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時興起的。那時,大師因足部疼痛而暫住于一山洞中。至今那山洞普遍傳稱爲“宗喀洞”。其洞中還畫有一尊宗喀巴像。此外,雖然還有一些故事,但因未知其根據是否清淨,故不錄出。總之,受遍知叁世的洛紮堪欽策動,宗喀巴大師來此聖地,心中生起了許多關于生圓二次第的通達,以及許多能成熟宏揚教法和利益衆生的緣起,這是無可懷疑的。爲甚麼是如此?當大師完成朝禮紮日聖地返回涅區的途中,在谟那山下暫住的當天晚上,親見至尊彌勒怙主,身高如山,威光顯耀,前來對他說道:“善男子,當知你如佛陀再來于此世間。”這是以獅子吼聲親作安慰,並令他生起歡悅之故。關于此種情節,一切智克珠傑贊頌說:
“佛教蓮苑此世中,(于此世界中)
猶如佛日是師尊,(是你宗喀巴大師)
彌勒親來作安慰,
勝贊我師前啓請。”
與此類似的贊語,如《宗喀巴密傳大寶花穗》中說:“因此,于此濁世中,對于佛教說來,應以與佛無二無別的詞句來贊頌至尊宗喀巴大師,這是直截了當的本質贊說。所以具智的人們有何理由不將大師視作與導師釋迦是相等的呢!”又在《宗喀巴密傳頌》中,將這類現象和前後出現彌勒現身的情節,合並撰出頌句說:
“左右手作說法印,
妙好坐式彌勒尊,
如佛世尊具十力,
能成佛業之懸記,(彌勒指示大師如佛再來成就佛的事業)
具德上師前啓請。”
根據這些情節和上文本尊向洛紮大成就者所示的懸記,可以肯定宗喀巴大師是彌勒的化身。如洛紮大成就者所作贊頌中說:
“未來救主彌勒尊,(佛經說未來劫中彌勒來此世界成佛)
悲念濁世諸衆生,
示現雪域宗喀巴,(雪域即西藏)
具德上師前啓請。”
繼後,宗喀巴大師暫住在涅區下部的生格宗,徹底地研究修持時輪金剛圓滿次第六支瑜伽等修道之諸要點,生起了無誤的定解,並正確深入而獲得無畏的辯才。那時,大師不斷地親見薄伽梵獨勇時輪身像。有一天晚上,佛尊現身向他說:“你對于時輪,將會有如嘉波達哇桑波(意爲月賢王)那樣的勝解。”宗喀巴大師曾以不公開的方式開示說過:“過去我講說時輪,所作饒益中,從未發生過少許可怖之事。這種現象也許是自心生起了清淨正確的了解而出現的。”關于此事,在《宗喀巴密傳啓請文》中說:
“究竟密續時輪中,
六支要義思考時,
親見時輪佛真身,
授記師如月賢成,
具德上師前啓請。”
大師在那裏駐錫時,妙音佛母前來對他說:“你能享壽五十七歲,在此期中,能完成無量的利益自他的事業。”大師啓問佛母道:“如果在至尊尊勝佛母(增壽佛母)身前,勤行祈禱請求加持,並多作念修,能否比這壽數延長一些?”答說:“主要由于往昔的願力。以及對于辨別諸法之智慧懷有強烈的願望之故,使才智輾轉增上,遂影響到壽數。”至尊文殊對喇嘛多敦·绛伯嘉措說:“從今以後,當特別注意修習消除壽障災厄之法,並妥善地結合延壽的內外緣起,雖有一些困難,也能消除壽障災厄。”開示這些話的原因,對他人未說。大師對紮生哇說:“我自己提高警覺,縱然作了許多方便,在享年五十四歲之間,尚未獲得能消除壽障的方便。”至于大師從五十四歲到五十八歲之間,修習消災延壽諸方便,將在下面詳述。此中主要是宗喀巴大師自己不斷發現至尊文殊的身像和語教。不僅如此,如上文所說那樣——喇嘛多敦·绛伯嘉措也發現至尊文殊的身像和語教。經宗喀巴大師多次觀察,得知無誤而生起信心並且對于教法的事項,尤其對正法了解中,所有重大要義,啓問于本尊時,本尊指示了應如此這般而作,以及某年某月日時中,將會通達。後來果然如本尊所說。因此宗喀巴大師曾經說:“顯然從往昔種下的習氣方面來說,加持是易入的。”大師的侍從中,有一些曾親見文殊的身像和語教,他們之中多敦·绛伯嘉措是無與倫比的。宗喀巴大師寄給喇嘛烏瑪巴的書信中說:“你所傳授的至尊文殊法類,對我有極大的利益。我的徒衆中,有一些曾親見至尊文殊的身像和語教,有一弟子隨說何種,都能判定其義。”此中所說的那一弟子,即是多敦·绛伯嘉措。這類情節和上面所說消除壽障的方便等情況,出自洛追桑波所著《宗喀巴密傳大寶鬘》。
宗喀巴大師在涅區下部的生格宗暫住時,一心祈禱至尊文殊,向文殊啓問顯密道之體性、次第數目決定等,尤其是止觀修法諸要點。本尊文殊作簡要答複說:“現在你不必向我一再啓問,應仔細地研究叁藏和四續部釋論——諸大車軌師所作的諸大論典,就會領悟到與我所說諸教義大都相合。若有一些不相合的。可以舍棄。凡所同意爲教授中的諸大論典,則不可舍棄。應把正確的教授秘訣當作開啓顯密釋論之鑰匙,進行研究。其研究圓滿之量,是根據教之理路而獲得定解,內心能決斷其義,心底自然會有一種心安理得的現象。那時,即是研究其義得到圓滿。”據說後來大師無誤地生起了那種研究圓滿之量。此外,文殊又開示說:“從今以後,身語意所作任何善法事業,一切都必須利益教法和衆生。”這是說應如何作。在《宗喀巴密傳大寶鬘》中記載說,至尊文殊說這些教語的地方,是涅區的色傑崗。但是在克珠傑所著《宗喀巴密傳》中,則說是在涅區下部的生格宗。應知在這以前,人們對于經論,雖作了全面研究,然而尚未作到能將所聞之義現爲教授,教授之義未作實修,則徒勞聞、思,不能成爲有義。大師觀察到這些重要性,所以在他未作離塵世專修以前,以及在離塵世專修的一段時間中,都猛利祈禱上師與至尊文殊無二無別,研究經論之義,並且將所研究的諸教義,能顯現爲成佛的修行教授,按照修行教授實地修習。在這樣獲得的成績中,顯現出所有顯密之要義,肯爲修行教授的情況。宗喀巴大師所著《悟解論述》中說:
