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P18

  ..續本文上一頁抱住大殿,好象要遮止什麼事似的。大師問她:“你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她回答說:“爲了防護火災呀!”

  第二天晚上,大殿門前大石燈的酥油快燒盡了,管事還沒來得及裝新油,燈炷和酥油突然合並燃燒起來,猛烈的火焰照亮了天空,在場的人個個都恐怖萬分。大師見了,隨即入室,于密壇前住叁摩地。一時,外面微風俱息,衆人立即將火撲滅,因而未釀成一絲一毫的損失。

  又有一次,大師夢見拉薩附近,有無數衆生升空而去,大師問他們說:“你們打算到哪裏

  ”衆人齊聲回答說:“我們在供養法會中,因供養如來而獲得無量功德,現在將往生梵天啦!”

  法會中所示現的種種瑞相,不勝枚舉,難盡一一。由此觀之,大師這次所辦的供養祈願法會,功德廣大無邊,實非薄地凡夫所能思議的。

  法會進行期間,藏臣南喀桑布,和他的侄子班覺結布(dpal-”byorrgyol-po),擔任招待各地前來參加的貴賓和僧侶,並負責法會中的一切大小事務。藏王紮巴堅參,則是扮演此次法會最主要的施主。

  詩曰:

  “世尊昔日顯神通,降伏六師摧魔攻;

  怙主如今酬宿願,大興供養福無窮。”

  十四、根本道場 建叁大寺

  (一)首建嘎登寺

  由于環繞在大師左右的徒衆,逐日增多;又因始終無固定講經的場所,每季法會,師徒們都得像趕場似的東奔西跑,徒生種種疲勞。所以有很多親近大師的上首弟子和大施主,頻頻勸大師建安衆之處,以作爲弘揚大師教法的根本道場。此建議一提出,大家競相附和隨喜,有的願意將自己的寺院捐出,有的願意奉獻財物興建道場,情況非常熱烈。

  大師內心非常高興,深知興建道場之因緣已經成熟,但爲了除去大衆不必要的疑慮,就在大昭寺供養法會時,祈禱釋迦牟尼佛,看在這一切道場中,哪個地方作爲根本道場最爲殊勝。祈禱後,又詳細觀察燈相和夢兆,結果顯示出,以離拉薩東五十裏旺古爾山(bdang-bskur-ri)旁的大阿蘭若最爲吉祥。

  供養法會圓滿後,大師親自到現場加持地基,並命上首弟子大阿阇黎達瑪仁勤(俗稱賈曹傑),和持戒最清淨的弟子紮巴堅參,率領僧衆,遵照大師的囑咐,創造嘎登寺(此寺全名叫嘎登南結領dga”-ldan-rnam-parrgyal-ba”igling)。

  初建時,四方湧來無數僧俗,有的出力,有的施財,所以在一年之內,就建好七十多座院房,一百多座地基。建造房舍的儀軌,完全依照戒經進行。比如建造之前,先堪察地理位置,再向全體僧衆宣布,等到征得大衆同意之後,才開始動工。又房舍的規格,從大殿到僧舍,乃至廚房,完全符合戒經的規定。因此,由造嘎登寺之事看來,亦可窺見大師致力弘揚戒律之一斑了。

  宗喀巴大師創立的黃教(又名黃帽派),名格魯派,即因此寺得名,意爲嘎登寺派。派藏文讀魯,嘎登貝魯簡稱嘎魯,按藏文讀音變化的規律,讀爲格魯,所以黃教稱爲格魯巴。此外又有人說,格魯派意思是善規派,這種說法是因該寺倡導嚴守戒律而來的。

  又大師一派,得嘎登派之名,早在阿底峽尊者入藏時即已預言。如噶當雷邦第二十六未來授記品中說:“最後正法火,由“名稱”重燃,作無量利樂,斯即“勝處士”。”

  偈中第二句“名稱”,是大師出家法號;第四句“勝處士”,指嘎登派。按嘎登,爲睹史陀之翻譯,即具足喜樂的勝地。

  (二)造隱語詩

  己醜年夏天,大師應阿喀僧俗之請,赴桑丹領(bsam-gtan-gling)寺,爲大衆講授“集密圓滿次第”及“五次第論”。講授完畢,隨即閉關,著《集密圓滿次第釋》。

  造釋時,大師頻頻向上師、本尊祈禱,請求加持,因而常感集密文殊金剛現身等瑞相。大師均以隱語詩,將經過情形一一記下。其大意是這樣:

  己醜年十二月初叁的晚上,大師夢見十九尊文殊菩薩的大曼陀羅。文殊菩薩手提淨瓶,告訴他說:“這瓶子裏的水,是過去阿底峽住那塘吉水邊時,和文殊、彌勒兩大菩薩,討論法、報、應叁身,以及法、色二身法義所和合的水。從阿底峽到現在,已經有叁百多年,一直無法找到托付的人,如今你是最好的人選,我把它交給你。”(這裏說瓶水,是討論叁身和二身法義所和合的水,是不了義的說法;事實上是密指把阿底峽尊者的教典、教授、教誡叁派傳承法義,傳授給大師。)

  十二月初四的晚上,大師夢見布頓仁波切坐在一張大寶座上,正在爲大衆傳授《集密根本經》。整部經講完之後,仁波切很慎重地囑咐大師說:“今後,你就是這部經的主人。”當時大師心想:“這部經後面,到底有沒有缺漏

