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一三卷)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清凉大师的注疏。「既说顺田,须持圣教」,这个说得很清楚,圣教就是佛经,持,他不说读,读是读诵,持是要做到。所以,佛法里常常教人「受持读诵」,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要保持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保持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依圣教为准则,这才叫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金刚经》不长,只有五千多字,可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经文,居然重复了十几遍。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读诵的时候有没有觉察到?佛真的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无数次的重复提醒我们,对圣教要受持,要接受、要保持,不能失去。读诵是受持重要的手段,经天天要念,展开经卷就是我们面对世尊,面对诸佛菩萨,一心一意听佛菩萨的教诲。
末后一句说得好,「为人演说」,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演是自己做到,依教奉行,把它落实在生活里面,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做到!佛法你才真正学到,你才能得真实的利益。所以,世尊这句话说了十几遍,非常重视这个「演」字,演是表演,现在人说的,我们要做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佛弟子一定要依佛的教诲。
我在去年十月,第一次访问印尼,承蒙副总统哈兹接待我,他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都能够奉行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伊斯兰的信徒都能够奉行《古兰经》的教诲,他说这样世界就和平了,冲突就没有了。这个话说得对,完全正确,我非常赞同他的理念。现在问题就是怎样把佛经,把宗教经典神圣的教诲,教导全世界信奉宗教的信徒。我们绝对不是劝导他叛教,不是的,而是真诚期望他们能够奉行自己宗教的经典,依教奉行。这个社会动乱就能化解,对立、矛盾、冲突都不是严重问题了,世界的安定和平指日可待;只要社会安定和平,接着一定是繁荣兴旺。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努力的目标,是怎样把经典的教学,我们今天讲的宗教教育,能够普及到全世界。我还说了,各个传教师、宗教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深入自己的经教,而且还要旁通其他宗教典籍,这样才能化解误会,化解对立。宗教可以团结,宗教可以相辅相成,可以互助合作,这是我们终极的目标。
我在印尼访问过国家领导人,访问过各个宗教的领导人、传教师,我们的理念非常接近,所以我们在一起相处非常欢喜,这个事情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没想到。往年在新加坡,我确实用了三年的时间,把九个宗教团结成一家人。去印尼的时间短,没想到他们宗教这样的开明,能够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赞叹,它有很好的基础。所以这个地方找我,我不能不去。我总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带头人,带头是比较困难,印尼有这个缘分。因为这个国家是宗教之国,全国不信宗教的人很少,大概只占到百分之一、二,几乎没有不信宗教的。这里面信回教的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六,也就是一百个人当中,八十六个是回教徒。印尼有两亿两千万人,其他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跟佛教,佛教跟印度教的人口比较少,大概只有七百万人,基督教跟天主教合起来大概有一千五百万。所以都信宗教,都信神,都愿意听神的教诲,这个事情好办。
我们教别人,说我们怎样怎样,人家不相信,我们引经据典,说安拉真主在经上怎么讲的,他就相信了,一点怀疑都没有。所以宗教教育的落实,我现在在这里细心观察,能不能在印尼落实,如果能在印尼落实,这是世间一大好事,让印尼带头来做。举世都知道印尼的社会不安定,如果推动了宗教教育、宗教的教学,能够在一年当中这整个国家社会安定了,族群跟宗教都和睦相处了,这就值得给世界人做榜样,就肯定宗教教育是有价值的,宗教教育可以化解冲突,可以促进社会安定和平。我在一年当中去过五次,是一次比一次殊胜,叫我没有办法,不想去也不行,要是套一句佛话来说,缘在那个地方。我们学佛的人总要懂得随缘,总要帮助这些有缘人,信仰宗教、信神的都是有缘人。所以,这一句讲既说顺田,不是违反的,是正面的,是善的,须持圣教。