“爲除衆生愚昧心,
經論現爲教授故,
應以虔誠向文殊,
猛利祈禱求賜成,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妙策即是向文殊祈禱能得悲恩加持)
龍樹無著所傳出,
菩提道次由勵力,
獲得不共之定解,
勝典皆現爲教授,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總的說來,這是顯教的諸經論,都顯現爲教授的情況。分別說來,如“道品中諸量論(即因明論典)”等句,是如上所述的那樣——對于因明論典也都能現見爲修行教授的情況。又說:
“莊嚴經論菩薩地,
善合如理勤研習,
彌勒諸論及隨行,
諸論皆現爲教授,(爲修行的教授)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這是說彌勒和無著師徒隨行于彌勒所開示的“上下對法”[19]諸論典以及律藏等諸要義,皆能現見爲修行教授。又說:
“尤其深廣諸經論,
編其次第道扼要,
賜予定解集學論,(寂天菩薩所著《集菩薩學論》)
依此對于經集論,(龍樹所著一切經集論)
龍樹諸論無量義,
見爲修行道次第,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這是說對于龍樹師徒及隨行于龍樹宗規的中觀諸論典的所有要義,都能現見爲修行教授,尤其是中觀應成派的不共正見,應當是依龍樹的密意,無誤地獲得通達而生起的。以果金剛乘來說,如說:
“靜慮後續毗盧尊,(即毗盧遮那)
現證菩提由佛密,(佛密論師)
所著論典善依學,
現見道要皆教授,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具德所攝道要扼,(具德佛密)
見由叁種禅定攝,
雖略易知然修道,
義深難悟大智者,
佛密始著論本釋,
相符叁典如理說,
叁續部中深修義,
善說修次除庸心,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這是說對于所有修行下叁續部甚深教義的情況,能徹底領會于心中,尤其如偈頌所說:
“佛說諸經中究竟,
彼即無上瑜伽續,
其中最深之經典,
即是“密集”續中王。
大德龍樹如是說,
本續之中諸要道,
六邊四法成法定,
故于釋續當隨行。
從師教授中應知,
當持此理爲要津,
究竟教授攝行等,
聖傳密集諸要扼。
經久鑽研已熟悉,
依于本續明燈論,
所撰釋續五廣論,
當極勵力研習精。
由習總得二次第,
別獲圓次諸要津,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由此勝、喜、時輪等,(由此之力,對勝樂、喜金剛、時輪等)
諸續要義現教授,(凡續部的要義皆觀爲修行教授)
我于他處已宣說,
略爲智者示門徑。”
這是宗喀巴大師開示當依諸續部中之究競續部——無上瑜伽續部中之父續、母續、無二續等以及一切續部中所有能作成熟之灌頂,以及能作解脫之道——生圓二次第之諸要扼,並其中最深而且最爲卓越的《密集續部》的密義,六邊四法成爲法定的印度諸釋論,以及教授、釋續等,而對于所有道之生圓二次第之要扼,尤其是圓滿五次第中之光明、幻身、雙運身等最爲細微諸要義,都現見爲修行之究竟教授。然後,由如理實修,心中方能生起那樣的教授。也才能生起顯教所說的地道通達和密宗的生圓二次第的無量殊勝通達。並且大師引導衆生入于他自己所獲得的正道中的方法,也是從顯教毗奈耶偈句起,直至父續密集之間,一切都依次以“四方道”(喻如提攜四方巾時,提其四角既穩妥而無所不包)提攜之法,導入于一補特伽羅(即人)成佛之道中。大師無論何時決不作未由共道淨治身心即嚷著修密法而隨便令其入于超劫中,也決不作自許爲修密法而輕視毗奈耶諸製戒,也決不作還未獲得菩提心和正見的了解,即好高鹜遠而急思入于最高證達境界。因此宗喀巴大師對于引導衆生入于道中之法,確是極爲善巧。大師確是無與倫比的衆生怙主(即佛)。這種情理,還要在下面依次述說,即能得知。以此之故,一切智克珠傑在他的論述中也說:
“總之,大師離世務…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