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久又返康定,准備再赴西藏學法。1939年,應邀再度至京,旋赴天津,經印度入藏,在拉薩哲蚌寺從頗章喀大師、康薩仁波切學經,並接受了多種灌頂傳承。
1958年,法師來北京治病。從1959年至1965年,在佛學院研究部講學,指導學員將藏文《中論文句釋》、《四百論釋》、《六十正理論釋》、《中觀寶鬘論釋》、《釋中觀自續派》和《釋中觀應成派》譯爲漢文,共約叁十余萬言,填補了漢文中觀論著之不足;還譯有《木納日巴略傳》。
“文革”期間,法師一度被下放幹校勞動,1973年回到廣濟寺。1980年,從藏文還譯圓測法師所撰《解深密經疏》後六卷,補全了這一唐代名著,使千載佚文重還完璧;還漢譯了《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摘譯了《叁主要道講錄·開妙道文》和《妙吉祥最勝贊》。法師還曾以筆名潭影,在《現代佛學》上發表多篇論文。
法師一生戒行精嚴、解行並重,學識淵博、治學謹嚴、教學認真;他的翻譯,字斟句酌,穩妥雅順;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後學問法,必詳爲解說;修福修慧,少欲知足,遠疏財利,一生拒受他人供養。
法師常常贊歎他人功德,尤其是對法尊法師特別尊重。“文革”後,法尊法師回廣濟寺住,觀老每天都去看法尊法師,和法尊法師研習教理。當時我正在翻譯《宗派建立寶鬘論》等一些論著,每遇有疑問之處,去請教觀老,觀老總是謙虛地說:“有問題去問法尊法師嘛!法尊法師在,就應該多去請教。”真是虛懷若谷。
叁、譯著功德 殊勝圓滿
再來談談法師的智慧功德和事業功德。
雖然法師一生贊歎他人,從不自炫,但我親近法師時間長了,偶爾也能聽到一些法師的殊勝智慧功德。原來法師在西藏親近了許多大善知識,其中就包括被稱作“日月二輪”的頗章喀大師和康薩仁波切。聽聞、學習了許多經論,也受了不少稀有難得的灌頂。他還親近過甘丹赤巴[5],有一次甘丹赤巴講經,講過之後提了一個問題。大家回答,赤巴都不滿意,總是搖頭。最後法師也回答了一遍。答過之後,赤巴非常高興,哈哈大笑地說,“還是漢地喇嘛答得好!”從此西藏的同學都非常欽佩他。
又有一次,一位在印度大學教書的藏族大學者來北京做訪問學者,提出來說:“現在西方人理解不了“空”是怎麼一回事,怎麼辦呢?”法師馬上回答說:“讓協結冬巴沒巴哇”,意思是說:“一切事物是自性空,不是沒有這個事物。”藏族學者一聽,當即表示贊同,連說“對!對!”後來法師告訴我說:“就那位學者的水平而言,他不會不懂這個問題,他是來考我們漢人來的。”可見法師的智慧殊勝。
法師學識淵博、戒行精嚴,那是有目共睹的事。在康定跑馬山的時候,降巴格西就尊稱他爲“老和尚”。1936年,法師從西康東返時,就有漢藏教理院和北京法源寺佛學院同時迎請,法師路過成都、重慶兩地時,當地居士們也紛紛懇請法師留下弘法。1939年再度從西康東返,本是應太虛大師迎請,要去漢藏教理院講學的,只是因爲安欽呼圖克圖在北京弘法,需要法師前去幫助翻譯,法師才又再度北上。
說到法師的譯著功德,更是圓滿殊勝。
觀空法師的譯著很多,不僅有佛法不共的內明譯著,也有聲明等五明中共同學處的;于內明學處中,不僅有顯教方面的,也有密教方面的;于顯教方面中,不僅有釋大乘義和釋大乘經文的種種印藏論典,也還有廣述叁寶微妙功德、令衆生未信者信、信者增長的大小贊頌。
于所譯印藏論典中,不僅有屬于中觀派的,也還有屬于大乘瑜伽行派的。對于這個現象,現在有一些人不能理解,以爲法師身爲格魯派學人,似乎就不應該翻譯屬于大乘瑜伽行派的論典,如《解深密經疏》等。實際上,這純粹是一種無知的表現。他們不知道,佛法從根本上只能是一味的,中觀也好,瑜伽也好,都是純正的大乘佛法,尤其在阿底峽尊者以前的時代,二者是統一的、不分的,都應該予以大力弘揚。真正的大德,是絕不會抱著一種宗派之見去黨同伐異、互相攻擊的。玄奘大師是瑜伽行派學人,但也一樣翻譯《大般若經》、《能斷金剛經》、《掌珍論》這些中觀經典;西藏格魯派寺院都尊奉中觀應成見爲了義,但也同樣供奉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陳那菩薩等瑜伽行派大師的聖像;近世從西藏學法歸來的能海上師、觀空法師和法尊法師這幾位大善知識,弘揚佛法各有方便不同,但相互之間都特別尊重,從不抱門戶之見。我們今天也應該以這些大師爲榜樣,絕不能因門戶之見而耽誤了佛法的弘傳。觀空法師爲了保全法藏,那麼努力地把《解深密經疏》還譯補全,我們應該繼承法師遺願,好好珍惜法師對中國佛教最大的貢獻,認真地把它學好、弄懂,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四、解行並重 恭敬法寶
