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常帶來無量寶物和錢財向她求婚,但都未談成。公主在十六歲那年,忽然染上惡性癞病。病情傳出以後,不但求婚者退避叁舍,不提婚事,就連平日最疼愛她的父王與母後,也都因此不再來探問她。
公主由于飽受病苦的折磨,和世人的歧視與冷落,感到很傷心,于是獨自離開王宮,躲入渺無人迹之大雪山的山洞裏,殷勤禮拜觀世音菩薩,祈禱菩薩解除她身心所受的痛苦。她每天除了吃一些野草外,其余的時間,均不停的禮拜觀世音菩薩。這樣經過了十二年,有一天,她在禮拜菩薩時,忽然見到觀世音菩薩伫立在面前,一時身心感到無比清涼,癞病遂即痊愈。
此時,她啓白觀世音菩薩說:“我見過許多傷天害理,倚權仗勢,包藏禍心,怙惡不悛的野蠻衆生,其惡劣之程度,恐怕連菩薩都救不了他。請問菩薩,若要救渡這些人,到底有何辦法呢
”菩薩回答說:“我救渡衆生的方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隨衆生的需要而顯現出來的。”
菩薩說完話之後,立刻變成十一面觀音,並將最靈感的密法傳授給她。菩薩囑咐說:“末法衆生根性低劣,剛強難調,這個密法是救渡他們最好的法門。今後你可以用此密法,去救這些不容易救渡的衆生。”
菩薩說畢,化一道白光,瞬間消失于空中。
公主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獲得大成就後,即刻返回家鄉。家鄉附近的人見了,啧啧稱奇,覺得她不但神奇般地醫好難治惡疾,同時還顯得容光煥發,比以前更美麗,更動人,因此又有許多年輕人前來求婚。然而此時的公主,早已悟出世間無常,汙穢痛苦,遂毅然決然地放棄所擁有的榮華富貴,出家爲比丘尼。後來她以十一面觀音的密法,救渡了無量無邊的衆生,成爲十一面觀音密法的第一代傳承祖師。西藏人稱她爲“比丘瑪巴摩”。如今整個西藏和印度,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位“比丘瑪巴摩”(華比丘尼)大成就者的大名。]
此外,色惹下院又供奉一尊戒釋迦牟尼佛聖像;色惹吉寺供奉一尊會說話的馬頭明王;密宗院供奉一尊會說話的緣拉絨尊者之聖像(十六羅漢之一)。寺中並藏有甘珠、敦珠大藏經等十萬本以上的法本。
嘎登寺、哲繃寺和色惹寺,號稱藏中叁大寺,它不啻是弘揚大師教法的地方,更是全西藏的文化中心。
詩曰:
“色惹嘎登及哲繃,世稱根本叁壇城;
慈心怙主留神迹,密院傳承大法精。”
十五、最後渡化 有緣衆生
(一)往朵垅沐浴
大師對于聖教和有情,作了廣大希有之事業後,觀察有緣渡化的衆生,已即將渡盡。大師爲了渡化最後有緣衆生,及結未來殊勝因緣,並谒辭釋迦牟尼佛聖像,因此接受徒衆的邀請,前往朵垅(stod-lung)溫泉。
己亥年(1419,大師63歲)秋天,大師自嘎登寺出發,先到拉薩大昭寺,谒禮釋迦佛聖像,並陳設供養,祈禱發願。大師發清淨願後,就直接前往朵垅。因爲大師此行的目的,並非爲了沐浴,所以到了溫泉,只洗洗腳而已。
大師離開溫泉後,爲朵垅地區聚會的道俗,宣演法義,並接受供養,使他們種下無盡的善根,和培修殊勝的福業。法會期間,大師住處的天空,出現祥雲密集,和布滿五彩霞光等瑞相。
(二)結下佛法永住之緣
朵垅法會結束之後,大師又前往哲繃寺,爲二千多位善知識,宣演“菩提道次第”、“那若六法”、“入中論”,以及“集密”等甚深法,並接受一切僧衆之總供養。
過去大師對在家衆宣講法義,只限于講經,至于有關教授之法類,多不傳授,尤其《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部書,更爲禁止。如今大師爲了種下未來殊勝因緣的種子,遂大開方便門,取消不傳俗人之禁。講演時,不論是僧是俗,人數多寡,先到後到,一律爲他們講授,毫無保留。因此參加法會的大衆,無不踴躍歡喜,滿載而歸。
法會期間,有五彩霞光,自空中向下直立,豎于法場中,遠遠看起來,宛如彩柱一般。又大師爲哲繃寺密法殿開光時,有大地震動,智慧聖衆入聖像等瑞相。這些聖像,因而成爲末世衆生之最勝福田。
大師平常講經,除時輪金剛經外,從來沒有只講數品就結座的規矩。但這次講《集密經》期間,有一天,他遙望嘎登寺後,若有所思,遂講至第九品,就結座說:“我有要事,必須即刻回嘎登寺,《集密經》就此結座。”
諸位施主和徒衆聽了,感到很難過,央求道:“請大師慈悲,允許再住一個月或半個月,以期這部《集密經》講述圓滿。如果實在沒空,也請隨文念誦一遍,再請圓滿結座。”
大師回答說:“現在我必須急速回母寺講《菩提道次第廣論》和《集密根本經》。有關這部經的意樂,我昨天已經結訖過了,你們就不必哀求了。”
