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轟然震大地
國王聽到暗吃驚
難道公主已亡故
于是親自來探望
幹擾女兒修行的
不是別人而是我
父王痛悔請兒諒
我從高處跌窪處
心迷眼亂見識短
自知先前中了邪
說罷擁女大恸哭
曼達拉哇入了宮
一眼看見蓮花生
倍感溫暖有依怙
公主自覺居下首
恭恭敬敬行大禮
又用詩體作贊頌
埃瑪好
化身降臨黑暗洲
無畏有力作變化
手腳不曾受損傷
善于變化吉祥在
光榮誕生蓮花樹
身膚潔白閃紅光
吉祥叁十二相全
八十隨好樣樣有
叁世佛陀一身具
一人能伏衆生靈
有吉祥相隨形好
無疑就是報身佛
身材魁若須彌山
頭像須彌山寶瓶
頭發美如烏巴拉
前額敞亮如滿月
星眼又長又美麗
雙眉大鵬展翅飛
不僅細長且靈動
耳朵新開蓮花樣
鼻梁好看不一般
嘴唇分明蓮花蕊
適中柔軟紅豔豔
牙齒潔白如雪山
五十八顆個個美
下巴好看難言喻
說話聲音誰相似
嘎拉幫嘎【1】差可擬
胡須黑長而蜷曲
膚如海螺又紅嫩
脖子恰如寶瓶頸
上身偉岸如雄獅
肩頭圓潤四肢強
手足指甲齊而整
如若紅銅玻璃光
肚臍美如蓮樹枝
小腿無異于蓮花
飛行空中閃紅光
喉結微凸朝裏陷
就像初生之幼兒
雙唇微笑美無汙
形端數觀難餍足
身上發出五彩光
渾如色彩光之源
聖身殊勝散異香
無漏不朽是金剛
如此美妙吉祥相
總計叁十二個整
一切一切都具備
謹向佛子致頌詞
贊歌唱畢多次致頂禮
佛子深感欣慰開口說
外表上的四種苦
有指現在敵人
有指叁種惡趣
現在敵人易成友
好友即指現在的朋友
實際上是合格的上師
他能指出有益路
即從邪途引出正道來
現在的朋友表現很和善
違背佛法事兒都幹
幹了壞事墮六道
找不到所失很痛苦
所失當然非財物
現在的財物能找到
找不到的是殊勝七寶珍
有了不能將養是痛苦
這裏非指隨從和財物
自己就是佛祖
心性蒙蔽未認識
將養也不能將養成
壞緣是成就
應當接受不存疑
障礙是功德
應當銘記在心裏
蓮花生的一席話
公主聽了很惬意
聖典持王將王位
公主以及財寶庫
七世丸【2】、摩尼如意寶
全都慷慨獻出來
請求化身蓮化生
在沙河爾國轉*輪
且在國王作古前
長期居住宮廷內
蓮花生于是回答說
沙河爾沒有成熟解脫時
我將居住在這裏
佛海大門已洞開
佛教到處都興盛
蓮花生的名聲傳十方
除暗興智人心安
有嘴皆傳法
增益擴善無罪過
都成佛子之所化
人人成熟得解脫
消息迅速傳開來
外國人將見與聞
滴水不漏報國王
國王個個不相信
皆言此非實情是幻術
邊地國王整軍備
籌集力量擬進攻
印度國王名育持
馬哈巴拉是王子
領兵攻打沙河爾
沙河爾人望風而披靡
四處遷移無所適
草木皆兵恐戰事
佛子蓮花生
趕往非天阿修羅界
借來蓮花勝利弓與箭
弓箭馱在象背上
前後兩名大力士
送往前方敵軍中
戰書上寫道
我方軍士一千人
能挽此弓身此箭
請即備好能夠抵擋之武器
隨時准備來應戰
馬哈巴拉得戰書
傳令將士來拉弓
沒有一人能拉開
都說不是真弓是假弓
如果弓前是真的
那就不妨射過來
將弓放在象身上
重又馱回沙河爾
又讓二位力士捎信說
先將此弓卸下來
卸下馱子帶過來
佛子施法卸此弓
敵方軍士擡大弓
搖搖晃晃往回來
大力士們連稱奇
仍說此弓難撐張
畏畏縮縮不敢前
便對侵略者們說
英雄當來挽強弓
礙于臉面來嘗試
仍無一人彎得動
心高氣盛不服輸
不信誰能彎此弓
那就讓他來試試
佛子遣派羅睺羅【3】
樹靶十逾繕那外
靶標小小一牛角
菩薩輕易射中靶
衆人無不覺驚詫
羅睺羅有九人頭
上頂一顆烏鴉頭
敵軍于是議論說
他們的軍隊厲害
全身長滿了眼睛
一傳十來十傳百
迅速傳遍各毗鄰
注釋:
1.嘎拉邦嘎 又作迦陵頻迦。棲于海島的一種鳴禽。意譯爲好聲或者和雅。
2.七世丸 即第38章記敘的用七世婆羅門幼屍製作的肉丸
3.羅睺羅 星名,又作羅睺,羅護,即第八曜、黃幡星,凶曜。印度傳說謂之阿修羅王,說此王能以其手障持日月而使蝕,下文稱之爲菩薩,是說此星具菩薩功德。非指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羅睺羅。由于該神全身長有一千只眼睛(人鴉之頭而蟒蛇之軀,是密宗護法神),所以印度軍人說沙河爾國一支渾身都長眼睛的軍人。
第四十叁章 沙河爾國入佛門
沙河爾王聖典持
據有宮苑八大處
一百單八小庭院
蓮花生大師邀請至
住在持傘宮殿裏
日日享受五欲供
國王向他致頂禮
能消除黑暗的太陽
解釋廣泛深奧的密宗
