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恩德無邊!贍部洲(即此世界)的一切有情未報師之恩德啊!我的師父至尊宗喀巴呀!”如是哀呼而作猛利祈禱時,宗喀巴大師騎著以各種寶飾莊嚴的白色獅子,大師身色紅黃,手持慧劍與經函,現孺童相,服飾以各種珍寶而爲莊嚴,示現如是(文殊)菩薩形相前來,說道:“徒兒不要悲傷!我向汝說一法,總的說來,濁世中有情的種姓有各種各樣。尤其是現時都不念死無常,不念叁惡趣(地獄、餓鬼、畜生)的痛苦。都貪著名利恭敬和一般衣食之事,都只知忙碌于此生之事,能想到未來後世將如是轉變者,已寥若晨星。”如是說了許多法後,繼說:“我是向上師本尊猛利祈禱,積資忏罪,渡過諸大經論的大海,而且細閱辨析經論的諸著述,而且生起信念專一精修佛果已在掌握中。然而能如是作者,已寥若晨星!雖是如此,但合根器的有情,是習能有一些的,對于他們你當作饒益,尤其是應當宏揚我的密宗諸著述。後世中是能迅速見到我的。”
又有一次,克珠傑想念宗喀巴至尊上師,心想我的上師現住何處?何時能見?想著而流下了許多悲淚!心幾乎不能鎮定,全身抖顫,毛發豎動,而猛利祈禱說:“至尊上師宗喀巴請對我眷顧!請對那些粗野行爲的有情眷顧!師的教法,也如空中閃電、乾闼婆城(海市蜃樓),迅速自歸消滅。我何時能到師的近前?”那時,至尊大師騎著可怖的猛虎,示現瑜伽師的裝束,身紅色,眼鼻特大,右手持火焰劍舉向天空,左手捧滿儲甘露的顱器,紅色發髻上束藍綢以骨飾而爲莊嚴。極露笑顔,容光煥發,有八十位大成就者隨從圍繞,歡喜前來,說道:“徒兒!心勿不安!我非汝不想,你除我誰也不念!留下你我何處也不去。念我時,當知以顯密兩種道次第爲主的諸論述,是我的遺囑,應閱讀此諸著述。總之,諸有情的福份,已極薄弱,而煩惱極重!教法已開始結尾。你想來到空行刹土中的志願就要實現了。”
此後,又有一次,克珠傑心念:“現在似乎我應當作逝去的願望,但應對我師,作供而啓請,盼師來到。乘機當問上師住于何處?”想到其它當問的問題還有一些。于是陳設金曼遮等難以計量的無邊妙供,而啓請道:“師父,叁世之佛尊!無怙衆生之唯一皈依處!無比的至尊文殊金剛持!”如此呼號並作長時間的猛利啓請,至尊大師坐在白雲堆聚中,如往日出家服裝相,前來說道:“徒兒!現在快作前來的准備,我當派使來迎。”克珠傑問道:“師尊現在住何處?我也將到上師住處。”大師說:“總的說來,我的化身是有許多,遍于空行刹土、兜率、贍洲等處。現在我(的化身)在漢地五臺山,爲比丘金剛持一千八百人,上午講說中觀和道次第,下午講說密集、勝樂、能怖叁尊的生圓次第。你也應當不斷地猛利發願來到該地,是會如願的。不久我和你即能相會。”又問:“其他衆生應如何勤修福資,始能往生該處?”大師開示了許多,教語。這些己在上文述說了一些。因篇幅有限,在此處只好揀特別事件而書出之。若欲詳悉,從克珠傑的各種著述中,也可得知。
依照那樣的言說,當時,一切智克珠傑作有偈頌說:
“至尊上師善慧稱,
至心虔誠我啓請,
師住何處刹土中,
我亦速來祈加持。”
作了如是的發願。但是所說得生彼處,應修如何福資?所說的刹土(處所),依那時的字句來說,雖說的是五臺山,但不能認定唯一指的是那裏,主要是大師即身現證雙運身,應是在報身刹土、化身的刹土極樂世界、空行刹土、兜率等處。尤其是大師示現成佛——獅子吼如來時,刹土爲稀有卓越莊嚴刹土等。是隨其所願,隨住一切刹土。即如上文所說:“總的說來,我的化身是有許多,遍于空行刹土、兜率、贍洲等處。”由此說法即可了知。
上文記載克珠傑親見大師示現的諸相中,宗喀巴大師示現大成就瑜伽者之相而來的情節是: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師,以共通方面看來,雖是在此土示現圓寂,然而在二十四域大成就者的所在諸處,都是有示現如是密行的身相,而作利益衆生事迹的。這是無量光佛化身的班禅伯敦意希[3]所說的。他所著的《香拔拉[4]路引》中說:“一切智根敦珠的傳記中說:聽到第二佛陀(即宗喀巴)爲利他而逝世的消息,心中升起了是否爲由密行現證而逝世的想法。以及對此有極爲重要的應知者:法王克珠傑·格勒伯桑親見大師示相中,有大師出現爲瑜伽者之相,手持利劍與顱器,騎著可怖的猛虎,有八十位大成就者圍繞前來。若如所說,于二十四域等處,作利益衆生事業的那樣,大師于此土示現獲得解脫後,化現那樣的(瑜伽者)身相在大成就者所在諸處,作禁戒行和利益衆生行。而且極大宏揚了往昔大師受生爲怙主龍樹及班智達“蘇瑪底根底”時,已闡明的顯密證道之教法,並且發展出無數的獲得成就的大德。在後期印度所出的大成就者細哇壩巴(寂隱),覺囊·多羅那它的上師桑傑壩比貢波,或稱菩提古巴達納塔,班智達·布惹那班遮,亦稱崗微多傑。