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打听,哪个没有贪瞋痴慢,哪个不讲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就把这个环境变得不好了。
环境是虚妄不实,随着人的念头在转变,如果你真的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你会得大自在!我想健康,我想长寿,我想不老,能不能做到?能!你不想老就不老。人为什么年岁大了会老?他天天想,你看他年轻的时候,他在工作,他忙着他的工作,没想到自己。到退休了:我年岁大了,老了,这社会上不要我了!一退休之后,天天在想老,天天在想病,老跟病就跟来了。从哪来的?他自己想来的,这个大道理不可以不懂。
我这两年住在澳洲,我住在澳洲是个小城,图文巴这个小城。这个小城再往里面去就是土著,我也跟他们接触,他们也很喜欢佛法。这个小村子里面,八十、九十、一百多岁的人很多,皮肤虽然黑,皱纹虽然多,身体健康。什么原因?我们懂!他们生活很朴实,真正是知足常乐,生活水平很低,他很知足。所以他没有忧虑的,他没有牵挂的,他没有烦恼,心清净,身就清净,心里面快乐,身就快乐。所以,他们纵然到九十、一百多岁,不老,体力比我们都强,他还工作,还背很重的东西,我们看了非常羡慕。看了之后,用大乘经教里面所说的来比对,我们明白,这个事情是真的。
在世间,现在学科学的人知道,每个人我们这个身体是物质,这物质是细胞组成的。细胞不是长生不老,而是什么?剎那生灭。它有周期性,周期科学家告诉我们七年。像我们身体,无论哪个地方的细胞,皮肤、毛发、骨髓,七年就全部都换了,旧的就没有了;七年是个周期,全部都换了。那我们就要问,既然要换,为什么不换新的?为什么换老的?为什么换些旧的?你所换的跟前面比,不如前面,这个错了。你真正懂这个道理,你要换,要换新的,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了,新的生了,换新的,不要换旧的,你不就变成长生不老了吗?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是把我这些话都听懂,听明白了,你就晓得细胞新陈代谢的主宰是念头。如果我们的心善、念善、语善、行为善,你所换的细胞是最好的。身体每个细胞都是最好的,它怎么会生病?就不会生病了。可是,如果你有忧虑、有牵挂、有烦恼、有自私自利,常常还动个歪念头损人利己,搞这个,那你所换的是愈换愈差,这个道理要懂!
这是现在江本博士在做的,江本博士做了十年的实验,现在做得不错,在世界上许许多多大学、学术机构请他做讲演。我上次去东京去看他,他告诉我,过几天他要到美国哪个大学里面去讲演,好!人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决定不要有争执。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两句话要常常记住,那对你生生世世无往而不利。为什么?你能够控制住缘起。我们依然还是在凡夫位,这种凡夫真的是大心凡夫,这并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比这个高明多了,这个我们留到经文里面再向诸位报告。佛菩萨的境界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只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这真的是有缘,你遇到如来所说第一经,《华严》是第一经!你有机会能读到,有机会能听到,一句一偈受用无穷,一句一偈改变了我们整个的人生,关键就是过去祖师常讲的话,「你会么」,这个意思深了。你读经、听经要会!这个会是能信、能解、能行、能证,你可以把它证明,你能够转变境界,在境界里面随心所欲。我们要问,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物质变成黄金?把泥沙变成黄金行不行?在理论上行,你现在做不到。你为什么做不到?你没有这个功力,你还有贪心,你还有欲望,这种贪心、欲望就是你智慧、德能的障碍。诸佛菩萨,像阿罗汉,他们没有贪瞋痴慢,他们没有自己,所以能够点铁成金,真的能够把地上这些石块、沙土转变成七宝,他有这个能力。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到处都是珍宝,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我们这个世界跟它并没有两样,只是这个地方的居民用心不善。本来我们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七宝庄严,无量珍宝庄严,但是用心不善,所以把七宝变成泥沙、变成石头、变成砂砾,道理在此地。不是别人变的,不是佛菩萨变来给我们受用的,我们自己的心跟佛的心相应,这点大家要注意。
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心、我们的愿,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相应,阿弥陀佛的愿四十八愿,修净土的人,四十八愿一定要记住,念念不忘,四十八愿是我们自己的本愿,阿弥陀佛也是这个愿。善护三业,三皈众戒,经论当中的开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做到了,个个都打满分。世界真的是一样的,决定没有两样,只看这个世间的居民什么心变什么境界,所以教学太重要了!我们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的心行跟极乐世界的人不一样,阿弥陀佛再慈悲也没有办法接引。为什么?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言语造作,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相应,就去不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你看《三时系念》里面,中峰禅师他老人家在里面开示有几句话说得好,「我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心;极乐即此方,此方即极乐」,这话说得好,都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念清净了,我们的环境是极乐世界,别人感受不到;我们的念头不清净,变现出的环境是娑婆极苦世界。明了之后,就要自己晓得变,在哪里变?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跟阿弥陀佛相应,就跟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相应,哪有不生的道理!