法師以身作則、戒行精嚴、解行並重,在前面已講過一些了,這裏再補充說兩點。
《解深密經疏》是唐代新羅國王孫出家的圓測法師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曾經在公元8世紀由郭·法成譯成藏文收入藏文大藏經中,對此後的藏傳佛教有非常大的影響。但不幸的是,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其漢文本最後六卷已經佚失。法師有見于此,非常痛惜,早在五六十年代就發願要把此一巨著還譯補全,至七十年代中期,夙願得償,于1980年完成了這項工作,使這一千載佚文終于重還完璧。
法師一生尊重法寶,從不怠慢。“文革”後,法師在翻譯《解深密經疏》時,發現自己的藏文本在文革中丟失、破損了不少頁,專門從別處又借來了一部,親手抄好補全。我說:“法師!我幫你抄吧。”法師說:“這是我的書,我沒保管好,當然要自己補全。”現在這部藏文本《解深密經疏》應當還在法源寺中保存著,將來你們去看,就會發現其中不少是觀老自己親手抄下來的,字非常好。
又有一次,觀老臨時要用藏文《文殊師利真實名經》,他手頭沒有,就借了我的那一本。還回來時,我一看,原來破損的封面題簽已經被法師重新裱好了。法師對我說:“這是法寶,衆生還要依靠著它解脫呀!”我聽了非常慚愧,從此也注意要保護、尊重經典。善知識的作用就是這麼大,言傳身教,可以改變我們一切不良的習氣,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佛法的大道,所以我特別尊重觀老。
法師雖然功德殊勝,又受了許多大法,自己修習不辍,完全具足灌頂上師資格,但卻從不輕言密法。我們去問他念誦、修持的是何種儀軌,他總是笑而不答。問多了,就說一聲“我在念阿彌陀佛”。每聽到有某某人在某某處給別人灌頂,法師往往是搖頭歎氣。法師的意思是說,“灌頂是不能隨便灌的,對上師和弟子都有嚴格的條件。不具備那樣的功德,卻去給別人灌頂,或者接受灌頂,後果相當不好。”後來有些人到觀老處,想問一些咒子,觀老總是推說不會。其實就是因爲觀老認爲他們不是那個法器,不能對他們講,講了對他們反而不好。觀老不講,既是嚴格遵守密乘的戒律,更是對來者的一種最大的慈悲。出于智慧和慈悲,不要說給他人講授密法,就連觀老自己修什麼法,都從不外露。這一點觀老是做得那麼好,以至于現在許多人甚至以爲觀老只是一位義學僧,而不能真正了解觀老的內證功德。其實觀老最講求的就是解行一致,每天都沒有間斷過修法。觀老用在修法上的時間和精力比起研習教理來,恐怕還要更多一些。
觀空法師作爲一名高僧大德,終其一生都不願談自己的功德,所以我們今天在這裏結集法師的全集,整理法師的生平,其目的也絕非是要爲法師樹碑立傳,傳播法師的名聲。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大家從法師身上學習如何學佛,如何走向解脫,是要讓大家通過學習法師的功德,尤其是作爲法師事業功德的譯著,對佛法生起純正、堅固的信仰和深入、正確的認識,從而指導我們修行,使我們在自利利他的菩提路上走得更加堅定,也更加順利。只有以這樣一種發心來結集出版和閱讀研習法師的全集,才能真正達到與法師相應,也就是與佛法相應的作用。
注 釋:
[1]《釋量論》,古印度法稱論師著,與法稱其他六部因明著作並稱爲“因明七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學製規定的必修課程。漢文本是法尊法師從藏文譯出的,中國佛教協會印有內部流通本。
[2]《解深密經疏》,唐代圓測法師著。圓測法師是新羅國王孫,幼年出家,15歲來唐學法。這部經疏是圓測法師的代表作,問世後不久即由郭·法成譯成藏文,對此後的西藏佛教影響甚巨。宗喀巴大師曾在包括《菩提道次第廣論》在內的許多著作中廣加引用。圓測法師早年的學說源于真谛的再傳弟子法常和僧辯,後來又在玄奘法師門下聽講多年。他曾把被窺基法師等認爲是唯識正宗的護法學說從彌勒學說中分別出來,稱爲護法宗與彌勒宗,表示兩說不同。這在本疏中都有所反映。《解深密經疏》金陵刻經處1981年印有木刻本,其中最末六卷就是觀空法師從藏文還譯的。
