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牧牛童覓心的故事
尊者密勒日巴從光明洞行至蒙境的一所城鎮去乞食。該鎮的中央正聚集許多人。密勒日巴向他們說道:“今天早晨,要請你們給我這瑜伽行者一些食物。”他們說道:“瑜伽行者!你是不是前一向住在繞馬的那一位
呀?”尊者說道:“不錯,我正是。”衆人說道:“你真是一位稀有難得的修行人啊!”
于是都對密勒日巴生起了恭敬和信心。人群中有一對斷絕了子嗣的夫婦延請尊者到他們家去;進入宅內,二夫婦對尊者恭敬供養承
事後,就對尊者說道:“師傅啊!你的家鄉在何處?你有什麼親戚呀?”
尊者說道:“我已經舍棄了家園和親眷,親眷和家園也舍棄了我,我就是這樣的一個窮人。”
二夫婦說道:“那太好了!你就作我們的義子吧!我們有一片極好的土地,再替你找一個你喜歡的姑娘。這樣一來自然而然的不久你就會有許多的親戚了!”
密勒日巴說道:“這一切我都不需要,我舍棄他們還來不及呢!”隨即歌道:
“初享田園似甚樂, 隨即身心受煎熬,
耕犁挖掘極辛苦, 下種常不結果實。
薄田饑荒之村鎮, 一似幽魂無依處,
終乃棄之奔他鄉, 積罪家宅折磨心,
于此無常之牢獄, 我無絲毫之所欲,
汝之義子我不爲。 ”
施主夫婦說道:“請你不要這樣說,我們爲你仔細尋找一個你最喜歡的,家世高貴的新娘,不是很好嗎?”
密勒日巴以歌答曰:
“新娘初至如仙女, 嫣然一笑百媚生,
千看萬看無厭足; 不久面目如羅刹,
兩眼圓睜似銅鈴, 罵彼一聲還十聲!
汝若抓彼之頭發, 彼以腳踢汝膝蓋;
汝以木棍來打渠, 渠用銅杓作回擊。
最後變成老醜婆, 牙落滿地似血盆,
眼似母鬼極可怖, 如斯爭吵女鬼伴,
一無可樂應棄舍, 汝之新娘我不需! ”
二夫婦說道:“年紀老了,臨近死亡的時候,確實不能像年輕時一樣的快樂享受了。但從另一方面說,我倆如果沒有一個兒子,心裏實在哀傷悔恨,其悲痛真是難以形容啊!難道你連兒子也不要嗎?”
密勒日巴以歌答曰:
“小兒初生似天子, 如意可喜令人憐,
此心深愛難言說。 不久竟成所債者。
予與予求無餍足; 別人妻女帶進家,
自己父母擯門外, 恩父喊叫不理睬,
慈母呼喚無顧回; 最後四鄰播惡語,
是非真假弄不清, 親生之子竟成仇,
令人心傷慘戚戚。 輪回繩縛應斷舍,
世間子侄我不需! ”
二夫婦說道:“自己生的兒子的確可能變成仇人一樣的,那麼就要一個女兒也可以呀!否則我們心中實在不甘啊!”
密勒日巴以歌答道:
“初生女兒似仙嬰, 惹人憐愛勝金銀,
及長變成討債人。 母親背後偷財寶,
父前拿物迳出門。 不于親恩作酬報桝,
反令父母時傷心。 終成持刀紅面婆,
好則嫁人作忠奴, 壞則災禍帶進門。
女人多是煩惱因, 入彀難脫衆苦逼,
敗壞諸事麻煩多, 汝之姑娘我不需!”
二夫婦說道:“沒有子女也許不要緊,但如果連一個親戚都沒有,則會處處受人欺侮,難以忍受啊!”
密勒日巴歌道:
“初遇親屬招待殷, 暢懷談笑甚悅心,
不久都成酒肉伴, 來往應酬晏會頻,
最後竟成貪鎮因, 卷逃官訟勞損人,
吃喝伴友應棄舍, 世間親朋我不需。”
二夫婦說道:“你也許根本不需要任何親眷,但是我們卻有許多財富和珠寶,無論如何請你要收下它們啊!”他倆至誠的懇求,要把財寶供養給尊者。
尊者說道:“日、月不會爲了照耀一個小小的地區而常住不動的。我爲了修行和利益許多衆生的緣故,也不能終生住于一處,我當然不能作你們的義子。但你二人今生能在此地遇見我,憑此因緣,今生和來生都會得
到利益。現在我爲你們發一個善願,願我們大家能于來生在烏金淨土相會至于你們的財寶,我是不需要的。”隨即歌道:
“初時財寶似宜人, 令己享樂令人羨,
多多益善無餍足; 不久成爲吝啬因,
悭繩吝結纏縛故, 不能施舍作善業,
招來鬼怪與仇敵; 自己辛勤所集財,
終爲別人所享受, 最後竟成生命魔,
損惱身心極苦惱; 輪回財物應棄舍,
財鬼錢魔我不需。 ”
二夫婦聽了,對尊者生起了不退的信心,把他們多年所集的財寶全部施舍于佛法的事業。他倆從尊者處得到了修持的口訣,依之修行不懈,于臨終入道,永離惡趣諸苦,漸次獲得菩提覺位。
尊者隨即返回繞馬之菩提坳。昔日之施主們皆來供養承事。尊者于心境開暢定慧增長中,安住彼處。
一天,有兩個牧童前來朝見尊者,其中較年輕的一個問道:“師傅啊!你難道沒有伴侶麼?”
