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P19

  ..續本文上一頁

  (六)根敦主巴谒見大師

  根敦主巴(dge-”dungrub-pa,1392-1474,義譯爲僧成),他是目前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的第一世。明太祖二十五年,歲次壬申,生于薩迦寺附近的牧場。父親名叫“統薄多傑”,母親名叫“覺摩曩吉”,是牧場的主人。

  根敦主巴剛出生的那天晚上,恰逢盜匪來搶劫,他的母親來不及帶走他,遂將他藏在亂石堆間。第二天早晨,衆人尋找他時,看見一只老烏鴉在他的旁邊守護著,爲他防護各種野獸的傷害。衆人看到這種情景,都感到很不可思議,說他一定是再來菩薩。

  根敦主巴自幼行儀端莊,不作孩童嬉戲。因他家遭受盜匪洗劫,生活非常困苦,所以很小就幫助父母放羊。父親去世時,他親手抄藥師經,代父回向。十五歲時,禮拏塘寺住持成就慧大師出家,學習各種經論和密法。二十五歲只身到前藏,從茶主寺滾桑巴仁波切學習因明和中論。

  乙未年大師住劄希垛喀寺時,根敦主巴因深仰大師之學德,于是隨侍滾桑巴仁波切往朝大師。

  根敦主巴于大師座前,請問許多《釋量論》之疑難,並聽講《辨了不了義論》、《中論疏》、《上師五十法頌疏》、《密宗戒疏》等不共深義。他因智慧明利,故深得大師的嘉許。

  當時,大師深知根敦主巴,有弘揚戒律的因緣,因而賜他一件穿過的五衣。此後又有一次,根敦主巴爲了受持清淨戒律,而將前往卓薩寺學戒,臨行時大師送他一塊金子,作爲學戒的順緣,並稱贊他說:“你能以“願行持之心”來學戒,真是希有難得。今後你當努力弘揚聖教,令其光顯。”

  後來根敦主巴親近宗喀巴大師,和克主傑多年,具得大師之不共教授。丁卯年(1447年),依師長及本尊記莂,創建劄什倫布寺,攝禦大衆,講授大師之清淨教法。遂使大師之法雨,普潤後藏一切衆生。他又著有《戒經疏》、《因緣集》、《正理莊嚴論》、《釋量論疏》(此書,臺北佛教書局目前已有流通)等書,盛行于世。

  (七)绛陽卻結建哲繃寺

  绛陽卻結(hjam-dbyanschos-rje,義譯爲妙音法王),法名叫劄西貝敦(bkra-shisdpal-ldan,1379-1449),是宗喀巴大師的上首弟子。他記性特佳,如《大般若經》、《寶積經》、《華嚴經》等,都各造一部筆記;並受持顯密經論一百零八部,凡有講說,不須要經本,直接靠背誦。在大師衆弟子中,他是聞持第一。

  乙未年,大師住劄喜垛喀寺爲大衆講經時,有一天,對绛陽卻結授記說:“你如果興建道場,法緣將會比母寺(嘎登寺)和各子寺,更興盛,更圓滿。”

  大師說完,又取出從寂滅山(雪山)中開藏所得的法螺,授結绛陽卻結,以作廣弘正法的瑞應。

  (宗喀巴大師過去在釋迦牟尼佛的法會上,聽佛說:“誰願意在末法時,住五濁惡世建正法幢

  ”當時大師雖然尚是童子,聽了這句話,馬上以一顆水晶球供養佛,發願前往。釋迦牟尼佛很高興,特地送他一個法螺作爲授記,並將法螺藏于雪山中,大師弘法時,才從山中開藏取得。此法螺目前仍然留在嘎登寺,人人可朝。)

  绛陽卻結接過法螺,心裏想:“修學密法一切成就的根本,就是恭敬上師。因此,我應謹遵上師所囑咐,勵力奉行。”

  當天晚上,绛陽卻結夢見一條大河,河水湍急,河岸擠滿無量無邊的衆生。他們雖極想渡河,卻沒有任何有效的辦法,绛陽卻結深生悲憫,于是縱身一撲,雙手剛好碰到對岸,他的軀幹宛如一座弧形的橋梁。衆生因藉他的軀幹,而到達彼岸。

  翌日,绛陽卻結醒來,知道這個夢兆,是表示他將建寺弘法,必能饒益無量衆生的瑞相,因此很高興,立即籌劃建寺,四出勸募。于丙申年(1416),以內邬官家南喀桑布爲主要施主,動工創建哲繃寺(hbras-spuns)。開工時,大師曾親臨加持地基。

  (八)一天之中理頭發二十一次

  大師住劄喜垛喀寺時,有一天,來了一位菩薩化現的塑師,爲大師鑄塑聖像。

  這位塑師,手工極爲精巧,塑造聖像之速度又非常快,一天之中,塑大師像二十一尊。這些塑像,栩栩如生,十分酷似大師,連大師見了,都贊歎說:“這些塑像真像我呀!”