[3]月稱論師,公元七世紀時古印度中觀宗僧人,是清辯和佛護的弟子。月官論師是公元七世紀時的瑜伽行派大師,是在家佛教徒。義淨法師巡禮古印度時,正值他的晚年,在《南海寄歸傳》中對他有介紹,說他是“大才雄菩薩”,並介紹了他與義淨之間關于“毒藥”與“毒境”爲害孰重的一段問對。
[4]據資料,觀空法師與嚴定法師首次翻譯此贊,是于1926年秋在四川康定樂項山阿蘭若中的事;第二次翻譯則當于1986年在北京廣濟寺中完成。茲將這兩次翻譯的文字節錄于下:
1926年譯本:
誰之智慧,離二障雲,猶如淨日極明朗。
所有諸義如實觀故,胸中執持般若函。
諸有于此生死牢獄,無明闇覆苦所逼。
衆生海中悲同一子,具足六十韻音語。
如大雷震煩惱睡起,業之鐵索爲解脫。
無明暗除,苦之苗芽盡皆爲斷揮寶劍。
從本清淨,究竟十地,功德身圓佛長子。
百一十二相好莊嚴,除我心暗禮曼殊。
1986年譯本:
怙主大智,離二障雲,如日清淨極明朗。
所有境界如實知故,手托經箧在胸間。
叁有獄中所有衆生,無明暗迷苦所逼。
悲憫彼等皆如獨子,爲說六十支音語。
如雷大震煩惱睡醒,業力鐵鏈使解開。
破無明暗,亟令斷盡一切苦芽持寶劍。
本來清淨,十地究竟,功德圓滿佛子身。
百一十二相好莊嚴,除我心暗禮妙音。
[5]甘丹赤巴即格魯派首寺甘丹寺的寺主,也就是格魯派的教主。宗喀巴大師親任首任甘丹赤巴,第二、叁任分別是宗喀巴大師的弟子甲曹傑和克主傑。在第35任嘉木樣·貢覺卻塔後,當時掌握西藏政權的第巴藏巴做出了由甘丹寺夏孜紮倉和強孜紮倉兩大紮倉的法王輪流遞升爲甘丹赤巴和每任任期爲7年的規定。最後兩任甘丹赤巴爲第95任紮西東堆和第96任土登貢噶,分別于1947年至1953年和1954年至1964年在位。觀老可能親近過的甘丹赤巴除了這兩任外,還可能爲1927年至1932年在位的第91任羅桑堅贊,于1933年在位的第92任土登甯結,于1933年至1939年在位的第93任益喜旺丹和于1940年至1946年在位的第94任倫珠尊追。本文敘及的事件,據任傑居士推測,當系第94任甘丹赤巴在位期間。
附錄:
文殊贊
(亦名吉祥勝妙智德贊)
吉祥智慧功德賢 造
敬禮孺童相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
(一) 觀空 法師 譯
誰之智慧 離二障雲 猶如淨日極明朗
所有諸義 如實觀故 胸間執持般若函
諸有於此 生死牢獄 無明暗覆苦所逼
衆生海中 悲同一子 具足六十韻音語
如大雷震 煩惱睡起 業之鐵索爲解脫
無明暗除 苦之苗芽 盡皆爲斷揮寶劍
從本清淨 究竟十地 功德身圓 佛子最勝體
百一十二 相好莊嚴 除我心暗 敬禮妙吉祥
——出《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二)觀空 法師 譯
怙主妙智 離二障雲 清淨如日極明朗
所有諸義 如實知故 至尊胸間托經函
叁有獄中 一切含識 無明暗覆苦所逼
悲愍衆生 皆如獨子 宣說六十支音語
如雷大震 煩惱睡醒 業力鐵鏈使開解
無明暗除 所有苦芽 爲令斷盡持寶劍
本來清淨 十地究竟 功德體全佛子身
百一十二 相好莊嚴 除我心暗禮文殊
——出《吉祥勝妙智德贊念誦略軌》
(叁)湯芗銘 譯
其慧遠離二障雲 清淨如日極光明
盡所有義如實觀 故執經箧正當心
叁有牢獄有情衆 無明暗蔽苦逼惱
普能悲愍如獨子 具足六十梵音語
有如霹雳極震吼 醒煩惱眠解桎梏
而今滅除無明暗 斬衆苦苗執持劍
本來清淨十地竟 諸功德身圓滿證
一切如來長子身 百十二種莊嚴相
開解我心諸暗冥 怙主微妙音前禮
回 向 文
法尊 法師 譯
願我承此善 速成聖文殊 衆生盡無余 皆安立彼地
盡我叁世中 所修諸妙行 願得如來智 遍知一切法※
乃至未到時 願得廣大慧 能如實分辨 無量諸經義
分辨如所有 盡所有微義 願得明利慧 細智如茅端
無知與邪解 疑垢撓意時 願得速疾慧 無間能滅除
願於深廣處 一一微妙義 獲得甚深慧 無障礙而轉
總以妙觀察 離諸壞慧過 成辦自他利 如同妙音尊
——出《金黃文殊阿惹巴雜那修法》
※ 此處似脫一句.酌加
《回憶我的親教師觀空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