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時時于六道衆生悲願濟度。自己應該時常精勤于忏罪積福的種種作業而累積向道的順緣資糧,無論如何,你應該知道,你我師徒是永遠不會分離的。你應好好的修行,准備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密勒日巴得了這個啓示後,心中無比的歡喜興奮,雀躍的心情使他禁不住唱道:
親見師容聆訓時,窮子心風自然生。心風生生不已故桱,殊勝覺受自開顯。
思維上師之傳記,自然湧發大信心。上師大悲加持力,現前感受入我身,非法妄念一時滅。
難禁念師深恩故,我今和淚歌此曲,父師天耳豈不聞?祈賜加持作悲護!
一貧如洗此窮子,愧無少物供恩師;惟以苦行及恒毅,取悅父師之慈懷。
獨居山穴經年月,以作空行之供奉,不顧性命而修法,以作佛法之供養,
病來不懼死亦樂,是爲修行大堅志;以此堅志來淨罪,是爲最勝之忏悔!
亦是證悟之助緣,謹以修行報師恩,噫戲!慈父大恩師!
大悲佑護莫舍我!加持窮子得山居。
唱畢此曲,密勒日巴滿心雀躍,一手收拾他那褴褛的衣服,另一手抱住一捆柴薪,走回山洞來。甫進洞門,就看見五個鐵色的印度阿咱馬(鬼)桲。眼睛巨大得像茶杯一樣,圓溜溜的。一個端坐在尊者的床上好像說法的樣子。另兩個坐在下面聽法,一個在旁邊伺候,還有一個則正在隨意的翻閱尊者的經書。密勒日巴一見,最初覺得很驚奇,隨即想到這大概是本地的護法山神來捉弄我,弄出來的遊戲神變吧?便自忖道:「我在此山已住了相當的時期了,但卻從來沒有用供食來祭祀過山神;也從未時常的贊頌他們,現在讓我來唱一首贊曲吧!」隨即唱道:
隱居寂寥此山穴,諸佛如來所喜處,成就先賢之居所,密勒日巴我獨棲;
紅崖寶窟大鵬峰,雲霧缭繞自悠悠,蜿蜒藏江流谷底,巨鵬翺翔澗壑中,
灌木簇發山意鬧,古松參天境悠閑,蜜蜂振翅弄嗡嗡,雀鳥聲喧競悅歌,
于此紅崖寶窟巅,大小雀鳥習飛翔,□猴靈猿習跳躍,諸禽百獸習奔馳;
密勒日巴習禅定,勤生覺受與證解桳,圓滿二種菩提心桵。
隱居此山我密勒,山神和諧共爲友,幽靈山神來此者,聆此慈悲甘露曲,
畢後請各返自居。
但這五個印度阿咱馬,聽畢密勒日巴的歌後,圓睜怒目,狠狠的盯著尊者;其中兩個憤怒猙獰,一個張開獠牙,緊咬下唇;一個咬牙挫齒,威脅的步向前來;另外幾個發出可怖的巨聲獰笑和怪嘯,大家排成一列,蓄勢准備向尊者作致命的撲擊。密勒日巴自忖道:「原來不過是非人魔鬼前來騷擾而已!」于是尊者就作起密法的忿怒本尊觀桸,用威猛的密咒來驅魔,但毫不生效果,這幾個阿咱馬竟不離去。密勒日巴不由生起大悲心,就對這五個妖魔講說善惡因果和佛法,但他們仍然不動。密勒日巴于是想道:「我由上師馬爾巴的指示,已經如實通達桹一切諸法皆爲自心之顯現,自心即是那空明之體桺,我已于此得決定不移之見;現在如果仍把這些來擾的妖魔當做真實之外境,豈不可笑嗎?」于是尊者就以絕對的自信和無畏的定力,心住正見,唱了下面這首歌:
大力摧服四魔衆桻,恩師馬爾巴前贊禮。
喂噫!目前五妖魔,汝等知我是誰否?
我是達生嘎母子桼,最初住于母胎時,叁力桽成就得圓滿;
嬰孩時期臥搖籃,孺童時期守門戶,及長常年住雪山,風暴雖烈我何懼!
峭崖雖險我何畏?
喂噫!目前五妖魔,汝等知我是誰否?
我乃禽王大鵬子,螫卵之時羽毛生,嬰雛之時臥巢穴,幼年時期守門戶,
及長展翅任翺翔,天空雖闊我何懼?澗谷雖險我何畏!
