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頭!從此以後,他就專門做慈善事業,不再上賭場,跟賭場脫離大概有七、八年了。我們想想,賭場那個賭王叫他一下就輸十萬美金,那個人是不是菩薩?在佛教眼中看,他是菩薩,他叫你覺悟,叫你回頭,你要認識!度化衆生的方式無量無邊,千變萬化,手法雖然不一樣,花樣很多,但是目標方向一致,教他開悟,教他回頭。他真的覺悟,真的回頭,這一回頭,就是中國諺語所講「浪子回頭金不換」。在這麼多年當中,天天在讀誦大乘,在聽講,逐漸逐漸明白了叁世因果,現在非常快樂,修來世。
來世我們一定肯定求生極樂世界,決定不可以貪戀人天福報,貪戀人天福報你就錯了。你這一生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修得很多,如果不往生,來生來世福報很大很大。這個世間做人王的、做天王的,哪一個不是過去生中在佛門修積的大福報,都是!但是你在六道裏面享福的時候,就把修福這樁事情疏忽了,不知道再修福。縱然還懂得修福,你修的福跟你造的惡業不成比例,你這一生福報享盡了,來生麻煩就大了。這是佛門講的「叁世怨」,第一生勤苦的修行,修積的善業,第二生享福,福報享盡,過去生中惡業現前,所以第叁世又墮落。這是叁世怨,佛說得很清楚,說得很透徹,我們可不能幹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決定求生淨土。
在這個時代,雖然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佛祖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真正有把握,真正能成就,就是念佛求生淨土,依淨宗法門來學習,決定不會錯。淨宗所依的典籍,在今天講是非常完備,淨土有「五經一論」,熟讀五經一論,把宇宙之間的道理搞清楚了,不再疑惑。堅定信心,堅定願心,一門深入,希望在這一生當中真正成就。此地講的有善惡業,那是菩薩應化,大權示現,這是教化衆生,正是所謂「巧把塵勞作佛事」。我們看到、聽到,不希奇,也不會疑惑,更不會毀謗,菩薩一切作爲自然有他的道理,這些道理都是甚深,不是我們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實實在在講,我這些年來到處講經教學,許許多多的事情我自己預料不到。我是非常希望在澳洲跟香港兩個地方講經,我心裏盤算著每個地方半年,我們是用季,在香港叁個月,在澳洲叁個月,交換,這樣子兩邊我們都能顧到。可是這當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我沒有辦法想象,而這些事情發生,對于化解沖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有好處。這個事情到了面前,我要不要做?早年我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我一生隨緣而不攀緣,這種機緣在面前了,那就去,這樣子對我原本講經教學的計畫就要改變了。我們知道這個事情不是永久的,都是臨時的,所以一切突發的事情,真的像章嘉大師所說的,都是佛菩薩安排的,他怎麼安排我就怎麼走。
我也跟一些同學們說過,我一生從來沒有一個主觀觀念,沒有。「我要想做什麼」,我沒這個觀念,都是隨緣,無論到什麼地方。我小時候受儒家教育,這是紮了根,年輕的時候遇到佛法,遇到《感應篇》、《安士全書》、《了凡四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人在這一生應當要做好人,我這一生就值得,意義、價值就在此地。做好人一定有好報,我們絕不希圖果報,從來沒有希求果報的念頭,什麼都隨緣。念念只是希望幫助衆生明了諸法實相,超越生死輪回,我們同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一生當中唯一的願望,世間這些名聞利養我們連邊都不沾。雖然大學贈予學位,聘請爲榮譽教授,我都講清楚了,榮譽教授是老教授,不上課,年歲太大,教不動了。這是對于我們這一生從事于講經教學一種肯定,這個肯定可以幫助現在一些年輕人增長信心,爲這個原因。要不是爲這個原因,我們要這個東西幹什麼?
