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跟我们讨论这个自然界的规律的问题。现在科学家不是在研究客观的规律嘛,自然界的一些规律,研究得很好嘛,很多的东西可以用这个规律对人类做很多有利的事情。但是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善恶的规律,他们没有发现。“做了善业该得什么好的果?造了恶业得什么苦的果?”这个规律,从古到今,科学家,乃至廿一世纪的科学家还是没有一分一毫的发现这个规律。他们的规律都在物质上的,离开心识的里面造的,所以虽然发现了很多很大的发明。比如说,原子的发现可以对人类造很大的福,但是也可以对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过去诺贝尔发明了*,他是想拿来造福人类,开山开矿有了这个*,可以省很多人力,但是没有想到拿来战争用,杀害了很多的人。他晚年非常后悔,就把他赚的钱就用来做诺贝尔奖,对世界的人类和平、幸福的事业有贡献的,就每年发一次他的奖金。但是这个已经迟了,*的利用到现在还在用,还在用作杀人的武器,杀害的力量太大了。那就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的研究执着于物质方面的规律,而把心识方面那一部份抹杀了,那么再研究下去,也不可以达到佛陀的觉悟的高度。有的人说,科学研究的最高度可以达到知识面扩大,可以到成佛一样,得到佛的智慧—这是永远得不到的!因为你是在片面的发展。他们发展的方向和他的发展的工具都是不对头的。我们说佛的智慧,现量智;而我们现前科学用的是五官,眼耳鼻舌身。这个眼耳鼻舌身本身就是有错误的,看东西看的是片面的,错误的东西,是遍计所执的东西,同时有业报的局限性在里面—同样是一个水,人看见是水,天人看见是琉璃,饿鬼看见是脓血,那么你这个科学从哪个角度来看呢?就是说从人的角度来研究这个水,它是水;但是从天人的业报来观察,它是琉璃,这个它的规律又不一样的啦!你从饿鬼的业报的角度来看问题,它又是脓血,那你发现的规律又不一样了?那么这个样子的规律发展下去的话,要想最后达到佛一样高度的智慧,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而且,他是善恶一方面的,心识方面的规律一点也没有渗进去,都是物质方面的。所以说过去有宣传,说科学发展到最高,可以跟佛的智慧都能够达到—这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用的工具本身是有错误的。我们不说这个实质的问题(本来是虚假的,如幻的执为实在的),就是现实的东西,我们现在的东西看着也是不一样的,业报的问题就不一样。再一个我们错觉很多。一个茶杯里面一杯水,玻璃杯子里边,一根筷子摆进去,看起来就是弯曲的。你用五官观察,都是有局限性的,这个里头就看错了,明明是直的,看起来是弯的。那么我们的声波光波,都有局限性的,超过了这个幅度,你都不知道了,你这样子的研究科学,怎么能达到佛的高度呢?永远做不到。
所以说,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听佛的话,佛说什么我们就遵守他的做,就不会吃亏。从苏频陀尊者的公案里边,我们可以吸取教训,业报是不讲情面的,是铁的规律,释迦牟尼佛他亲口这么说的。所以从苏频陀尊者的公案里,我们可以吸取很大的教训。我们也希望大家,听了这些公案,不要当公案来听,要从佛的说教的角度来看问题。假如我们学佛的传记,我们在里边就可以写很多文章。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太享受了,人是要堕落的。真正要得到安乐,是要走出离的道路,出离。再者,你想要教化众生,一个是转轮圣王的十善,那是人天的有漏教法,一个是无漏的出世间的佛陀的教法。这两个道路是不能合二为一的,要么出家成佛,要么在家做转轮圣王。这是佛陀生下来时,那个阿私陀仙给他算的命。在这个里边,每一个事情都是有理含在里边的,事理是统一的,从事上可以发现道理;从道理上面就会推认到这么做,决定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说我们现在学的这个阿罗汉的事迹,虽然是事,里边含有很多佛的道理。我们就希望大家学了以后,把那些含在里边的道理写一篇文章出来,从这个尊者里边,他的事迹里边,我们就可以学到哪一些佛的道理?在这人里边大有文章可做的,大家结合自己的思想了。
这个尊者住的地方我们翻的是毗呼山,他们印度话叫比呼拉山(比呼拉与毗呼是一样子翻的音),在岩洞里面,里边有一千四百个随从弟子,都是阿罗汉,一起住。他也是佛嘱付了的,在佛的教法存在时期不涅槃,护持佛的教法。这是这位尊者的一些简单的事迹。
最后,第十六尊。
十六大阿罗汉之十六 无能坏尊者
顶礼住止雪山王 圣尊长老无能坏