大師遂辭其請,返回嘎登寺。其實大師講經不待圓滿就結座,主要是表示法筵未散,爲結未來因緣,令佛法永住也。只是當時施主和徒衆,不解其意罷了。
(叁)付囑弘揚密法
大師回嘎登寺途中,又再次前往拉薩,朝谒釋迦牟尼佛聖像,並供養發願。
此時,色惹寺已竣工,釋迦也協殷勤迎請大師至色惹寺,爲大衆說法。法會期間,大師因念藏中真正清淨的密法,已隱沒多時,雖然經大師極力弘傳,造就很多講經、傳法的法將,但仍缺乏弘傳密法之根本基礎。因此囑咐釋迦也協,務必興建密教院,以建立講聞密法的清淨道場。
大師又爲結未來之殊勝因緣,師徒在色惹寺,作半個月一次的誦戒會(每半個月聚集僧衆,朗誦二百五十條戒律,檢查僧衆有無違犯,音譯曰布薩,意譯曰長淨事);並將“集密”和“勝樂”二部根本經,各講一座。
在無量海會中,大師手捧《集密四疏合解》,問大衆說:“有誰能受持這部經之講授儀軌的
”
大師連問叁次,始終無人敢答。這樣又過了很久,大師之高足羅追僧格(blo-grosseng-ge,義譯爲慧獅子),才起座向大師頂禮叁拜,說:“我願受持!”羅追僧格說畢,從大師手上接受這部經。大師非常高興,深感傳法得人,因此安慰他說:“你不必擔心,我已將此部密法,付囑閻羅法王(宗喀巴大師的護法)了。將來你到後藏時,那邊有一座像“金剛鈴覆蓋”般的山,山上住一位夜叉女,她也會弘揚你的教法;又有一座像“羅刹女仰臥”般的山,山上住一位夜叉女,她也會弘揚你的教法,其他的事,以後你自然會明白。”
大師授記之後,又將開藏所取的閻羅面具、骨杖、繩索等法寶,賜給羅追僧格。並爲他傳授“受持講密法”之灌頂。
(四)廣結善緣
大師自哲繃寺回嘎登寺途中,爲廣結未來之善緣,只要不重複,任何地方的迎請,他都慈悲應赴。
有一次,大師受紮噶綜主之請,到大樂頂講經。法會中,大師告訴紮噶綜主說:“大樂頂是極爲清淨的地方,你應當在這裏,建立一座以戒律爲基礎的密宗道場。”
大師囑咐之後,四方供施雲集,紮噶綜主亦深生信樂,立即動工興建,並請大師預作開光。大師回答說:“應該的,應該的,現在如果不預作開光,將來恐怕沒機會了。”
大師竭力爲之開光後,還至德慶,又受紮噶主亦(brag-dkargrub-bzhi)之請。大師住主亦時,當天晚上,每個人都聽到響亮的楗椎聲,雖然經過遍處察看,卻沒有人知道聲音究竟是從哪裏傳來的。原來此非人間楗椎,而是天衆招聚之聲,顯示大師即將入涅槃矣!
大師由德慶還至嘎登後,即刻上廣嚴殿,告訴大衆說:“你們趕快陳設供品,現在我要修密法供養,這地方我無法常來了。”
大師于如來聖像,以及集密、勝樂、金剛界等叁大曼陀羅前供養完畢,因施主們之請,到嘎登寺大殿,接受衆人供養。此時,大師爲令正法永住,現世後世得到究竟圓滿,雖無人請說,自動爲大衆廣講《極樂發願文》。
詩曰:
“廣結勝緣方便開,祥光五色自天來;
加持佛像地宏震,付囑閻羅護法財。”
十六、教化圓滿 肉身住世
十六、教化圓滿 肉身住世
(一)示現圓寂
大師眼看該渡的衆生,已經渡盡,遂于十月十九日,回到嘎登寺自己的臥室中。他坐定後,自忖道:“如今該作的事已經辦妥,我心得到究竟安穩矣!”
大師爲了救渡衆生,令衆生棄舍常見,因而在回到嘎登寺的當天中夜,示現輕微的病容。第二天,所有僧衆惟恐失去大依怙主,遂急請大師住世,並作誦經等法事。下午,大師告訴大衆說,他全身稍感疼痛;但到了中夜,大師又示現昏迷狀態。到了第叁天晚上,大師囑咐寶幢仁波切說:“今後,你要和達瑪仁勤,好好住持嘎登寺呀!”
十月二十叁日,持律紮巴堅參和大阿阇黎達瑪仁勤,跪在大師座前。達瑪仁勤哀求大師說:“惟願大師慈悲,爲我指導將來弘法利生之心要。”大師因過去已囑咐他住持正法,所以不再重複指示,只取下自己所戴的黃帽,放在達瑪仁勤的懷中,並授給他一件法衣(意思是要他繼承法位,即法王灌頂),說:“你當明白此事的密意,好好修菩提心啊!”
這是大師一生中,最後的教授。
自此以後,大師示現病邪,日益轉盛,但即使是最嚴重的時候,也仍然每天修四座瑜伽,從無間斷。
十月二十四日後夜,大師廣修薄伽梵勝樂輪之內供法。這時,雖現出種種希有境界,但侍奉大師的弟子,惟恐驚動大師,都未敢請問。
十月二十五日黎明,星光欲沒,朝陽正升之時,大師遂入大定,叁種空次第攝入一切空性,現證光明法身真勝義谛。嗚呼恸哉!此乃是叁界大法王,人天大導師,示現涅槃之相也。
(二)涅槃瑞相
大師示現疾病時,身體略見消瘦,至粗息內攝後,身體突然又現出圓滿相,成爲內外通明之光明幻體。尤其是他的面孔,容光煥發,年輕得像十二歲的童子一般。這時,大師身上發出的光明,衆人所見都不盡相同,有人見爲紅黃色,有人見爲黃白色,更有人見爲真金色。這種希有妙相,…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