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P12

  ..續本文上一頁喀堅參仁波切之請,自阿喀前往羅劄。

  當大師抵達卓瓦寺(bgro-badgon-po)時,南喀堅參仁波切看他是殊妙莊嚴的文殊師利菩薩,身旁有各種圓光圍繞。大師看仁波切,則是身形魁梧的金剛手菩薩,腹輪圓滿,全身深藍色,聖潔光明,就像藍色的琉璃一樣。他的身上又圍繞有許多青蛇作爲莊嚴,呈現忿怒像。

  大師和南喀堅參仁波切一見面,都油然生起微妙的親切感,如同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樣。因此兩人都很興奮,一陣殷切的問候後,才相隨入寺。

  當天晚上,大師向仁波切請受喇嘛瑜伽。講授時,師徒兩人都看到金剛手菩薩,進入大師的身中。

  第二天清晨,仁波切聽到空中有聲音告訴他說:“你何不向彌勒菩薩祈求,請他親自講演《集菩薩學論》

  ”

  仁波切聽了本尊的指導,隨即謹遵法示,請求大師宣講《集菩薩學論》。大師問他說:“是本尊授記的嗎

  ”仁波切回答說:“是的。”

  大師因此爲南喀堅參仁波切,以及羅劄地區所有的出家衆,講演《集菩薩學論》等法。講演時,仁波切見大師頭頂上的虛空中,有彌勒菩薩;右肩上,有白色文殊菩薩;左肩上,有妙音天女。在諸菩薩的四周圍,有四臂、八臂等一切護法聖衆,圍繞護持。講堂內外虛空中,更有許多天龍八部在聽法。

  講授圓滿之後,大師又爲南喀堅參仁波切單獨一個人,傳授馬頭明王、金剛手菩薩、大孔雀明王等密法。大師則從仁波切,修學噶當教授派所傳之“菩提道次第”。請法時,大師見仁波切頭頂上,有釋迦牟尼佛;右肩上,有金剛手菩薩;左肩上,有大白傘蓋佛母等瑞相。

  大師和南喀堅參仁波切,就這樣互爲傳授無量法要,有如入聚寶山,滿載而歸,因此兩人都歡喜異常,雀躍不已。

  (叁)南喀堅參仁波切的成就

  南喀堅參仁波切是修金剛手獲得成就的大師,本尊金剛手菩薩,每天都爲他說法。

  仁波切如果坐在室中仔細觀察壇城,就能見到五百世以前的事,曆曆如繪。平常看到壇城,即使是極短暫的一瞥,乃至在夢中見到,也能回憶起十六世以前的事,不會忘記。

  住在卓瓦寺(南喀堅參仁波切住的地方)附近的居民,平日一舉一動,或是起心動念,仁波切無不一清二楚。如果有人想做非法的事,仁波切立即叫他對治,直到他平息惡念爲止。如果有人遭受非人之損害,只要憶念仁波切的形象,或稱念他的名號,都能得到救護。

  總之,仁波切所證的殊勝功德,有無量無數之多,是難以描述得盡的。

  (四)金剛手菩薩的記莂

  大師住羅劄時,常常請南喀堅參仁波切代爲傳述,向金剛手菩薩請教許多疑難問題。

  有一次,大師告訴仁波切說:“我有一些自心上的見解,尚未全部斷疑,爲求得中觀正見,及集密、勝樂等法故,我想到印度參訪龍智菩薩,並到樹山谒見密多羅大師。不知此行,有障礙沒有

  ”仁波切就此問題,代問金剛手菩薩後,告訴大師說:“關于你要到印度的事,我已請問過本尊了。你此行到印度參訪龍智菩薩和谒見密多羅大師,完全沒有障礙,而且將成爲善巧五明的大論師,作金剛座大菩提寺的住持,利益不少衆生。但你的壽命會減短,你的徒衆,因只是大乘資糧道和加行道的菩薩,也大都有壽命的留難。所以你留在西藏比去印度好,如果你留在西藏,只要勤修文殊菩薩本尊法,也能得到正確的中觀見,同時還能住持聖教,利益無邊的衆生。”

  大師聽了金剛手菩薩的教誨,爲了住持聖教,因而打消到印度的念頭。後來西藏佛教,就是全靠大師留在西藏,而能發揚光大的。

  此後,金剛手菩薩又一再爲大師釋疑。大師將菩薩的開示編成語錄,取名叫《甘露勝藥》。

  金剛手菩薩又授記,勸大師作精其彌勒菩薩贊(贊名叫“梵冠”);並供養彌勒菩薩一套出家人所用的衣缽(即是把呈報身相的彌勒菩薩,改成出家相),以作爲末法時代弘揚戒律的大因緣。又說,大師在四十五歲時,將有輕微的壽命留難。菩薩爲了消除大師的障難,親自爲他傳授大輪甘露滴甚深生滿次第。

  金剛手菩薩又特別爲大師授記說:“你現在應前往拶日山朝谒聖迹,這樣會給聖教和衆生帶來廣大的利益。不久以後,你會因印度一位大善知識的出現(指佛護論師),以及閱讀他的著作(指中論釋),而獲得甚深空義。這段期間,你可以兼講法義教化衆生。”

  由于金剛手菩薩的教誡,所以大師住羅劄時,也兼爲羅劄一帶的僧俗,宣講許多教法,利益無邊有情。

  (五)無上清淨見

  丙子年(1396,大師40歲)春天,大師由羅劄經聶地(gnyal,在賈域宗以西偏北)至羅熱(lo-ro,在賈域宗以西偏南),專修五個月。

  當大師路經聶地時,因久仰卻交桑布大師(chos-skyabsbzang-po,噶當派中教典派的傳人)廣大智慧的盛名,所以到劄廓(bra-gor,地名兼寺名。寺爲噶當派古寺)拜望他。

