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前不认识,念《罗汉仪轨》,略的也好,广的也好,念过就算数了。,那么经过这次学习,大家对每一位阿罗汉都有一定的认识,也起了极大的恭敬心、信仰心,同时知道他们的加持力,哪一尊阿罗汉对哪一方面有特殊的加持,那么自己哪一方面有欠缺的,需要他的加持的,就多多地从自己相应的那个尊者面前多多地祈求、礼拜、供养,总的来说呢,就是正法久住了。今天时间到了。
《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第十三讲
上一次我们讲到十四尊大阿罗汉,今天我们接下去第十五尊,善护藏尊者。
十六大阿罗汉之十五 善护藏尊者
顶礼毗呼山王住 圣尊成就善护藏
双手捧持经函卷 一千四百罗汉俱
加持师身寿康法流永 圣教旌旗广布民物殷
愍念浊世苦恼诸众生 如能仁嘱毗呼山王住
不舍生死利益众有情 尊者圣善护藏我顶礼
执持三部经函近面翻 开示众生三乘圣道故
如来圣教增广十方徧 尊者善护藏师我赞礼
见闻忆念礼供圣相力 我与量等虚空诸有情
一切时中不堕诸邪见 建正法幢三学通究竟
缘念上座尊者善护藏 能作修行清净阿兰若
人及非人不能予灾害 三部教法增上愿修成
这个第十五尊苏频陀尊者,翻的是善护藏,这是有他的涵义的。
先说这位尊者的功德,他是讲三乘道正见第一,他喜欢在阿兰若处(净地)住,很自在地教化十方一切众生。他的标志是拿着经书,“近面翻”,就是靠近脸面翻经书。翻经书目的是说法,看众生三乘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随机应化,什么样的根机说什么样的法,这样可以把佛的圣教增广遍十方。假使我们有人见闻、忆念、礼拜、供养这位尊者的话,什么时候都不会堕邪见,因为他正见第一,得了他的开示,得了他的加持,不会堕到邪见里面去。我们假如说住持正法的,就可以树立法幢,三学能够通达究竟。忆念善护藏尊者,能够使我们修行的人,在清净的阿兰若里住,一切非人不能侵犯,不遇灾害,三部正教可以证到。那就是说他是有正见的,开示三士正道的,只要忆念他,一切灾难不能侵害。这是他的功德。
我们看其他的资料里有怎么说的。这是第十五尊苏频陀,印度的原名为苏频陀,这个名字的来历是什么原因呢?是有原因的。我们先说,他是住在毗呼拉山里的,他的周围有他的随从弟子一千四百,都是阿罗汉。他的标志是拿了经书,两个手拿经书的。经书是释迦牟尼佛的经书,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意志,传播他的佛教,教化十方。这个经书就是他的标志,只要有人能看到、碰到、甚至于忆念、观想他的经书,都可以得到他的加持,能够得多方面得知识(当然这主要是佛教的三乘知识),可以克服一切人天的苦难,还有使他得到殊胜的智慧。
苏频陀尊者圣迹
他的一生的经历,他是在过去印度一个洛玛巾的地方,有一个人去他们那里请释迦牟尼佛应供,应供后就说法,说法后有很多人就皈依佛门。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他跟一个也是有地位的女人结婚,一起生活得很好,在佛受了人家邀请说法不久之后,这个有钱人的女人就怀孕了。当她十月怀胎生下来之后,这个孩子全身都是烂的,他的疮疤里边流出很多脓血,一直有臭气。那么很奇怪了,这个小孩才养下来浑身都是烂的,脓疮,很臭。看了这个情况,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很有钱,尽量把自己的钱,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处去请求好的医生,甚至于那些婆罗门搞法术的那些人,希望把他的孩子的病治好,还专门请人来护理这个孩子。为了孩子的治病,他就不惜一切的钱财,但是他花了很多钱,结果没有效果,疮还是没有治好—这是业报病,不是四大病了。四大病可以医药治,业报病是要忏悔的—这个孩子他因为浑身是疮,他父母不好意思,总是把布包起来(印度人穿衣服用布包的),就是衣服穿得严严的,不给人家看到他身上的疮疤,所以这个名字叫苏频陀。苏频陀就是保护起来的意思,那就是善护藏,把他保护起来,把身体把他盖住(这里翻的是“隐形”),这就是苏频陀的来源。他浑身是疮,父母不好意思,不给人家看到,全身用布(就是衣服)把他包得严严的,把身体隐蔽起来,遮起来,就叫苏频陀。
