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水清涼月——談梭巴仁波切
作者:圖敦秋映
發願要像密勒日巴一般
梭巴仁波切在七、八歲時,讀了密勒日巴的傳記以後,受到啓發,就發願要像密勒日巴一樣依止上師修行。所以仁波切的一生也就如同密勒日巴一般承事所有的上師,完全舍棄對自我的貪著,完全的奉獻給上師。
一位師父提到,在2000年時,梭巴仁波切邀請卻殿仁波切到美國的金剛手中心弘法,傳授灌頂及帶閉關,這也是梭巴仁波切第一次向卻殿仁波切求法。金剛手中心只有一間上師房,而平常這是梭巴仁波切休息的地方,當卻殿仁波切抵達時,梭巴仁波切自己提說要把他的房間供養卻殿仁波切居住,自己則欣喜地住在臨時由辦公室圍搭起來的房間。
雖然中心已有廚師,卻殿仁波切也有侍者,但是仁波切仍親自下廚做飯供養卻殿仁波切。有一天早上,梭巴仁波切爲大家開示時,到了10:30分左右,仁波切說到:“今天我要下廚做飯供養卻殿仁波切,所以今天先講到此。”當仁波切提到這件事時,表情是那麼地喜悅、歡喜,充滿赤子之心;在座的弟子們看了都非常感動,並且體悟道梭巴仁波切示現了如何依止上師之道。
1999年梭巴仁波切邀請薩迦究給仁波切到臺灣傳時輪金剛灌頂,在前行記者會中,當薩迦究給仁波切莅臨現場時,梭巴仁波切馬上五體投地的向究給仁波切行大禮拜,在場的人都很驚訝,在世界各地已擁有廣大衆多弟子的仁波切如此地謙卑!有位記者提到:當看到梭巴仁波切行五體投地大禮拜時,他當時非常感動,並且讓他當下了解到藏傳佛教提到依止上師的真正內涵,在這之前他一直對于藏傳佛教強調依止上師的重要性一直不能理解。
梭巴仁波切不止對弟子們教戒,自己也是如同密勒日巴一般的承事他所有的上師。
薩迦究給仁波切都贊歎“梭巴仁波切是個叁昧耶戒非常非常清淨地具格弟子。”
晝夜不間斷的利益衆生
梭巴仁波切常常對侍者提到:“如果對衆生沒有利益的話,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承續前世修行證量及利益衆生的願力,晝夜不眠,將生命中的每一刻都用來利益衆生,決不浪費生命的任何一分鍾。
仁波切的侍者普賢法師形容,早期剛開始承侍梭巴仁波切時,無法適應幾乎沒有睡眠的日子,仁波切白天會客,開示或灌頂到半夜。半夜回來後,仁波切就開始禅修作功課、大禮拜。天一亮,又開始一天的行程,接見求見者、開示到半夜等等。他形容前面第一、二年,幾乎沒有睡眠的日子,因爲仁波切晝夜不間斷的在弘法利生,剛開始的他非常不適應,有次去銀行時因爲多日無眠,竟極度疲憊的站在櫃臺面前睡著了。
多年前澳洲的一個中心,一直向仁波切祈請到澳洲弘法,祈請了好幾年,最後好不容易排到行程,仁波切答應到該中心弘法一個禮拜。在這一個禮拜中,仁波切每天開示灌頂到半夜甚至清晨,每天都有法會沒有任何空檔。一個禮拜後,仁波切離開該中心要前往另一地方弘法時,會長及衆弟子們前來送行。會長再向仁波切送行時,一會悲傷地哭,一會又哈哈大笑。仁波切很好奇地問他:“怎麼了?”會長答道:“仁波切!我很傷心,仁波切來了一個禮拜,又要走了。另一方面,我又很高興,仁波切要走了,我總算可以睡覺了!”仁波切及衆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無私的心利益衆生永遠是第一位
彌勒佛像建造計劃須要龐大的經費,一天一位弟子安排一位商人見梭巴仁波切希望這位人士能贊助彌勒大佛計劃,結果仁波切見這位人士,回答他對于佛法禅修的相關問題後,仁波切請這位人士贊助色拉寺飲食基金(供養色拉寺叁千多位僧衆飲食的費用)。事後,該名弟子非常不解的問仁波切,彌勒計劃很緊急需要經費,仁波切爲何請那個人贊助色拉寺而不是彌勒計劃?仁波切回到:「因爲經過觀察,對這位人士來說,供養色拉寺對他有最大的利益,當彌勒計劃的執行長彼德知道此事時,向侍者普賢法師報怨:「好不容意安排這位富商要幫助彌勒計劃怎麼請他贊助色拉寺
」普賢法師說到:「不可以這樣想,仁波切作事永遠是以對那爲衆生有最大的利益爲主。」
一切行皆是法的示現
在梭巴仁波切心中,所有一切都應如噶當派祖師所說的:“如果貪求此生不是佛法,是惡業。”而在仁波切的一切舉止中,都是法的示現。
仁波切有陣子血壓很高,醫生建議仁波切要散步運動。因此侍者普賢法師總是想辦法要在仁波切繁忙的行程中擠出一點時間,讓仁波切外出散步。但是好幾次都被仁波切拒絕,仁波切回到:“作運動,那作大禮拜就是最好的運動。”于是仁波切就開始作大禮拜,拜了一個小時以後,仁波切請侍者再量一次血壓,結果血壓真的下降了。
有位弟子問仁波切怎麼變瘦。仁波切回答:“繞塔慢跑!因爲佛塔是一種極具加持力的聖物,如果繞塔慢跑,既可累積無量功德,又可減肥。否則只是單純的慢跑運動,那只是一種不善業。”
