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
尊者密勒日巴从光明洞行至蒙境的一所城镇去乞食。该镇的中央正聚集许多人。密勒日巴向他们说道:“今天早晨,要请你们给我这瑜伽行者一些食物。”他们说道:“瑜伽行者!你是不是前一向住在绕马的那一位
呀?”尊者说道:“不错,我正是。”众人说道:“你真是一位稀有难得的修行人啊!”
于是都对密勒日巴生起了恭敬和信心。人群中有一对断绝了子嗣的夫妇延请尊者到他们家去;进入宅内,二夫妇对尊者恭敬供养承
事后,就对尊者说道:“师傅啊!你的家乡在何处?你有什么亲戚呀?”
尊者说道:“我已经舍弃了家园和亲眷,亲眷和家园也舍弃了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穷人。”
二夫妇说道:“那太好了!你就作我们的义子吧!我们有一片极好的土地,再替你找一个你喜欢的姑娘。这样一来自然而然的不久你就会有许多的亲戚了!”
密勒日巴说道:“这一切我都不需要,我舍弃他们还来不及呢!”随即歌道:
“初享田园似甚乐, 随即身心受煎熬,
耕犁挖掘极辛苦, 下种常不结果实。
薄田饥荒之村镇, 一似幽魂无依处,
终乃弃之奔他乡, 积罪家宅折磨心,
于此无常之牢狱, 我无丝毫之所欲,
汝之义子我不为。 ”
施主夫妇说道:“请你不要这样说,我们为你仔细寻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家世高贵的新娘,不是很好吗?”
密勒日巴以歌答曰:
“新娘初至如仙女, 嫣然一笑百媚生,
千看万看无厌足; 不久面目如罗刹,
两眼圆睁似铜铃, 骂彼一声还十声!
汝若抓彼之头发, 彼以脚踢汝膝盖;
汝以木棍来打渠, 渠用铜杓作回击。
最后变成老丑婆, 牙落满地似血盆,
眼似母鬼极可怖, 如斯争吵女鬼伴,
一无可乐应弃舍, 汝之新娘我不需! ”
二夫妇说道:“年纪老了,临近死亡的时候,确实不能像年轻时一样的快乐享受了。但从另一方面说,我俩如果没有一个儿子,心里实在哀伤悔恨,其悲痛真是难以形容啊!难道你连儿子也不要吗?”
密勒日巴以歌答曰:
“小儿初生似天子, 如意可喜令人怜,
此心深爱难言说。 不久竟成所债者。
予与予求无餍足; 别人妻女带进家,
自己父母摈门外, 恩父喊叫不理睬,
慈母呼唤无顾回; 最后四邻播恶语,
是非真假弄不清, 亲生之子竟成仇,
令人心伤惨戚戚。 轮回绳缚应断舍,
世间子侄我不需! ”
二夫妇说道:“自己生的儿子的确可能变成仇人一样的,那么就要一个女儿也可以呀!否则我们心中实在不甘啊!”
密勒日巴以歌答道:
“初生女儿似仙婴, 惹人怜爱胜金银,
及长变成讨债人。 母亲背后偷财宝,
父前拿物迳出门。 不于亲恩作酬报桝,
反令父母时伤心。 终成持刀红面婆,
好则嫁人作忠奴, 坏则灾祸带进门。
女人多是烦恼因, 入彀难脱众苦逼,
败坏诸事麻烦多, 汝之姑娘我不需!”
二夫妇说道:“没有子女也许不要紧,但如果连一个亲戚都没有,则会处处受人欺侮,难以忍受啊!”
密勒日巴歌道:
“初遇亲属招待殷, 畅怀谈笑甚悦心,
不久都成酒肉伴, 来往应酬晏会频,
最后竟成贪镇因, 卷逃官讼劳损人,
吃喝伴友应弃舍, 世间亲朋我不需。”
二夫妇说道:“你也许根本不需要任何亲眷,但是我们却有许多财富和珠宝,无论如何请你要收下它们啊!”他俩至诚的恳求,要把财宝供养给尊者。
尊者说道:“日、月不会为了照耀一个小小的地区而常住不动的。我为了修行和利益许多众生的缘故,也不能终生住于一处,我当然不能作你们的义子。但你二人今生能在此地遇见我,凭此因缘,今生和来生都会得
到利益。现在我为你们发一个善愿,愿我们大家能于来生在乌金净土相会至于你们的财宝,我是不需要的。”随即歌道:
“初时财宝似宜人, 令己享乐令人羡,
多多益善无餍足; 不久成为吝啬因,
悭绳吝结缠缚故, 不能施舍作善业,
招来鬼怪与仇敌; 自己辛勤所集财,
终为别人所享受, 最后竟成生命魔,
损恼身心极苦恼; 轮回财物应弃舍,
财鬼钱魔我不需。 ”
二夫妇听了,对尊者生起了不退的信心,把他们多年所集的财宝全部施舍于佛法的事业。他俩从尊者处得到了修持的口诀,依之修行不懈,于临终入道,永离恶趣诸苦,渐次获得菩提觉位。
尊者随即返回绕马之菩提坳。昔日之施主们皆来供养承事。尊者于心境开畅定慧增长中,安住彼处。
一天,有两个牧童前来朝见尊者,其中较年轻的一个问道:“师傅啊!你难道没有伴侣么?”