所以,這是諸位一定要了解,一定要通達,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學習,一切爲衆生。中心的目標就是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其他一切都是方便。佛法講「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都是善巧方便,總的歸這個方向,歸這個目標,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才有成就。我自己的生活、工作,在國際上跟一些人往來這些應酬,全都是透明化的。每一場的活動,我們不但有攝相,而且有錄音,有文字報告,沒有絲毫秘密。不錯,是有許多人很感歎的說,法師,你的人緣很好,你怎麼能把這許許多多宗教搞在一起,族群搞在一起,你用什麼辦法?我用的方法都是釋迦牟尼佛教的,「四攝法」,你要懂得四攝法,你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用四攝法。所以我們就把四攝法介紹給一切衆生,人人都能落實四攝法,這個世界和平,決定沒有沖突。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真正做出犧牲奉獻,自己真正明了《大般若經》所做的總結,一切法,這個一切法包括出世間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如果你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就能夠做到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是阿羅漢的境界,不分別是辟支佛、是權教菩薩的境界,再提升是不起心、不動念,法身菩薩的境界。我們今天爲什麼做不到?不了解事實真相,誤以爲森羅萬象是真有,我們的當上在這裏。《金剛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裏頭就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佛勸我們「應作如是觀」,這是般若智慧,這是諸法實相,宇宙萬有的真相!我們今天雖然是凡夫,聽到佛說的我們不懷疑,我們也常常對一些科學的東西來印證,更加有了信心。可是怎樣契入境界?回過頭來還是得講放下,放下,放下,再放下!果然放到一絲不挂,你就大徹大悟,你就明心見性,你就超越六道、十法界了。
所以,教化有順、有逆,違就是違逆,從反面的,順是我們講正面的,正面是善,反面是惡,沒有惡也不能教化衆生。所以,孔老夫子講「叁人行必有我師」,這叁人就是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叁人。除了我自己做學生之外,兩個都是我的老師,對于善人,我們要跟他學習,他的善心、善念、善行,跟他學;對于惡人,他的惡心、惡念、惡行,我們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兩個都是老師,一個從正面教,一個從反面教。
你要懂得這個道理,大乘的學人善知識遍法界虛空界。你不能說善財好命,他遇到五十叁位善知識,我這一生一個都沒遇到,你完全錯了。我們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你所接觸的,這一天接觸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善知識。問題是你得會!你有智慧能判斷,這個人是善的,我應當學他;這個人是惡的,我不該學他,我要好好的反省我有沒有這些過失。有,趕快改,沒有,好,從此以後不要犯這些過失,不都是老師嗎?所以,菩薩能成無上道,那就是學無常師,所有一切人都是老師,都是善知識。冤家債主找到門上來,怨有今生結的,有過去生中結的,他要來害我,我不回避,我接受。就像忍辱仙人接受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樣,消業障!無始劫以來的業障,在這個屈辱之下消除掉了,業障消除掉之後,智慧大大的增長,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決定不能有絲毫怨恨心,更不可以有絲毫報複心,那你就錯了。所以,問題是你會不會學,會學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底下一句說,「欲知此業,由說法成」,這個業就是善業、惡業,非善非惡叫無記,衆生造業再多,總不外乎這叁大類,這個道理很深。說法的人多,有人說善法,有人說惡法,這裏面我們要知道選擇。「遠邪惡,親賢善」,這兩句話是《古蘭經》裏面講的。對于賢善、倫理道德我們要親近;對不善,天天教殺盜淫妄,現在一般社會講的色情、暴力,我們要遠離,最好不要去接觸。爲什麼?爲了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被環境汙染。所以這個自己要懂得,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志,真有用。