有一天,苏频陀一个朋友,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到他们家里做客。他经常到舍罗筏塞底城(佛住的地方)。他就跟苏频陀的父亲说舍罗筏塞底城这个地方有很多有名的医生,还有很好的贵重的药材,如果把苏频陀送到那里去,有可能治得好。他的父母当然只要孩子病能够好,什么都肯舍得干的,就派一些年轻人带上足够的钱,跟苏频陀一起到舍罗筏塞底城去。那边虽然医疗条件很好,但是尽了很大的努力,还是不能医好。因为他是业报病,跟四大病不一样,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他住在这个地方,靠近佛的祗陀林很近,祗陀林就是祗树给孤独园。有一次,他住在那里,苏频陀偶然的跑到祗陀林去,就看到释迦牟尼佛。他心里很奇怪,很惊奇,也很佩服,因为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看了之后,大家都会起恭敬心。他看到佛后马上表示他的恭敬,对佛作礼。释迦牟尼佛有神通嘛,知道苏频陀这个人身心都痛苦,身上满是脓疮,很苦,心里当然不好意思,害了那种病,不体面,也很痛苦,衣服包得紧紧的,印度很热,这样子很难受。佛针对他的情况给他说法,说法之后,苏频陀就有一定的启发,他就出家了。出家后没有多久,他就证到阿罗汉果。苏频陀他的朋友、年轻的那些人,也是同样的听了佛法之后,看透了尘世,出家成了僧人,他跟他一些要好的朋友都出家了,他自己证了阿罗汉果。
有一次,佛的弟子问佛陀:“苏频陀尊者他为什么生了一身的疮,浑身是臭,见不得人的,只有衣服包得严严的,疮也包起来,臭味也盖下去了,这样子很难受,经常要这样做;他这样子业报重,为什么他又很快的碰到佛之后,有这个善根要出家,而且很快的证了阿罗汉果呢?过去他的因缘是什么?请佛解释一下。”释迦牟尼佛就说了:“这个苏频陀尊者,在前世造了一个业,今世决定要得报应的。”这是业果的问题,我们说造了业不报是没有的。这个《广论》里讲业果的时候讲得很细。造业是自己过去的烦恼心,造了之后它成熟后,就要受报的。
苏频陀的因缘是这样子的:就是在过去某一世的时候,他在大城市里做生意,另外一个商人—做生意总是抢生意了,我们记得,我们这里有一个居士,他以前经常来的,他开了一个服装店,他旁边也有一个服装店,但是他服装店生意特别好,旁边那一家服装店很气,经常跑去无理的打他们。这个做生意,为了生意就结了仇恨。这个情况可能也是生意上的一些问题,跟另外那个商人有仇恨。
这个苏频陀过去的前世他很有钱,给当地的国王送了很多的礼,这样国王对他感情比较好,他就在国王面前说那个商人的坏话,要求国王惩罚他。国王因为经常拿他的供养对他有好感,也就听他的话,把那个人抓来,抓来用鞭子抽,抽得很厉害,抽得那个人遍身流血流脓。这样子打伤之后,苏频陀的前世心很毒,已经是遍身鲜血,流得很厉害,遍身得伤痕,他还要用一个有毒的药粉,涂在他的伤口里,使他更痛。这个人本来是打伤了,又加了毒药粉的刺激,浑身腐烂,出了很多的脓水。他的朋友看到他很苦恼,他无缘无故的挨了一顿打,还用毒药,弄的遍身脓血,可怜他,照顾他。
这一位商人因为他受了一顿苦,他就看破红尘,就出家修行去了。当时不是佛出世的时候,他经过努力的修行成了一个独觉,自己开悟了,成了圣者,当然不记仇。但是他想到以前打他的那个商人(就是苏频陀的前生),他这样做,将来他的恶业成熟之后,那是很苦恼的,要受大苦的。他就希望对方不受苦恼,他就到苏频陀的前生那里去,叫他赶快忏悔。这个独觉为了要使他相信这些道理,就显了很多神通,在空中飞行等等,苏频陀的过去的前生跟一般的人看到之后,感到这个人确实了不得,成了圣者,神通也有了,心里很佩服,很敬重他。但是又害怕,因为他过去对他很不好。他就在独觉面前忏悔他过去所造的那些恶业,希望他能够原谅他。当然独觉心里根本不在乎,但是造的业是你自己造的,受报是你自己的阿赖耶识里种子成熟了,自己受苦啦。这样忏悔之后,当然罪要减轻了。苏频陀的前生忏悔之后,又向独觉供养了很多饮食、衣服,饮料等等,供养了很多,诚心诚意的忏悔。忏悔之后,如果忏得好,恶道是可以免了,但是余报全部洗干净是不容易了。
苏频陀尊者(前生)虽然忏悔了,但是因为造的业是很不好的业,他之后五百世转生都是没有例外的,都给人打死的,鞭子抽死的,虽然恶道免去,但是死后五百世,忏悔之后,还是一点余报还是没尽,他五百世里边都是给人家鞭子抽死的。这一辈子能成阿罗汉,还是这个报,浑身的皮肉都是腐烂的,流出是很臭的脓血的味道—就是说业果是不容忽视的,虽然你忏悔了,但是要一点不受,那是不容易—苏频陀尊者(前生),他这个事情过了之后,他后来碰到迦叶佛的时候,皈依了佛。他的朋友,现在也是朋友,过去也是朋友,都一起皈依了迦叶佛,在迦叶佛下边也受持戒律。就这个善根,所以在现在碰到释迦佛,也能如法的出家,乃至于成阿罗汉果。所以说,善业有好的报,恶业要感苦的果,这是不容人的意思来改变的。这是天然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认识了这个客观规律,不要去触犯这个规律,自然恶果就不会有,好的业善业多造,将来好的果也是成阿罗汉,成佛,这可能性都有,所以业报是无情的。…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