尊者道:“我有伴侣呀!”
牧童道:“他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呀?”
尊者道:“我的伴侣名字叫做『菩提心』。”
牧童:“他现在在那里哩?”
尊者:“他现在在一切种识的房宅中。”
牧童:“什么叫作一切种识的房宅呀?”
尊者:“那就是我自己的身体桞。”
年长的那个牧童说道:“这位师傅说的话不能帮助利益我们,我们走吧!
年轻的牧童说道:“所谓『识』者,是否指我们的心,而身体就好像是这个心的房屋一样呢?”
尊者道:“不错,正是如此。”
牧童道:“人们的房屋中,有的只有一个人居住;有的却有许多人住在一起。身体内所含的心是一个呢?还是有许多呢?若是有许多,是怎样生活在一起呢?”
尊者:“心是否只有一个,或是有好几个,你自己去观察吧!”
牧童:“好!我回去就开始观察。”
第二天那个年轻的牧童又回到尊者的面前说道:“师傅啊!昨天晚上我仔细观察此心是一是多,究竟所谓『心』者是怎么回事?我发觉『心』只有一个。想要杀它也杀不死;想赶它也赶不走;想抓住它也抓不着;压
制它也压不住;安置它,它也不肯停留;放它跑去,它也不走;收集它,它也不集拢;看它又看不见什么;观察它也无什么结果。如果说它是有的,
想使它出现,它也不出现;若说它是“无”,它又明明的现前。这个『心』好像是明明朗朗的,空空荡荡的,微微细细的,奔跑无羁的桟。究竟心是什么,我实在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师傅开示我吧!”
为答其问,尊者歌道:
“护畜牧童听我言: 糖浆之味甚美好,
虽闻其味甚甘甜, 若未亲尝不能知,
甘甜二字仅意境, 亲用舌尝乃真知,
现比桪境界不同故。
如是心之自性者, 若凭他人来指示,
只现片刻非真见桬, 若能依使刹那现,
努力观觅此心性, 乃能决定真实相,
汝应如是住汝心。”
牧童说道:“那么就请您传给我指示心地入门的方法,今天晚上,我就努力地寻觅此心性!”
尊者说道:“好吧!你今晚就静心诚意的去观察你的自心是什么颜色?是白的吗?还是红的?还是其他任何种颜色的?再观察心的形状是怎样的?是长形的呢?还是圆形?还是其他任何一种形状?再内观自身,从头到脚心看看它住在何处?”
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时,牧童赶着牛羊来看尊者。
尊者问道:“昨天晚上,你用功去寻觅自心了吗?”
牧童说:“是的,我寻觅了。”
尊者说:“你寻觅的结果如何呢?”
牧童说:“我发觉此心是明明朗朗的,变动不停的,不可捉摸,无任何颜色及形相。当它与眼睛合作时就能视,当它与耳朵合作时就能听;与鼻合作时就能嗅;与舌合作时则能尝味和说话;与脚合作时则能走路;上
动则下桭摇“?”现在的这个身体各器官都像是『心』的奴隶一般,身体之器官都健康舒乐时,『心』就令他们去作种种的事情而谋取利益;当身体老迈或病衰了,或是遭到了伤害,『心』就会像抛弃揩屁股的石头一样,舍弃此身,迳行离去。『心』像个图小利的滑头人,身体为它殷勤服务侍候得好好的,也留它不住;当身体给它痛苦时,它就会自起抵抗,准备离去;当晚间睡着时,它就会与身体分开。这个『心』真是辛苦忙碌得很啊!我也是因为这个『心』所以才吃尽一切痛苦的呀!”
尊者听了,向他歌道:
“牧童小友听我歌, 此身实况甚难言,
介乎有识无识间; 心识常为大罪人,
今尝恶趣之极苦, 何不断舍轮回根,
直趋解脱安乐城。 汝若有意行此道,
我当为汝作引导!”
牧童答道:“是的,师傅啊!无论如何请您常护念于我,予以慈悲摄受!”
尊者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牧童道:“我叫佛护居士。”
尊者:“你今年多少岁呀?”
牧童:“今年十六岁了。”
于是尊者就传他皈依戒,及简扼的开示皈依(三宝)之种种功德和利益,并对他说道:“在今晚以前你要继续念诵皈依文,不可间断。今天晚上你要(静坐观察)那个求皈依者是你的身体呢?还是你的心?明天早上
来告诉我观察的结果。”
第二天一大早牧童就来了,向尊者说道:“师傅啊!…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二篇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