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場有賣魚、賣鳥,你看拿來的很活潑,確確實實它還可以能夠活下去的,我們買來放生。看到世間人病苦而又貧窮,沒有錢付醫藥費,如果我們有能力去幫助他,這都是屬于無畏布施。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遇到,幫助人家解決苦難,果報健康長壽。
健康、長壽這是總的說法,細說健康跟長壽,二十個小時也講不完。你看佛經上講的,釋迦牟尼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果報!每個相、每個好都有它的因緣。譬如佛的廣長舌相,我們凡夫沒有,佛在經上講,我們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我們試驗試驗看看,能不能舔到鼻子?如果能舔到鼻子,佛說叁世不妄語。能夠真正做到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叁世都能做到,你的舌頭就能舔到鼻子,廣長舌相。釋迦牟尼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生生世世不妄語!這是示現給我們看,目的勸我們。你要想相好,健康長壽,每個相都好,你就要修因。修到什麼?純淨純善,沒有不善,心地到善良。
現在世間災難多,很多人都在問怎樣能夠消災免難?斷惡修善。千古以來,世出世間所有聖賢教誨,真的叫異口同音都是這個說法。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什麼樣的災難你都遇不到。縱然遇到,你頂多受一點驚嚇,不會有任何損傷。所以我們要是真正想在這個動亂的時代,還能享受到平安,不是沒有人,真有人!大災大難他沒事。這些人你仔細去訪問他,都是善人、都是很老實的人,沒有害衆生的念頭,沒有占有一切衆生的念頭。這個控製占有在五戒裏頭是盜戒!不殺生、不偷盜,有主之物絕對沒有念頭占有;把它拿來自己用,沒有這個念頭。
所以你只認真的依教奉行,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每種布施裏頭要細說,那說不盡!真幹,慢慢你都能夠體會得到。如教修行自然感得圓滿的果報,在這一生當中,不缺乏財用。也就是說,你的物質生活不會遇到困難,聰明智慧你會天天增長,健康長壽都能夠得到,操縱在自己手上。每天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講了,常講!都有加減乘除。善念多,善念在加,惡念少,惡念就減,好事!大善,大善就乘,你要造大惡,大惡是除!
說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正好也講到「緣起」。緣要認識、要抓住。凡是利益很多衆生的,這個利益時間很長的,這個緣太殊勝了,你會不會把它抓住?抓住什麼?這修福,這個福就是乘,大福!修大福。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這個地區,這個時代,最大的福、最殊勝的福是什麼?覺悟衆生。許許多多衆生不覺悟,迷惑顛倒,隨著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造作無量無邊罪業,感受的果報。所以真正造大善、積大功、累大德是什麼人?佛菩薩!佛菩薩行叁種布施,法布施爲主,其他財布施那是助緣,主要的是法布施,幫助衆生覺悟。
你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自己要想修大福,積大功,累大德,修什麼?幫助自己覺悟。自覺而後才能覺他!我自己不覺悟,我怎麼能覺他?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古德講。講誰?講佛門弟子,無論在家出家修行人。修行人不能依教真正修行,口善心不善,口裏頭講得頭頭是道,心口不相應。雖然天天誦經、拜佛、念佛,可是心裏面十惡不斷,這樣修行有沒有用?沒有用,你自己的業障消不了,不但消不了,你的業障天天還在增長。自己想想就曉得,自私自利是不是在增長?名聞利養是不是在增長?貪瞋癡慢是不是在增長?如果這些東西還在增長沒有減少,不是真學佛,假的。這種人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還能度人嗎?哪有這個道理!所以要真幹。
我們也是這麼多年來看到我們修行不是進步緩慢,說老實話沒有進步。不進則退!細心去觀察,退多。退到哪裏去了?地獄道。不是在餓鬼、畜生,在地獄,這是非常非常的可怕。我們想想爲什麼修行人會淪落到這個地步?佛法的修行,不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從哪裏修起?都是從十善業修起。今天十善業道做不到,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十惡相應,跟十善不相應,這就完了,這才真正恐怖,這是真正的災難。爲什麼十善做不到?于是我們這才真正發現到我們的心壞了,心是什麼?心是十惡。
這才想到中國五千年的教育,那個根是家教。《弟子規》是集中國許許多多人家教的大成,《弟子規》不是學校上的,是父母自己本身做到,是以身教!因爲你的兒女從小睜開眼睛就是看父母,就在那裏學習。今天家教沒有了,所以才招來外國宗教裏面講的世界末日。家教沒有了,世界末日就現前,爲什麼?它是根,像一棵大樹一樣,是根。家教沒有了,學校教育就沒有了,社會教育就沒有了,宗教教育也沒有了,這個事情多麻煩。所以我們極力提倡《弟子規》,道理在此地。提倡《弟子規》,我們是從根救起。家不教了,我們現在自己學,自己不學就完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爲什麼我們極力提倡。
