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跟我們討論這個自然界的規律的問題。現在科學家不是在研究客觀的規律嘛,自然界的一些規律,研究得很好嘛,很多的東西可以用這個規律對人類做很多有利的事情。但是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善惡的規律,他們沒有發現。“做了善業該得什麼好的果?造了惡業得什麼苦的果?”這個規律,從古到今,科學家,乃至廿一世紀的科學家還是沒有一分一毫的發現這個規律。他們的規律都在物質上的,離開心識的裏面造的,所以雖然發現了很多很大的發明。比如說,原子的發現可以對人類造很大的福,但是也可以對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害。過去諾貝爾發明了*,他是想拿來造福人類,開山開礦有了這個*,可以省很多人力,但是沒有想到拿來戰爭用,殺害了很多的人。他晚年非常後悔,就把他賺的錢就用來做諾貝爾獎,對世界的人類和平、幸福的事業有貢獻的,就每年發一次他的獎金。但是這個已經遲了,*的利用到現在還在用,還在用作殺人的武器,殺害的力量太大了。那就是什麼呢?我們現在的研究執著于物質方面的規律,而把心識方面那一部份抹殺了,那麼再研究下去,也不可以達到佛陀的覺悟的高度。有的人說,科學研究的最高度可以達到知識面擴大,可以到成佛一樣,得到佛的智慧—這是永遠得不到的!因爲你是在片面的發展。他們發展的方向和他的發展的工具都是不對頭的。我們說佛的智慧,現量智;而我們現前科學用的是五官,眼耳鼻舌身。這個眼耳鼻舌身本身就是有錯誤的,看東西看的是片面的,錯誤的東西,是遍計所執的東西,同時有業報的局限性在裏面—同樣是一個水,人看見是水,天人看見是琉璃,餓鬼看見是膿血,那麼你這個科學從哪個角度來看呢?就是說從人的角度來研究這個水,它是水;但是從天人的業報來觀察,它是琉璃,這個它的規律又不一樣的啦!你從餓鬼的業報的角度來看問題,它又是膿血,那你發現的規律又不一樣了?那麼這個樣子的規律發展下去的話,要想最後達到佛一樣高度的智慧,那是永遠不可能的。
而且,他是善惡一方面的,心識方面的規律一點也沒有滲進去,都是物質方面的。所以說過去有宣傳,說科學發展到最高,可以跟佛的智慧都能夠達到—這是永遠不可能的!因爲我們用的工具本身是有錯誤的。我們不說這個實質的問題(本來是虛假的,如幻的執爲實在的),就是現實的東西,我們現在的東西看著也是不一樣的,業報的問題就不一樣。再一個我們錯覺很多。一個茶杯裏面一杯水,玻璃杯子裏邊,一根筷子擺進去,看起來就是彎曲的。你用五官觀察,都是有局限性的,這個裏頭就看錯了,明明是直的,看起來是彎的。那麼我們的聲波光波,都有局限性的,超過了這個幅度,你都不知道了,你這樣子的研究科學,怎麼能達到佛的高度呢?永遠做不到。
所以說,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地聽佛的話,佛說什麼我們就遵守他的做,就不會吃虧。從蘇頻陀尊者的公案裏邊,我們可以吸取教訓,業報是不講情面的,是鐵的規律,釋迦牟尼佛他親口這麼說的。所以從蘇頻陀尊者的公案裏,我們可以吸取很大的教訓。我們也希望大家,聽了這些公案,不要當公案來聽,要從佛的說教的角度來看問題。假如我們學佛的傳記,我們在裏邊就可以寫很多文章。就是說,我們的生活太享受了,人是要墮落的。真正要得到安樂,是要走出離的道路,出離。再者,你想要教化衆生,一個是轉輪聖王的十善,那是人天的有漏教法,一個是無漏的出世間的佛陀的教法。這兩個道路是不能合二爲一的,要麼出家成佛,要麼在家做轉輪聖王。這是佛陀生下來時,那個阿私陀仙給他算的命。在這個裏邊,每一個事情都是有理含在裏邊的,事理是統一的,從事上可以發現道理;從道理上面就會推認到這麼做,決定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說我們現在學的這個阿羅漢的事迹,雖然是事,裏邊含有很多佛的道理。我們就希望大家學了以後,把那些含在裏邊的道理寫一篇文章出來,從這個尊者裏邊,他的事迹裏邊,我們就可以學到哪一些佛的道理?在這人裏邊大有文章可做的,大家結合自己的思想了。
這個尊者住的地方我們翻的是毗呼山,他們印度話叫比呼拉山(比呼拉與毗呼是一樣子翻的音),在岩洞裏面,裏邊有一千四百個隨從弟子,都是阿羅漢,一起住。他也是佛囑付了的,在佛的教法存在時期不涅槃,護持佛的教法。這是這位尊者的一些簡單的事迹。
最後,第十六尊。
十六大阿羅漢之十六 無能壞尊者
頂禮住止雪山王 聖尊長老無能壞
菩提寶塔雙手盛 一千大阿羅漢俱
加持師身壽康法流永 聖教旌旗廣布民物殷
