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六五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所以現在真正修行只有到很偏僻安靜的地方去建個小茅蓬,我們念佛也許還能得功夫成片,還能有成就,這不能不知道。最重要的,這是真的要想成就自己,一定要學習不被境界轉,這是很難的事情,可是你不能不做,今天環境是這個樣子。我不被境界轉,那你就是目標、方向非常正確,其他東西都放下,都不放在心上。這個放下就是不要放在心上,事還是要接觸,事不能不接觸。當然修行道場還是要有選擇。

  

  注解下面說「種種法出生者,此相見二分」。『種種法出生』,離不開見分跟相分,阿賴耶的見分,我們今天講的精神;阿賴耶的相分,我們現在講的物質,都是從自證分裏頭變現出來的,自證分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我們講真性、講法性。見相兩分,「由無始數習」,習是習氣,無始數我們通常講無量無邊,生生世世無始劫來不知道有多少習氣種子在裏頭,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所以「有種種法相似生」。「謂能緣心生」,能緣的心生就是見分,「則種種境生」,這個境界就是相分。「則種種心起,起法必滅,安得暫停」。這裏頭要細心去觀照,見分跟相分就是能緣跟所緣是一不是二,能緣的心起,起法必滅,能緣心起所緣境生,能緣心滅所緣境滅,所以說安得暫停,沒有停止的,給你講真相剎那生滅。

  

  我們在過去講席裏面多半引《仁王經》上佛講的生滅的頭數。佛在《仁王經》上用比喻給我們說彈指,這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就是這一彈指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就講這個頭數,能緣的心。能緣的心生滅,是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所緣的境界,這個境界也是九百個生滅,這一剎那。那我們彈指,一秒鍾我們能彈幾次?我彈的速度一秒鍾大概彈四次,四乘六十(剎那的數字),一彈指六十剎那,我們說一秒鍾算我那樣彈四次,四六二百四,一秒鍾有二百四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二百四十乘九百剛剛好是兩個十萬八千,就是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一秒鍾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你怎麼能夠覺察到『能緣所緣』是假的。

  

  『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是剎那不停,心想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唯識所變,變的這一切法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也是剎那不停。它這地方講「不暫停」很好,不暫停就不暫住。所以這種現象前面講得好,清涼大師注解裏頭說得好,它是遷流不是相續。講遷流一般人不容易懂,所以佛經上也常常講相續相,講相續相是什麼?是依俗谛講的,隨順衆生常識來講的,講的你容易懂。實際上呢?實際上沒有相續,前念滅,後念生,後念不是前念,前念也不是後念,但是它也很相似。這個相似是什麼?相似是因果。

  

  我們常講因果不空,不是講不滅,講因果不空。爲什麼說它不空?因果轉變,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又會變成果,它有這個現象。因果好象有相續,因果也好象有循環,我們講因果的轉變、相續、循環,我們凡夫境界裏頭,就是俗谛裏面這個現象很鮮明、很清楚,你說出來大家都同意、都肯定,說你沒說錯。而實際上呢?實際上沒有,實際上要有,「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這兩句就講不通了,因果也包括在這個大的原則裏頭。所以因果東西在真谛裏面講是沒有的,俗谛裏頭有。也就是說在十法界裏頭有,一真法界裏頭沒有,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可是「速滅不暫停」,那個速度之快,我們只能用大乘教裏頭一句話說,「不可思議」。這句話說得好,而且說得很真實,你沒有辦法去想象,你沒有辦法來說它。所以我們曉得《仁王經》上佛講的這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都是隨順衆生凡情說的,隨順俗谛,不是真實。爲什麼?真實比這個快得多!一秒鍾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那個時間太長,我們怎麼知道?我們今天看看科學家跟我們講,現在科學裏面所發現的,速度最快的光速、電磁波的速度,電磁波的速度差不多跟光速相等,一秒鍾叁十萬公裏。那要依照這個速度來說,速滅來說,那就顯示出《仁王經》上佛是方便說,佛不是真實說。

  

  佛說法依二谛,一個是依真谛,一個是依俗谛。依真谛那是如來親證的境界,依俗谛是依我們凡夫常識。依俗谛好懂,依真谛我們就沒有法子接受,很難懂,因爲不是我們的常識,不是我們的經驗。現在科學講光速,我們以這個來說,一秒鍾叁十萬公裏,一公裏呢?光的速度走一公裏是叁十萬分之一秒,比《仁王經》上快多了。《仁王經》上講一個生滅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光走一公裏是叁十萬分之一秒,那光的速度比這快。光是法相、是境界,此地講的是所緣。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就知道世尊他這個話是從真谛、是從俗谛,就曉得了。

  

