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P40

  ..續本文上一頁油,豎一適度的燈炷,其燈焰猶如金燈光明直沖霄漢。以此一大燈爲主的還有大陶缸,其中注滿酥油,燈炷粗如成年人的手臂,約有一箭杆高,以一定的間隔距離排成一行,圍繞外圍通道。此外,在小昭寺、龍王殿、布達拉、貢塘等處,也供設許多明燈。夜間,在中間通道的牆周,外走廊的柱間,均供明燈,燈如連珠極爲莊嚴,光度強烈,目難注視。如是大地上光明燦爛的明燈連鬘,直達天空,掩蓋了中夜黑暗裏出現的星群光輝,似乎星群自愧不如而離去,衆人亦難目睹其光輝。特別是小昭寺和布達拉內的柳枝嫩條,各各的形影,也如晝間那樣映照于地上,成爲晝夜無別之景。而且如是的燈光,有如從大地同時出現的千百日光,使所有星群,似乎從我們住處逃遁,或許在強光之下生起畏懼,竟離夜半的天空,而任意遁入了大海之濱。在午夜,擡頭仰望時,天空披上明亮的光衣,只見淡紅色彩,而看不見一個星星的形影。此外,每日都要新換供設的淨水百余碗,注入上妙紅花香汁,竟如以黃吠琉璃製造的盛水器連貫而排列。只紅花一項,每日也需許多升,方足敷用。此外還供設有香幡、香傘(以香束爲幢形和傘形),以及在各個香爐中,燃燒香料,芬芳的香氣,遍于一切外界,經晝夜而不散。所有煙縷上升高空,猶如雲頭缭繞,互相聚集而飄蕩,甚至外繞道以內也遍灑香水,內繞道的地上更不待說了。在大燈缸的左右,土臺之上,供設有上百克(每克約二十八市斤)糌粑所作的供神食品,並以無量美飾貼飾其上。懸挂和豎立的供像等更爲美妙莊嚴!還供有約一箭高的神馐一百零八,以輪王七寶[11]貼飾其上,每日必須新換供獻,換下的神馐,無人取受,盡量地給貧窮者和乞丐等,使貧窮者從饑餓中得救。由于他們得到豐富的飲食而特別滿足,竟有不再思飲食之感。此外,宗喀巴大師也供設從切熱瑪隘口的秘藏中取出的馬頭銀錠等各種稀有之物,以及輪王七寶、八吉祥徽[12]、八吉祥物[13]等人天五欲功德美滿莊嚴、無量悅意的諸供物。所有一切供品,都經大師用密咒、手印、叁摩地作大樂體性的加持後,在具戒叁藏法師聚集的僧會中,以正淨儀軌而作供養,使十方諸佛菩薩,皆大歡喜。純爲利益于教法和衆生,而猛勇地發心——願大寶佛教長久住世而不鄖滅。願一切衆生皆得利益與安樂,長久而不斷。這樣的清淨宏願,每日都作如是祈願。這些情節,在《宗喀巴密傳祈禱文》中說:

  “拉薩神變大節日,

  供設吉祥百莊嚴,

  大樂加持諸供品,

  諸佛菩薩喜開額。”

  在做這些供養時,是與以前在精奇寺和嘉索普等處,大師所見的征象相符合的。當迎請十方諸佛對大願作證時,東方一切如來都示現爲毗盧遮那佛像,聚集于東方一切虛空中。如是南方一切佛爲寶生如來像;西方一切佛爲無量光如來像;北方一切佛爲不空成就如來像;上方一切佛爲不動如來像等,諸方聚集,形如帳幕,無有空隙。心中現見齊來享受會供之相,經常現起。這種情節,在密傳祈禱文中說:

  “十方諸佛菩薩衆,

  迎請來作證願時,

  各自方位如來身,

  鹹來享受諸供養。”

