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前不認識,念《羅漢儀軌》,略的也好,廣的也好,念過就算數了。,那麼經過這次學習,大家對每一位阿羅漢都有一定的認識,也起了極大的恭敬心、信仰心,同時知道他們的加持力,哪一尊阿羅漢對哪一方面有特殊的加持,那麼自己哪一方面有欠缺的,需要他的加持的,就多多地從自己相應的那個尊者面前多多地祈求、禮拜、供養,總的來說呢,就是正法久住了。今天時間到了。
《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第十叁講
上一次我們講到十四尊大阿羅漢,今天我們接下去第十五尊,善護藏尊者。
十六大阿羅漢之十五 善護藏尊者
頂禮毗呼山王住 聖尊成就善護藏
雙手捧持經函卷 一千四百羅漢俱
加持師身壽康法流永 聖教旌旗廣布民物殷
愍念濁世苦惱諸衆生 如能仁囑毗呼山王住
不舍生死利益衆有情 尊者聖善護藏我頂禮
執持叁部經函近面翻 開示衆生叁乘聖道故
如來聖教增廣十方徧 尊者善護藏師我贊禮
見聞憶念禮供聖相力 我與量等虛空諸有情
一切時中不墮諸邪見 建正法幢叁學通究竟
緣念上座尊者善護藏 能作修行清淨阿蘭若
人及非人不能予災害 叁部教法增上願修成
這個第十五尊蘇頻陀尊者,翻的是善護藏,這是有他的涵義的。
先說這位尊者的功德,他是講叁乘道正見第一,他喜歡在阿蘭若處(淨地)住,很自在地教化十方一切衆生。他的標志是拿著經書,“近面翻”,就是靠近臉面翻經書。翻經書目的是說法,看衆生叁乘道(聲聞、緣覺、菩薩叁乘),隨機應化,什麼樣的根機說什麼樣的法,這樣可以把佛的聖教增廣遍十方。假使我們有人見聞、憶念、禮拜、供養這位尊者的話,什麼時候都不會墮邪見,因爲他正見第一,得了他的開示,得了他的加持,不會墮到邪見裏面去。我們假如說住持正法的,就可以樹立法幢,叁學能夠通達究竟。憶念善護藏尊者,能夠使我們修行的人,在清淨的阿蘭若裏住,一切非人不能侵犯,不遇災害,叁部正教可以證到。那就是說他是有正見的,開示叁士正道的,只要憶念他,一切災難不能侵害。這是他的功德。
我們看其他的資料裏有怎麼說的。這是第十五尊蘇頻陀,印度的原名爲蘇頻陀,這個名字的來曆是什麼原因呢?是有原因的。我們先說,他是住在毗呼拉山裏的,他的周圍有他的隨從弟子一千四百,都是阿羅漢。他的標志是拿了經書,兩個手拿經書的。經書是釋迦牟尼佛的經書,根據釋迦牟尼佛的意志,傳播他的佛教,教化十方。這個經書就是他的標志,只要有人能看到、碰到、甚至于憶念、觀想他的經書,都可以得到他的加持,能夠得多方面得知識(當然這主要是佛教的叁乘知識),可以克服一切人天的苦難,還有使他得到殊勝的智慧。
蘇頻陀尊者聖迹
他的一生的經曆,他是在過去印度一個洛瑪巾的地方,有一個人去他們那裏請釋迦牟尼佛應供,應供後就說法,說法後有很多人就皈依佛門。這個地方有一個很有錢的人,他跟一個也是有地位的女人結婚,一起生活得很好,在佛受了人家邀請說法不久之後,這個有錢人的女人就懷孕了。當她十月懷胎生下來之後,這個孩子全身都是爛的,他的瘡疤裏邊流出很多膿血,一直有臭氣。那麼很奇怪了,這個小孩才養下來渾身都是爛的,膿瘡,很臭。看了這個情況,他的父母非常擔心,他很有錢,盡量把自己的錢,利用自己的身份,到處去請求好的醫生,甚至于那些婆羅門搞法術的那些人,希望把他的孩子的病治好,還專門請人來護理這個孩子。爲了孩子的治病,他就不惜一切的錢財,但是他花了很多錢,結果沒有效果,瘡還是沒有治好—這是業報病,不是四大病了。四大病可以醫藥治,業報病是要忏悔的—這個孩子他因爲渾身是瘡,他父母不好意思,總是把布包起來(印度人穿衣服用布包的),就是衣服穿得嚴嚴的,不給人家看到他身上的瘡疤,所以這個名字叫蘇頻陀。蘇頻陀就是保護起來的意思,那就是善護藏,把他保護起來,把身體把他蓋住(這裏翻的是“隱形”),這就是蘇頻陀的來源。他渾身是瘡,父母不好意思,不給人家看到,全身用布(就是衣服)把他包得嚴嚴的,把身體隱蔽起來,遮起來,就叫蘇頻陀。