不用長期聞思
能夠盡快成佛的
密續及其注解
修行全本及其實踐法
四業及其實踐法
四業及其實踐補充法
密宗總綱及其實踐法
傳承曆史之概要
既能利他又能利已之事業
一切神衆都齊全的
上乘下乘都符合的
而且具全一切法要者
這樣的法義竟如何
請爲弟子講一講
言訖又致諸供品
蓮花生對國王說
王心總被世間擾
實踐深奧密宗很困難
大乘密宗的這些法
不做灌頂不能學習和實踐
比如罐子未燒製
既不能往裏去倒水
罐子自己也難盛裝
國王得到灌頂後
才能往裏倒清水
歸命臣民二十一
偕同國王受灌頂
到空行母居住的石洞中
得到應受之灌頂
國王于是禱告說
六道輪回結束前
爲了調伏諸有情
轉動無上之*輪
願做蓮花生使者
臣民二十一個人
隨之祈願做隨從
空中發出妙好音
缤紛花雨落不停
引路大師蓮花生
年內講了維護佛語續
一百叁十八部整
大圓滿語集精義法
五部四四續亦即二十部
秘方一百四十二件
終于在這沙河爾國
順利發展顯密二宗乘
這個統計很粗略
限于篇幅不羅列
一日在那預言宮
公主擺上曼荼羅
致以恭敬之頂禮
請蓮花生指迷津
怎樣區分顯密宗
分別只在因和果
了不了義和了義不了義
區別又在哪裏呢
這是大乘小乘之區別
俗谛真谛有何異
毀和不毀而已矣
如何區分方便和般若
存在與虛無有分別
生死、涅磐何不同
明和不明的差異耳
我曾有過多少輩本生
生生死死無數輩
說也說不清
父王的前輩又如何
公主你父親的前輩是
在蘇拉泊國嘎林嘎城
生爲一個婆羅門王子
在瓦拉那斯釋迦牟尼佛跟前
做了有緣之僧伽
外道軍隊來進攻
威脅比劄瑪拉希拉寺
寺院的四個大門口
每月輪流來守衛
網罟套住了外道兵
外道兵掙紮脫逃時
這位王子僧人奔出門
手執大刀和長矛
趁黑殺死外道兵
在洞洲地方孤寡人群中
保衛寺廟積了德
打死外道卻又造了孽
功罪如影經常一起
此後輪回許多次
前一生在印度嘎吾先
阿爾達王的愛妃死去後
天葬場上我剖屍
屍身裏有個活嬰兒
此兒轉生爲你父
此事萬勿讓人知
公主憐父失聲哭
又問以後轉生在何處
轉生若幹次
投胎猴子後裔吐蕃國
名叫阿嘎爾馬德舍拉者
後在羅刹國的柔西劄吾
生爲郭達拉王太子女
曼德桑姆公主乃是也
此後生往阿修羅界
蓮花勝利處聽佛經
隨後投生尼泊爾
成爲兩個修道人的兒子
名叫阿嘎爾贊劄
隨即前往持舟山
聽觀世間菩薩講佛經
從此能夠自由飛佛土
那以後又到邊遠地
成爲穆德貴公子
成爲佛子拉吉者
又過了二十輩
轉生沙河爾
有時爲畜生
有時成國王
時或生爲大學者
時或生成普通人
此事萬勿對人講
公主唉呀發驚歎
成了六道輪回的根基了
請問何時不再輪回呢
爲了輪回衆生能成佛
佛都經常在轉生
一切衆生都成了佛
你父才能不轉生
沙子榨出油來時
他就不再轉世了
何時河水變成火
他就不再轉世了
爲了衆生得超度
汝父當然要輪轉
不能貌似宗教徒
就來抛棄轉世趣
衆生處于黑暗中
永遠需要指路燈
國王須得伏衆生
公主不要成障礙
芸芸衆生少依怙
當仁不讓要引路
國王受接六道轉
哪能障礙佛法行
公主于是又發問
父王是否已成爲
六道輪回之基石
大師微笑作回答
棄掉輪回哪成佛
勿將輪回當惡事
大師住在沙河爾
前後總計二百年
第四十四章 獲壽命自在持明
聖典持王去世後
全維太子承紀統
蓮花夫婦在殿頂
考慮修行應獲取
壽命自在持明果
應使烏伏亞那國
印度國和外道國
所有國家之人民
全都進入佛法門
這時出現四天女
鋪好十字金剛杵
邀請夫婦二人坐
騎乘食香之天女
劄孜黑青是其名
居東雙手托舉之
騎吸血鬼之天女
手持黃女是其名
在南手托金剛杵
驅騎龍王之天女
時舌紅女是其名
托舉西頭金剛杵
騎坐夜叉之天女
梵天綠女是其名
位居北邊雙手捧
一時飛升上天空
見到德先亞嘎山
松耳石霧山尖繞
山下大海波浪高
前面洲土鮮花開
百鳥騰飛鳴聲嘹
月形天門朝向東
佳日往來空行母
這是歡喜無惱地
等持自現心中地
降落持舟山宮頂
山上馬拉得嘎洞
乃是叁種依怙佛
曾經加持之石洞
此處冬天落花雨
在這吉祥加持地
開了甘露王壇城
叁月修行無量壽
無量壽佛親自觀
置放壽瓶在頭頂
從劫始起一直到
世界毀滅之以前
對金剛身做灌頂
灌頂類爲無生死
夫婦二人修定持
區別世間與涅磐
得到持明虹身壽
心相現身無衰老
無漏不壞如虹光
輪回世界完結前
成就生長不死果
第四十五章 度阿育王【1】入佛門
沙河爾和印度兩國間
有國名叫郭達拉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