愍念濁世苦惱諸衆生 如能仁囑大雪山中住
不舍生死利益衆有情 尊者無能壞前我頂禮
導師能仁自在加持故 菩提寶塔奉持雙手中
成熟衆生安置解脫道 聖者無能壞前我頂禮
見聞憶念禮供聖相力 我等衆生各各于一切
所有暴惡鬼魅毒羅剎 及諸不意災橫願解脫
緣念上座尊者無能壞 叁部教義決定獲無疑
圓滿完備叁乘殊妙道 能作修行願安住于此
這位尊者叫無能壞尊者,印度名阿秘特尊者。
他的特征標志:兩個手拿一個菩提寶塔。他可以教化衆生,使他們成熟到解脫道上去,不論哪一個人,見到、聞到、憶念乃至禮拜、供養這位尊者的話,一切暴惡的鬼神,惡的羅剎之類的惡鬼都不能害他,一切意外的災難都可以解脫。我們憶念這位尊者,叁部教義(佛的叁乘教義),可以根據自己的根器,能夠得到,可以圓滿修行的道路。這是他加持的功德。
我們再看其他的資料。這個“住止雪山王”,在原文就是岡底斯山這個大雪山的地方,他的標志就是菩提寶塔。這個菩提寶塔的來源是這樣子的:這個尊者他要到一個地方去(須彌山的北邊),這個地方是羅剎住的地方,他要去教化他們,但是羅剎鬼不准他進去,因爲他們不了解,他們不信佛,不給他進去。他也沒有辦法,進不去,後來佛就給他一個菩提寶塔交給他,拿了這個寶塔就一路順風地進去了,進去之後,他就給他們說法。這個寶塔的威力呢 ,就是說一切羅剎鬼的那些神力都摧破了,把羅剎降服之後,就給他們說法,說了法之後,他們就成了佛的弟子,也皈依叁寶。他的標志就是菩提寶塔,這個寶塔不論什麼人,只要能夠看到或者碰到,都可以滿自己的願(當然是好的願了);佛弟子看到這個塔、聽到這個塔、碰到這個塔,戒定慧修哪一個都能成就,可以得到一切的順緣,同時得到福報的加持,過去造的惡業也可以消除。這是他的特征—菩提寶塔的加持功德。
阿秘特尊者聖迹
我們看他的這一生經曆是怎麼些事情呢?他出生在印度王舍城一個富裕的、很有聲望的一個大婆羅門家庭裏面,他的父親叫比黎達蘇旺。他的父親與一個同樣高貴的女人結婚,生下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很端正,人家看到都非常誇獎這個孩子長得好,因此給他取名叫阿秘特,就是最好的,沒有一個人好比的。這裏我們翻的是什麼呢?無能壞,就是無比的,沒有一個人比得過他的,長的最端正。這個孩子出生時,他們是婆羅門家,照例要辦盛大的宴會,感謝神給他們養個孩子,就在法會裏做了大的布施,對窮人,每個參加儀式的人都給了一份很大的布施。這個孩子長大之後,性格極好,非常謙和,人家都跟他合得攏,慈悲心特別大;同時他因在有身份的家庭出身,他的父親就給他受了高等教育,當時一切的學問都學會了,是一個很有名的學者。有一天,他過去的因緣,善根也成熟了,他碰到了釋迦牟尼佛,他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樣子,非常恭敬,希望佛帶他進佛教的門。佛慈悲就把他剃度了,就成了一個僧人,他就專心的學修,後來得到阿羅漢果。
這位阿秘特尊者,非常慈悲,對救度衆生的事做了很多,所以佛贊歎他,說:“我的弟子裏邊,慈悲心最大的就是這位阿秘特尊者(無能壞)。”那麼他的慈悲心從何表現呢?這裏舉了幾個具體的事情來說明他的悲心。
有一天,阿秘特尊者看見他的外甥在學婆羅門的一些書,就對他的姐夫說,他說:“這個孩子在學什麼?”他的姐夫說:“是婆羅門的經。”阿秘特尊者說:“哎呀,這個從經的角度來看,這個外道(婆羅門教)的經是不好掌握,就是比較難、有一定的難度的。從現在看不好學;從長遠的利益來看,這個經學了以後也沒有什麼價值,並不會使一切衆生離苦,更不能說解脫生死。你這樣花功夫去學習這個,倒不如去學佛的經典。佛的經典,初善、中善、後善,學的時候當下就能獲益,將來可以出離,乃至成佛,這是最好的書,叫他學內道好了,不要學外道(婆羅門)的教授、教典了。你爲什麼不讓你孩子學佛的教法呢?”他的姐夫說:“好倒好,沒有人教他,哪個來教呢?”阿秘特尊者就說:“哦,沒人教,我來教好了。”姐夫嘛當然了,他自己舅舅肯親自教,他很高興說:“你教好了。”
他姐夫很有錢,把這個孩子裝飾得很漂亮,穿得很好得衣服,戴了很多裝飾品,什麼金環子、什麼東西,戴得很多。每天派人送他到竹林苑(就是釋迦牟尼佛住的地方,僧團住的地方,王舍城的竹林苑裏面,這是有名的)。每天把他打扮得非常漂亮,戴了很多的裝飾,金戒子、項鏈、寶石等,派人送他到竹林苑去,聽他的舅舅阿秘特尊者給他說法。他天天來去,有一些不懷好心的,看到這個孩子穿得這麼好,決定有錢。他們說:“我們把他們的孩子搶來(就是綁架),這樣可以弄到很多錢。這個孩子被搶去了,他的父母也不知道,以爲他還在聽法;而阿秘特尊者,孩子沒有來嘛,以爲他今…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