  一百公尺還是一個很大的距離,光要走時十公尺?一公裏是叁十萬分之一秒,一公裏是一千公尺,一千的十分之一是一百公尺,一百公尺叁百萬分之一秒,一百公尺;走十公尺叁千萬分之一秒,走一公尺叁億萬分之一秒。一公尺有一百公分,那走十公分叁十億萬分之一秒;那走一公分,一公分這麼長的距離,一公分是叁百億萬分之一秒。一公分還有十公厘,一公厘我們能看得很清楚,一公厘的十分之一,一公厘的百分之一,一公厘的千分之一。去年鍾茂森居士在此地給我們做出一個報告,科學家研究出來說的宇宙爆炸原點,這個原點大小很小。這是用頭發,我們一根頭發切斷,平面的直徑可以排列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一根頭發那個直徑那是多少?百分之一公厘,百分之一公厘要用光的速度來通過,那是叁十萬億萬分之一秒,這是我們講光速。

  

  光的速度在宇宙之間是不是極限,有沒有比這個更大的速度?科學家告訴我們不是極限,近代科學發現宇宙之間還有比光速度更快的。這些全是相分,全是屬于所緣。能緣是心想,一切法從心想生,所緣是一切法,所以能緣所緣是一不是二。你看所緣那個速滅的速度,就是能緣速滅的速度,它這速度決定是相等的。宇宙之間有什麼東西是真的存在?沒有。十法界依正莊嚴如是,一真法界亦如是。

  

  一真法界跟十法界差別在哪裏?一真法界只有「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只有這個,所以它的相續很明顯,相續是我們一個錯覺,非常明顯。在十法界裏面,念念不暫停裏頭夾雜什麼?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因爲有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是在能緣裏頭,于是所緣就産生變化,那個所緣的相就隨著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産生扭曲,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叁途六道。不管你怎麼變法,都是「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這是事實真相。你要是真相統統通達明了,你就會放下了,爲什麼?不放下,錯!確確實實「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裏頭你想得,哪有這種道理?我們世間人一般你看看哪一個不是患得患失,錯了,沒有得失。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這前面我們講到:

  

  【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

  

  我們舉科學家講光的速度來體會,這裏面最重要的我們要體會到近代科學家發現宇宙原點,宇宙的原點既然是那麼小,那我們現在知道一根頭發的直徑是叁十萬億萬分之一秒,用光的速度來計算,這已經很難想象,叁十萬億萬分之一。但是一根頭發的直徑上要排宇宙原點排多少個?要排一百萬億億億個,這一個原點多大?一百萬億億億個,換句話說,要用數目字來說,那就是一百萬兆兆,或者用數學的方法講,十又叁十次的平方,這是講宇宙原點。所以要這樣說法,這一個宇宙原點就是叁千萬兆兆兆分之一秒。

  

  那現在我們要問(這假設的話),這宇宙的原點爆發出來就變成大宇宙,它爆發出來用什麼速度?是不是用光速?我們相信不是用光速,一定是比光的速度大得太多。說實在的,大乘教裏面佛給我們講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先後。宇宙原點現整個宇宙,我們都不能講剎那,剎那時間太長了;我們只能講生滅,一生一切生,一滅一切滅,生滅同時。

  

  『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這才是諸法實相。光的速度這裏頭有空間、有時間。實際上,諸法實相它沒有時間,它沒有空間;佛在經上有的時候也常講,生滅同時,它太快了,我們簡直沒有法子想象。我們起心動念都不知道有多少個生滅才成爲一個起心、一個動念。這個現象大乘教裏面又給我們講,到什麼時候你才能看見,親證這個境界,這個快速生滅你已經能夠看到了、體會到了?佛經上給我們講,八地菩薩。八地叫不動地,那個定功之深,真的是如如不動,唯有在不動裏面才能夠觀察到這個東西在動,這八地菩薩。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可見得佛說的這個不是假的,不是自己推想的,佛所講的都是現量境界,親自看到的,親自見到的。佛能見到,佛說不是他一個人能見到,你也能見到,這種定功是自性本定,佛有,我們統統都有,沒有一個人沒有。

  

  《華嚴》說得好,「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這種神通智慧不是佛的專利,一切衆生各個都有。那你爲什麼現在失掉?佛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個話就是說因爲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所以你自性裏頭本來具足的智慧德相現在不能現前,道理在此地。佛教導我們修行最重要的關鍵在什麼地方?在放下,所以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放下一切執著。于一切法不執著,你就超越六道輪回;放下對一切法的分別,你就超越十法界;再把起心動念伏住一些,你就見性,你就入一真法界。所以沒有別的,真的,章嘉大師教我的方法,「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沒有止境!

  

  清涼大師這一段注解,下頭這一段就講到「若了相無相,生無有生,名了種種,則了唯心」。這…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六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