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諸師親來常愛憐,
具德上師前啓請。
如月論師爲法稱,
功德光及釋迦光,
寂天以及阿壩雅,
諸師親來常愛憐,
具德上師前啓請。
伊紮菩提、薩惹哈,
魯亨巴及枳布尊,
納波覺巴、蓮本性,(即蓮花生)
諸師親來常愛憐,
具德上師前啓請。
對自他衆依諸經,
成大饒益爲緣起,
文殊明示諸懸記,
菩薩利他任運成,(宗喀巴大師是任運成就利他事業的大菩薩)
具德上師前啓請。”
這是說宗喀巴大師從在該地的那時起,先後屢次親見薄伽梵聖救度母、頂髻尊勝母、聖光明母、頂髻白傘蓋佛母等許多本尊。還親見聖龍樹、阿雅德哇、阿阇黎佛護、龍菩提、具德月稱等深觀傳承的諸班智達,以及聖無著兄弟、阿阇黎方象、法稱、阿阇黎功德光、釋迦光、天王慧、莊嚴師、蓮花戒、阿壩雅等廣大行傳承的諸班智達,以及伊紮菩提王、大婆羅門薩樂和、大阿阇黎魯亨巴、枳布巴、納波覺巴等許多印度的大成就者班智達的身像。由于這些所見之景象,屬于心境現象。所以大師心想是否有信依之必要?如前次一樣,至尊文殊又對他指示說:“這並非普通心境現象,對彼諸尊,應猛利地祈禱,可獲得護持。依彼諸尊之論著,有成就自他廣大利益的緣起。”這樣的懸記,是肯定符合實際的。總的說來,二大車軌等印度諸智者所主張之規和聽受、講說如海般廣大的諸經論之規,以及能顯見諸經論之密意,皆爲修行的教授,而如教授要義成爲修行之規,尤其是那些獲得成就的瑜伽自在諸師能依照佛世尊金剛持的密意,而作出解釋的大海一般的密宗續部之灌頂、經教、教授秘訣及其講說之規,還有道中生圓二次第的瑜伽修法、行道之法、正果成就法等顯密說修之教法,能獲得清淨純潔,猶如從上方(指印度)噴出豆蔻的芳香,直至下方織錦大地(指漢土)之間,香風周遍于整個錦繡河山,其間衆生皆有隨意受用正法甘露之福德。所有這些都是唯由一切智宗喀巴大師的悲心和事業之力而來。這是衆所周知的現實境界。又如《宗喀巴密傳頌》中所說:
“止觀雙運瑜伽行,
如上弦月定力增,
親見能怖金剛面,
面手全具威嚴身,
具德上師前啓請。”
這是說宗喀巴大師在那裏駐錫時,親見薄伽梵能怖金剛,面手全具(系多面多手),身極偉大,威光熾盛!從那時以後,大師每日都修能怖自入法(即自身生起能怖金剛),任于何時,從無間斷。又如《宗喀巴密傳頌》中所說:
“文殊以及上師尊,
從彼胸間慧劍生,
無漏甘露流心際,
俱生大樂妙定生,
具德上師前啓請。”
這是說大師親見如先前所顯現的至尊文殊,有諸佛菩薩及許多侍衆圍繞文殊胸間,從內向外刺出的劍柄,連接宗喀巴的胸間的劍端(紮入文殊的劍柄),有甘露水流,其色白黃,極爲光澤,水流從文殊心間的劍上連續不斷地流注于宗喀巴大師的心中。因此大師的身上,普遍生起了不可言說的無量的無漏大樂。大師開示說:那時,有認識和不認識的許多徒衆張口而承受甘露,有一些人的口中流入很多的甘露,有一些人的口中只流入少許,也有一些口雖張開,然而一點也未流入。宗喀巴大師的語教中說:
“噶達惹之大城中,
園林景象風光宏,
衆多蜂群其中舞,
殊勝甘露飲亦豐。”
這是略示的懸記。其中“衆多蜂群其中舞”一句,是指諸應化有情之中,有許多人對于大師如何開示的生圓二次第的修行,努力修習而獲得空樂叁摩地。這是大師住世時和以後時期中,將會出現何種情形的懸記。至于“殊勝甘露飲亦豐”句,是說將會有許多人獲得悉地的意思。除此之外,還有些人雖未獲得甘露,然而仍希望能獲得。所以張口諸人,是表對于生圓二次第的修行,雖是勤修,然而由于緣份未備,今生未獲得空樂叁摩地,但在其他世代中,定能獲得,最差者也能在卓越莊嚴世界中,宗喀巴大師示現獅子吼佛成就時,獲得甘露。這些情節出自衮欽德勒(意普吉祥)所著《宗喀巴大師傳》中。又所謂“噶達惹之大城中”句,揣想肯定是說在此西藏疆土中,由至尊宗喀巴大師的悲力,而始有顯密教之重興,尤其是甚深無上二次第的修道,將來發展的情況,是極爲宏大的。又有一些《宗喀巴傳》中說:當那些心境現象出現時,至尊文殊開示說:
“任何無所住,
修如虛空心,
並勤諸助緣,
如麟當善居。(喻獨居)
遠離諸喧聲,
內住于禅定,
當獲大菩提,
無疑業熟成。
出離、菩提心,
念火常熾生,
六塵如薪焚(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輪回涅槃法。
任何未緣故,
如空邊離分,
境象如空日,
執變如來思,(心的執著變爲佛智)
性成石女兒,(石女本無兒,喻空前未見過的空性)
即是佛道成。(此時真見空性)
