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家都得人身,我們的引業相同,滿業不相同。舉個比喻來說,我們講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我們舉這個例子來講,這是每個人都不一樣的,這都是果報。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是果報,什麼樣的因可不能不知道。
財從哪裏來的?財布施來的。佛給我們講,財可不能積,我們現在懂得了,爲什麼?你積也積不了,剎那生滅,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怎麼能得到?哪有這種道理。所以財要散,財要布施。布施是種因、是因,得財富是果報,愈施愈多;不施,不施就沒有了。你這一生總有財用,你生活上,那就是你命裏頭,我們一般講,你命裏頭這財多少不一樣,命裏的財富從哪裏來?過去生中修的,這要知道。我們看到這世間有很多發大財的億萬富翁,過去生中修的。你再仔細看看他現在再種不種因?他現在果報現前了,沒人教他,他不知道這個果報是什麼樣的因,以爲自己有能力、有聰明、有手腕,自己賺得的,這錯了,不是你賺得的。爲什麼?比你聰明的人多,比你手段高明的人也多,爲什麼他們不發財,你要從這裏冷靜去觀察。
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聰明絕頂,大哲學家,廣學多聞,你跟他在一塊聽他談天下事,頭頭是道。一生教書,拿一點薪水,拿一點鍾點費,只能養家活口。當年在臺灣,臺灣印《大藏經》,我把這個消息一告訴他,他沒有錢買,很想買一套沒錢買,他必須要借貸才能夠買一套《大藏經》。我們就曉得(這學了佛之後就曉得),他老人家過去大概生生世世修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所以他財用缺乏,生活勉強能過得去。這大學教授,名教授。我們再看看,那個時候我出家了,有一位李居士護持我,這個人很有錢,李建興的家人。李建興在臺灣是煤礦大王,他沒念過什麼書,發那麼大的財,陽明山公園是他私有財産,他捐出來的,送給國家。那我們就知道,這個人過去生中修財布施多,沒修法布施,這就是講滿業不一樣。
佛告訴我們,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什麼叫無畏?能夠幫助一切衆生遠離恐怖、畏懼,讓他身心得到安穩,凡是這一類的稱之爲無畏布施。這個例子很多,我們在小時候,這個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出門走路沒有車。我們從鄉下到城裏,鄉下距城不太遠,二十五裏路要走叁個小時(二十五裏差不多是現在的十二公裏、十叁公裏的樣子,走叁個小時)。晚上走路害怕,那個時候治安還不錯,但是怕什麼?怕鬼。好象朋友他害怕,我陪你、我送你,這都屬于無畏布施,讓你不害怕,有人作伴,這對人。別人有苦難的時候,我就幫助他,讓他離開恐怖、離開憂慮,這都屬于無畏布施,對人的。
另外對物,這要懂得,動物。對動物這數量就大!什麼是最好的無畏布施?素食,不吃衆生肉。不吃衆生肉,養自己的慈悲心,一切衆生對你都不害怕。這些畜生你不要小看它,它會看人。這個看人,我們現在人講磁場,中國人講氣。那個喜歡吃肉、喜歡殺生的,他有殺氣,小動物一靠近你,它趕快就跑掉,它怕你,你有殺氣。如果不吃衆生肉,養自己的慈悲心,那個磁場就不一樣,這小動物都很喜歡來接近你,它不怕你,它知道你不會傷害它,對它就是無畏布施。所以修無畏布施,最好的是吃長素。吃長素的人壽命長,你就懂得這有道理。
長壽還帶健康。長壽不健康也很苦,所以處處能夠仁民愛物,用仁慈的心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夠愛惜一切生命,絕不傷害一切生物。這個生物,嚴格的講還包括了植物,你看佛家的戒律,「清淨比丘,不踏生草」,地上那個草長得也很茂盛,你怎麼可以從草地上踏過?佛的戒律的確很微細。地上青草不踏,那我們怎麼走路?佛教導我們,這個地方如果有路,你不可以踏生草;如果沒有路,可以,那很對不起,沒有法子,一定要通過。如果有路的話,不可以,甯可繞道,不可以踏生草,慈悲心!這都屬于無畏布施。
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吝財折福,我有財力,別人那邊非常需要,他窮困,我不肯布施,這叫吝啬、吝財,貪得不肯布施,這是最容易折福。法亦如是,貪圖,這在佛門裏面我們見過,貪佛法不肯布施。譬如道場有善信贈送很多經書法寶,我們這個地方也沒有人看,也沒有人去研究,數量很大,統統把它收藏起來,看作鎮寺之寶,別人有需要不肯給他。這是什麼果報?得愚癡果報,你這一生無論怎麼樣勤苦修學,不會開悟。爲什麼?你的業障礙著你,吝法,你增長貪心,增長悭吝心,你怎麼會開悟?不但這一生不開悟,麻煩可大了,由于這一個惡因、惡習氣,往後生生世世愚癡。因果通叁世,學佛的同修一定要明了。
叁世,來世,來世你看到嗎?你要是細心真的看到,就在眼前,只要你留意。你看看那個病重的人,將死的人(將要死的人),你仔細去觀察你就能看到叁世因果。凡是這一生心行慈善的,走得多好,不學佛也預知時至,他知道他什麼時候走,他知道他到哪裏。我在小時候很小,七、八歲的時候住在農村,鄉下農村。我們村子裏面有一個大戶人家,也就是一般人所講的地主,大戶人家。老太太過世了(那時候我們是孫字輩),這老太太沒有學佛;那時候我們家裏頭沒有佛教,這村莊周圍都沒有佛教,有神教。她走的時候清清楚楚,知道要走了,叫人幫助她洗澡,幫助她換上衣服,把家裏頭事情,家人都在面前都交代完了,告訴大家,有很多人來接她。
