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德都具足的,“衆生大施處”,可以布施衆生一切—一般出家的(阿羅漢)是法布施、無畏施,廣大的慈施。在《廣論》裏說,在某些情況之下,也可以財施。那麼就是對衆生作大布施的施主,這個“尊貴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意思是數取趣,就是有情,有情裏邊非常珍貴的、尊貴的聖者,也不是“小聖者”,是“大聖者”,是佛示現的。在這些聖者面前,祈求聖教長久住世,求加持。
以此自他善根增上力 唯願宏通聖教利樂源
衆苦積集無余永斷舍 叁有大海速急令枯幹
自己的、他人的一切善根,這些互相增上,拿來幹什麼?“唯願宏通聖教 利樂源”,拿來宏揚聖教。一切衆生的利益安樂之源頭就在聖教裏邊,那麼我們要宏通聖教,把一切善根,使它互相增上的去宏揚聖教。
“衆苦積集無余永斷舍”,那些苦,無余的,永遠斷掉了,煩惱沒有了,若也就沒有了,所以說一切苦要把它斷得幹幹淨淨的,那就是你無余涅槃的地方了,涅槃裏邊沒有苦了嘛。
“叁有大海速急令枯幹”,叁有大海就是我們的生死大海了,要趕快把它搞幹—就是證到涅槃。了生死,得涅槃。這個涅槃,佛示現的阿羅漢,當然是最高的無住涅槃。那麼在這個裏邊,一點苦也沒有的,永遠斷了的,永遠舍掉的。希望叁有大海趕快枯幹,那就是說趕快證到果位,超出叁界。
福德大海完全圓滿具 智慧大海湛淨而淵深
功德大海具足無不備 超諸世間殊勝聖者成
要超出叁界,要很多的功德。一個是福德:“福德大海完全圓滿具”,我們說,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那麼福德資糧,象大海一樣的多,完全的圓滿的都具足。智慧資糧,象大海一樣的“湛淨而淵深”。清淨的智慧,不帶一點點我執,煩惱習氣,全都沒有,幹幹淨淨的,而且極深,甚深的慧,就是說般若的一切法自性空的慧。福德的資糧象大海一樣的完全圓滿的具足了,智慧的資糧也象大海一樣非常清淨而且淵深的,那麼“功德大海具足無不備”,其它一切的功德都跟大海一樣全部具足了,“超諸世間殊勝聖者成”,這樣當然了,成佛的一切功德都具備了嘛,超諸世間殊勝的聖者,希望能夠成功,成就這麼殊的勝者。
叁世勝者福慧資糧竟 諸佛功德事業悉能齊
成熟堪能平等作調伏 願成無比勝師吉祥臨
這是一個接一個的,都是有連帶性的。“叁世勝者”即是佛,叁世(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的福德智慧的資糧都已經完備了。“諸佛功德事業悉能齊”,這個功德大海就是說佛的功德事業了。福德與智慧是成佛的因,成佛的時候,還要作度生的功德事業。這個諸佛的功德事業,也能夠完備。
“成熟堪能平等作調伏”,使一切衆生能夠成熟,能作到平等的調伏,不是有怨、有親—親的我就度,怨的我就不度,讓他受苦去—沒有這些,而是平等的調伏他們。
“願成無比勝師吉祥臨”,“無比勝師”,也就是佛了,願我們也能成就這樣子的“勝師”。“吉祥臨”就是希望很快的得到了。
叁世一切諸佛及佛子 悲心隨世顯現聲聞相
守護聖教利益有情衆 諸尊具壽聖者吉祥臨
“吉祥臨”就是來了,請你們(十六位羅漢)來了。“ 叁世一切諸佛及佛子”,叁世一切佛及菩薩,都是大悲心,大悲自在,“隨世顯現聲聞相”,因爲大悲隨順世間,現聲聞相,就是“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度之”,跟觀世音菩薩的叁十二應一樣的,現在這個時候,隨順這個世間需要的,要以聲聞相的,他們就以大悲心,現聲聞相來度化我們衆生。
“守護聖教利益有情衆”,這十六位尊者和他們的隨從一萬六千四百人,都是護持佛的聖教,目的是利益安樂有情衆。
“諸尊具壽聖者吉祥臨”,這樣子的聖者,“諸尊具壽”,希望你們趕快來臨,到我們世間上來。
晝日安樂夜安樂 日中午時亦安樂
日夜恒常得安樂 叁寶護持吉祥臨
祈禱叁寶加持我們,白天也安樂,晚上也安樂,中間“日中午時亦安樂”,晝夜六時都是安樂的。這都要靠叁寶加持。沒有叁寶加持,都不安樂,白天有白天的苦,晚上有晚上的苦,日中有日中的苦。要真正得到日夜安樂,一定要叁寶加持—要信叁寶,依法而行,才能得到。那麼這樣子的住持叁寶的阿羅漢,希望你們吉祥的到我們這裏來。這是發願了。
