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宗喀巴大師傳具緣蓮花盛開之日》中記載《華嚴經》的懸記說:
“寶賢諸寶常固子,
遍覓菩提行賢士,
我之座前來者善,
善來成爲悲自在。
汝歡喜藏除有暗[12],
彌勒悲油注法器,(言合受正法根器的人)
以彼無垢菩提光,
法之明燈使熾燃。”[13]
這一懸記是預示寶賢菩薩于西藏疆土中,化現成爲噶哇·枳麥窩(意爲“無垢光”)和柳敦卻壩(意爲“法熾”)。由于以彌勒及其悲心之油注于具法器的徒衆,遂使正法之明燈熾燃起來了。噶哇·枳麥窩于藏傳佛教前弘期[14],前往印度迎請諸班智達和大成就者。諸師來到西藏,用梵語講解諸教法,經他譯成藏語而使佛教宏揚起來。以此他對西藏全體都有最大恩德。柳敦卻壩是藏傳佛教後弘期[15]人,是因竭陀尊者(十六尊者之一)的化身,繼後成爲博多哇大師的首要弟子,他使迦當派[16]的教法如白晝般光顯起來。由他的語教而出生的弟子有卓隆巴、香澤邦哇、色季布哇·卻季绛稱(意爲法幢)、熱彎·多傑紮巴(意爲“金剛稱”)、色傑哇·吐傑绛稱(意爲悲幢)等。博多哇大師對柳敦卻壩所示的懸記是:在柳地區建立伯敦乍閣大寺。柳敦卻壩享壽六十叁歲,于龍年正月叁十日圓寂。火化後,二十一節脊椎骨上都有許多自然現出的佛像,有舍利的網絡以連接。其顱骨內面現有勝樂金剛像,顱骨外面現有二十一度母像,肩脾骨右邊有白色不動金剛像,左邊有觀音像,心、舌、眼上面生有無量舍利等意想不到的稀有瑞相。柳敦卻壩大師又是喇嘛妥哇衮欽、達瑪生格(意爲宏盛獅子)的弟子,據說他是拉日·德洛正巴(意爲叁藏法師)的化身(活佛)。總的說來此師具足教證功德,是以勝樂爲專修的本尊。因此有一次他在放施垛瑪(水施食子)的盤中水泡上面看見勝樂本尊的圓滿身相和壇場,他心中生起可惜所見之相略小的念頭時,剛放下腳來安坐時,即刻見著這面和對面所有地方。此外他無疑地親見許多本尊,並且是一位擁有本尊身相和語音常時不斷顯現生起等不可思議功德的大德。此師後來再轉世受生爲衮飲·措納哇大師。這一故事是:當拉日·德洛正巴圓寂後火化時,從靈堂中騰空升起一雄雞大小光圈,往錯納上區他父母的住室方面而去,其他人也都親眼得見。其母于夢中,也夢見有一雄雞大小光圈從她的頭頂而入,頓時身心生起無量安樂。因此一切大衆都認爲錯納哇大師真是德洛正巴的轉世。關于此史事在《宗喀巴大師具緣蓮花盛開之日》中所引《華嚴經》經文說:
“寂靜大寶勝洲中,
叁界海中生此雄。”(“海”藏語“措”預示受生處“措納”)
又說:
敬禮善堅慧師前,(措納哇名協饒桑波,意爲善慧)
衆生愚癡無明重,
失去慧眼成盲從,
如此方中有師力,
成爲衆生善舵手(此頌句中預示善慧之名)
以上頌句預示“措納”之名,兩次明示措納哇出家時命名爲協饒桑波(意爲善慧)。實際是明示寶賢菩薩化現爲衮欽·措納哇的情況。《華嚴經》中還預言說:
“以彼慧日之光明,
照衆煩惱海涸竭。”
