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跟儒他不責備別人,他遇到困難的時候責備自己,責備自己叫別人看到他受感動。縱使冤親債主也不忍心破壞你,或者對你傷害的時候是輕度的,不願意重傷你,你能感動他,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在一家,家人處事常常都要懂得反省,你一家才和睦,家和萬事興。道場是家庭的擴大,國家是家庭更大的擴大。
所以我們一定要肯定,一切衆生性本善,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我們現在接受聖賢教誨,才明了這個世間沒有惡人,沒有冤敵,那個怨怼、惡人,都是我們自己惡念、惡行製造出來的。要遇到之後,就想到,這是我製造的,不是他不好,是我不好,我要反省,我要改過,這樣就能把惡人、惡行統統都變成善行。諸位想想大舜的故事不就明白了嗎?那是最難感化的,他用叁年的工夫把一家人都感化過來。感化一家人,感動他的鄰裏鄉黨,最後,難得了,感動他的國君。國君聽到有這麼樣一個人,真是希有難得,來觀察他是不是真的。
堯王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觀察一段時期之後,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一絲毫虛僞都沒有。堯王年歲大了,把國君的位子讓給他,他就成爲舜王。舜以後傳給禹王,都是觀察德行,真的有道德,真是好人,不爲自己,念念爲衆生。所以,古聖先王選繼承人,他選這種人,大家心服口服,沒有反對的,沒有跟他競爭的,政權在非常和睦、歡樂的氣氛之下轉讓。孔子一生當中,在言語、行爲上我們能夠體會到,常常懷念著先王的聖德。
我們讀這一段經文,就要體會到修德的重要,這是屬于人道,不是天道。所以今天有人講這些飛碟是外太空人,正確的,他是屬于人道,不屬于天道。天道有神足通,他能飛行變化,不需要這些機械的交通工具。不要說色界天,連欲界的四王天,甚至四王天下面還有更低級的天,他都有神足通,神足通是報得的。修行的時候修得的,人也能夠修得,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小乘叁果阿那含他就有神足通。在中國曆史上有記載,這決定不是假的,《高僧傳》、《神僧傳》裏面,諸位看看你就知道了。我在初學佛法的時候讀這些書,非常羨慕。
唐朝的時候,西域的高僧在中國弘法,回去的時候,信徒很多,每個人都想給他餞行請他吃飯,他都答應了。同一天五百人家請他吃飯,他都去了,但是我們凡夫都不知道。到第二天,到十裏長亭去送行,送行的時候每個人都非常歡喜。「這個大法師很看得起我,昨天在我家吃飯。」那個人說:不對!昨天在我家。這樣一傳,才知道他有分身,真的,同一個時間,五百家邀請他統統都去了。有這種能力,我們曉得是叁果以上,如果不到這個境界他沒有能力分身;有能力分身,他就有能力飛行自在,他不需要交通工具。
達摩祖師在中國入滅,我們講他死在中國,確實是死在中國。到他墓穴裏面去看,屍首沒有了,只留下一只鞋子。大概過了半年多,從西域那邊有人回到長安,告訴長安人,他在半年前看到達摩祖師,在西域。講的時間很對,就是他在中國圓寂的時候,沒想到他人又跑到西域去出現了,這是屬于神足通,飛行變化,這是修得的。
修行的方法、理論,經典裏面講得很清楚,最重要的要斷煩惱。你看初果須陀洹斷叁界八十八品見惑,證初果,初果證到之後,一定有兩種能力出現,一個天眼通,一個天耳通。天眼通,見沒有障礙,這個牆他可以透過去,牆外面有什麼看得清清楚楚,一點障礙都沒有,「天眼通非礙」。我們人在此地,我們朋友在美國,你只要起念頭,「我看看他現在在幹什麼」,就能看見,不要用電視,不要用機械。天耳通,他在那裏講話的聲音你聽得見,不需要用手機,不需要,電話不需要。有這種能力,初果就有這個能力,就是六種神通他得到兩個。
證到二果,能力就增加,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知道自己前生,過去世,佛講能知道過去五百世,有這樣的能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另外一種,他心通,就是別人心裏面想什麼念頭知道。到叁果就像轉輪聖王了。轉輪聖王他不是聖人,他是福報,是德行、福報所現的;不像修行人,修行人那是功夫成就的,比轉輪聖王還要殊勝,轉輪聖王比不上。所以,叁果聖人飛行、變化自在,他不需要這些交通工具。四果阿羅漢又得了一個漏盡通,見思煩惱斷盡了,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輪回,他也有能力隨時回來看看。我們講「不生不滅」,宗教裏面講的「永生」,阿羅漢才真正證得永生;天上不行,天人不行,阿羅漢證得永生。所以那是屬于修得的,經典裏面有理論、有方法,你可以認真去做。
在大乘,破見思煩惱,七信位,能力跟阿羅漢相等,但是智慧比阿羅漢就高得太多太多,阿羅漢是望塵莫及;能力相等,智慧非常高,大乘是七信位的菩薩。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寶首是叁信,初信位的菩薩,能力相當于小乘須陀洹,也就是說他具足了天眼通、天耳通,初果。可是智慧、能力絕對不是須陀洹能相比的,不但須陀洹不能相比,實在講,連阿羅漢都不能相比,這是大乘教的殊勝處。