總的說來,宗喀巴大師在那裏發現了那些清淨正確的現象。之後,大師依照文殊的鼓動,想到應當培修精奇寺。臨到春季,大師去到沃卡。原先由冶鑄工雲丹雍殊在精奇寺中鑄造了一等比人身量略高的彌勒怙主像,極有加持力,美妙稀有,所有殿堂,也都裝飾美麗,壁畫充滿諸佛如來的畫像,極有加持力。但是在後來,一切畫像都已褪色而破舊,至尊彌勒像,亦無人侍奉供養,以致在塵土中等同廢品,而且被鳥糞灰塵等不淨之物嚴重地汙染。大師目睹此情,心中難忍而墜下悲淚!爲了培修起見,首先對殿堂牆壁,屋頂和泥牆地面等工程,囑咐沃卡達哲巴動工改修。達哲巴遵照大師的吩咐,一切工程,都妥善地遵命完成。之後,關于彩畫佛像所需的材料,宗喀巴大師師徒開始打算以手中所有財物來完成其事。師徒十二人手中所有財物和放施垛瑪(即食子)的工具等,一共僅值白銀十二錢,無論如何也不能辦成其事。于是想到在毗沙門(即財神)前,供一臨時的垛瑪,托付此事,卻沒有酥油。適有一出家人供來酥油一包,遂以此作垛瑪供養,而求神扶助完成其事。第二天,即有牧人載來許多酥酪供獻于大師。從此以後,漸次送來許多供物,有了財物,手中富裕起來,一點也不感覺有所困難。不僅如此,大師遇到其它對于教法有特別需要時,也在毗沙門前,供獻酥油垛瑪,而托付諸事業。由此突來許多資具的故事,是不勝枚舉的。這是一切智克珠傑所說。以後,從雅隆方面也有許多畫師攜帶彩色顔料前來接受繪畫任務。那時,大師對畫師們傳授了近住齋戒和長淨儀軌,才令其作諸彩繪事。而且讓其他辦事之人也遠離一般世俗語,多念誦發願頌文,來承辦其事。那時,至尊文殊對宗喀巴大師勸勉說:“十方一切諸佛對至尊彌勒怙主作大光明灌頂,你須撰寫一篇贊頌詞。”大師應命而寫作《彌勒怙主贊大寶明燈》,又撰寫出《往生極樂願文開勝刹土之門》,以及未來時期任于何處自己現身之地俱成佛之刹土全得護持之祈願文。這些願文也是因至尊文殊勸請而寫作的。這些情節,在《宗喀巴密傳啓請文》中有偈頌說:
“往生極樂之願文,
及贊彌勒正義等,
文殊示彼義次第,
我師措詞善撰文,
具德上師前啓請。”
關于以上的贊詞和願文的本義和次第等,至尊宗喀巴大師開示說:是由我(宗喀巴)遵照至尊文殊所說而遣詞用句撰出的。又如《密傳》中說:
“佛像經塔開光時,
智慧尊入真言身,(靈知入于佛像等身中)
凡屬加持諸佛尊,
衆生福田善妙成,
具德上師前啓請。”
此頌之義,是說那時用炭筆素描出至尊文殊莊嚴佛之刹土時,作一開光法事,親見至尊文殊身像前來溶入于畫中。當晚即在文殊身像前,燃供一盞小酥油燈,從傍晚起直到第二天中午,發現燈油未盡,持久不熄的奇征。如是每一莊嚴佛之刹土畫完,依次舉行開光法事後,所供油燈,沒有一盞不是經久不熄的。大師曾開示說:在作開光法事的階段中,任于何處,召請智慧本尊來入時,沒有不見彼佛尊前來入于彼佛像中的景象。因此,應知那些佛像經塔,是與真佛無二無別的無上供養福田。如《宗喀巴傳鮮花束》中所說:
“開光一一真言身,
真入一一智慧尊,
以此稀有經塔像,
確是供田真佛身。”
那時,開始繪畫叁十五佛像時,畫師們不知諸佛的身色、手印等應如何繪畫,請問于宗喀巴大師。大師作啓請後,心中顯現出與應繪畫的叁十五佛身像依次相符的身色、手印等,當即按照所見之景象,吩咐畫師們應如此這般繪畫。這次和以前在沃卡卻隆寺所見的叁十五佛像,以及所見其他境象,先後合一,在《宗喀巴密傳頌》中說:
“當修七支儀軌時,
法王經常見佛尊,
叁十五佛真顯現,
一一身形與手印,
具德上師前啓請。”
這樣妥善地完成繪畫等事後,建立起文殊秘密曼荼羅,宗喀巴大師自身成爲曼荼羅主尊,對于以彌勒佛像爲主的一切能依與所依(包括寺廟殿堂,及附著于寺中的佛像經塔等)等作廠大的開光法事。並在那時由大師給具緣弟子十余人傳授了文殊秘密大灌頂。在開光進行的那一天,大師是在未中斷經常修法中舉行傳授的,傳授的時間,雖是作了許多常修善法和開光作業等,然而仍比原先估計的時間提早完成。心想此爲何故?于是豎立日圭作詳細的觀察,顯然那一天的時間過長。其實曆史發生過與此相似的許多說法,如往昔印度大成就師毗哇巴經常估計在中午來到之時能控製太陽不往西沈,兩個故事是相同的。總之,隨所現象,都是所想如意的清淨正確的象征。此外,一些有緣的人們在夢中,得見空行母正在繪畫,洛紮堪欽·洽多哇(與宗喀巴互爲師徒)在夢中,親見第七佛(即釋迦牟尼)等許多佛世尊從虛空中前往北方。當即啓問“佛尊等前往何處?”答說:“應請前往精奇開光法會”。後來,大師和洛紮堪欽會面時,計算堪欽所見的時日,恰與開光的日期相符。因此,當知運用叁摩地(定)之力,是能真正迎請來諸佛菩薩的。這樣的成就,決不是一般普通或等同普通…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