有一天,蘇頻陀一個朋友,跟他年紀差不多的,到他們家裏做客。他經常到舍羅筏塞底城(佛住的地方)。他就跟蘇頻陀的父親說舍羅筏塞底城這個地方有很多有名的醫生,還有很好的貴重的藥材,如果把蘇頻陀送到那裏去,有可能治得好。他的父母當然只要孩子病能夠好,什麼都肯舍得幹的,就派一些年輕人帶上足夠的錢,跟蘇頻陀一起到舍羅筏塞底城去。那邊雖然醫療條件很好,但是盡了很大的努力,還是不能醫好。因爲他是業報病,跟四大病不一樣,醫療是沒有效果的。因爲他住在這個地方,靠近佛的祗陀林很近,祗陀林就是祗樹給孤獨園。有一次,他住在那裏,蘇頻陀偶然的跑到祗陀林去,就看到釋迦牟尼佛。他心裏很奇怪,很驚奇,也很佩服,因爲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看了之後,大家都會起恭敬心。他看到佛後馬上表示他的恭敬,對佛作禮。釋迦牟尼佛有神通嘛,知道蘇頻陀這個人身心都痛苦,身上滿是膿瘡,很苦,心裏當然不好意思,害了那種病,不體面,也很痛苦,衣服包得緊緊的,印度很熱,這樣子很難受。佛針對他的情況給他說法,說法之後,蘇頻陀就有一定的啓發,他就出家了。出家後沒有多久,他就證到阿羅漢果。蘇頻陀他的朋友、年輕的那些人,也是同樣的聽了佛法之後,看透了塵世,出家成了僧人,他跟他一些要好的朋友都出家了,他自己證了阿羅漢果。
有一次,佛的弟子問佛陀:“蘇頻陀尊者他爲什麼生了一身的瘡,渾身是臭,見不得人的,只有衣服包得嚴嚴的,瘡也包起來,臭味也蓋下去了,這樣子很難受,經常要這樣做;他這樣子業報重,爲什麼他又很快的碰到佛之後,有這個善根要出家,而且很快的證了阿羅漢果呢?過去他的因緣是什麼?請佛解釋一下。”釋迦牟尼佛就說了:“這個蘇頻陀尊者,在前世造了一個業,今世決定要得報應的。”這是業果的問題,我們說造了業不報是沒有的。這個《廣論》裏講業果的時候講得很細。造業是自己過去的煩惱心,造了之後它成熟後,就要受報的。
蘇頻陀的因緣是這樣子的:就是在過去某一世的時候,他在大城市裏做生意,另外一個商人—做生意總是搶生意了,我們記得,我們這裏有一個居士,他以前經常來的,他開了一個服裝店,他旁邊也有一個服裝店,但是他服裝店生意特別好,旁邊那一家服裝店很氣,經常跑去無理的打他們。這個做生意,爲了生意就結了仇恨。這個情況可能也是生意上的一些問題,跟另外那個商人有仇恨。
這個蘇頻陀過去的前世他很有錢,給當地的國王送了很多的禮,這樣國王對他感情比較好,他就在國王面前說那個商人的壞話,要求國王懲罰他。國王因爲經常拿他的供養對他有好感,也就聽他的話,把那個人抓來,抓來用鞭子抽,抽得很厲害,抽得那個人遍身流血流膿。這樣子打傷之後,蘇頻陀的前世心很毒,已經是遍身鮮血,流得很厲害,遍身得傷痕,他還要用一個有毒的藥粉,塗在他的傷口裏,使他更痛。這個人本來是打傷了,又加了毒藥粉的刺激,渾身腐爛,出了很多的膿水。他的朋友看到他很苦惱,他無緣無故的挨了一頓打,還用毒藥,弄的遍身膿血,可憐他,照顧他。
這一位商人因爲他受了一頓苦,他就看破紅塵,就出家修行去了。當時不是佛出世的時候,他經過努力的修行成了一個獨覺,自己開悟了,成了聖者,當然不記仇。但是他想到以前打他的那個商人(就是蘇頻陀的前生),他這樣做,將來他的惡業成熟之後,那是很苦惱的,要受大苦的。他就希望對方不受苦惱,他就到蘇頻陀的前生那裏去,叫他趕快忏悔。這個獨覺爲了要使他相信這些道理,就顯了很多神通,在空中飛行等等,蘇頻陀的過去的前生跟一般的人看到之後,感到這個人確實了不得,成了聖者,神通也有了,心裏很佩服,很敬重他。但是又害怕,因爲他過去對他很不好。他就在獨覺面前忏悔他過去所造的那些惡業,希望他能夠原諒他。當然獨覺心裏根本不在乎,但是造的業是你自己造的,受報是你自己的阿賴耶識裏種子成熟了,自己受苦啦。這樣忏悔之後,當然罪要減輕了。蘇頻陀的前生忏悔之後,又向獨覺供養了很多飲食、衣服,飲料等等,供養了很多,誠心誠意的忏悔。忏悔之後,如果忏得好,惡道是可以免了,但是余報全部洗幹淨是不容易了。
蘇頻陀尊者(前生)雖然忏悔了,但是因爲造的業是很不好的業,他之後五百世轉生都是沒有例外的,都給人打死的,鞭子抽死的,雖然惡道免去,但是死後五百世,忏悔之後,還是一點余報還是沒盡,他五百世裏邊都是給人家鞭子抽死的。這一輩子能成阿羅漢,還是這個報,渾身的皮肉都是腐爛的,流出是很臭的膿血的味道—就是說業果是不容忽視的,雖然你忏悔了,但是要一點不受,那是不容易—蘇頻陀尊者(前生),他這個事情過了之後,他後來碰到迦葉佛的時候,皈依了佛。他的朋友,現在也是朋友,過去也是朋友,都一起皈依了迦葉佛,在迦葉佛下邊也受持戒律。就這個善根,所以在現在碰到釋迦佛,也能如法的出家,乃至于成阿羅漢果。所以說,善業有好的報,惡業要感苦的果,這是不容人的意思來改變的。這是天然的客觀規律,我們只有認識了這個客觀規律,不要去觸犯這個規律,自然惡果就不會有,好的業善業多造,將來好的果也是成阿羅漢,成佛,這可能性都有,所以業報是無情的。…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