  ”于是大師把經翻開,從頭到尾詳細地檢查一遍,結果發現整部經完好無缺。後來仁波切雙手捧著經,放在大師的頭上,口誦灌頂真言,並以手印加持叁次。

  十二月初五,大師對于噶舉派祖師瑪爾巴上師,所傳之和合修法(睡與死有合修法、夢與中有合修法、醒與生有合修法等無上瑜伽密),獲得堅固不謬的見解。

  十二月初六,大師領悟瑪爾巴上師所傳的這些合修法,就是《集密根本經》和龍樹菩薩中觀見之正義,並獲得決定見。

  十二月初七,大師閱讀提婆之《菩薩攝行炬論》,生起殊勝的定解。

  (叁)嘎登寺開光

  庚寅年(1410年,大師54歲)年初,嘎登寺寺宇佛像落成。大師于二月初五至嘎登寺,舉行開光法會(佛像造成後,擇日設供加持,謂之開光),並爲大衆講《菩提道次第廣論》、《集密月稱釋》、《五次第》、《集論》、《瑜伽師地論》、《因明論》等。

  這年,大師著述《集密四天女請問經釋》、《智金剛經集釋》,並開始著《五次第釋》(這部書,于第二年造成)。

  (四)消災延壽

  過去大師住聶地僧格宗時,妙音天女曾現身告訴他說,五十七歲時將有壽難。文殊菩薩也特別囑咐,叫他在這段期間,專修對治壽難的密法;並說,一旦延壽之後,對衆生和正法都大有饒益。

  辛卯年(1411),大師五十五歲,他爲了事先遮止災難,于是和叁十多位高足,閉關專修大威德金剛密法。每天午前修增益,午後修息災。

  大師和徒衆如是精進的修持,直到壬辰年,雖然參加共修的人加至四十多位,卻仍然未獲得有效遮止壽難的征兆。然而這段期間,大師果真如妙音天女所授記的,證得樂空和合之妙智,引生四種歡喜,和四種空性的功德。

  是年秋天,大師見未獲遮止之相,深恐明年的災難,將無法避免,于是對弟子們說:“以種種迹象看來,以後我恐怕無法再繼續爲你們講經了。爲了祈願密教大行于世界,今天我想將密部的奧旨,扼要地替你們鈎提一下。”

  徒衆們乍聽之下,惶恐萬分,深怕因此而失去大依怙,遂殷重至誠地央求大師說:“如今災難之期,已迫在眉睫,我等祈願大師慈悲,體念衆生失離依怙之若,請暫時放棄講經,繼續專修吧!弟子雖不敏,也願盡力助修。”

  大師因徒衆至誠哀請,于是從壬辰年(1412,大師56歲)八月初七,共叁十多位弟子,再次住關專修。其他弟子,也各自閉關助修。

  十一月中旬,大師的病情逐漸加重。最嚴重時,竟至二十多天不能入眠。大師病情雖然如此嚴重,但修持並未因此而中辍,飲食起居,也跟平常人一樣,所以徒衆根本不知道大師嚴重的病情,與身內所受的痛苦。

  十二月十叁日晚上,大師在叁摩地中,見到堅固的瑞相,因此很高興地告訴大衆說:“如今吉相已現前,成功在望,大家更應集中心力,猛利修行。”

  當時,大阿阇黎達瑪仁勤以及全體僧衆,一意爲大師助修,雖至除夕、新年,仍然不肯中斷。其他道俗,也惟恐大師離去,盡力布施培福,供養叁寶,祈願大師住世。

  師徒這樣不斷的修持,至大師五十七歲時,又選出七位具足清淨叁昧耶戒的弟子,修本尊法;于大威德金剛具有證量的弟子,入室與大師共修。大師白天修大威德密法,晚間則住大樂不空叁摩地,以防範非人、妖魔的留難。

  于大師教法作逆緣的,總共有四個大魔。數年前,大師在阿喀講《密宗道次第廣論》時,曾降伏一個魔;此魔已立下誓言,絕不再作亂,並安住于叁昧耶戒。大師這次閉關時,又有一魔前來投首認罪,請求寬恕,並發重誓,願永久護持大師的教法。

  又有一次,大師和徒衆正專心修持時,就在定中,見虛空中有釋迦牟尼佛,身金黃色,放大光明,威德巍巍,結大伏魔印。大師以定力迎請,攝入自身中。刹那間,大師對于各種災難,得大無畏力。這時,見到六臂嘛哈嘎拉和閻羅法王,以金剛索系住一個妖魔的頸子,合力牽到大師的座前,以利刃砍下他的頭。就在這個時候,師徒都聽到外面有許多非人大喊:“敗了!”衆妖魔于是作鳥獸散,向十方遁去。

  第二天,六臂嘛哈嘎拉又牽來一魔,跟昨天一樣,也把他殺了。至今四大魔已消滅殆盡,大師之法體遂逐漸恢複健康。

  這時,本尊現身授記說:“今後,你必須勤修生起、圓滿兩種次第,不久之後,就可證得最究竟位。你弟子中,有七位較具善根的,也將各有所證。”

  大師身上所有病亂,于甲午年(大師58歲)六月初五,全部痊愈。

  (五)爲藏王之弟授比丘戒

  乙未年(1415,大師59歲)夏天,大師受藏王紮巴堅參之請,赴聞地劄希垛喀寺(bkra-shisdo-kha)安居。爲丹薩替寺、孜塘寺等住持,及數百名叁藏法師,廣轉《中論》、《釋量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入菩提行論》等深廣*輪。

  由于大師躬弘戒律,戒德清淨,因而向大師求戒的人有很多。大師住劄希垛喀寺時,也曾應丹薩替寺住持瑣南桑布(sbyan-sngabsod-namsbzang-po,1380-1416,藏王胞弟,在此之前,已是大師的弟子)之請,爲他正授比丘大戒。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師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