喂噫!目前五妖魔,汝等知我是誰否?
我是海中巨鯨子,住胎之時金眼動,嬰兒時期臥水床,幼年時期學遊泳,
及長遨遊遍四海,浪濤雖猛我何懼?魚鈎雖衆我何畏?
喂噫!目前五妖魔,汝等知我是誰否?
我是口傳上師子,住母胎時信心生,童年一心訪法要,及長修行住山穴,
妖魔雖厲我何懼?鬼變眩目我何畏?
雄住雪山之雪豹,其爪不爲冰雪凍,雪豹之爪如凍損,
叁力圓滿桾有何用?
大鵬翺翔天空時,豈懼其身墜地谷?大鵬飛翔若失墜,翅翮朋碩有何用?
魚遊海中不窒息,魚若窒息于江海,生于水中有何用?
巨石不能碎鐵器,鐵器若爲石所碎,溶火練鋼有何用?
汝等障法妖魔衆,此番來此甚希奇!
你我暢論生平事,多留片刻莫急離!
事忙今宵亦莫去,黑白兩道桿試競力,身口意力來比試,
孰優孰劣釋汝疑!
汝等來此誓毀我,爲作法障中斷魔,若今未成即離去,豈非終生大羞恥?
密勒日巴唱完此歌後,即升起佛慢梀「心住空性梂」,向洞中急速的沖了進去,那幾個阿咱馬魔一見尊者進來,驚駭萬狀,嚇得全身發抖,眼睛東張西望,找尋逃處,慌亂中四個妖魔都消融于一個主魔身中,這個主魔旋即變成一股旋風消失于無形。密勒日巴想道:「原來是大力魔鬼□那牙嘎梄來尋隙擾亂。方才我在洞外撿柴時的那陣狂風,也一定是他作的怪。蒙上師加持,此番他毫未得逞。」經過這一次的曆驗,密勒日巴在修行的證境上有了不可思議的進步。上面所述大力魔鬼□牙那嘎前來侵擾尊者的修行之故事,可名爲:「六種思維上師曲」或「密勒日巴采柴記」,亦可叫做「紅崖寶窟的故事」。
本 篇 注 解
光明大手印----爲西藏密宗最高和最要緊的法門,亦即明心見性的修法和口訣。大手印(Mahamudra)。名目有多種,如實相大手印、空樂大手印等,此法舊派甯馬巴名之曰大圓滿,薩迦派名之曰輪涅無二,其實皆爲同一開顯本具之法身心地光 明之實際修法。主要的是令行者悟到自心之明和空之本性 而直證佛果;此心之空的一面修至圓滿究竟的地步則是法 身佛,明的一面修至究竟即是報化身,所以光明大手印即 是由悟徹自心而圓證法報化叁身的法門。此法無相、無依 、不念咒、不觀想、不祈禱、不作意,由上師指示,當下 趨入,極似禅宗。知大手印才知道密宗並非只是一套念咒 觀想,搖鈴打鼓的事相法,而是般若的觀心方便。密勒歌 集中幾乎每篇都提到大手印,密勒日巴的歌亦是由大手印 的悟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般若。
金鋼弟兄----一般講即是密宗的同學或同道,嚴格講是同時在一個金剛上師前領受同一灌頂之同學。
灌頂----密宗傳法之儀式。在灌頂中,上師一面淨除學人之業障使其再生(Second born),一面講授密宗之修法和口訣。
阿母利格----藏文作 A·Mo·Le·Ge。不知何義,恐系該石之名字。
密續喜金剛----密續就是密宗的經典。顯教中佛所說法的典籍名之爲經(Sutra),密教中佛所說法的典籍就名之爲續(Tantra)。「續」之意義,說法很多,簡言之,爲師徒心心相傳密法,不斷之義。 ___Tantra之字根可能由梵文之漊Tan 而來 Tan 有相續、擴大、展延、開顯諸義,亦即爲由此續部之典籍,密法得由相 續、擴大、展延之義,但亦有學者不同意此說法。「喜金剛」:梵文Hevajra,爲藏密中非常主要的一個本尊 佛,其續部經典亦即此處之密續喜金剛,或喜金剛本續。
四灌頂----密宗分爲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無上瑜伽部(Anuttara·Tantra)之法要,可由四個不同的漸次灌頂而傳授與弟子,此即瓶灌頂、密灌頂、慧灌頂和诠象灌 頂,通常亦稱之爲第一、第二、第叁和第四灌頂,此四灌頂 所傳之法攝盡密宗之一切法要,故欲說明之實非一簡單注解 可辦到,讀者之此四灌頂爲密宗之一切法要即可。
