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敦:他親臨從高原的“芒域”及“魯惹”直到低窪處的“雜日”山區之間的許多地方,對于各方的酋長、許多大官許多寺廟的政教共主,許多大法王,許多才智廣博的十難論師等說法。總之,對許多僧俗團體,隨其所適合的教法,廣作傳授和加持。而且在上中下叁區,大宏戒律學處及作風,並建立了許多修行僧院和戒律僧院。人們都稱贊說,像杜真·紮巴伯敦這樣的持律大師極爲罕見。正確的善巧成就者的美名,遍于諸方。他確是一位于佛教作有極大事業功績的大德。
第七,以修爲主的大弟子,有著名的四位多敦及住山修行二師。此中四位多敦是:多敦·绛伯嘉措、多敦·绛生哇、多敦·朗喀學惹、多敦·珠巴伯等四人。住山修行二師是:不下山的索朗仁欽及珠准·達瑪仁欽二人。此中多敦·珠巴伯系勒仁的一位素爾欽大德。這位大德的長久修行情況,以及他是勒仁哇的祖輩中,恩德最大的一位上師的情況等,出自勒仁·奇麥巴的著述中。
第八,博通經典的最勝智者二人是:能徹底講說經義的哲蚌寺绛央法王紮喜伯敦及能說百種經義的法王俠敦伯敦仁波且等二人。此中绛央法王,他能從心中完全說出《大般若經》函合在一起計算的經函一百零六函,又能從心中說出大小經函一百零八函。
第九,上下兩位協饒桑波:此中的上法王協饒桑波,他在阿裏叁部,尤其是在““芒域”和“魯惹”等地,建立許多寺廟,並安立賢善僧伽,直到而今,他的事業傳流,仍然存在。有許多王者大人物都以他爲師。次爲下法王協饒桑波:在漢藏交界之間,他做有極大的事業,並且建立了甲朗拉卡寺(漢道山口寺)即今著名的呂都寺。僧會也極爲盛大,能妥善地主管所有佛像、經典、佛塔等。據說財富受用也極豐盛,熬一次齋僧茶也須放入一背筐的茶葉。
第十,菩薩二人是:菩薩德莫塘哇·洛追堅贊及菩薩卻旺紮巴二人。洛追堅贊在德莫塘地方建寺,並建立清淨僧院。這位大德在門穴中依達玉瑪(羅幔母)修行度過整個一生,心中擁有無礙的通達。次爲卻旺紮巴。他在多麥地區,設帳住宿,常時來往其中,侍衆都是些乞丐。在大帳幕中,排列坐次時,正中坐次及其近前,安置乞丐中的人微言輕,弱小無權等憂傷諸乞丐。總之,對于這一切乞丐,他都以衣、食、財物養活他們,作善良的利濟。人衆對他說,這類人太肮髒可厭!而是他對人衆引據經教中的故事,而開示許多說法。對乞丐等仍然是特別重視。
十一,大志雄心(即菩薩精神)者二人是:大菩薩宣努嘉卻及大菩薩衮桑哇二人。宣努嘉卻去到拉堆绛,拉維绛官長衮卻勒巴兄弟將他尊奉爲應供處和上師。此師建立昂仁绛欽寺佛殿時,拉堆绛官長作了助緣。又在绛楚一日間成立五百新僧集團,此師作堪布。在寺內著名的大願法會中,建立法行之規,及戒律僧院和戒學,並建立對于《現觀莊嚴論》、《因明》和《中觀》叁者優良的辯論僧院,他作了安排和傳統作法。那時,人們都稱贊他是有大福德、善巧、戒嚴的大德。由于薩迦和格魯兩派無大怨恨,因此在昂仁寺的大願法會的念誦中,也創立念誦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承傳啓請》及《彌勒贊深廣篇》和《初中後吉祥願》等,法王自己也在僧會中,直到他修法行結尾。