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P17

  ..續本文上一頁很高興地答應說:“當然可以啊!”

  于是,大師立即將四部密乘要旨等甚深法,廣授給諸徒衆。某日,正當日光增盛之時,大師在法座上講經,口中忽然放出大光明,遍照虛空,在場大衆,全部看得很清楚。甚至更有人,見大師口中放出的光明,爲五彩霞光。

  大師口中所放出的一片光明,唯有大阿阇黎達瑪仁勤、持律紮巴堅參(grags-pargyal-mtsham,以持戒著名的一位弟子,與藏王同名)和心子克主傑,看到大師脫落一顆牙齒。這時,大師隨口誦出半偈雲:“住妙高前如金山,施與無倫善妙汝。”(善妙吉祥賢,是克主傑的正諱。前句,是說克主傑在大師座前,就像七金山住須彌山前一樣,再沒有別的山比它更高的了。)

  大師誦畢,隨即將這顆牙齒送給克主傑。達瑪仁勤和紮巴堅參看了,央求大師道:“大師啊!請您也賜給我們牙齒吧!”大師回答說:“並不是我不把牙齒送給你們,而是克主傑具有得到這顆牙齒的宿根,和本尊文殊菩薩的記莂。如果你們也想要的話,今後七天中,只要殷勤地祈禱,我可以送一些其他的東西給你們。”

  大師說完,克主傑立即將此顆牙齒捧回室中,殷勤祈禱。彈指間,牙齒放出五彩霞光,遍照一切。七天之後,大師又命克主傑將牙齒端出來,先陳設香花妙供,種種禮贊,然後才緩緩打開盒蓋。這時盒中,光輝四射,高入碧空,色含五彩,朗照天地,而且更有陣陣妙香,氤氲滿院。原來這顆牙齒,早已神變成文殊菩薩的聖像,莊嚴相好,栩栩如生。聖像遍身,充滿各色各樣的舍利。大衆目睹這般情景,十分驚異,莫不歡喜雀躍,歎爲希有。

  大師將文殊聖像頂上,宛如海螺狀的舍利,送給勇猛金剛;聖像額上,宛如水晶般的舍利,送給大阿阇黎達瑪仁勤;聖像喉間,呈金色的舍利,送給毗奈耶屍羅;聖像心間,呈吠琉璃色的舍利,送給持律紮巴堅參。其他尚取出九百九十八顆舍利,分送給在場聽法的僧衆。

  這些舍利,逐日增多,就是現在具大福德的有緣衆生,想得到它,也不太難。

  (二)重興供養大法會

  大師前在色惹卻頂住的時候(1407年),就已經預訂在己醜年(1409年)年初,于拉薩大昭寺,廣建供養祈願法會。當時大師曾囑咐藏臣南喀桑布,協助辦理。

  南喀桑布遵照大師所教,立刻料理法會中的一切事務;並整修拉薩大昭寺,凡是遇有頹廢損壞,無不盡力修補,不論出錢出力,他都全力以赴,毫無吝惜。至戊子年秋天,大昭寺寺宇所有坍塌破損,均已修繕一新。

  戊子年秋初,西藏王紮巴堅參,遣使奉請大師住種不垅(grum-bu-lung,在拉薩河下遊),爲來自各寺之僧衆共千余人,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等法。此時,大師趁機勸化藏王,希望他對此次法會,能共襄盛舉。

  藏王紮巴堅參,素有“護法大王”之稱。自他繼王位以後,安撫邦土,化民從善,建塔修寺,刻經造論,以及護持大德講經說法等,從不遺余力。如今知道大師將重興供養祈願法會,此舉意義非常重大,因此毫不考慮的答應了。

  大師又自種不垅分遣幾位上首弟子,到止公、惹珍、聞、阿喀等地,勸化一切大小等院,和各處地方長官、施主,以及大師的門徒,廣修信施福業。

  衛藏地區雖然地狹人少,但是由于大師悲願之感召,龍天之護持,各地前來供養的人,始終絡繹不絕于途。沒多久,各類堆積的供品,已俨然是一座一座的小山丘了。大師和弟子們,也時時盡出所有回向,祈願明年春天的供養法會,能夠順利圓滿。