我們以後學佛知道,這是人天福報,她來生的福報比這一生一定更殊勝。看到很多人,有轎子、有馬來迎接她,這絕對不是到叁惡道的,到叁惡道沒有這種現象。所以在這個時候你仔細去觀察,你就會相信,你會接受,確實是有。學佛就更不必說,學佛,你只要看看往生的,學佛人的臨終,我們親眼看見的,這是算是很近的事情。前年我們在新加坡,你看到陳光別居士往生,他往生的瑞相非常好,但是是不是真正往生我們不知道。以後怎麼曉得?以後從那些冤親債主口裏說出來的,這個事情發生在居士林的念佛堂,大家都知道。
發生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在香港講經沒有在新加坡,而是悟全法師打電話給我,把這樁事情告訴我。說是陳光別的冤親債主很多,不是一個人,很多人附在杜美璇居士的身上。這是我們念佛堂的一個女居士,附在她身上,附身的時候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一會兒就說話了,說話也不是她的聲音。告訴大衆,他們是陳光別老居士的冤親債主,他說:老居士已經往生了,我們很歡喜,我們也不給他爲難,我們到這兒來的目的是要求聽經、要求皈依。全師打電話給我,我說一切照辦,給他們皈依,請他們到五樓聽經,五樓是講堂。他們說五樓的光太大!他們沒有辦法進去,這樣就改在二樓、一樓;二樓是餐廳,一樓也是餐廳也是廚房,那邊有電視。聽什麼經?指定聽《地藏經》,好,我們就用電視播放《地藏經》,日夜不停,大概一個多月他們就走了。以後杜美璇居士來見我,把這事情詳詳細細給我說明,這不是假的。
中國、外國許許多多的道場都有這些事情,東天目山齊居士告訴我,這些年來山上往生的十幾個人,瑞相都好,其中還有一個是站著走的,最近走了一個是坐著走的,但是都是預知時至,沒有病苦,說走就走了。確確實實有來世,有來世那我們就不能不爲來世打算,這叫聰明人,這叫有智慧的人,所以這一生當中決定不造惡業。我們這一生當中生活得很苦,過去沒有種好的因,這一生當中明白了,決定種好因,不善的因統統不能做,我們就知道我們來生比這一生要殊勝多多。在這一生當中,所有一切冤業、一切不如意要能忍耐、要能化解,轉冤家爲親家,化敵爲友,這多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我們繼續再說說這業因果報。記得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宗門禅宗大德六祖惠能大師教導學人也是教人從遠離「十惡八邪」下手,跟這個地方的經文義趣完全相同。人決定不能造惡業,殺盜淫妄到貪瞋癡,這是惡業;八邪,那是講的思想見解,邪知邪見,錯誤的思想見解。爲什麼佛說這個世間人的思想見解錯了?錯在哪裏?爲什麼說他錯?那個根執著有我,我見,總認爲這身是我。高明一點的人知道這個身恐怕不是我,能夠思惟、能夠想象的這個是心,這是我,「我思故我在」,這就比較高明一點;但是他還是有個我執,執著有個我。
佛告訴我們十法界裏頭沒有我。沒有我誤以爲有我,這是一切邪知邪見的根源,錯了。所以到什麼人他知見才算是正知正見?那就是八正,就不是八邪。在佛法裏講八正道,八正道的反面就是八種邪見。佛說證得阿羅漢知見就正了,阿羅漢稱爲正覺。佛也承認這世間人有覺悟的,但是不承認他是正覺,爲什麼?他有我,我的對面就有人,所以說他有是非人我。阿羅漢沒有是非人我,阿羅漢決定不造惡業,正知正見,正覺,菩薩稱爲正等正覺,比阿羅漢高,佛稱爲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菩薩、阿羅漢,要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教學裏頭叁個學位。佛陀這個學位最高,像我們現在講博士學位,菩薩是碩士學位,阿羅漢是學士學位,你拿到學位了。在佛陀教育裏面你拿到學位,學位的名稱。什麼樣的資格才拿到?阿羅漢是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佛陀是無上正等正覺,佛經裏頭有個術語,「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取得學位的資格,我們要懂得。
所以你要問佛教是不是宗教?佛教說老實話,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但是現在佛教真的它變成宗教,變質了,我們要知道。變質是人爲的,不是它的本質;它的本質是教育,變質是宗教,我們一定要曉得。那我們今天學什麼?我們要學佛的本質,我們不學變質。本質,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所造的行業。我們在《大藏經》裏面,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有兩本書,一本叫《釋迦方志》,一本叫…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六九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