他對薩迦、格魯兩派一視同仁的作風,延續了很久的時期。後來廓讓巴來寺以後,昂仁哇發生糾紛,因此那些法行也即中斷。這是奇麥巴所說的。此外,這位大菩薩還著有兩函《噶當道次第》,有名的修心廣論。在前後藏上中下叁區,此師的名聲很大,而且他與宗喀巴大師的旨意極爲相合。總之,他是一位擁有教政最高權威,成就自他二利的大德。這位大菩薩駐錫日窩甘丹寺時,准備返回上區時,有一天他想到我與如是的上師宗喀巴很難常時見面,這樣的上師是極爲難得的。想念師恩後,他辦好供師的許多大小供品,特別是甘丹寺中在僧會中說法時,用的土石和泥製的大曼遮(壇供),他加工改製,妥善地粉刷,然後命一善繪者,以磨製的純金粉泥約百錢塗抹繪製而供獻時,已成爲如純金搖製出的曼遮,極爲美妙!因此宗喀巴大師心中特別喜悅,說道:“緣起甚善!十難論師(指宣努嘉卻)將在上區成就廣大的自他二利事業。”作了這樣極佳的懸記,後來果如懸記而成功。
其次是大菩薩衮桑巴:此師在“哲”等地方,有極大的事業,而且一切智根敦珠也頂敬他爲師,是一位無可爭議的大德。
十二,紮巴二師是:上區的阿旺紮巴及下區的阿旺紮巴二人。上區的這一大師名卻旺紮巴,而不叫阿旺紮巴。有些書稱作象雄·卻旺紮巴,即是此師。但是象雄人來到阿裏的曆史不明。以此似乎是古格·阿旺紮巴。此師在上區,被古格王等人尊爲上師,事業極爲廣大。在勒仁哇·德勒貢波珠座前,也聽受過法緣。
其次是下區阿旺紮巴,即察柯堪欽·阿旺紮巴。由此師勸請,宗喀巴大師著出《獨勇能怖金剛現觀修法》。在康區,他的事業極大,而且建立了殊勝的五大寺。在這些寺中,建立起顯密講說和聽受之規,及清淨的戒學。有些人說,此師所建的寺廟,較此數(五寺)更多。傳說現在嘉絨區的達昌寺,即建寺的數目,到最後已足,所以立名爲“達昌”,意爲現在足數。
十叁,有法緣大弟子六人是:賈曹仁波且有傳授般若和因明等許多顯教法類及密宗儀軌、時輪和勝樂的生圓二次第爲主的法緣;杜真仁波且有傳授戒律講說和傳統做法及閻曼德迦紅、黑兩尊等的法緣;克珠仁波且有傳授時輪本續廣釋等釋續的法緣;克珠協饒生格有傳授密集續釋四家合解及密集和勝樂生圓二次第等法緣;拉堆布紮法王衮卻衮嘎伯大師在雜日山中,從本尊勝樂聽受來的枳布傳規的身曼荼羅四灌頂全圓教授的法緣;熱振的至尊堅贊紮桑有傳授從薩迦派及布頓等傳來的勝樂幟布師傳的身曼荼羅四灌頂及枳布師傳的五次第導釋的法緣。有傳承法緣六人即是這些大德。
十四,僧伽之主獲得無可爭論成就的大弟子叁人是:止貢仁波且·頓珠嘉波、帕竹京俄·索南紮巴、索南堅贊等叁人。其中的止貢仁波且:由他勸請宗喀巴大師著作《事師五十頌注釋》,並且有時在大會中所受大師講授許多顯密教法,有時聽受大師講授密宗方便。總之,聽受大師講授許多教法。
同樣京俄·索南紮巴也聽受大師講授許多經教。
至于仁波且·索南堅贊,他在大師近前,聽受了許多灌頂、經教、導釋,特別是聽受了《般若六法甚深導釋》。他自己著作的《六法導釋大樂麗日千光》的首尾,都對宗喀巴大師作有無量的贊頌。又在他的《問答琉璃鬘》中說:對他恩德最大的叁師中,其一即是宗喀巴大師。