一位弟子提到和仁波切在尼泊爾繞大塔的經驗。有一次和仁波切去繞缽答大塔,一到大塔旁邊時,仁波切向大家說到:“我們現在來作大禮拜”。于是大家就開始找看看那一塊地最幹淨,沒有灰塵沒有鴿子大便,大家都知道尼泊爾是一個落後國家,環境衛生很差,但是當大家正在擦地,清理地板時,卻發現仁波切已經“啪!”一聲,開始作起大禮拜,而仁波切的僧袍及額頭都已沾滿的灰塵,但仁波切一點都不以爲意,仍繼續不斷地大禮拜。當時那位弟子覺得非常慚愧:我們還是執著這個色身是最重要的。
不可思議的定力
梭巴仁波切隨時安置于定中。
一群西方弟子跟著仁波切去朝聖,當他們到達竹林精舍時,仁波切向大家說到以前佛陀在此講經的種種因緣,最後仁波切告訴大家:“現在我們一起來禅座。”結果仁波切一入定就四五個鍾頭。
仁波切時常告戒弟子,成佛需要廣大資糧,因此要廣修供養。常常要弟子們多點燈供佛增長智能。
有一天,仁波切在中心佛堂囑附點酥油燈供佛,仁波切說:“現在是佛陀殊勝日,功德增長,再多一點燈。”結果這位弟子向仁波切說到:“仁波切燈太多了,好熱。”
仁波切說:“沒關系,放到我房間去。”
該弟子回到:“這樣仁波切房間會太熱了”
仁波切說:“沒關系”。並且要該弟子把所有的燈及聖誕燈都放到他的房間供佛,當該名弟子把所有的燈在仁波切房間點燃時,室內溫度非常地高,非常熱,但仁波切一點都不受影響,馬上入定禅修。
不可思議的大悲心
如果問身爲梭巴仁波切的弟子,爲何依止梭巴仁波切,會異口同聲的回答:“被仁波切不可思議的悲心所攝受、感動。”幫助一切受苦的衆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是梭巴仁波切不可思議的願力。
有位曾經當過臺北經續法會長的居士提到:“當我第一次去見仁波切時,被仁波切的慈悲心感動,當我跟仁波切提到我得了癌症時,仁波切是全神貫注、非常慈悲的看著我,好像我是這個世界上他唯一的一位子女一般,其它事情都不重要,只有當下的我是最重要的,仁波切是表現出體諒,同情我的病情……”很多見仁波切的人都有此感受,深感仁波切視他們爲唯一子。
以放生來說,一位弟子提到,有次到坪林放生,大概太遠,還是時間太久的緣故,仁波切用大悲咒水要加持魚時,發現有些魚已經流血,或咽咽一息,仁波切覺的非常難過,不忍心,要大家馬上就放這些魚到湖裏,大家輪流在擡魚,而仁波切也跟著擡,而且由于記罣著這些魚的生命垂危,仁波切是用飛奔的速度跑到湖邊,來回好幾趟,由于湖邊剛下過雨,地面非常泥濘,如此的奔跑非常危險,這位弟子跑過去向仁波切說:“仁波切請小心!”但是仁波切沒有理他,仁波切只關注著那些魚正在受不可思議的苦,要敢快將他們放到湖中,減輕他們的痛苦,一點也沒有放慢腳步。這位弟子非常擔心仁波切會被滑倒。最後,他懇求仁波切道:“仁波切爲了一切衆生,請小心保重!”一聽到這句話,仁波切當下才放慢腳步。
在美國,由于地廣,有時開車要好幾個鍾頭才能到達目的地。有一天仁波切發現車子在行駛過程中,總是會有很多在空中盤懸的小小昆蟲,撞到車子而死,仁波切看了于心不忍,就思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幫助那些小昆蟲,最後仁波切查到一個咒語,任何衆生只要接觸到那個咒語的話,就可獲得加持,淨化無量劫的惡業。
于是仁波切就在他這部車子四周圍寫上了這個咒語,那些昆蟲如果碰觸到車子的話,將可獲得加持、淨化無量的惡業。因此,仁波切的車是很特別的,是一部寫滿咒語的車子。
精進
仁波切不只在弘法利生上晝夜不間斷的在利益衆生,在個人修持上也是非常精進。在個人所受持的灌頂儀軌上,不論多麼忙碌仁波切是從不間斷。仁波切示現給弟子廣大累積資糧及忏悔的重要性。
有一年,仁波切在臺北弘法,白天接見絡繹不絕的房客,晚上在臺北辛亥路的活動中心弘法開示,法會結束回到中心時,已經晚上11點了。回到中心後,仁波切仍然精進的作大禮拜。雖然已經忙了一整天,跟在身旁的弟子,已經疲憊不堪,拜了幾下就站在一旁,仁波切仍是非常有精神的、勇猛不斷的在作大禮拜。令在旁的弟子總是非常慚愧體悟到自己的精進力是非常的微弱的。梭巴仁波切總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來累積福德。他總是善巧的運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轉爲修行道。
除了精進大禮拜以外,在獻曼達上,仁波切也是示現廣修供養的典範。一位曾當過仁波切侍者的美國弟子說到:“有天早上,他進去仁波切房間時,看見仁波切捧著曼達盤在作獻曼達,他就出去。過了半小時,他再進去,仁波切還是一模一樣的姿勢在獻曼達,都沒有動。再過一會進去,仁波切還是捧著曼達在觀想獻曼達,沒有任何移動。”仁波切常在開示中提到,常常有人爲了圓…
《千江水清涼月——談梭巴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