  卻交桑布大師在前一天夜晚,夢見一位慈祥莊重的出家人,說是阿底峽尊者,他將到家裏來。卻交桑布大師醒來之後,自忖道:“今天必有傳授阿底峽尊者之傳承和教義的人來,我應預設法座。”

  于是他起了個絕早,安排衆僧,打掃房舍,陳設法座,一切供養物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到中午時分,宗喀巴大師便來到寺中了。

  兩人見面時,卻交桑布大師見宗喀巴大師,宛如阿底峽尊者一般,心中因而湧出一股無比歡喜,遂以叁匹緞供養宗喀巴大師,祈請宗喀巴大師傳授法義。宗喀巴大師說:“在光明如日之大善知識前,我就像螢火般的渺小,如此怎敢高居法座講法呢

  但願大師先教我吧

  ”

  由于宗喀巴大師再叁推辭,因此卻交桑布大師就先爲大師,講授噶當派中教典派所傳之“菩提道炬論”等無量法義。然後才由大師爲卻交桑布大師,講授阿底峽尊者之教授(口授的指示),和“集密五種次第”法。接著,卻交桑布大師又爲大師,傳授卓垅巴之“聖教次第”,以及廣釋。(卓垅巴gro-lung-pa,卓垅是地名,卓垅巴是卓垅上的人的意思。他的本名叫羅追回乃,是阿底峽尊者的叁傳弟子,著有《道次第》、《教次第》等多種書籍。《道次第》、《教次第》是後來大師著述《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藍本。)

  當大師離開劄廓後,卻交桑布大師隨即依照大師所傳之正見修持。但他覺得與先前所修的法義格格不入,很難生起正見,因此請問本尊不動如來說:“請問本尊,宗喀巴大師所傳之法義,到底是何種見解呢

  ”不動如來回答說:“這是清淨見。雖是最高深之無上密法,也不能超出這種見解。以後你應該依此清淨正見來修持。”卻交桑布大師又問說:“如果是這樣,那麼錯拏瓦所傳的法義(卻交桑布大師先前所修的法義,就是錯拏瓦傳授的),又是何種見解

  ”不動如來回答說:“那只是生起龍樹菩薩正見之加行法罷了。”

  卻交桑布大師聽了本尊的指導,遂決意閉關,專修大師所傳之法義。初閉關時,指著臺階發願說:“如果我不證得不退轉相,絕不下此一臺階。”

  卻交桑布大師如是精進修持,過了不久,果真證得了不退轉相。

  有一次,宗喀巴大師再度前往劄廓時,卻交桑布大師即以通力預先了知,當天叫幾個徒衆准備車馬前往迎接。碰面時,大師跟他們道賀說:“恭喜呀!令師終于達成願望,證得不退轉相啦!”

  後來,卻交桑布大師又向宗喀巴大師,請教許多清淨無垢的法義。

  (六)諸佛菩薩的加持與授記

  丙子年夏末,大師住聶地東部之雅珍寺(yar-”dren)。這時,大師之常隨弟子,已增至叁十多人。

  有一天,師徒同往拶日山(tsa-ri,聶地以東的一座有名“神山”。靠近洛瑜地區,即晚近藏人仍每隔十二年朝拜一次的拶日山)朝拜聖迹。大師在拶日山,曾見勝樂輪和一切護法等聖相,證得無量甚深法義。回途經摩啰山時,又見彌勒菩薩現高大身,威德赫然,告訴大師說:“善男子,你的功德如同諸佛示現在世間一樣,將是無量衆生的大依怙,你應當明白啊!”

  大師回到聶地東部,即住在僧格宗(seng-gerdzong),專修時輪金剛圓滿次第,及其六種支分等法。沒多久,就獲得廣大觀察智慧,對于許多甚深微細的疑惑,有了決定性的見解;對時輪金剛一切密法,也明了無余,無所紊亂。此外,更獲得獅子般的無畏辯才。

  自此以後,時輪金剛即屢爲現身,並稱贊大師說:“你修時輪金剛所證的功德,如同月賢大王再來一樣,極爲難得。”

  這段期間,妙音天女也爲大師授記說:“你的壽命只能活到五十七歲,所以應及時做些對自己和別人都有實際利益的廣大事業。”大師問她說:“修尊勝佛母等法的儀軌,不就可以延長壽命了嗎

  ”天女回答說:“一般人修這些密法是可以延長壽命的。但由于你過去世的願力,和深深喜樂觀慧力的緣故,所以修這些密法,只能成爲增長你智慧的因緣,對延長壽命恐怕沒有實質的幫助。”

  文殊師利菩薩則勸大師說:“無論如何,今後你還是要專修對治留難的密法,雖然極爲艱苦,但仍然是可以遮止的。”(妙音天女和文殊師利菩薩的授記,乍然看起來好象有沖突的地方,其實這是兩位菩薩的慈悲,他們以酬唱方式的善巧授記,來作爲大師修法的增上緣。)

  後來大師在五十四到五十八歲之間,遵照菩薩所囑咐,專修對治壽難的密法,果然克製了惡魔的挑釁。

  大師住僧格宗時,又一再向文殊師利菩薩問些有關道的體相(自體和征相)、次第(先後階位)、數量(哪一階段包含哪些東西)等甚深問題。菩薩回答說:“這些問題,你不必再時常問我,你只要用心詳閱經論,好好思惟,不久就可完全通達。”

  詩曰:

  “重修佛殿德難思,因感天王護助施;

  密主文殊傳妙法,本尊授記力加持。”

  十、遵佛遺教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師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