚深難可了」,很不容易明了。

  

  所以這兩句後面講「然此九喻,別答九種無量,總顯境界無量」。這是別答裏頭第一首,就是答複前面所說的現無量剎。佛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這個無量諸法就是諸佛法如是。九句,九首偈每偈後面最後的一句都是「諸佛法如是」,這個諸佛法如是就緊扣文殊所問的「說無量諸法」,就扣這一句。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八二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