以上頌句預示措納哇大師所著的《日光疏》等能使衆有情的煩惱大海全都幹涸。以上諸種說法,揣想確實真有其事。此外昔日柳敦卻壩大師爲繼承(先德)事業的遺迹,他去到乍閣大寺中作出廣大的利益佛教事業。又拉日·德洛正巴的著述中說:“我逝世後二十年到二十二年間,教法如死灰而複燃。”這也是對措納哇大師的預言。後來的事實是,德洛正巴逝世後二十二年時,措納哇大師已屆二十一歲,他不僅複興了佛的教法,已廢失的毗奈耶(戒律)教法將得以恢複,成爲無與倫比的事業。上面所引據的史事的剩余部分在《拉日·德洛正巴傳》中說:
“當我生爲卓彌師,(卓彌金剛師是印度大成就者之一)
林中饑獸來迫害。
我解衣帶施自身。”(施身飼獸)
譯師瑪爾巴[17]也說:
“我憶前生遊林中。”
達波拉傑[18]說:
“變極可怕骷髅相,
卓彌金剛是我聲。”
達波拉傑對自己的徒衆說:“野獸吃完肉後剩下爲骷髅,其主者即是我達波拉傑。”以上所說的卓彌金剛、譯師瑪爾巴·達波拉傑諸人都是拉日·德洛正巴大師所化現。又于《柳敦卻壩大師傳》中說:“柳敦大師親口承認自己是那哇巴[19]的化身。”拉日·德洛證巴·洛卓生格(智獅子)也承認自己是那哇巴的化身。諸事當知同爲一事。同一書中說,這位大師受生爲魯哼巴(古印度大成就者之一)時,桑欽巴也受生爲具德薩惹哈[20]。爾時婆羅門大師薩惹哈發心願受生于西藏成爲一位能使佛教宏昌的大德時,魯哼巴也說,我亦願受生于上師所住地,成爲能宏昌上師事業的大德,並願成爲能作熾燃教法明燈者。在此階段中所說的大師即是衮欽·措納哇。桑欽巴是爲措納哇傳授比丘戒的親教師。在其傳記中說:“如所發願,當婆羅門大師(薩惹哈)受生爲克巴·洛卓窩(意爲智光)時,魯哼巴化現的衮欽·措納哇也已轉生爲噶哇·枳麥窩。繼後師徒二人(師桑欽巴徒魯哼巴化現的措納哇)往生于兜率彌勒的座前。爾時(魯哼巴化現的)措納哇名叫“峨熱澤哇”(意爲光明鬘)。又上師(桑欽巴)化現受生爲曲彌巴大師時,措納哇則受生爲鄧壩·瑪尾生格(意爲言說獅子)。此間所說的上師即是桑欽巴,以此此師顯然與上面所說的妥哇衮欽(名達瑪生格)是同一心識。又此師誕生于尼泊爾的揚布地方,後由他修建朗昌察日塔,尼泊爾人都對此塔作供養。當上師(桑欽巴)受生爲(妥哇)衮欽達瑪生格時,措納哇大師則受生爲德洛正巴。所謂達瑪生格即妥哇衮欽。又達瑪生格受生爲達瑪索朗(意爲宏福)時,所謂大師即措納哇。因此達瑪索朗顯然是桑欽巴之名。此外此一傳記(指《柳敦大師傳》)中,諸如此類的說法記載很多,而且其中增加許多诠釋字句,原本中錯字太多,校正本極不易得,其中又加有他人臆斷杜撰之雜質。因此我(著者)末完全錄出。上面所寫諸種,是比較准確的。由以上史事根由可以佐證上面所說印度大成就者卓彌大師、那哇巴、魯哼巴,以及西藏的譯師瑪爾巴、達波拉傑諸師和迦當派持教規大師鄧壩·瑪尾生格諸人,都是衮欽·措納哇的幻現受生戲舞之象。那末,既然有根據可以證明諸師爲措納哇的化身,爲什麼又說措納哇與宗喀巴大師是同一心識?拉日·德洛正巴懸記說:
“拉日東方措納等,
共通乘規取受生。”
這裏真實指示出措納寺,還指出其範圍爲東方的宗喀地方。較此更明顯的記載還有衮欽·卻交桑波著的《措納哇傳祈禱文》:
“寶賢勇士東方宗喀等,