那諾那法----亦即那諾巴尊者所傳出之六種成就法,包括拙火瑜伽,幻 化身瑜伽,光明瑜伽,中陰瑜伽,遷識瑜伽,和夢修瑜伽 法。見張蓮菩提譯六種成就法,自由出版社印行。
大力----密勒日巴在未修正法前,曾學習誅法,報仇殺人,其誅法頗具 靈驗及大力,故馬爾巴尊者戲呼之曰「大力」,于是「大力」 ,就成爲密勒日巴的一個綽號,見密勒傳。
八風----又名世間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心風----藏文 snYin·rlun。此詞所用之義甚複雜,許多疾病西藏人皆 謂心風不調故而起,故指疾病之因,或不適,煩惱之因。但此 處密勒日巴之所謂心風,乃指心輪氣脈通後,所生之心氣( Mind-prana)之現象。心輪,就密教言爲悟道及禅定經驗之樞 紐。開悟時心輪必須打通。此僅就泛泛之密教常識而言,至于 心風之嚴格定義,解說,作用等等,則非譯者所能知也。
阿咱馬----普通指印度之孟加拉人,此處似泛指由印度來之鬼怪。
覺受與證解----覺受(Nyams)者,行人于修持止觀中所得之親驗的境 界也。覺受除泛指一切禅定或慧觀之境界覺受外,此書 所用此字則多指相似的證悟或境界;而證解(rTogs· Pa·)則爲真正的證悟。修行人每易誤認相似之悟境( 覺受),爲真實究竟的悟境(證解),所以會産生各種 慢心及驕狂和誤解;辨別覺受與證解爲學密之要事,禅 宗公案中亦屢見此類事。又覺受與證解非僅指大手印修 法而言,乃通顯密一切修法。如加行道四位,則是覺受 ,至初地才是證悟;而初地所悟之真如不動性又只能算 是覺受,要至第八不動地才是真正地證解,如是類推。
二種菩提心----通常指行菩提心和願菩提心。願菩提心是有一真誠的願 望去令自他一切衆生達成菩提或佛果。行菩提心則是爲 了達成此目的,誓願去實行六度和其他之一切善行。菩 提心(Bodhicitta)一詞,其含義及用法,極爲廣大複 雜,可以包括一切大乘之教法。大乘之因、道、果,亦 皆依此心爲依據握准繩。密宗對菩提心又有其他之用法 ,如紅、白菩提心,乃指身體中之兩極陰陽相反而又相成之精液及勢能,或泛指身中所分泌與禅定有密切關系 的各種液體。
忿怒本尊觀----密宗行人終生修持與自己因緣相應之某菩薩或佛(例如 觀音或不動佛);依靠于彼,由佑于彼,念念不忘,一 心依持,是爲本尊。本尊觀則是密法中修觀之一種,觀 想自己變成本尊,無二差別。此蓋基于衆生與佛陀本來 無二見之見地而付諸于實際之修觀方便也。密宗之佛菩 薩,不是一味的顯現和平及慈愛的相貌,亦有顯現忿怒 ,威猛之像者;其理由是降伏一切諸魔障故,而有此種表法及示現。
如實通達----真真實實如其本性之通達。
空明之體----見前注桝「光明大手印」,略言之,心之內容無非空與明而已;思想之流轉乃心之明分之流行變化,由此而有生死流轉之現象界,妄念消融于明之極處,則空性顯現而達成明空不二之境界。
四魔----病魔、中斷魔、死魔、煩惱魔。
叁力----此叁力指雪山豹或老虎之叁種威力,內容不詳。
叁力圓滿----見前注。
黑白兩道----黑道指邪道,白道指善道。
佛慢----作本尊觀時,自己成爲佛陀能降伏一切魔障,故曰「慢」。
心住空性----此處之藏文:Thugs·Dam·Gyis·Na·rgyal。意不太明;各字典皆說是指升起本尊佛慢。但依故事看來則密勒日巴最先用密咒驅魔(等于佛慢)而無效,故此處之「慢」,大概系指一種心性空性與佛慢合一之無所懼畏之決信把握,否則整個故事則不易講通了。
□那牙嘎----印度一有名之魔鬼,時常來擾亂密宗行者。
《密勒日巴大師歌集 第一篇 密勒拾柴記》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