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述的。于此不過是略述大概而已。
于此斷句處,作中間贊頌說:
此世空前善知識,
大悲智藏妙吉祥,
僧衣美彩出現時,
知以紅花覆全疆。
豆蔻花覆亦發芳,
遍布大地方隅上,
師之功德雖隱藏,
遍于世間誰能擋。
猶如泥中生蓮根,
發育茂時利釀蜜,
蜜蜂自然來聚集,
無邊徒衆如雲聚。
具足戒律複多聞,
說、辯、著等無畏生,
現證身力圓智成,
如空行星發光輝。
往昔釋迦于世間,
叁乘法燈熾燃時,
叁次結集經情況,
僅時不同余盡同。
從彼力中于此疆,
由持金冠善妙宗,(金冠即黃帽)
頓遍衆生得利樂,
成如圓劫時所行。
不分教派諸大師,
由師稀有史事力,
成爲引生悅意鈎,
普散贊花于師前。
而今雖至诤時末,
全圓無誤教心要,
仍有緣份可享用,
除師恩外誰可驕。
以故對師叁密德,(身語意叁密)
應離偏私慧觀時,
爲求加持當啓請,
願衆生受師攝持。
第叁章 以回向和發清淨願而作結束
如是文殊怙主法王宗喀巴大師的史迹,如虛空無邊,如大海淵深,如大地塵土,難以計量,而且超越登地諸菩薩的行境。從如是的境界中,僅就適應此方見解而示現的概況,根據昔日諸大德所撰諸原稿,以搜集零散的方式合一而撰出之。此複如前文最初議論中所說,主要是以克珠傑格勒伯桑所著共通的《宗喀巴傳記信岸》及(不共通的)《宗喀巴密傳大寶穗》兩種著述作爲依據,而且想到出自兩著的詞句,大都是具有加持之法流,因此仍保留原文,全文錄出。在此基礎上,又把多敦·绛伯嘉措所著《宗喀巴傳嘉言集》、洛追勒桑所著《宗喀巴傳極密卓越史事之慶宴》、阿裏釋迦准·绛央尼瑪敦比绛稱所著《宗喀巴傳具緣蓮花盛開之日》、勒甯巴·衮嘎德勒所著《宗喀巴傳記信岸》、嘉木樣協巴所著《宗喀巴傳一百五十叁布繪造儀》、達昌仁波且·羅桑圖丹旺秋所著《宗喀巴傳一百零八稀有史事》、桑桑勒仁哇·奇麥饒傑所著宗喀巴大師講、辯、著叁者的《傳記具信喜悅》和關于宗喀巴大師的善、戒、賢叁德的《傳記珍寶庫》、關于大師的大弟子情況的《傳記黃金塔》,還有《傳記補遺黃金苗》等、喀納譯師及克珠仁波且·麥哲巴和阿旺羅桑嘉措(即五世達賴)叁人合著贊頌宗喀巴的《西藏王臣記诠釋杜鵑歌音》、人主绛央桑傑嘉措所著《甘丹教法史》內的宗喀巴傳、乍閣饒江巴所著《宗喀巴大師傳稀有懸記之音樂》、古汝·堅贊桑波所著《善願篇釋》、絨巴·阿旺卻紮嘉措引據詩律理路而著出的《宗喀巴傳妙花束》以及納麥王的誦經近侍果莽巴·頓珠敦比堅贊所著攝宗喀巴傳要義合編的《純潔信海遊戲之岸》、绛央協饒所著《吉祥叁域篇》、大師在拉薩大願法會上供養之次第、大師在嘎哇東授記及賜牙舍利的情況、大師與洛紮堪欽相會的情況、大明永樂皇帝致大師書函手抄本等昔日凡所見到的材料中,適宜引用的都完全錄出之。此外,賈曹、克珠等一些首要弟子的史事,堪記載者,是附帶錄出的。總之,這些編著中,爲了消除瑖疵和矛盾及解決疑團起見,盡量引據教理的論據作出適當的編排,並作出中間攝義及于斷句處作中間贊頌,這樣的編撰是爲了使諸智者能生起悅意,使諸大德歡喜,使具信者增長倍解。除由這樣的增上意樂而作編撰外,我(著者)決不是爲了貪圖智名、利養恭敬、美譽名聲等。還須細說的是:應知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這樣的聖者,于此濁世中,對于完成佛的事業,他發大心和做出了卓越的成績。對我們來說,應當認爲比其他佛菩薩的悲心和恩德更大。但是愚昧諸人,對大師的功德不能真實知道。因此,不必說懷念大師之恩而生祟敬,反而由偏私懷恨的動機,說各種妄言,對法與人都加以毀謗,積下極爲嚴重的罪業。對于這些人們,我心中難以忍受。而且日窩格魯派的後學者中,也有一些矝驕者由于未能通曉教法的真實要義,誤認爲日窩格魯派只是利養恭敬和美譽名聲特大,而法之深要,還是他派爲大,這正如經教中所說:“不知是極大的痛苦。”因此,我(著者)想盡力使這些痛苦諸人,以後能進入正直的大道中。由這樣的利他思想,以及爲了我自己也能在以後生生世世,不離開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的顯密大寶教法,持有佛世尊所有的正法,並追蹤大師德行史迹,成就自他二利。爲創造如是等善淨種子之故而編著此傳。我知道如是的著作,能無災障而完成,也是由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的悲心攝受之力而來的。以此再作頌文,以贊詞和發願來作結束:
“師較諸佛菩薩發心之事業,
猶如行星中之金曜更朗明,
因此師受十方諸佛所稱贊,
不斷以諸風茄花鬘供頻增。
是師隱秘文殊童子靛髻形,
示現善巧、戒嚴、賢善戲舞身,
師是濁世衆生唯一皈依處,
叁域之中無等美名宗喀稱。
我師即佛亦菩薩,
已離生死示有相,(有相即受生世間相)
無學仍示從學起,
直至無邊生死際。
此間等同輪回坑,
彼諸貪戀衆有情,
爲置彼于離貪地,
示應世人之色身。
昔有許多善巧成,
濁世住持佛教證,
唯師與佛相同等,
雪域難與師比倫。
色身如月出多麥,
事業衛藏耀光輝,
佛法精華遍大地,
甘露藏師更有誰。
由昔印度車軌師,
擊碎邪說象頭頂,
大乘獅吼贍洲驚,
美名遍傳如鼓聲。
如是雪域佛教法,
滌除無知邪知穢,
四要宗義如日輝,
顯明完成大車軌。
說辯著與智戒成,
教法增長利衆生,
事業若是有體形,
叁千界難容毫分。
說修僅有總句文,
僅存僧相之現今,
所有顯密教證法,
如法明師前禮敬。
特是離邊中觀見,
無上二次義密深,
如佛旨意闡明師,
第二龍樹遍傳稱。
如是師之史事情,
若欲全說每一份,
雖經俱胝劫時間,
千身述說亦難盡。
因此我之所著述,
師史光遍虛空邊,
以庹計量如海深,
我如指量實厚顔。
然而如我諸有情,
心中爲入師加持,
所有昔德諸言論,
僅依辛勤合編成。
此非爲顯智名聲,
亦非爲求利恭敬,
是對大師叁密德,(身、語、意叁密)
信解而作表衷心。
但由邪慧誤知力,
難免錯誤矛盾生,
盡于叁寶上師等,
善成諸德前忏淨。
願以勤此諸福善,
如螺、秋月、睡蓮淨,
回向佛教與師教,
直至有際永長存。(有際即輪回邊際,言永久之意)
並願師教壽長春,
智、戒、賢與說、辯、著,
說修教法住持者,
與師同等遍地盈。
願僧同心戒律淨,
顯密修如夏海增,
具戒僧光照大地,
如覆彩霞成美景。
願諸世間如藏疆,
普遍十善之境象,
暫永安樂甘露味,
衆生能得飽滿嘗。
我等從今至未成,(未成佛之間)
得師攝受暇滿身,
願值第二佛陀教,(即宗喀巴顯密教)
聞思修學到究竟。
並願叁律罪不侵,
辨法慧眼觀經義,
明理善見教誨力,
由共通道治此心,
繼修生圓瑜伽行,
不久獲得雙運位,
願成有情皈依境。
叁世所有佛菩薩,
特是法王宗喀巴,
利教與衆之發心,
如其願望我祈成。
願以叁世所積善,
不爲自利作資本,
回向衆生成佛因,
能如所願速得成。
願由叁寶佛海力。
法性緣起真實力,
以及增上意樂力,
所發諸願易速成。
此名爲《與遍主至尊導師能仁金剛持體性無別之文殊怙主法王宗喀巴大師傳——佛教唯一美妙莊嚴稀有寶鬘》一書,系由文殊怙主宗喀巴的教法明燈——工布地區特欽嶺寺(大乘寺)的珠旺喇嘛仁波且·意希尊追鑒于我們的導師宗喀巴的事業,量等虛空,寬廣無邊,然而昔日所有宗喀巴大師傳記,有過于簡略之嫌。因此爲了補益後世應化有情的信仰,無論如何必須編著一本廣略適合,尊卑易知的宗喀巴大師傳。于是獻來長潔哈達,命我(著者)作此編著的任務。此外特欽嶺寺的離世專修者也共同勸請並獻來曼遮、佛像、經、塔、哈達等,還有前藏大寺中的噶仁格西也大都再叁勸請之下,遂由我(著者)色拉寺麥紮倉妥桑羅布林的僧人——達賴喇嘛的近侍達爾汗堪布活佛·羅桑稱勒朗嘉(意爲善慧事尊勝,即法王周加巷的名號)應衆人請求而作編著。我俱生修習之功德,雖極薄弱,然而略得遍主熱振赤欽金剛持等大德的許多言教甘露,滲透于心中,而且對于經典和明處等我也曾略作學習,因此,我厚顔冒昧地久有編著此書的想法,但因中間發生一些放逸的因素,而延緩下來。幸而應允之約未能松懈,于是我于第十四繞迥的水兔年(癸卯公元1843年清道光23年),在短暫假期中,前往工布地區時,開始編著,繼于木龍年(甲辰公元1844年)我到前藏,在身體發生疾病時,也未中斷而盡力編著。時在木蛇年(乙巳公元1845年)四月上弦初七日,恰逢釋迦牟尼誕生于蘭毗尼園中的節日,會合輪流星曜吉祥鬼宿能生的吉利節日的大吉利,二者和合具足增盛,成爲上善吉日中,于拉薩附近我的居室中,全書撰畢。願由此善業,成就我等生生世世,獲得文殊怙主法王宗喀巴大師歡喜攝受之力,究竟現證粗細二次第,不久迅速證得雙運四身的果位。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