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五六卷▪P3

  ..續本文上一頁教你;分別執著也是你自己,自作自受,那還有什麼話說!

  

  佛今天教我們,佛的確有特異方便,特是特別,異是不一樣的,這個特異方便是什麼?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就是說,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也行,這不可思議!也能超越六道輪回,也能超越十法界,生極樂世界就是生華藏世界,極樂跟華藏不二,這就是特異方便。所以現在修淨土的同修愈來愈多,可是,許許多多同修修行功夫不得力,這有人來找我,希望我把淨土五經一論再講一遍,我也想想,這也有道理。《華嚴經》很長,等到《華嚴經》講圓滿再講淨土五經一論,我有沒有那個壽命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把這一段經文,這就是現在「菩薩問明品」,「問明品」裏頭一共有十段,能把這一品講圓滿很好,講不圓滿也沒有關系,我們這十段講到一個段落,我們暫停。暫停,我們就開講淨土五經一論,五經一論我們選講。

  

  前一陣常慧法師打電話給我,她啓請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也是屬于五經裏面的。我是想或者我們講《彌陀經》,或者講《念佛圓通章》也好,希望幫助念佛同修斷疑生信,把淨土的理論、方法、境界都能夠掌握住,真幹!那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這是特異方便,我們也恒順同修們的希求。

  

  所以這就是衆生不了解諸法實相,不知道身心本來空寂,身心萬物本來是空寂的。所以世尊教導我們,就是教我們作如是觀。我們對于宇宙萬有的看法要正確,不能看錯了。這個正確的就是這些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相有性無,事有理無,因果不空,這就正確。佛是因爲這麼一個原因,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不斷的示現在世間,這是體現出大慈大悲!來教導我們,來幫助我們。諸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是開示!就是他頂多來做模範,身教。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身教;諸佛菩薩示現在這世間,身教;祖師大德也是以身教給我們做個榜樣、做個模範,所以有身教,有言教。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真正我們看清楚了,我們聽明白了,我們體會到了,要怎樣去落實?真正做到!那就成功了。「信、解、行、證」,佛幫助我們的是信、解,行、證是要靠自己,佛幫不上忙。自己一定要依教奉行。

  

  有一些同修告訴我,他們學講經也講了不少遍,可是煩惱習氣跟以往比較,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這是什麼原因?你雖有信解,你沒有行證,行證真的是斷煩惱開智慧,這個重要!《法華經》上佛菩薩爲我們「開示」,我們要能夠「悟入」,那就是真正佛的學生。佛的示現,佛的言教,你看了,你聽了,你不覺悟,你沒聽懂。不要緊,機會還多得很,還有第二遍、第叁遍、第四遍,佛不厭其煩,永遠在那個地方講經說法,從來沒間斷過。只要你好學,只要你肯學,總有一天你明白了,你覺悟了。覺悟了要依教修行,從行門裏面你去證,證就是入佛境界。這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無與倫比的恩德。知恩報恩,用什麼方法報恩?行證、悟入是真正報恩。不肯去做,不能契入,那你是不知恩,不知道報恩。請看下面第五首偈:

  

  【壽命因誰起。複因誰退滅。猶如旋火輪。初後不可知。】

  

  這一首頌我們先看清涼大師的注解,他老人家給我們的提示。這一頌就是第五,「令于壽命,思惟觀察」,叫我們看壽命。命是「命根」,什麼叫命根?「能令色心連持,故名爲命。壽謂壽限,即命根體」。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世尊常常在小乘教裏頭講的,我們很容易懂。因爲小乘,佛常是隨順衆生說,叫俗谛。大乘法是真谛,是隨順如來親證的境界。換句話說,是個覺悟的人的境界。俗谛是我們六道凡夫的境界,隨順我們講,所以我們很容易懂。

  

  「命」,命根。我們中國人也講命根,連鄉下人也說它是命根子。什麼叫命根?能令色心連持。這用現在的話講,色是物質,我們這個肉身,心是精神,這個身體是精神跟物質和合這樣一個身體,所以連持,連是聯合,持是保持,所以這個叫壽命。人在世間壽命長短不一樣,壽命的長短就叫「壽限」,限就是限量,這叫命根的體,叫「命根體」。小乘,這我們很好懂。有的人長壽,有的人短命,命根體不相同。這一樁事情,世間不要說是人,所有一切衆生都看得很重。哪一個人不貪生怕死,哪一個人不希望自己壽命長久、健康長壽,一切衆生所羨慕,一切衆生所希求,能不能求得到?