  還有大成就者古覺·多敦巴的著述中說:“在大願法會中,念誦忏罪文時,所現各方諸如來像,下面的虛空中,複現有叁十五佛、藥師七佛、彌勒佛、無量壽佛、度母、白傘蓋佛、妙音佛母、八十大成就者等身像。”又有堪欽·洽多哇的心境現相是:在宗喀巴大師的頭上,現有叁怙主身像(文殊、觀音、金剛手),大師周圍現有護善法諸護法神,大都在作巡邏守護。那時,古覺·多敦巴在拉薩的惹嘎喀閉關靜修。有一時間,他出關前來說道:“我從朗欽凍來與大成就者俠哇日相會面時,他對我說:“我們八十大成就者應法王羅桑紮巴(宗喀巴名)之迎請,作大願法會的賓客,其他人先已來到,只有我稍晚一些才來。””此外,許多業力清淨諸人見到的是,在中夜有八十大成就者圍繞而作祝願,天、龍圍繞是經常不斷的。如是等稀有功德,難以盡述。對僧伽大衆,每日都講說一座阿阇黎聖勇(有說爲馬鳴的)所著《釋迦牟尼本生事紀》,從未中斷。那時,辦理所有對僧俗大衆的供養事宜以及接收從各方來會的喇嘛善知識、官員等供來的一切供品,並對所有工匠等一切招待事項和管理資具物件等一切事項,都是由官長南喀桑波叔侄以極大信仰和恭敬來完全承辦。人主紮巴绛稱也以極大關懷進行供養等事項。此外,將在下面詳述止貢等許多施主送來淨信供物的情況。由于有許多承事供養的物質,因此在十六天的時間中,對于近萬數的僧衆,晝夜持續不斷地供養齋僧茶,上午供養兩次齋僧粥,並准時發給僧糧(糌粑)。僧人集合時,爲了廣積福德而不站隊領取僧糧的僧人也有千余人。還有前來集會的俗人一萬多。由于宗喀巴大師的慈悲心之力,雖有這麼多僧俗人衆,但無一人口出惡語、互相爭吵。他們都歡喜信受,和睦相處。往日轉經時唱歌、跳舞、飲酒等那樣的放蕩行爲,都被人們自然地抛棄。一切人等都自覺地表現出心性溫和,情不自禁地對信仰和善業等心生喜悅!因此,從白晝到黑夜,人們唯作聞法、禮拜、轉經、祈願和念咒等善業。就是到了半夜,轉經者除數量較晝間減少外,從未中斷。有一時間,一個極善修持者在夢中夢見一高大的婦人,兩手環抱殿堂。問她爲何這樣做,回答說:“是爲防護火災。”第二天晚上,大燈缸中的油大都燃盡,還未新添油汁入缸時,大缸內的燈芯和余油忽然燃燒起來,火勢極猛,一切人等甚爲驚駭。大師立即去到寢室,安坐修法,微風未起,順利地阻止了一場災禍,頓時安靜,無絲毫災害生起。又有一極善修持者在夢中看見拉薩附近的難以數計的居民,都一直往天空而去。問何故如此?回答說:“由于我們在釋迦牟尼像前,作了如是供養。由此福報,得往梵天世界中去。”可見由此福德,刹那間無量衆生,皆被安置于解脫和一切智(佛)位中。這是無量偉大的事業啊!

  于此斷句處,作中間贊頌說:

  拉薩神變大節日,

  神中之神釋迦前,

  爲增人天福德故,

  建立供佛發大願。

  往昔佛示大神變,

  隨喜之善極廣寬,

  以此創建對衆生,

  摧其生死之根源。

  僧俗所需諸財物,

  不招自來如夏空,

  一時雲集並無難,

  是師悲海浪力湧。

  成就者和叁藏師,

  具戒諸師如鵝群,

  來集正法淨池中,

  叁輪[14]音鼓頻奏動。

  集會衆生數無窮,

  鹹來此處做敬供,

  禮拜繞行誦經咒,

  不分晝夜勤善功。

  猶如舍衛祗陀林[15],

  財法二者俱豐富,

  全境充滿娛樂中,

  淨天亦喜觀此容。

  十方常住佛菩薩,

  如來雲集現天空,

  鹹來享受諸會供,

  成就善緣非普通。

  供者、供境與供物,

  全無實有本性中,(不依緣起而有的事物即稱實有)

