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嘉瓦仁波切禅思365▪P9

  ..續本文上一頁信仰。他很認真地對我說,他那時候最擔心的是,會對那些虐待他的人失去慈悲心。

  209.那些在法國、德國和英國,經曆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物資匮乏的人,就不會被一些小問題所難倒。他們對自己的處境十分滿意,因爲他們看過更糟糕的,倒是那些沒有曆經過二次大戰,無憂無慮,就像住在兒童樂園裏的人,一碰到困難就抱怨,就逃跑。他們一點也不知道珍惜眼前的幸福。

  210.新世代裏頭,有些對物質進步不滿意的,會轉而追求精神生活。我覺得這樣很好。無論如何,要意識到這個世界是由好的和壞的東西組成的,我們怎麼看待現實,有一大部分是由我們的精神造成的。

  (關于恐懼的禅思)

  211.有些人一醒過來,心裏就會充滿一種沒有辦法解釋的焦慮。這種感覺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有的是因爲小時候父母或兄弟姊妹對他不好,還有的是曾經遭到性侵害,人家對他們施暴,他們卻說不出來。漸漸地,他們心裏就會生出一種恐懼,因而感到痛苦。

  一旦他們終于能夠說出自身的經曆,如果這時候旁邊也剛好有個人來讓他們明白事情已經結束了,過去了,他們就會有機會爲人生中這樣一個章節畫上句號。在西藏我們說,得往裏頭吹,塞住的法螺才能通。

  212.我年輕的時候,總是很害怕黑漆漆的房間。時間過去了,這種恐懼也不見了。我們和人的交往也是這樣:你心裏愈封閉,就會愈害怕,愈覺得不安全;你愈是開放,就會覺得愈自在。這是我親身的經驗。我現在碰到人,無論對方是個大人物、乞丐,還是普通人,對我來說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笑容和一張開放而平易近人的臉。

  213.如果你緊張是因爲你對自己一點信心也沒有,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那麼請想一想,爲什麼要一開始就判自己出局。你一定找不出任何可以成立的理由,問題是來自于你看事情的方式,而不是你真的沒有能力。

  214.真正的慈悲,是當我們意識到別人和我們一樣敢有快樂的權利,才會存在。這樣的慈悲心會讓我們産生一種責任感。如果我們去培養這一類動機,我們對自己就會愈來愈有信心,然後信心減輕恐懼,讓我們有自信。如果你一開始就很堅決要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那麼就算失敗一次,兩次、叁次,也沒有什麼關系。你的目標很明確,所以你會繼續努力下去。

  215.少想到自己,多關心別人,是一個對抗焦慮的好辦法。假使我們真能看到別人的困難,那麼自己的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我們去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的信心會增加,焦慮就會減少。當然,要真心真意地想助人,如果只是爲了讓自己不再困擾,那麼我們最後還是會回到原點,不得不去面對自己的恐懼。

  (關于自殺的禅思)

  216.自殺是很難說的。自殺的理由非常多,有的是因爲內心充滿憂慮或焦慮;有的則是陷入絕望的深淵;有的因爲別人對他們怎麼樣——或沒怎麼樣——讓他們自尊心受損而自殺;還有那些深信自己會一事無成的人;那些有一種強烈欲望的人,當這個欲望沒有辦法滿足時,就因爲氣憤難消而結束自己的生命;還有那些任憑憂傷來把自己淹沒的人……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原因。

  217.一般來說,自殺的人同時讓所有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消失了。就算到目前爲止,他碰到的統統都是困難,但是這也不能證明將來他就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218.大部分的自殺都是情緒非常激動的時候犯下的。但是身爲一個人,我們不可以光憑一時的氣憤、渴望或焦慮,就作出那麼極端的決定。在沖動之下所采取的反應,攪錯的可能性很大。既然我們都有思考能力,那就在做出再也沒有辦法挽回的舉動之前,先讓心情平靜下來再說。

  219.我的導師蔣仁波切,跟我講過一個康區來的人,因爲太不快樂了,決定去跳拉薩的藏布江自盡。他帶了一瓶酒,跟自己說酒渴完了他就跳。剛開始他還很激動,來到河邊,在岸上坐了一下子,由于一直下不了決心跳下去,他就開始喝一點酒;又因爲這樣還是不能給他足夠的勇氣,他又喝了一點;最後,他腋下夾著一個空酒瓶,還是回到家裏。

  (關于孤獨孤立的禅思)

  220.我從一份調查書上得知,大多數的美國人都宣稱自己苦于孤獨。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承認在過去兩周以來,曾經深深地感覺到孤單。這樣的情形好像非常地普遍。城裏的街道上有幾千個人,但是不會看彼此一眼,就算眼光交接也不會笑,除非有人在中間幫他們正式介紹;在火車裏,大家並排坐在一起好幾個小時,但是也不會互相交談。這不是很奇怪嗎?

