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曼陀羅表義▪P2

  ..續本文上一頁表)。

  四供蘊臺上的供養天女,表四無礙解(17)(四無礙解是知種種法的智慧,以喻和有喻相同門中所表)。

  種種如意寶鬘,表能滿足有情的需求(世間之衆寶能滿足世間所需,同樣以極爲稀有的密乘甚深法,能滿足殊勝化機之希求)。

  風帆和風鈴,表爲所化宣說正法。

  璎珞和半璎珞以及花鬘、拂塵等表諸菩提分。

  金剛鬘,表永轉金剛乘的*輪(此等以喻和有喻門中所表)。

  總之,從屍陀林至無量宮內的所有圖繪,表修行密法的所化弟子所修的一切共同道和不共道,此中所說的五智是(1)大圓鏡智(2)平等性智(3)妙觀察智(4)成所作智(5)法界體性智。

  

  

  

  

  注解:

  這些注解主要是來自佛經的原文,故非常可靠,若想詳細了解經義,請參閱相關經論。

  (1)什麼是四攝?

  《二萬頌般若》中說:是諸菩薩摩诃薩衆精勤修學菩薩道時。爲欲饒益無量百千諸有情故,以四攝事而攝受之。一者布施。二者愛語。叁者利行。四者同事。

  (2)什麼是叁解脫門?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叁解脫門。何等爲叁。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

  1.觀一切法自相皆空其心安住。名空解脫門。亦名空叁摩地。是爲第一。

  2.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有相。其心安住名無相解脫門。亦名無相叁摩地。是爲第二。

  3.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所願。其心安住名無願解脫門。亦名無願叁摩地。是爲第叁。

  (3)什麼是八解脫?

  《二萬頌般若》中說:是菩薩摩诃薩安住菩薩自在等持。于八解脫皆能自在順逆入出。何等爲八。

  一者有色觀諸色解脫。

  二者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

  叁者淨勝解身作證解脫。

  四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解脫。

  五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解脫。

  六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解脫。

  七者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八者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滅想受定滅想受解脫。

  (4)什麼是二十種薩迦耶見?

  《入中論自釋》中說:我非有色色非我,色中無我我無色,當知四相通諸蘊,是爲二十種我見。

  五蘊無我,然薩伽耶見,由四種相執蘊爲我,遂成二十種薩伽耶見。

  (5)什麼是緣起支?

  《二萬頌般若》中說:複爲宣說甚深緣起。謂因此法有彼法生。此法滅時彼法隨滅。所謂1.無明緣2.行。行緣3.識。識緣4.名色。名色緣5.六處。六處緣6.觸。觸緣7.受。受緣8.愛。愛緣9.取。取緣10.有。有緣11.生。生緣12.老死愁歎苦憂惱。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愁歎苦憂惱滅。時此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

  (6)什麼是七覺支?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七等覺支。雲何爲七。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所修1.念等覺支2.擇法等覺支3.精進等覺支4.喜等覺支5.輕安等覺支6.定等覺支7.舍等覺支。

  (7)什麼是八聖道?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八聖道支。雲何爲八。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所修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8)什麼是十六空?

  《二萬頌般若》中說: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于甚深處常樂觀察。謂樂觀察1.內空2.外空3.內外空4.大空5.空空6.勝義空7.有爲空8.無爲空9.畢竟空10.無際空11.散空12.本性空13.自相空14.一切法空15.無性空16無性自性空。

  (9)什麼是十二地?

  《二萬頌般若》中說:“1.極喜地于2.離垢地3.發光地4.焰慧地5.極難勝地6.現前地7.遠行地8.不動地9.善慧地10.法雲地無所有不可得。極喜地中離垢地乃至法雲地亦無所有不可得。如是乃至法雲地法雲地性空故。”在此之上前面加個11.勝解地,後面加個12.普光地就是十二地。

  (10)什麼是四魔?

  《二萬頌般若》中說:菩薩摩诃薩不能了知1.蘊魔行相2.死魔行相3.天魔行相4.煩惱魔行相。由此因緣令魔得便。

  (11)什麼是四無量?

  《二萬頌般若》中說:何謂菩薩方便善巧。佛言。天王。謂四無量。諸菩薩摩诃薩具1.大慈2.悲3.喜4.舍心故。常能利樂所化有情。是爲菩薩方便善巧。

  (12)什麼是四念住?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四念住。何等爲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叁心念住。四法念住。

  (13)什麼是四正斷?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四正斷。雲何爲四。善現。

  1.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于諸未生惡不善法。爲不生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爲第一。

  2.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于諸已生惡不善法。爲永斷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爲第二。

  3.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未生善法爲令生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爲第叁。

  4.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已生善法爲令安住。不忘增廣倍修滿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爲第四。

  (14)什麼是四神足?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四神足。雲何爲四。善現。

  1.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修欲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回向舍。是爲第一。

  2.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修勤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回向舍。是爲第二。

  3.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修心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回向舍。是爲第叁。

  4.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修觀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回向舍。是爲第四。

  (15)什麼是信等五根?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五根。雲何爲五。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方便。所修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16)什麼是四靜慮?

  《二萬頌般若》中說:“初靜慮定。或第二靜慮定。或第叁靜慮定。或第四靜慮定。”

  (17)什麼是四無礙解?

  《二萬頌般若》中說:謂四無礙解。雲何爲四。一義無礙解。二法無礙解。叁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

  

《曼陀羅表義》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甘丹大手印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