前天我在新加坡,那邊的同修請我吃飯,其中有叁位同修我不認識,這些年來都在看光碟,很希望跟我見一次面。其中有一個帶頭的,他告訴我,他聽我的錄相帶已經有七年,真正做到了依教奉行。他五年沒有看電視,電視、電影、報紙、雜志統統放下,他告訴我,心地真的清淨多了。今年他學佛第七年,所以這兩年他出來了,前面這個五年找不到他。這不容易!真正能夠有這麼大的決心,這個人有成就。另外兩位是他度的,一個跟他學佛八個月了,另外一個才叁個月。我聽了之後很歡喜,這個世間確實真的還有善根特厚的人,真的有聽到之後認真在做,我們緣沒到,還沒有接觸到。所以,在現代這個社會弘法利生,網路、衛星電視是非常好的方法。我們講經教學的場所就這麼一點點大,小攝影棚,可是效果延伸到全世界,這是要做的。
我在這一生當中沒有建過道場,圖文巴買的這個小道場,是給悟字輩那些出家人,他們沒有地方去,圖文巴這個道場收容了他們。這個道場將來還是他們自己管理,現在我不能不挂個名,因爲他們現在還沒有拿到永久居留,沒有拿到公民。再過兩年,我想兩年差不多,他們就拿到永久居留,拿到公民,這個道場就交給他們,我連名也不挂了。大家歡迎我,我們那個地方有個攝影棚,我會回到攝影棚裏面講經,這是我的本願。同學們如果要好好的學,那就像新加坡這位居士一樣,他從網路、衛星,還有些我們流通的光碟,他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五年奠定了很厚的基礎,跟我們在一起談話,全是內行話。
所以,學佛最重要的,要懂得通權達變,權變的原則沒有別的,利益衆生,以這個爲前提。如果對于社會沒有大利益的我們不做,我們知道做的人也不少,讓他們去做。真正有大利益,我們有這個緣,他遇不到這個緣就沒法子,不能不幹,再辛苦也要做,不能怕苦。過去我跟同學報告過,真正學佛依教修行,也跟世間人講的一樣,四十歲之前,你還是受你過去生中業力支配;四十歲之後,跟過去生中的業力逐漸淡化,這一生當中的造作主宰你這一生的後半世,這個道理、事實都要了解清楚。所以,要好好的修自己的晚年,認真修自己的來生來世,這個人聰明,這個人真正覺悟了。
清涼大師說,「欲知此業,由說法成」,這個此業就是前面講的善惡業,順化、違化,這個因果甚深。爲什麼?它牽涉到前世,不是一生一世,牽涉到多生多世。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我們講習氣,有人有善根,有人沒善根,無惡不作。這什麼原因?若不是這一生從小養成的習慣,那就是過去生中的習氣,所以教育重要,古人懂得。冤親債主好好的教化也能轉得過來,這是教育,教育的功能要把敵人轉變成朋友,把冤家轉變成親人,這就化解了。現在講化解沖突,這能真正化解,可不能說要防恐,沒法子防。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是化解,不是想種種方法來防範,也不是報複,一定要用道德感召,你要肯定人性本善。人都有良心,都有善根,只是他迷了,迷得太深,迷得太久,要以諸佛菩薩的聖教幫助他回頭,幫助他覺悟,這就對了。所以業由說法。
「然說法成善,唯佛福田」,這很重要,福田接著來。福田爲的是什麼?爲的是讓這些迷惑的人回心轉意,接受聖教。我們現在在許多國家地區,中國大陸也不例外,我們建學校,我們建多元文化中心,來推動古聖先賢的教育。建立這些機構在這個地方屬于財布施,這個要知道。財布施不是目的,目的是法布施,這就是大乘教裏頭佛常說的,「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這是智慧,這是善巧方便。引導他,慢慢他看出來,你這個人不變,真的是好人。原先以爲你是假好人,你還有目的、有企圖,到最後,看到你一輩子到老死,你真的沒有企圖,真的沒有自己的名聞利養,真的是替社會做好事。佛的福田是究竟圓滿的福田。
世間常言說得好,這個世界任何一個人,他一生的遭遇沒有一樁是突發的、是沒有原因的,沒有,都與過去生中的業力牽連著。因果通叁世,這一生一切作爲又牽涉到來生,因果纏綿,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衆生沒有不求福的,所以要常常把福田介紹給他們,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能改善。印光大師一生提倡《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大有道理!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我盡心盡力把他老人家的教誨擴大,擴大的方法,在現代最殊勝的無過于網路跟衛星電視,這些重要的教誨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讓全世界的人,人人都有機會看到,人人都覺悟,人人都回頭,人人都自求多福,這世界多麼的美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一二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