今天我們把《羅漢儀軌》講好了。下一次就要講《時輪金剛》,這個很略,我們因爲《時輪金剛》的資料也不多,過去海公上師沒有講,定公上師略略講一些,我們也到處去問,康薩仁波卿的原文也沒有找到,所以資料很少。本來我們想把康薩仁波卿的藏文資料找到之後,請佛爺開示一番。後來因爲沒有找到,那麼就把我自己所理解的,在佛爺面前問一下,是不是這樣子的?(大概的、總的,也不是細致的。)佛爺認可了。那麼我們只能就這個簡單的,佛爺認可的範圍之內的,講一下,沒有傳承的,不能亂說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
《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第十五講
上次我們把《羅漢儀軌》講完了。今天我們感到還有補充的,再補充一點,就是“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的任務,我們說一下。四大天王是在釋迦牟尼佛前發了誓願的,是護持佛教法的。具體的行動是,他們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到人間,各方面(四天王,四天嘛,四方面)到處巡查遊行,哪一個小地方都不放過的。用他們的天眼來觀察佛教的信徒,居士,尤其是僧人,是不是如理地學修佛法。他們有天眼,任何人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的。如果這些人是遵守戒律的,對佛法有深厚造詣的,四大天王對這些人是保護的;護持佛法的僧團,如法的僧團,他們是保護的。其他的,只要是信佛法的,引導你們走向善道,將來生人天,不要跑到惡道地方去,那就是不做惡行了。
毗沙門天王是發了願護持戒律的,這是特別的了。毗沙門對佛說,叁藏裏的律藏、叁學裏的戒學他特別護持的,特別持戒的,他就特別幫助他成就修行的勝緣;要是不持戒的,他們就不喜歡了。四大天王還有一個任務,他們是發了誓願,護持密法的,所以說,我們在五大金剛裏就有毗沙門的,毗沙門是護持密法的。念誦過毗沙門的,就是說修這個法的人,不能跟那些婦女混在一起吃飯,也不能飲酒的。毗沙門不要你供酒的,肉不是該殺的動物也不能供的。吃驢馬這些野生動物,也是違背他的叁昧耶戒的。念過毗沙門戒就知道了,黑衣服是不准穿的。因爲它是戒嘛,戒是白法嘛。黑衣服或黑色莊嚴品,要修毗沙門這個法都是忌的。在修毗沙門法時最好不要穿黑衣服,黑襪子、黑鞋乃至黑的圍巾、手套都不要用。這個可得到特別的護持。毗沙門天王的護持在佛教中是特別感應大的。真正持戒的,他就決定護持的,不要害怕的。
附注:漢使和尚
《西藏宗教藝術》:“據唐肅宗派人送給十六尊者邀請他們訪問大唐的信件記載,和尚就是送信的使者。漢語“和尚”一詞的意思是僧人。在邀請信的結尾,唐肅宗祈請十六尊者到大唐來,並預祝他們一路平安。信中還說送信的和尚會確保尊者的路途安全。
有關這位和尚詳細的情況我不太了解,查閱涉及十六尊者的各種文獻都沒有發現更多的材料,也沒有聽到有關的傳說。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信中提到了和尚信使,可以認定他就是唐肅宗派去的信使。
作爲宗教藝術造像中的十六尊者群像,包括釋迦牟尼、四大天王、居士羯摩劄拉和和尚。
藝術造像中有關和尚的內容包括和尚帶領十六尊者進入大唐漢境的情景。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信徒對十六尊者所作的崇拜和祈禱,不是針對和尚而發的。作爲一名不具備超常法力與法物的普通僧人,要受到人們的崇拜和祈供是不可想象的。
這位和尚的形相與被西方人所知的笑面佛—漢地宗教藝術中所繪形體豐滿、面帶微笑的佛—的形相完全一致。”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徳 回向遍一切
吾與諸衆生 罪障盡除滅
根支叁昧耶 諸戒有缺犯
仗法真實力 雪除還清淨
上師勝金剛 諸佛體性主
願一切時處 以悲心覆護
啓迪除愚蒙 速圓無上覺
持教拔沈迷 安住于佛心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