幻化受生利衆事愈明。”
這是說由前世柳敦卻壩修建乍閣大寺後,衮欽·措納哇來到寺中,作出利益教法的事業,後至尊宗喀巴大師業多次來偈見堪欽·卻交巴,遍習無邊的顯密教法。僅以這些事實也可以確定(宗喀巴)是措納哇大師的轉生。而況主要是加上引據至尊不動怙主所示教言既已證成寶賢菩薩與至尊宗喀巴同一心識。則自然能得知所有寶賢的化身,都是至尊宗喀巴大師的示現化身。因此沒有繁冗贅述的必要。
又有一種說法是:法王阿底峽帝邦迦惹尊者與至尊宗喀巴大師同一心識。總之,如上面剛說到的堪飲·卻交巴在宗閣仁欽嶺寺中閉關時,發誓說從入關起,若不獲“不退失”的成就相,決不出門欄一步。由此閉關精修四十年,有一次在夢中見一個自稱是具德阿底峽班智達的人。他頭戴紅帽,身穿赤黃色披風前來說道:“明日有一位能原原本本傳授阿底峽教言的上師將來此處,你應向他請教諸教法。”到了天明,宗喀巴師徒四人前來谒見堪欽。近侍(堪欽的近侍)迎入正廳中。堪欽問來者是誰?答:法王宗喀巴羅桑紮巴前來谒見堪欽。堪欽命設置兩層緞製坐墊及靠墊迎請入小室中。至尊宗喀巴大師坐于緞製墊上,堪欽坐于破舊墊上。至尊宗喀巴向堪欽啓問顯密諸法時,堪欽逐一明白回答,宗喀巴大師心中生起極大的定解。堪欽亦向宗喀巴大師啓問許多顯密教法,也獲得宗喀巴大師一一明白答複。堪欽如夢中所見對宗喀巴大師生起了認爲他確實是阿底峽的觀念。不僅如此,就共通的視野說來,宗喀巴大師此生中,七歲時即親谒具德阿底峽的顔容(現顯的)。從任何方面說來也能證明他們是同一心識。《在迦當寶籍》中無垢上師預言說:
“我曾伏魔往其地。”
這是指阿阇黎蓮花生[21]而言。
又說:“有一化身遊聖地”(聖地即印度)這裏說的是阿底峽尊者。又說:“又一化身往多康。”(多康即宗喀巴誕生地)這是爲宗喀巴大師而作的懸記。還有許多具量(合格)的大德說過與此相類似的懸記。依照諸種原由,一切智格敦嘉措[22]也作頌說:
“持明成就蓮花生,
五百師首燃燈智[23],
金剛持王善慧稱[24],
我禮各師化現身。”
這一頌證明了諸師同一心識的道理。此外《寶籍金剛歌》中有頌說:
“燃燈智亦于此土,(指西藏)
分現度母諸化身,
特現無貪化緣者,
以美妙音作祈禱,
四方有緣鹹來歸,
由彼能宏供會興。”
人主绛伯央于其所著《噶丹教法史》中對于上面頌句之義作廣泛解釋說:“具德燃燈智(即阿底峽)倡建迦當派的教法,複分現許多化身,其中最主要的(化身)是,毫不沾染八風[25]之繁擾,唯依無貪的化緣行(出家人以乞化爲生)爲生的宗喀巴大師出現于世。由彼(宗喀巴)事業之力,使四方有緣衆生--漢、藏、蒙古諸人士都來歸入其教法之下。尤其是他興建大願法會[6]等,在釋迦雙尊[27]前願百劫中常興供養會海。”又在《宗喀巴大師傳具緣蓮花盛開之日》中也有與此相同的說法。以這些教言說來,也可以證明一切智宗喀巴大師是無垢上師(阿底峽的尊稱)、阿阇黎蓮花生的化身。在《噶丹教法史》中說:“無垢上師、海生金剛有一化…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