連中國禅宗,叫教外別傳,惠能大師教人從哪裏去教起?十善業道。你看他《壇經.忏悔品》裏面所講的,你仔細去觀察。《壇經》是大乘,而且還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所以說教外別傳。《壇經》的宗旨是說的「一切萬法從自性生」,自性就是自心,就是自己的真心,跟《華嚴》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沒有兩樣,是一樣的。所以宗門主張是自覺,不依靠他佛,要依靠自佛。自佛就是你自己要覺悟,你的自性、你的真心就是真佛。修行從哪裏下手?從十善業。所以真正要先去掉(去掉就是斷掉)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瞋恚、愚癡。十善業,從這學起!宗門教人。現在宗門他也不從這裏下手了,那宗門就沒有了,禅就沒有了。所以你才曉得,只要是佛法,十善業是它的基礎。就好象儒家教學,《弟子規》是家教的基礎,十善業是佛門家教的基礎,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我們繼續看清涼大師下面一段注解「況剎那生滅,實無自性,喻以火輪,謂旋火速轉,不見始終,生滅遄流,甯知本際」,我們看這一段。這段是從生滅來說的,這是真相,這是一切法的真實相。在這品經的開端我們讀過,也是清涼大師的注疏,就第六識而言,「業是所造,心是能造」,這個心就是第六、第七,第六是分別,第七是執著,「並皆速滅」,這句話跟此地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它存在的時間太短了,我們不曉得。這個不知道就叫無明,無明就是不知道。明是明了,我們不明了,無就是不明了,不了解事實真相。
事實真相是什麼?如果我們今天對電視的螢光幕,有幾個人面對電視螢光幕,知道這個螢幕上的畫面是剎那生滅的?就像此地所講的「生滅遄流」,遄是迅速,速度非常快,不是相續。相續是方便說,你比較容易懂。如果要是給你說真話,「生滅遷流」,就像那個流水一樣,長江大河的流水一樣,前浪走了,後浪接著來了,前浪不是後浪,後浪不是前浪,這我們容易知道!我們今天看的這個畫面,這個畫面之快,我們用《仁王經》世尊的說法來體會,世尊給我們講一彈指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這個彈指的速度,我一秒鍾能彈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這是一秒鍾。一秒鍾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也就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這是說它這個現相生的時間長短,可以說生就滅了。
我們知道世尊在《仁王經》上說的,這是方便說法,實際上比這個還要快,速度還要快!所以佛經上常講「不生不滅」。這個話說的味道就重了,有沒有生滅?如果沒有生滅,你說不生不滅,這個話毫無意義,這話有什麼意思?真有生滅,生滅就是不生滅,你在這裏面去體會。爲什麼?它生滅幾乎是同時的。你說生,不要說說了,你動這個念頭,已經滅了,不知道有多少個生滅了。你動一個念頭,那個念一個生滅的時候,你念念不到,一個念頭就好多個生滅,無數的生滅過去了,你什麼辦法?生滅即是不生滅!我們勉強說一句「生滅同時」,找不到先後,太快了!這就是剎那生滅。所以有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是實體。所有的現相,所有物質,它有沒有實體?沒有。我們看到好象是個實體,其實它是剎那生滅。就正如同我們現在看電視螢光幕裏面的畫面,而不知道這個畫面是剎那生滅。
現在人對于科學的常識多少都有一點,知道電視畫面是由點組成線,由線組成面,它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我們看到好象是真的一樣。這比從前電影銀幕上那個畫面進了一大步,這速度上進了一大步。電視那個螢幕顯示的畫面,速度沒有這麼快!一秒鍾,電影的放映機的鏡頭開關二十四次,也就是我們所看的這個畫面是二十四分之一秒。電視不止,所以電視的畫面比電影清楚,比電影要逼真,那就是它的速度快,那總是千萬分之一秒。實際上,佛給我們講的,我們現在這個宇宙的現象這個速度是最快的,我們電視不能跟它相比。今天電視這個技術還是平面的,沒辦法到立體,而心現識變已經是個立體。不但是立體的,立體是叁度空間,現在科學家給我們講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在理論上講,空間是無限維次的,這個說法跟佛經上講的非常相似。
佛經上講的這個,這講法界。科學家叫空間維次,佛法裏面講法界,法界是無有窮盡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它又是平等的,不可思議!在一真法界裏面,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就是沒有過去未來,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遠近。這個境界存在哪裏?就存在我們現前,我們自己不能發現。爲什麼存在我們面前?是我們自性變現的。無量無邊的空間維次,還是心現識變的。離開心識,它沒有自性,它沒有自體。由此可知,佛家講無量壽,不僅僅是無量壽佛無量壽,你想哪一個人不是無量壽。有一個人告訴我,生命只是一種能量,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五七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