這些諸師,都是由第二佛陀宗喀巴示現禁戒瑜伽行者的身相,開示言教中所出生的。而且那些諸大成就者所主張的正見之規,及一切道次第,顯見是追蹤龍樹師徒的。”又說:“第二佛陀示密行而逝,所化現身相,其名諱爲根底納塔,譯意爲名稱怙主。現在印度的內外和一切邊區地方,都對他十分敬畏!”因此,大師的化身之一,是在印度的大聖地等處,示現禁戒行而現在仍作利益衆生的事業。以此類推,大師示現圓寂後,對于其它首要弟子,及一些有緣衆生,在實際、感覺和夢境叁者中,示現身相,賜示教言等的情況,在這裏未能盡述,從其它傳記中是可得知的。後來大師的諸種化身所作利益衆生的事業情況,大都在以前上文中大師的未來轉生中的情況中,已略說畢。
于此斷句處,作中間贊頌說:
師離受生示生相,
雖離死殁仍示死,
調伏有情善方便,
本性難知不思議。
雖于淨土示夢境,
無邊刹土作利生,
虛空無盡流無盡,
此是導師普習性。
無漏大樂心海中,
仍對有情施舍利,
今後福善能易得,
與師住世無不同。
爲令教要長住世,
雙運如意之寶匣,
應留不壞整遺體,
此是本尊所懸記。
諸寶所成大靈塔,
妙香旃檩所成室,
殊勝具義之遺體,
成爲人天福田住。
由諸得定大菩薩,
迎來諸佛智慧尊,
一再合入開光力,
加持聚體力增生。
此外爲滿師心願,
遠離世間擾亂縛,
晝夜無懈勤勵修,
聞思修業無疲厭。
一些不知取舍處,
留發過長等製戒,
無理違犯決心斷,
尚須愛護開遮法。
有緣清淨弟子衆,
實際感覺與夢見,
叁密應有示現力,(身語意叁密)
心中痛苦全隱沒。
怙主大師之弟子,
如金山中須彌嚴,
達瑪仁欽繼佛位,
成爲師教之主尊。
[注釋]
[1]雲丹嘉措:譯意爲功德海(1589—1616年)。爲第四代達賴喇嘛。生于蒙古。十五歲時拉薩叁大寺迎請至哲蚌寺登位。
[2]甘丹安卻:意爲格魯派五供節。即于藏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忌辰供祀,多于此夜燃燈供養。
[3]班禅伯敦意希:譯意爲吉祥智(1738—1780年)。系第六代班禅,乾隆四十五年奉命至北京,居黃寺,賜玉冊玉印。同年圓寂于北京。
[4]香拔拉:佛家所說印度北方遠處一理想國名。其意爲持樂國。
七、述說受大師言教的弟子大衆的情況
如是已將至尊宗喀巴大師在此土中適合一般衆生的視野而示現的史迹概況,在上文述說完畢。再對受大師言教的弟子大衆的情況,作一講說。由于大師即是至尊文殊,是無與倫比的具義聖賢,因此,見其面,聞其說,僅聽得一次說法入于耳中,也能從惡趣地獄中得救,成爲生死邊際中得解脫者,其數目如大地塵土,超越言說境界。不僅如此,即以住持、撫育、振興教法的徒衆,以及能作利益自他的人士來說,要盡量地說出其情況,也是難得計數的。正如勒仁巴·奇麥饒傑的著述中說:“至尊宗喀巴羅桑紮巴依靠本身擁有的福德,在童年時期,自己即已完成聞思事業,而且在成年時,妥善地研習修義,完成自利之勝果後,對于許多堪可度化的有情,賜授了許多顯密教法,尤其是傳授了密宗的灌頂、經教、教授叁者。他在整個一生中,講授了許多大小教導。有時,向成千上萬的僧衆講授教法,有時向身前的許多主要大弟子各別地講授許多甚深教法。依靠如是法緣,所産生的不可思議的弟子,盡我之力,也難以述說。前代大弟子們也沒有明確的述說。”因此,也只好述說以首要弟子爲主的普遍傳頌的一些弟子前後出現的概況。
首先綜合而說,如《宗喀巴傳一百零八稀有史事》中說:“大師的徒衆中,持有法緣的上師有巴羅多傑(勇金剛)等叁人;還有東敦·連納室利等早期弟子四人;有多敦·繹伯嘉措等多康四人,有前藏四人,合稱爲證悟八徒;有達瑪仁欽等爲秘密主所授記的殊勝弟子叁人;有心傳弟子格勒伯桑,及一切智根敦珠等事業等同無邊虛空的大弟子四人;有霍爾敦·朗嘉哇等能闡明前後藏教法的弟子十人;有菩薩釋迦索南等任運成就利他事業的菩薩十人;有大慈法王釋迦耶協等作帝王之帝師的二人;有雅交·索南朗嘉等多聞的侄子二人;有法王·勒巴堅贊等持淨治功德的覺欽和覺窮二人;有像雄人卻旺紮巴等觀察優良的二人;有喜饒桑波等各方宏揚教法的宏法大師六人;有廓譯師宣努伯等翻譯師二人;有止貢仁波且·頓珠嘉波等統治政權的法王六人;有阿裏人索南仁欽等通達許多經典的住持教法者八人;有絨波甲納等多絨的善巧者四人;有哲新·绛伯哇等修行成就的嫡傳二人;有勝士麥朗伯哇等稀有賢士二人;有京俄·洛追堅贊等衆生之頂上莊嚴八人;有得烏惹哇·意希伯等住持大座的喇嘛四人;有堪欽卻嘉哇等掌政的堪布四人;有欽波紮桑等欽波五人;有止貢卻閣…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