  221.我覺得,孤獨的感覺主要是由兩種因素造成的。首先是我們的人數變得太多了。從前世界上人口還沒有那麼多的時候,我們對人類這個大家庭的棣屬感應該會比較強烈,對彼此的認識比較深入,對互助合作的需要也比較大。即便是今天,在那些鄉下的小村子裏,大家都認識,工具和機器也都會借來借去,重大的工程就大家一起來。更早以前,他們甚至常常聚會,一起上教堂,一起禱告。那個時候的人,溝通的機會比較多。

  現在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好幾百萬人擠在大都市裏。看著這些人,我們還會以爲,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上班和領薪水。每個人好像都過著獨立的生活。現代化機器給了我們很大的自主性,而我們以爲——當然是錯的——別人愈來愈不能影響到自己過得好不好。于是,這樣的情況助長了冷漠和孤獨的感覺。

  222.第二個感覺到孤單的原因,就我看來,在于現代社會中大家要做的事情都太多了,連去跟人家說個話,即使只是問他“好不好”,我們都覺得浪費了兩秒鍾的寶貴人生;才結束一天的工作,就把頭往報紙裏栽:“看看有什麼新聞!”跟朋友聊聊天,那是浪費時間。

  223.在城市裏,我們常常認識很多人,見了面要打招呼,但是這樣就可能和每個人都得聊上兩句,有點麻煩。所以我們會避免接觸,如果有人來跟我們說話,我們就會覺得好像受到侵犯似的。

  224.住在大城市的人會覺得孤單,意思不是他們沒有人作伴,而是沒有人關心。這樣可能會讓他們的心理變得很不健康。另外一方面,那些在一種溫暖氣氛下長大的人,身、心和行爲都會有比較正面與和諧的發展。

  225.我們的社會愈來愈不人性,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機械化。一早出門工作,下班後就到酒吧或別的地方去玩樂。然後喝得醉熏熏的,很晚才回家,睡沒幾個小時天就亮了,于是半睡半醒地又得去上班。都市人不都是這樣過了好一部分的人生?再說因爲人人變得好像某種機器的一個零件,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都得配合整個的節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樣的情況變得難以忍受,于是我們就開始把自己封閉在冷漠裏頭。

  226.晚上不要太常去買醉,工作做完了,最好就回家,安安靜靜地吃頓飯,喝杯茶或其他飲料,看本書,讓自己放松,然後懷著輕松的心情上床睡覺,早上早點起床。如果你是在神清氣爽的狀態下出門工作,我想你的生命一定會有所不同。

  227.大家都知道孤獨的感覺沒有好處,令人不快,我們都應該想辦法對抗它。不過因爲孤獨成因和狀況非常之多,所以要及早防治。做爲社會基本組成單位的家庭,應該成爲一個給我們快樂,讓我們可以在愛和關懷中獲得充分發展的地方。

  228.如果你對別人有怨恨之心,別人對你自然也會有同樣的感覺,于是懷疑和恐懼就會在你們之間造成距離,使你們覺得孤單和孤立。你身邊的人不見得會對你有這種負面的感覺,但是由于你自己的一些情緒,有些人可能就會用負面的眼光來看你。

  229.如果孩子們在家裏和學校裏,都能夠在一種溫暖的氣氛下長大,那麼他們成年後入社會,就有能力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孩子就算和人第一次見面,也不會緊張,不會害怕跟對方說話,他們會讓整個氣氛都不一樣,讓人不再覺得那麼孤獨。

  (關于憤怒的禅思)

  230.當我們內心充滿憤恨的時候,整個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覺得不舒服,大家都看得出我們在生氣,沒有人想跟我們在一起。除了蚊子和跳蚤,因爲它們就只想吸我們的血而已,不然,連那些動物看到我們也要逃之夭夭!我們會變得沒有胃口,覺也睡不著,有時候還會生潰瘍,如果這樣一直下去,肯定會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剩下的日子又少了好幾年。

  何苦呢?氣到頭來,我們還是永遠不可能讓所有的敵人都消失。你們聽過有誰有辦法做到這樣?只要我們心裏住著憤怒或怨恨這樣的內敵,就算今天把一切外敵都消滅得一幹二淨,明天照樣又會生出新的來。

  231.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那些心靈的毒素:無知、怨恨、欲望、妒忌和驕傲。只有這些能夠摧毀我們的快樂。尤其是憤怒或怨恨,世界上大部分的不幸,從家庭紛爭一直到最大規模的沖突,都是由它們所引起的,它們會讓任何愉快的情況變得令人難以忍受。沒有一個宗教會鼓吹它們的價值,大家強調的都是愛和慈悲。我們只要去看各種對天堂的描述,就知道裏頭講的都是和平、美、奇花異草和美麗的花園,從來沒有人——就我所知——會說天堂裏有什麼戰爭和沖突。由此可見,生氣真的一點好處也沒有。

  232.怎麼樣處理自己的憤怒?有些人認爲不是一個缺點。那些沒有習慣觀照自己靈性的人,會覺得憤怒是他們天性的一部分,不應該壓抑,而是要表達出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我們也可以說無知和文盲是我們性靈的一部分,因爲我們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然而我們卻要盡一切努力來消除它們,沒有人抗議說這些是我們的天性,應該要保持原狀。那麼爲什麼不能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破壞性更大的怨恨或憤怒呢?這實在很值得一試。

  233.學習需要時間。雖然我們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不過變得比較不那麼無知是好的。同樣的道理,要從此以後都不再生氣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如果可以做到某種程度…

《嘉瓦仁波切禅思36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空法師法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