經上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今天有幸得人身、聞佛法,能夠遇到究竟圓滿的佛法,很不容易,遇到之後要懂得珍惜,要懂得自愛。怎樣叫自愛?我依教奉行。從什麼地方做起?要記住淨業叁福的教誨,這是基礎,像種樹一樣,千年的神木,種子就一點點。種子是什麼?淨業叁福。淨業叁福裏頭最重要的,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前面兩句就是《弟子規》,後面兩句就是《十善業》。
所以,湯恩比博士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人家要來問我,我的答複,孔孟學說是什麼?《弟子規》,大乘佛法是什麼?《十善業》。真的,《十善業》跟《弟子規》能夠救現在的社會。現在社會,你看看學校裏面,我是被學校找去的,參與他們做消弭沖突,促進和平,從事于這個工作。我參加了許多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會議,我參加了四次。訪問過埃及的伊斯蘭大學,訪問梵谛岡的教廷,我這些聽得多,也看得很多,才真正體會到儒跟佛的根要緊!人家今天提到了,我們不能把花果送給人家去欣賞,我們要把根送給他,移植過去,這就對了。
所以對于國家、民族的界限,不要過分的認真去計較。那不是我們國家的,那不是我們族群的,我們不接受,錯了!今天我們講求多元文化,澳洲是多元文化的國家,心胸廣闊,能夠包容。不同的文化,只要是好的我們都應當接受,它可以幫助我們化解沖突,幫助我們促進安定和平,這有什麼不好?這是我們眼前迫切需要的,這個東西真有效。
這兩年我們做了試驗,在中國大陸試驗了十幾場,我們辦短期講座,時間最短的叁天,最長的十天。密集一天上課六個小時,講解這個科目,五天的時間叁十個小時,五天是辦得最多的。來聽課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都有,從八十多歲的老翁到兩、叁歲的小朋友,聽了這個課之後深受感動,當時有跪下來忏悔的,痛哭流涕的。證明了儒家所講的「人性本善」,證明了釋迦所說的「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沒有人教,沒有人提醒!這一生到中年,造作惡業衆多,聽了這個課之後才知道自己錯了,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深深忏悔,回頭是岸。
所以我給聯合國官員建議,以後不要開會,開會沒有意思,勞民傷財,收不到效果。希望聯合國普遍的要辦這些倫理道德的講座,用這個講座來化解沖突,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目標,比開會有效。開會裏面請很多人講演,發言的時間並不長,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讓聽的人真的是無所適從,從來沒有看到有感動流眼淚的,沒有。我們辦這個倫理道德的講座,每一堂課你去看,都有人在那裏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真的回頭了。
但是他這個忏悔、回頭能保多久,這有問題。社會的誘惑力量太大,所以這個課程要延續。好在現在科技發達,我們把上課統統錄相做成光碟,凡是來聽課的,我們把這個光碟都送一套給你,你帶回去重複的聽。要聽多少遍才能産生效果?我的估計是叁百遍,一遍四十個小時,叁百遍是一千二百個小時。你要是密集一遍一遍的聽,一千二百個小時差不多是一年的時間,一天聽四個小時,差不多一年時間。根紮下去了,真的回頭了,真的不會再被外面誘惑,這才叫回頭,真的是達到岸了;有人回頭,沒有達到岸,他又轉過去了,那就是熏習的力量不夠。這是我們現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決定不能夠再延遲,再延遲來不及了。
經上講「業性亦如是」,雖然講的是轉輪聖王,我們仔細反省,在我們現前生活當中亦複如是。注解,《鈔》裏面把七寶都介紹出來,輪王有第一個是輪寶,第二個是珠寶,第叁個象寶,第四個馬寶,第五個兵寶,第六個主藏臣寶,第七個是女寶。這些都是世間人所希求的,輪王是修得的,自自然然的感應,修得的。所以真正要求,要從內心裏面求,不能向外,向外求不到的。向外只是造業,向內才真正能求到,有求必應。好,現在時間到了,這一堂就上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看寶首菩薩偈頌最後一首,第十首:
【又如諸世界,大火所燒然,此火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這首偈是用大劫,劫火燃燒世界,這種情形就像我們現在天文臺常常觀察星球爆炸,決定是大火燃燒,佛用這個來比喻無漏業。換句話說,前面所講的比喻,九首的比喻,前面八首都是有漏的,最後一首講到無漏。「無漏智火,焚蕩有漏,智因漏發,故亦無來,業果寂然,方依幻住」。注解雖然簡單,意思說得很圓滿,最重要的要知道來無來處,要曉得這個,這才叫事實真相。
無漏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佛把漏比喻作煩惱。好象我們一個器皿,好象這個杯子,杯子可以盛水,如果下…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七九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