十五,種姓高貴的善巧成就叁師是:俄巴仁波且·仁欽伯桑、勒甯仁波且·仁欽頓珠、勒仁仁波且·德勒貢波珠等叁人。俄巴仁波且是俄·卻古多傑的後裔,顯然是其下傳十叁代之間,多傑枳布巴向卻噶巴所作懸記中,估計是第十一代的一位善巧成就者。有一些人說:一切智宗喀巴也在俄巴仁波且近前,聽受過許多俄派的法門。
至于勒甯及勒仁二人,在勒仁教法傳承的諸史籍中,有他們的事迹。其中有勒仁·德勒貢波珠谒見宗喀巴大師的情況,以及他建造了一尊與人等高的釋迦金像,胸間安置有宗喀巴的遺體鼻孔中流出的紅白菩提,用綢緞覆蓋金像的情況。德勒貢波珠的自傳中有明顯的記載。這是勒仁巴·奇麥巴所說的。
十六,繼位持教的無可爭論的叁位大弟子是:賈曹仁波且、杜真仁波且、克珠仁波且等叁位。
十七,僧伽之主獲得悟解的大弟子一人,即著名的僧伽之主,北道主的協敖(僧官),又稱瑪久額巴達波·朗喀伯,或稱瑪季溫波(意爲一母之侄)。這位法王學成善巧後,任桑敦寺的堪布。當宗喀巴大師在昂仁仁達哇近前聞法時,瑪季溫波也就在大師座前,聽受許多教法。依于這些因緣,所以在《大師的零散文集》中說:“對瑪季溫波作如是教誨。”顯然大師是對他賜授過教言的。傳稱這位法王對于日窩格魯派的教法,是一位善巧精通的大德。
十八,離世務修得成就的隱者一人:康人紮桑哇。此師今生在泥封門洞中,閉關專修顯密要道,特別是淨修宗喀巴大師所開示的無上密生圓二次第,依此獲得共與不共兩種成就的情況,在奇麥巴所著的《六法》和《密續部論述》中,有明顯的記載。
十九,普遍傳稱的勝智法王二人,即法王仁波且·意桑哲哇及杜真法王阿格旺波。意桑哲哇在前藏有極大的事業,他在一山頂上修建修行淨室住修時,有人問他其地爲何名,說是住那地方而修,是有善緣者。因此命其地名叫“善緣頂”。又由于如意而得著這一山頂的善妙住處,又命名爲“意善頂”。他的名稱叫法王格桑哲巴(意爲善緣頂氏),或稱意桑哲哇(意爲意善頂氏);後期的一些書本中,稱作耶桑哲巴,明顯是語音之誤。又有一部分人說他是廓氏的血統,又傳稱爲善巧精通的廓譯師。此外,又稱作法王宣努哇、法王绛央仁欽、倫覺绛央仁欽。又由于他面圓而腳部光滑,又稱作堪欽播達哇(圓光氏)。此師在宗喀巴大師近前,研受教法,並以大師爲根本上師。他的道情歌中也說:
“皈處摩尼寶,
羅桑紮巴師,
一心我祈禱!”
次爲杜真法王阿格旺波,此師曾在米拉日巴的淨修處拉吉、聶拉木等處住修。在上區他有極大的事業。無等的俠饒绛巴是一著名的獲得成就音,也在此師的近前,聽受過“熱窮巴耳傳導修教授”等。藏甯巴·桑傑堅贊等也尊他爲上師。他講說耳傳四字等,大宏教法。關于他是宗喀巴大師的弟子的情況,在他的自傳中說:“我有四位寶貴上師:班欽·卻勒朗嘉、嘉措旺秋·卻迥堅贊、至尊宗喀巴大師、大師的弟子多敦·珠巴伯等四位。”
二十,普遍傳稱的離世務修得成就者一人,即葛楚熱巴,或稱葛楚法王·紮巴迥勒。當宗喀巴大師住在甘丹寺寢室中時。有一天,大師對近侍徒衆說:“今日將有一殊勝賢士到來,去巡視一下吧!”問:“是什麼樣的?”大師說:“葛昌巴大師…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