菩提宝塔双手盛 一千大阿罗汉俱
加持师身寿康法流永 圣教旌旗广布民物殷
愍念浊世苦恼诸众生 如能仁嘱大雪山中住
不舍生死利益众有情 尊者无能坏前我顶礼
导师能仁自在加持故 菩提宝塔奉持双手中
成熟众生安置解脱道 圣者无能坏前我顶礼
见闻忆念礼供圣相力 我等众生各各于一切
所有暴恶鬼魅毒罗剎 及诸不意灾横愿解脱
缘念上座尊者无能坏 三部教义决定获无疑
圆满完备三乘殊妙道 能作修行愿安住于此
这位尊者叫无能坏尊者,印度名阿秘特尊者。
他的特征标志:两个手拿一个菩提宝塔。他可以教化众生,使他们成熟到解脱道上去,不论哪一个人,见到、闻到、忆念乃至礼拜、供养这位尊者的话,一切暴恶的鬼神,恶的罗剎之类的恶鬼都不能害他,一切意外的灾难都可以解脱。我们忆念这位尊者,三部教义(佛的三乘教义),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器,能够得到,可以圆满修行的道路。这是他加持的功德。
我们再看其他的资料。这个“住止雪山王”,在原文就是冈底斯山这个大雪山的地方,他的标志就是菩提宝塔。这个菩提宝塔的来源是这样子的:这个尊者他要到一个地方去(须弥山的北边),这个地方是罗剎住的地方,他要去教化他们,但是罗剎鬼不准他进去,因为他们不了解,他们不信佛,不给他进去。他也没有办法,进不去,后来佛就给他一个菩提宝塔交给他,拿了这个宝塔就一路顺风地进去了,进去之后,他就给他们说法。这个宝塔的威力呢 ,就是说一切罗剎鬼的那些神力都摧破了,把罗剎降服之后,就给他们说法,说了法之后,他们就成了佛的弟子,也皈依三宝。他的标志就是菩提宝塔,这个宝塔不论什么人,只要能够看到或者碰到,都可以满自己的愿(当然是好的愿了);佛弟子看到这个塔、听到这个塔、碰到这个塔,戒定慧修哪一个都能成就,可以得到一切的顺缘,同时得到福报的加持,过去造的恶业也可以消除。这是他的特征—菩提宝塔的加持功德。
阿秘特尊者圣迹
我们看他的这一生经历是怎么些事情呢?他出生在印度王舍城一个富裕的、很有声望的一个大婆罗门家庭里面,他的父亲叫比黎达苏旺。他的父亲与一个同样高贵的女人结婚,生下来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很端正,人家看到都非常夸奖这个孩子长得好,因此给他取名叫阿秘特,就是最好的,没有一个人好比的。这里我们翻的是什么呢?无能坏,就是无比的,没有一个人比得过他的,长的最端正。这个孩子出生时,他们是婆罗门家,照例要办盛大的宴会,感谢神给他们养个孩子,就在法会里做了大的布施,对穷人,每个参加仪式的人都给了一份很大的布施。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性格极好,非常谦和,人家都跟他合得拢,慈悲心特别大;同时他因在有身份的家庭出身,他的父亲就给他受了高等教育,当时一切的学问都学会了,是一个很有名的学者。有一天,他过去的因缘,善根也成熟了,他碰到了释迦牟尼佛,他看到释迦牟尼佛的样子,非常恭敬,希望佛带他进佛教的门。佛慈悲就把他剃度了,就成了一个僧人,他就专心的学修,后来得到阿罗汉果。
这位阿秘特尊者,非常慈悲,对救度众生的事做了很多,所以佛赞叹他,说:“我的弟子里边,慈悲心最大的就是这位阿秘特尊者(无能坏)。”那么他的慈悲心从何表现呢?这里举了几个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他的悲心。
有一天,阿秘特尊者看见他的外甥在学婆罗门的一些书,就对他的姐夫说,他说:“这个孩子在学什么?”他的姐夫说:“是婆罗门的经。”阿秘特尊者说:“哎呀,这个从经的角度来看,这个外道(婆罗门教)的经是不好掌握,就是比较难、有一定的难度的。从现在看不好学;从长远的利益来看,这个经学了以后也没有什么价值,并不会使一切众生离苦,更不能说解脱生死。你这样花功夫去学习这个,倒不如去学佛的经典。佛的经典,初善、中善、后善,学的时候当下就能获益,将来可以出离,乃至成佛,这是最好的书,叫他学内道好了,不要学外道(婆罗门)的教授、教典了。你为什么不让你孩子学佛的教法呢?”他的姐夫说:“好倒好,没有人教他,哪个来教呢?”阿秘特尊者就说:“哦,没人教,我来教好了。”姐夫嘛当然了,他自己舅舅肯亲自教,他很高兴说:“你教好了。”
他姐夫很有钱,把这个孩子装饰得很漂亮,穿得很好得衣服,戴了很多装饰品,什么金环子、什么东西,戴得很多。每天派人送他到竹林苑(就是释迦牟尼佛住的地方,僧团住的地方,王舍城的竹林苑里面,这是有名的)。每天把他打扮得非常漂亮,戴了很多的装饰,金戒子、项链、宝石等,派人送他到竹林苑去,听他的舅舅阿秘特尊者给他说法。他天天来去,有一些不怀好心的,看到这个孩子穿得这么好,决定有钱。他们说:“我们把他们的孩子抢来(就是绑架),这样可以弄到很多钱。这个孩子被抢去了,他的父母也不知道,以为他还在听法;而阿秘特尊者,孩子没有来嘛,以为他今…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