  

  我們再看清涼大師後面這一段,後面這一段是從大乘講的。「實謂由業種力」,實是實實在在講。這大乘法裏頭所說的壽命是怎麼回事情?是「由業種力,引一期報,衆同分體,住時分限,假立壽命」。你看大乘講假立的,知道這不是真的,但是這個話說得很清楚。我們著重在大乘。小乘裏面講因果,壽命是由宿世所造的業種力。我們通常把「種」字省掉,業力。種是種子,阿賴耶裏面落下的習氣它有力量,遇到緣它就起現行。緣不一定。

  

  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知道,每個人,每個衆生,畜生、餓鬼、地獄都不例外,上面到天人,下面到叁惡道,這一切有情衆生,阿賴耶識裏面十法界的種子無不具足。換句話說,你有佛的種子。你爲什麼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因爲你阿賴耶識裏頭有阿彌陀佛的種子,真有不是假有。肯定你聽到這句佛號能生歡喜心,很樂意的去受持,就證明你阿賴耶識裏頭有;現在一聽到佛號就連起來了,就把你那個阿賴耶裏面潛伏的種子它就起現行了。你今天看到佛像,聽到佛的名號,那是緣,阿賴耶識裏頭的種子是因,因跟緣聚合,它就起現行了。現行就是你歡喜,你希望認真好好的學習,這一生能成就。善的種子遇到善緣生叁善道。我們阿賴耶識裏頭有惡種子,惡種子是貪瞋癡慢,我們今天講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這些念頭,不善的念頭遇到不善的緣就感叁惡道,果報!

  

  佛在經教裏面告訴我們,業力分爲兩類。一類叫引業,你看這「引一期報」,這一種業力是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我們知道,我們今天都得人身,在這個地球上,在人道,人道是什麼樣的業因?佛說五戒十善。過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不錯,這個業種力引導你到這個世間來現人道的果報。我們講現人道是中品的善戒,上品善戒就到天道去了,下品善戒就到修羅道去了。我們能到人道來,這是中品的善戒,得到人身。人身這個壽命的長短,又是一種業力,叫滿業。所以它有兩種,這是引導你去投胎。投胎之後,你這一生,你看人跟人相貌不相同,聰明智慧不相同,貧富貴賤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屬于另一種業,滿業。滿是圓滿,稱之爲滿業。

  

  滿業是什麼?滿業是因果。過去生中,你所做的善、惡、無記這個業力形成的。如果你過去生中修的善多,我們用世俗的話來講,現在一般人追求的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叁樣東西誰都想要。財富,因是什麼?財富是果報,因是財布施。你過去生中歡喜用財物幫助人,你這一生得大財富,你命裏有財。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你這一生當中沒有財富。絕對不是說,你這一生當中有什麼能力、什麼方法可以賺得來的,沒這個道理。

  

  你所用的經營的行業,在佛法講是緣,你命裏頭有這個財富是因。現在這個緣現前,你要善用這個緣。什麼叫善用?正用不能邪用,你命裏面財富可以完全現前。譬如說,你命裏頭有一個億,你心地很端正,一生絕對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無論經營什麼樣的事業,規規矩矩,今天講奉公守法,你命裏面的財富逐漸逐漸統統現前,那這一個億就現前了。如果你要用不正當的方法,你也賺錢,你命裏有,但是虧損了,一個億可能虧損到只剩叁千萬、二千萬了。你自己也很得意:不錯,我用的方法巧妙,能夠欺騙大衆,我能夠賺他們的錢。殊不知虧損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經上講得很清楚。如果你心地慈悲,無論經營哪個行業,你對財並不重視,還是常常時時刻刻拿這個財去布施幫助別人,幫助那些需要的人,那你命裏這個財富會增加,你命裏本來是一個億,可能會變成兩個億、叁個億。

  

  所以,我們每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有加減乘除。一個善念善行就是加,大善,大善心、大善行就是乘,一個惡念就是減,大的惡念、大的不善那就是除,天天都有加減乘除。但是這個加減乘除的幅度不大,所以高明的算命先生還是把你算得很准,道理在此地。如果你是大的善心發出來,大的善行你常常去做,你這個命就不准,改了!《了凡四訓》,你看看他原先被孔先生所算的百分之百的准確。孔先生算他每一年,他那時候是做童生,考試考第幾名都准確;一年你有多少收入,一點都不差。這樣的生活他過了二十多年,所以他心裏沒有進取,還搞什麼?一切都是命定的,所以他也不思善,也不思惡。所以我說他是標准凡夫。他二十年當中沒有加減,也就是他沒有善惡,所以跟命裏頭講的百分之百的准確。

  

  這以後遇到雲谷禅師,雲谷禅師在笑他,說他錯了。命運有沒有?有,但命運不是一定的,命運是你自己造的,你自己可以改。了凡先生他很聰明,命運可以改變的,那怎麼個改法,就向他請教。雲谷禅師就教他斷惡修善。這個念頭起來了,馬上就兌現,就真做,那個命運完全不對了。孔先生算他去考試應該是第叁名,他考到第一名,每一年收入都增加了,真的改了。他的壽命是五十叁歲,我們今天講到壽命。了凡先生從此之後全家行善,舍己爲人。考試都是進步,很大的長進,那個官也做大了,收入也多了,壽命也長了。壽命本來只有五十叁歲,他活到七十四歲,壽命延長二十年。命裏頭沒有兒子,他有一個很好的兒子,有求必應。所以,他一生的事迹是做出來給我們做榜樣,改造命運。

  

  命運是有,但是佛家不是講宿命論,佛家講命運是你過去生中所造的。你現在要懂得這個道理,命裏沒有,你現在努力…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五六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