  爲了替這二十一尊“大師聖像”裝藏,大師也示現令人無法思議的事,他在同一天中,理頭發二十一次。每一尊塑像,裝一份頭發。這些聖像,至今仍然存在劄喜垛喀寺,是大師像中,最具加持力的塑像。

  (九)著菩提道次第略論

  乙未年秋天,大師自劄喜垛喀寺返回嘎登寺後,即抉擇一切宗法,著《集密月稱釋疏》,及《集密決斷攝義科判》等書,以顯集密之不共勝義(今存大師著述中第四函和第五函)。

  又由于大師過去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文義包含廣博,一般少慧有情,難爲奉持。因此本尊囑咐另造略本,以攝受下機,大師遂于廣論中擇取要義(略去破立教證),造《菩提道次第略論》。

  (十)興建廣嚴殿 

  大師自從著述《集密月稱釋疏》,及《集密決斷攝義科判》後,就恒常講演密法,未嘗間缺。有一次,大師正在傳授密法時,心想:“密續中說,未得密法灌頂的人,以業障未清淨故,佛陀製戒不得見密法壇城。如今在大殿中舉行密法供養,這是不合密續本意的。爲了遵依密宗戒律,應當另外再興建密法殿才好。”

  于是大師開始籌劃興建專修密法之廣嚴殿(在嘎登寺內)。由于大師悲願之感召,一時四方信施荟萃于此,所供養的物品,多得不可勝計。大殿遂于乙未年奠基,丙申年建成。

  丁酉年叁月,大師延請精工巧匠鑄塑佛像。在廣嚴殿中層,塑造比大昭寺稍大的釋迦牟尼佛聖像(赤銅鍍金);大殿的上層,各依儀軌,建立“集密叁十二尊”、“勝樂六十二尊”、“金剛界”等叁大曼陀羅。“集密叁十二尊”和“勝樂六十二尊”等曼陀羅中,集密金剛、勝樂輪金剛各用生銀一百兩;五方佛和諸瑜伽母等聖像,也用生銀塑造;其他佛像和宮殿,則用赤銅製造,外表鍍金。“金剛界曼陀羅”之主尊,用生銀不滿百兩;其他十二尊佛像,各用生銀七十多兩;宮殿亦是赤銅鍍金。

  此外,又鑄鍍金之文殊菩薩、無量壽佛、大威德金剛等佛像,高約叁尺;佛頂尊勝、大白傘蓋等佛母像,高約一肘。更以綢緞、香藥等材料磨成粉,再搗成泥,塑造大威德金剛佛像,高約十七搩手。全部佛像,都以種種珍寶作爲莊嚴。

  聖像于年底全部竣工,大師依照大威德金剛之儀軌廣作開光,並聚集無量持戒之僧俗,舉行供養法會。開光時,瑞相屢現,都是空前所希有之吉兆。此後衛藏各地,連年風調雨順,谷物豐稔,國泰民安。這都是興建廣嚴殿,獲得諸佛加持、護法擁護之功德啊!

  (十一)廣轉時輪密法

  戊戍年(1418,大師62歲),大師因四方僧侶和原有徒衆的勸請,于嘎登寺,爲大衆廣轉顯密*輪。

  法會中,大師特別講演時輪金剛大法。時輪密法,有許多地方和其他密法不相同,因此一般學者多加破斥。宗喀巴大師則以無垢智慧,了知這是一部最高深、最殊勝的密法。

  時輪金剛法,傳入西藏有兩派,一是月怙論師所傳,一是惹法極譯師所傳。布頓仁波切最初從金剛幢,學習惹法極譯師所傳之教授,後又從聖光大師學習月怙論師所傳之教授,然後將兩派之時輪密法傳給卻吉貝瓦仁波切。卻吉貝瓦仁波切專精時輪大法,後來將此大法傳給宗喀巴大師。

  宗喀巴大師于此法會,大力弘揚時輪密法。此密法遂盛行于西藏,肇基黃教。

  (十二)著述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月稱論師是七、八世紀中,印度薩曼達國人。他修學無上密法,證得最究竟位,得如幻定,成就任何違緣都無法動搖之殊勝悲智。在佛護論師之下,他是中觀派中,最能遣除衆生實執,光顯龍樹菩薩深廣理趣的大阿阇黎。(月稱論師是中觀應成派prasaingika的創始人。)

  《入中論》是月稱論師所作。他以菩提心的十種分位,采用《華嚴經》中的十地名字作爲品名,而分別寫成十品。其中第六品(占全書叁分之二)菩提心現前地中,發揮他獨特的見解,廣破唯識。他的觀點不但不共唯識,即使是解釋龍樹、提婆意趣的其他中觀派,亦有所不同。在西藏,這部《入中論》被視爲中觀派論著的代表作。

  然而這部《入中論》文義深邃,極難通達,因此在戊戍年大師住嘎登寺的時候,首先由善吉祥大善知識,供養大師以四十兩銀子打造的曼陀羅,複由許多信解《入中論》,慧力殊勝的大善知識,殷誠勸請大師造一部文義淺顯,總義明確,並廣爲解《入中論釋》(月稱論師造)諸疑難處的大疏。大師因而著手作疏,顯彼密意。這部書于此年(1418)圓滿完成,取名叫《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佛教大藏經第148冊763頁,佛教書局亦有單行本流通)。

  (十叁)釋迦也協建色惹寺

  釋迦也協(sakyaye-shes,1352-1435,蔡貢塘人)是大師八大清淨弟子之一,也是福德和學問最好的弟子。永樂十二年(1414),釋迦也協代師晉京,永樂十四年(1416),他自中國京城返回西藏,並將明成祖所賜的佛經、佛像、綢緞、金銀寶器、玉石等無量物品,全部供養給宗喀巴大師。

  戊戍年(1418),釋迦也協遵依大師之囑咐,于色惹卻頂創建色惹寺(大乘洲)。此後,他又陸陸續續修建色惹下院和吉寺。

  經過一段時間,藏王大在又重建色惹寺大殿,作爲俄果寺(藏王專用的寺),並延請棲讓寺(藏王的舊寺)中,所有仁波切和一切僧衆,進住此寺。這座俄果寺,就是現在色惹寺之密宗院。

  色惹寺藏有許多極爲殊勝的法寶。大殿中,有比丘瑪巴摩(義譯爲華比丘尼)所供奉的惹欽觀音聖像,非常靈異。

  [比丘瑪巴摩,本來是藏王的女兒。她長得明眸皓齒,十分漂亮,因此有許多王子和富家公子…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師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