  大樂手印自性空,

  空樂雙運喜圓融。

  在這樣的大神變節日裏,大願法會的時間,是從初一直到十五之間。這是符合往昔印度所有的慣例——每日由特定施主以誠信的財物來做供養,現對其情形,略述于下:

  往昔聖地印度的殊勝大城名舍衛城,在殊勝節日大神變月(即正月)的初一日,由長久以來進入大乘法中的殊勝施主波斯匿王作施主時,在薄伽梵佛世尊已進食畢,嚼完楊枝(等于牙簽)後,佛即以楊枝插于地上,立即長出高大而且枝葉繁茂的一棵樹,能映蔽五百由旬的範圍。樹剛長出,頓時開出大如車輪的花朵,並結出如瓶形的果實。能容五升之量。樹根和枝葉等皆爲七寶所成,五光十色,發出寶焰,使日月亦暗淡無光。其果味勝過天界之甘露,果實芳香之氣,遍布于諸方,使衆生心悅意足。芳香之風吹動寶樹枝葉時,發出極爲悅意的法音,使一切聞者俱生信仰。並使無量僧俗大衆,皆能獲得現上(人、天善果)和決定解脫的善果。這是最初示現的神變。這裏(西藏)是隨順往昔(印度)的殊勝節日,于土牛年(已醜)正月初一日,由文殊怙主上師羅桑紮巴(宗喀巴名)大師師徒諸人作供養僧俗大衆的施主。在無與倫比的釋迦牟尼身像上,供獻佛冠,並在所有佛菩薩身像上供獻塗金,共用黃金叁十六兩八錢。又在不動如來和十一面觀音兩尊像上,供獻銀製佛冠,計用白銀一百叁十叁兩。又在釋迦牟尼像上供獻叁法衣和銀缽及禅杖等。以兩尊釋迦佛像爲主的諸佛菩薩像上,供獻妙衣。所用物料計有:大紅大氅一件,繡花上緞四匹,緞料四匹,大綢十二匹,中等綢六十二匹,绫四匹,幡十五幅,幢四個,柱座六個,布一百六十叁匹,好布二十九匹。還有厚織毛褐、顔料、馬鞍、劍和藥物等,合價黃金七兩四錢。供燈所用酥油拉薩市秤一百九十克(一克約二十八市斤)。神馐等糌粑一百九十克,青稞四百克。僧伽大會公衆簇席用糌粑二百二十六克,緞、綢、毛褐、氆氇等約重百兩,黑茶(茯茶)十六克,白茶(素茶)四十七克,黃金六十六兩,白銀四百四十兩,青稞六百克,酥油叁百六十克等。以恭敬供養,完成了大神變節日的供獻,此爲第一日的供養。

  完成大節日的當天(初一日)的供養諸事後,由佛教法門之帕木竹寺的寺主、衆生的無比導師法王京俄仁波且·索南桑波(福賢)獻來供養僧俗大衆的物資,其中有用于塗面和佛冠的黃金二兩五錢,其他如燈油、神馐、各種藥物、綢緞之傘、幢、幡、鼓、曼遮(即壇供)、寶瓶、顔料、芳香紅花、齋僧茶、布施錢、供于至尊宗喀巴大師座前的供品等,共計價值折合白銀五百兩正。發願一切衆生的利樂之本——佛教心要、修學叁律[16]、說修*輪等,任于何時何處,都常興宏昌。爲已圓寂的大德,超薦祝福。爲現在住世諸師祝願長壽無疆,事業昌盛。敬祈保佑所有善法的願望,都不斷地如意成就。

  又往昔(印度)大神變月(即正月)初二日,是由殊勝施主——印度毗舍厘城(在中印度恒河岸),法王邬旃延那作施主,薄伽梵佛世尊于身之左右方,化現出…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師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