现在在这个世间,还没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已经报名了,快乐无比。这时候我们在这个世间干什么?干的是多带几个有缘人去,好!什么人有缘?能信,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他能听得进去,能信;他能理解,他能够依教奉行,有缘人,要多带。心量要大,有缘人里面纵然是我们的冤家对头,他只要是能信、能解、能行都要帮助他。千万不要记着,「他跟我过去有过节,我讨厌他」,不可以,不能有这个念头;你还有喜欢,你还有讨厌,说明你的烦恼没断。修行真正的功夫就在此地,把内心里面,我常说,对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化解,矛盾的念头化解,误会化解,我们的心就平静了。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顺境逆境,一团和气,这是修行,这是功夫。
希望我们同学们要常常互相勉励,不要辜负这一生,这一生就像大乘经上讲的希有难逢,得人身、闻佛法,又闻到净土正法。更难得的,我们得到净土正法,还以《华严》这些大乘经做为助修,真的是无比的希有,不要错过。缘起甚深,说不尽的,说上一百年、一千年都讲不尽。怎么样契入?那真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就入进去了。一般常讲万缘放下,你真正能放得下,放下就能契入,留一点点都是严重障碍。粗显的大意我们就报告到此地,到下面问答里面,这头一首偈,文殊菩萨提的问,觉首菩萨为我们解答,就是要说明这个事实真相。现在时间到了。
我们接着看清凉大师下面的开示。「众生迷此,故须教化,违化顺化,有善恶业,欲知此业,由说法成」,我们先看这三句。这要说明佛菩萨为什么到世间来应化,这里就说得很清楚,众生对于宇宙的缘起迷失了,一无所知,所以须要教化。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到这个世间来没有别的事情,教学,帮助大家觉悟,除这桩事情之外,再没有第二桩事情。这是我们细细去观察释迦牟尼佛一生,他老人家所作所为,不但是言教,而且是身教,我们要能够体会得。
我们可以多想想,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降生在印度,出生在皇宫。能舍去权位,能舍去荣华富贵,选择出家修道,用现在的话来说,选择这个行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选择这个行业;中国孔子周游列国,回到老家也是选择这个行业。这是对于一切迷惑众生做出真实的贡献,无比殊胜的贡献,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学佛,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佛法里头决定没有迷信。
这一品经是佛教菩萨觉悟,觉悟到宇宙万有的真相。果然觉悟,你在大乘教里面肯定是一帆风顺,你的境界会不断的向上提升,一生当中提升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个可能。在历朝历代,无论修学哪个宗、哪个法门,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大有人在!末法时期,修行的人多,证果的人少了,没听说哪里有证果的。这什么原因?以前章嘉大师告诉我,原因就是放不下,原因就是没有依教奉行;果然真的肯依教奉行,哪个不成就!正是佛门里面常说的万修万人去。所以我们知道,障碍的根本就是不肯放下,是自己障碍自己,不是别人。天地宇宙之间没有一个人障碍自己,都是自己障碍自己,这就没法子了。
教化里面,有违化,有顺化,所以这里面就有善、有恶了。像《华严经》五十三参,德云比丘(在四十华严里面称吉祥云比丘)、海云比丘、妙住比丘,这是三位出家人,代表的是三宝,佛法僧三宝,这是顺化,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从正面的来教导;像经里面所讲的甘露火王、胜热婆罗门,他们代表是违化。教化众生各有方便,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来教导就现什么法,没有一定的。我们凡夫,肉眼凡夫,对于圣人,佛门里所谓是菩萨作略,是一无所知。为什么看到他从反面,反面还度了不少人!怪事情。
我这一次从新加坡过来,有个同修告诉我,他这几年很发心,修布施功德无量。过去这么长的时间,我也没问他,这一次他自己说出来。他为什么会修布施,年轻的时候喜欢赌博,跟着一班赌博的朋友混在一起,在世界上许多大的赌场,他们都涉及在其中,也都出了名。他告诉我,有一次大概十几分钟,在赌场就输了十万美金,回头冷静想一想,不是味道:十几分钟十万美金没有了,我要拿这个钱去做好事,多有意义。这么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