  依據《賢愚經》降六師品說:“釋迦牟尼佛,昔日從正月一日到十五元宵,于舍衛國較試場大顯神通,降伏六種邪魔外道師,及其迷冥之徒,摧毀魔旌,建樹正法幢。世尊化身遍滿梵天、四天王天、色究竟天,乃至叁千大千世界。佛身個個威嚴高顯,放大光明,與大衆圍繞說法。由于如來的善巧神變,因而拔濟無量衆生,遠離滋生罪惡之不善地。未具善根的人,讓他們種下善根;已具善根的人,讓他們倍加增長;善根未成熟的人,讓他們盡快成熟;善根已成熟的人,全令他們得到解脫。更有衆生,因而發大菩提心,得不退轉地;有的衆生,因而證得羅漢果。這就是所謂的“如來現大神變之法會”也。”

  過去印度諸大法王,每遇此勝期,都廣設無量上妙供品,供養叁寶,誦經發願,福施衆生。後來佛法初傳西藏時,西藏諸大善知識仍能仿照印度,如法興供養。如今正值末世,佛法陵夷,供養法會已經慢慢隱沒了。聖宗喀巴大師爲酬宿願,上爲聖教永住,*輪常轉,下令衆生集福,獲澤無盡,因而發廣大心,籌劃重興大神變之供養法會。

  戊子年秋末,大師爲迎接盛會,特地請畫家到大昭寺,重新爲聖像抹上金粉和豔麗的色彩。頓時,整個殿堂爲之煥然一新,就像初建的一樣。此外,大師又請全藏手工最好的裁縫師,將施主所供的綢緞,替諸佛菩薩縫製各種不同的衣服,以及製作爲數不少的幢幡和寶蓋。

  十二月底,法會的准備工作,大致妥當之後,大師才由種不垅啓程,前往拉薩。除夕當天,大師聚集八千多名僧侶,于大昭寺大殿,獻奉供養。這一天,大師等師徒充當施供之職,供養一切施襯等費用。

  (叁)興廣大供養

  己醜年(1409年,永樂七年,大師53歲),從藏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是釋迦牟尼佛現大神通之正會。過去如來現神通時,十五天中,每天各有一位施主,如來各現一種神變;如今供養法會亦仿照過去,每天各有不同的施主,供獻的物品也不盡相同。

  法會中,大師供獻釋迦牟尼佛(由唐朝文成公主帶回西藏的佛像)一頂純金打造的五佛寶冠,冠上鑲有許多貴重的珍珠和寶石,鑽工精巧,形量高貴莊嚴。供獻不動金剛佛(由尼泊爾公主帶進西藏的佛像)和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各一頂純銀打造的五佛寶冠。冠上也同樣鑲有衆寶作爲莊嚴。

  正月初八和十五兩天,大師請塑工極爲精巧的專家,爲釋迦牟尼佛、不動金剛佛、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全身塗上金粉。其他各天的中午,則專塗面輪。

  此外,大師又供獻釋迦牟尼佛,一個用大量純銀打造的寶缽,和純銀打造的曼陀羅供。供獻現出家相的佛菩薩,各一套出家用的衣缽;供獻現報身相的佛、菩薩、明王、護法等,各一套隨其所應供養的寶衣和法器。

