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常带来无量宝物和钱财向她求婚,但都未谈成。公主在十六岁那年,忽然染上恶性癞病。病情传出以后,不但求婚者退避三舍,不提婚事,就连平日最疼爱她的父王与母后,也都因此不再来探问她。
公主由于饱受病苦的折磨,和世人的歧视与冷落,感到很伤心,于是独自离开王宫,躲入渺无人迹之大雪山的山洞里,殷勤礼拜观世音菩萨,祈祷菩萨解除她身心所受的痛苦。她每天除了吃一些野草外,其余的时间,均不停的礼拜观世音菩萨。这样经过了十二年,有一天,她在礼拜菩萨时,忽然见到观世音菩萨伫立在面前,一时身心感到无比清凉,癞病遂即痊愈。
此时,她启白观世音菩萨说:“我见过许多伤天害理,倚权仗势,包藏祸心,怙恶不悛的野蛮众生,其恶劣之程度,恐怕连菩萨都救不了他。请问菩萨,若要救渡这些人,到底有何办法呢
”菩萨回答说:“我救渡众生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是随众生的需要而显现出来的。”
菩萨说完话之后,立刻变成十一面观音,并将最灵感的密法传授给她。菩萨嘱咐说:“末法众生根性低劣,刚强难调,这个密法是救渡他们最好的法门。今后你可以用此密法,去救这些不容易救渡的众生。”
菩萨说毕,化一道白光,瞬间消失于空中。
公主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获得大成就后,即刻返回家乡。家乡附近的人见了,啧啧称奇,觉得她不但神奇般地医好难治恶疾,同时还显得容光焕发,比以前更美丽,更动人,因此又有许多年轻人前来求婚。然而此时的公主,早已悟出世间无常,污秽痛苦,遂毅然决然地放弃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出家为比丘尼。后来她以十一面观音的密法,救渡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成为十一面观音密法的第一代传承祖师。西藏人称她为“比丘玛巴摩”。如今整个西藏和印度,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位“比丘玛巴摩”(华比丘尼)大成就者的大名。]
此外,色惹下院又供奉一尊戒释迦牟尼佛圣像;色惹吉寺供奉一尊会说话的马头明王;密宗院供奉一尊会说话的缘拉绒尊者之圣像(十六罗汉之一)。寺中并藏有甘珠、敦珠大藏经等十万本以上的法本。
嘎登寺、哲绷寺和色惹寺,号称藏中三大寺,它不啻是弘扬大师教法的地方,更是全西藏的文化中心。
诗曰:
“色惹嘎登及哲绷,世称根本三坛城;
慈心怙主留神迹,密院传承大法精。”
十五、最后渡化 有缘众生
(一)往朵垅沐浴
大师对于圣教和有情,作了广大希有之事业后,观察有缘渡化的众生,已即将渡尽。大师为了渡化最后有缘众生,及结未来殊胜因缘,并谒辞释迦牟尼佛圣像,因此接受徒众的邀请,前往朵垅(stod-lung)温泉。
己亥年(1419,大师63岁)秋天,大师自嘎登寺出发,先到拉萨大昭寺,谒礼释迦佛圣像,并陈设供养,祈祷发愿。大师发清净愿后,就直接前往朵垅。因为大师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沐浴,所以到了温泉,只洗洗脚而已。
大师离开温泉后,为朵垅地区聚会的道俗,宣演法义,并接受供养,使他们种下无尽的善根,和培修殊胜的福业。法会期间,大师住处的天空,出现祥云密集,和布满五彩霞光等瑞相。
(二)结下佛法永住之缘
朵垅法会结束之后,大师又前往哲绷寺,为二千多位善知识,宣演“菩提道次第”、“那若六法”、“入中论”,以及“集密”等甚深法,并接受一切僧众之总供养。
过去大师对在家众宣讲法义,只限于讲经,至于有关教授之法类,多不传授,尤其《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书,更为禁止。如今大师为了种下未来殊胜因缘的种子,遂大开方便门,取消不传俗人之禁。讲演时,不论是僧是俗,人数多寡,先到后到,一律为他们讲授,毫无保留。因此参加法会的大众,无不踊跃欢喜,满载而归。
法会期间,有五彩霞光,自空中向下直立,竖于法场中,远远看起来,宛如彩柱一般。又大师为哲绷寺密法殿开光时,有大地震动,智慧圣众入圣像等瑞相。这些圣像,因而成为末世众生之最胜福田。
大师平常讲经,除时轮金刚经外,从来没有只讲数品就结座的规矩。但这次讲《集密经》期间,有一天,他遥望嘎登寺后,若有所思,遂讲至第九品,就结座说:“我有要事,必须即刻回嘎登寺,《集密经》就此结座。”
诸位施主和徒众听了,感到很难过,央求道:“请大师慈悲,允许再住一个月或半个月,以期这部《集密经》讲述圆满。如果实在没空,也请随文念诵一遍,再请圆满结座。”