尊者道:“我有伴侶呀!”
牧童道:“他是誰?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呀?”
尊者道:“我的伴侶名字叫做『菩提心』。”
牧童:“他現在在那裏哩?”
尊者:“他現在在一切種識的房宅中。”
牧童:“什麼叫作一切種識的房宅呀?”
尊者:“那就是我自己的身體桞。”
年長的那個牧童說道:“這位師傅說的話不能幫助利益我們,我們走吧!
年輕的牧童說道:“所謂『識』者,是否指我們的心,而身體就好像是這個心的房屋一樣呢?”
尊者道:“不錯,正是如此。”
牧童道:“人們的房屋中,有的只有一個人居住;有的卻有許多人住在一起。身體內所含的心是一個呢?還是有許多呢?若是有許多,是怎樣生活在一起呢?”
尊者:“心是否只有一個,或是有好幾個,你自己去觀察吧!”
牧童:“好!我回去就開始觀察。”
第二天那個年輕的牧童又回到尊者的面前說道:“師傅啊!昨天晚上我仔細觀察此心是一是多,究竟所謂『心』者是怎麼回事?我發覺『心』只有一個。想要殺它也殺不死;想趕它也趕不走;想抓住它也抓不著;壓
製它也壓不住;安置它,它也不肯停留;放它跑去,它也不走;收集它,它也不集攏;看它又看不見什麼;觀察它也無什麼結果。如果說它是有的,
想使它出現,它也不出現;若說它是“無”,它又明明的現前。這個『心』好像是明明朗朗的,空空蕩蕩的,微微細細的,奔跑無羁的桟。究竟心是什麼,我實在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請師傅開示我吧!”
爲答其問,尊者歌道:
“護畜牧童聽我言: 糖漿之味甚美好,
雖聞其味甚甘甜, 若未親嘗不能知,
甘甜二字僅意境, 親用舌嘗乃真知,
現比桪境界不同故。
如是心之自性者, 若憑他人來指示,
只現片刻非真見桬, 若能依使刹那現,
努力觀覓此心性, 乃能決定真實相,
汝應如是住汝心。”
牧童說道:“那麼就請您傳給我指示心地入門的方法,今天晚上,我就努力地尋覓此心性!”
尊者說道:“好吧!你今晚就靜心誠意的去觀察你的自心是什麼顔色?是白的嗎?還是紅的?還是其他任何種顔色的?再觀察心的形狀是怎樣的?是長形的呢?還是圓形?還是其他任何一種形狀?再內觀自身,從頭到腳心看看它住在何處?”
第二天早晨太陽升起時,牧童趕著牛羊來看尊者。
尊者問道:“昨天晚上,你用功去尋覓自心了嗎?”
牧童說:“是的,我尋覓了。”
尊者說:“你尋覓的結果如何呢?”
牧童說:“我發覺此心是明明朗朗的,變動不停的,不可捉摸,無任何顔色及形相。當它與眼睛合作時就能視,當它與耳朵合作時就能聽;與鼻合作時就能嗅;與舌合作時則能嘗味和說話;與腳合作時則能走路;上
動則下桭搖“?”現在的這個身體各器官都像是『心』的奴隸一般,身體之器官都健康舒樂時,『心』就令他們去作種種的事情而謀取利益;當身體老邁或病衰了,或是遭到了傷害,『心』就會像抛棄揩屁股的石頭一樣,舍棄此身,迳行離去。『心』像個圖小利的滑頭人,身體爲它殷勤服務侍候得好好的,也留它不住;當身體給它痛苦時,它就會自起抵抗,准備離去;當晚間睡著時,它就會與身體分開。這個『心』真是辛苦忙碌得很啊!我也是因爲這個『心』所以才吃盡一切痛苦的呀!”
尊者聽了,向他歌道:
“牧童小友聽我歌, 此身實況甚難言,
介乎有識無識間; 心識常爲大罪人,
今嘗惡趣之極苦, 何不斷舍輪回根,
直趨解脫安樂城。 汝若有意行此道,
我當爲汝作引導!”
牧童答道:“是的,師傅啊!無論如何請您常護念于我,予以慈悲攝受!”
尊者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牧童道:“我叫佛護居士。”
尊者:“你今年多少歲呀?”
牧童:“今年十六歲了。”
于是尊者就傳他皈依戒,及簡扼的開示皈依(叁寶)之種種功德和利益,並對他說道:“在今晚以前你要繼續念誦皈依文,不可間斷。今天晚上你要(靜坐觀察)那個求皈依者是你的身體呢?還是你的心?明天早上
來告訴我觀察的結果。”
第二天一大早牧童就來了,向尊者說道:“師傅啊!…
《密勒日巴大師歌集 第十二篇 牧牛童覓心的故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