  大昭寺各佛殿中,全部仿照顯密經典所記載的,上以寶繩交織籠絡,下垂幡彩、拂鈴、華纓、于各種莊嚴的物品。佛殿外面四周的大道上,豎立許多高大的木柱。每根木柱,各懸挂一面廣大的缯幡。其中十五根木柱的頂上,各隨東、南、西、北、中央五個方位,安置毗盧遮那佛、寶生佛、無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不動佛等聖像。同時又在這十五根木柱的幡旗上,書寫各佛的長短陀羅尼。每天入夜之後,在幡旗下的供臺上,各依其儀軌修法一座,並供養上妙供品。此外,又在大道上,另豎大白傘蓋等幢。每天夜晚,也同樣依照各各儀軌如法供養。幢與幢之間,完全依照般若經所說,彼此牽拉繩索,繩上懸挂拂鈴、缯彩等五彩缤紛的物品。整個法會會場,遠遠看起來,宛如滿天彩霞,飛騰躍舞,煞是一大奇觀。

  佛殿中,共有內、中、外叁條繞道。法會期間,不分晝夜,內道供油燈四百盞,中道(繞佛用的)供油燈一百多盞。最外層繞道,面對釋迦佛的地方,設立一座正方形大石燈。石燈每邊一丈多長,中間樹立大燈炷,炷中灌滿酥油。石燈點燃後,熊熊火焰,高達數丈,其余外層繞道上,又擺滿無數砂罐油燈,燈炷的形狀和高度,宛如手臂般大小。佛殿供燈,日夜相續不絕,金光晃耀,掩蔽日月。

  又佛殿中的供水,全是金黃色的藏紅花水。每天換水一百多次,光是紅花的余滓,每日就有好幾升。佛殿裏面和四周的空地,頻頻以香水散灑,香幢、香傘,和燒香的煙,終日緊接雲端,未嘗間斷。

  大酥油燈的左右兩旁,各放置以一百鬥糌巴作成的供品,上面覆蓋許多酥油花作爲莊嚴。其余無量供品中,高度接近二、叁尺,並嚴飾酥油花的,共有一百零八堆。供品每天換一次,換下的供品,全部布施給窮困的人,或其他衆生。

  這些清淨圓滿的供品,全部經過大師咒印叁昧的加持,使成大樂不空之甘露;後又由無量持戒清淨的叁藏比丘,以顯密經典中所說的儀軌,至誠禮誦而爲供養。因而十五天法會中,十方諸佛菩薩聖衆海會,都降臨納受。

  (四)供養法會中的瑞兆

  釋迦如來現大神變之供養法會中,南喀堅參仁波切見大師的頭頂上,有文殊菩薩(佛部)、觀世音菩薩(蓮華部),和金剛手菩薩(金剛部)等叁尊部主。部主四周,又有無量護法神圍繞,防護各種妖魔的留難。

  此時,有位成就者,名叫孤抉,號無量光金剛,剛從拉薩附近的惹喀山出關。出關後,孤抉仁波切隨即前往拉薩。當他途經朗勤棟時,遇見印度八十四位成就者之一的霞瓦日巴。孤抉仁波切問他說:“尊者,您這樣匆忙,是要到哪裏呢

  ”霞瓦日巴回答說:“我等八十四位大神通成就者,應賢慧名稱法王(即宗喀巴大師)之請,前往大昭寺。他們諸位神通師都去了,我稍遲一點,正趕著去啦!”

  孤抉仁波切于是也隨著他,趕赴法會。

  法會中,當大衆進行誦叁十五佛時,孤抉仁波切看見虛空中,遍滿十方諸佛,諸佛的下方,有叁十五佛、藥師七佛、彌勒菩薩、無量壽佛、度母、白傘蓋、妙音天女、八十四位大神通成就者等希有瑞相。

  在十五天法會中,大師每天都爲僧俗大衆,講馬鳴菩薩的《佛本生經》一座,從無間斷。又這次從各地前來參加供養法會的僧俗,總共有十幾萬人,每個人都非常精進。他們除了聽經、誦經、發願外,更有數萬人甯願不飲早茶,乃至放棄中夜睡眠,而不停的繞佛。由于精進氣氛的感染,平時逞凶鬥狠,飲酒放逸之事,無形中也化爲烏有。

  法會期間,有一天夜晚,大師夢見一位身形魁偉的婦人,雙手…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師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