大师回答说:“现在我必须急速回母寺讲《菩提道次第广论》和《集密根本经》。有关这部经的意乐,我昨天已经结讫过了,你们就不必哀求了。”
大师遂辞其请,返回嘎登寺。其实大师讲经不待圆满就结座,主要是表示法筵未散,为结未来因缘,令佛法永住也。只是当时施主和徒众,不解其意罢了。
(三)付嘱弘扬密法
大师回嘎登寺途中,又再次前往拉萨,朝谒释迦牟尼佛圣像,并供养发愿。
此时,色惹寺已竣工,释迦也协殷勤迎请大师至色惹寺,为大众说法。法会期间,大师因念藏中真正清净的密法,已隐没多时,虽然经大师极力弘传,造就很多讲经、传法的法将,但仍缺乏弘传密法之根本基础。因此嘱咐释迦也协,务必兴建密教院,以建立讲闻密法的清净道场。
大师又为结未来之殊胜因缘,师徒在色惹寺,作半个月一次的诵戒会(每半个月聚集僧众,朗诵二百五十条戒律,检查僧众有无违犯,音译曰布萨,意译曰长净事);并将“集密”和“胜乐”二部根本经,各讲一座。
在无量海会中,大师手捧《集密四疏合解》,问大众说:“有谁能受持这部经之讲授仪轨的
”
大师连问三次,始终无人敢答。这样又过了很久,大师之高足罗追僧格(blo-grosseng-ge,义译为慧狮子),才起座向大师顶礼三拜,说:“我愿受持!”罗追僧格说毕,从大师手上接受这部经。大师非常高兴,深感传法得人,因此安慰他说:“你不必担心,我已将此部密法,付嘱阎罗法王(宗喀巴大师的护法)了。将来你到后藏时,那边有一座像“金刚铃覆盖”般的山,山上住一位夜叉女,她也会弘扬你的教法;又有一座像“罗刹女仰卧”般的山,山上住一位夜叉女,她也会弘扬你的教法,其他的事,以后你自然会明白。”
大师授记之后,又将开藏所取的阎罗面具、骨杖、绳索等法宝,赐给罗追僧格。并为他传授“受持讲密法”之灌顶。
(四)广结善缘
大师自哲绷寺回嘎登寺途中,为广结未来之善缘,只要不重复,任何地方的迎请,他都慈悲应赴。
有一次,大师受扎噶综主之请,到大乐顶讲经。法会中,大师告诉扎噶综主说:“大乐顶是极为清净的地方,你应当在这里,建立一座以戒律为基础的密宗道场。”
大师嘱咐之后,四方供施云集,扎噶综主亦深生信乐,立即动工兴建,并请大师预作开光。大师回答说:“应该的,应该的,现在如果不预作开光,将来恐怕没机会了。”
大师竭力为之开光后,还至德庆,又受扎噶主亦(brag-dkargrub-bzhi)之请。大师住主亦时,当天晚上,每个人都听到响亮的楗椎声,虽然经过遍处察看,却没有人知道声音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原来此非人间楗椎,而是天众招聚之声,显示大师即将入涅槃矣!
大师由德庆还至嘎登后,即刻上广严殿,告诉大众说:“你们赶快陈设供品,现在我要修密法供养,这地方我无法常来了。”
大师于如来圣像,以及集密、胜乐、金刚界等三大曼陀罗前供养完毕,因施主们之请,到嘎登寺大殿,接受众人供养。此时,大师为令正法永住,现世后世得到究竟圆满,虽无人请说,自动为大众广讲《极乐发愿文》。
诗曰:
“广结胜缘方便开,祥光五色自天来;
加持佛像地宏震,付嘱阎罗护法财。”
十六、教化圆满 肉身住世
十六、教化圆满 肉身住世
(一)示现圆寂
大师眼看该渡的众生,已经渡尽,遂于十月十九日,回到嘎登寺自己的卧室中。他坐定后,自忖道:“如今该作的事已经办妥,我心得到究竟安稳矣!”
大师为了救渡众生,令众生弃舍常见,因而在回到嘎登寺的当天中夜,示现轻微的病容。第二天,所有僧众惟恐失去大依怙主,遂急请大师住世,并作诵经等法事。下午,大师告诉大众说,他全身稍感疼痛;但到了中夜,大师又示现昏迷状态。到了第三天晚上,大师嘱咐宝幢仁波切说:“今后,你要和达玛仁勤,好好住持嘎登寺呀!”
十月二十三日,持律扎巴坚参和大阿阇黎达玛仁勤,跪在大师座前。达玛仁勤哀求大师说:“惟愿大师慈悲,为我指导将来弘法利生之心要。”大师因过去已嘱咐他住持正法,所以不再重复指示,只取下自己所戴的黄帽,放在达玛仁勤的怀中,并授给他一件法衣(意思是要他继承法位,即法王灌顶),说:“你当明白此事的密意,好好修菩提心啊!”
这是大师一生中,最后的教授。
自此以后,大师示现病邪,日益转盛,但即使是最严重的时候,也仍然每天修四座瑜伽,从无间断。
十月二十四日后夜,大师广修薄伽梵胜乐轮之内供法。这时,虽现出种种希有境界,但侍奉大师的弟子,惟恐惊动大师,都未敢请问。
十月二十五日黎明,星光欲没,朝阳正升之时,大师遂入大定,三种空次第摄入一切空性,现证光明法身真胜义谛。呜呼恸哉!此乃是三界大法王,人天大导师,示现涅槃之相也。
(二)涅槃瑞相
大师示现疾病时,身体略见消瘦,至粗息内摄后,身体突然又现出圆满相,成为内外通明之光明幻体。尤其是他的面孔,容光焕发,年轻得像十二岁的童子一般。这时,大师身上发出的光明,众人所见都不尽相同,有人见为红黄色,有人见为黄白色,更有人见为真金色。这种希有妙相,…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