我们这一年当中,台湾、东南亚的一些信徒发起印《大藏经》,我很赞成,这是圣教。有人说花这么多钱印《大藏经》没有意义,不如拿这个钱去办学校。我们在内地也办了不少学校,赠送奖学金更是普遍,在国内有一百多个学校接受我们的奖学金,我们帮助穷苦的学生,帮助他完成学业,面面都照顾到。《大藏经》是三宝之一,佛陀在世,三宝是以佛宝为中心,佛灭度之后,三宝就是以法宝为中心,这个很重要!我们发起印的数量不多,你想想看国内多少道场、多少学校、多少图书馆。围绕着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像日本、韩国,再往下是菲律宾,再下面越南,再下去南亚,这么大的幅员,我们这几部《大藏经》太少了。
也许同学们会问,印的这些《大藏经》,将来有人去读吗?如果没有人读,那不变成废纸?对的,你想到了,我也想到了,所以我在今年找了一批人,做什么工作?圈点《大藏经》。《干隆大藏经》没有标点符号,所以读诵比较困难,我们现在要做的,要做注音,要做标点。标点不必用新式,我们用句读就可以,用圈、用点,圈是句,点是读。段落我们把它勾出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便利大家阅读。不仅如此,我进一步还要找,我就找读书人,口齿伶俐,字正腔圆,我请他读,请他读经。然后我把他读的做成CD,不要影像,完全要声音,那就变成有声的《大藏经》,跟经典配合,流通全世界。这是中国的国宝,是非常值得去做的,非常有意义。同时在这一次,我们已经将这套《藏经》重新编目,便利于检查,我想查哪一部经,我有很好的目录,很容易查到。
所以,大家是为一时想,为眼前来想,办小学重要;如果为后世想,眼睛看远一点,印《藏经》就重要了。近程的、眼前的利益,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的慈善家,他们都欢喜在做,印《大藏经》这个事情没人做。我这一生当中,实在说就是要做没有人做的好事,有人做的,我赞叹,欢喜赞叹;没有人做,那我们要全心全力来带头来做。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个意思,能知道用心之苦。你看看早年,现在你们到北京,到房山,你看看那边的石经,《大藏经》刻在石头上,刻了将近一千年。为什么?唯恐战乱这个经会丧失,所以古人用心之苦,把《大藏经》刻在石板上,埋在深山里面,流传给后世,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我们今天知道,藏在深山可不可靠?不见得,如果一个大地震,那就全毁掉了。唯一可靠的方法,多印,分送在全世界各个学校,各个图书馆,各个道场,这样子这个经典、圣教才能够真的保持下去,续佛慧命,不至于失传。各人用心不相同,我们用心很苦!对于别人的指责,别人的批评,我们都默认,我们不反驳,我们还是要继续去做。佛门有句话说,「各人因果,各人负责」,做这桩好事也是因果。学佛,学佛根本的依靠就是经典,所以经典所在之处,法身慧命之所寄托。
下面说,「教在勤行,行须助道,助必有正」。教,这个教是教学,教学能有成就,关键在哪里?关键在勤行,一般讲精进,勇猛精进,你才能成就。学教、修道,修学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在哪里?原因都在懈怠,诸位细心去观察你就知道了。精进度懈怠,菩萨修学六个纲领,精进,精进就是此地讲的勤行,这个我们要知道。修学为什么会懈怠?原因是对于经教不能够理解,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法味,自自然然他就退心。这是一切众生都会遭遇到的瓶颈,你要懂得克服,你要突破,突破之后一帆风顺,头一关很难很难突破。
接着说,「行须助道,助必有正」,正助双修。用什么来做助道?没有定法。我们在这些年来帮助一些同学们,我们真的是回过头来做扎根教育。扎根,所以特别重视《弟子规》。我想了很久,从前的人无论是儒、是道、是佛,修学都有成就,都不难,学儒的人能守礼,学佛的人能持戒,为什么现在人不行?这个要认真去思惟。那就是从前的人,真的从小都受过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他有善根。社会污染少,这是修学很好的助缘,不像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是不是好事情?很难讲,再过几年要看这个结果,它给社会带来是好处还是灾害。所以我肯定,《弟子规》不但是儒家修行的根本,也是佛家戒律的根本,果然能学好《弟子规》,持戒不难;五戒十善,世尊跟我们说的三聚净戒,都不困难。所以,《弟子规》不能不重视,不能不要求自己要完全做到。
这个小册子文字不多,我们印成了袖珍本,可以放在口袋里,时时刻刻拿出来检点自己的行为,务必要求相应,这些都是属于助修。印光大师提供给我们三本书,这三本书也是属于助修。我们的正修是「三经一论」,或者说「五经一论」,五经不必每一部都要学,专攻一、两部就足够了,其他的可以做参考,读个几遍有那么个印象就行了。选的主修,或者选《无量寿经》,或者选《弥陀要解》,主修的,那是自己每天的早晚课诵,这样正助双修。助修决定是帮助自己断恶修善,帮助自己看破放下,这就对了。
底下一句,「殊途同归,得一道者」,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殊途同归得一道,这一道不仅是佛法,大乘、小乘是一道,显教、密教是一道,宗门、教下是一道;再把它延伸出去,全世界、遍法界虚空界,九法界里面所有一切不同的宗教,还是同归一道。上次我在日本,拜访中村康隆老和尚,这位老和尚今年正好一百岁,我去看他,他非常欢喜。在前年我跟他第一次见面,他告诉我,全世界每一个宗教的创教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听了很欢喜,你看看《普门品》里头不是说得很清楚吗?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