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德都具足的,“众生大施处”,可以布施众生一切—一般出家的(阿罗汉)是法布施、无畏施,广大的慈施。在《广论》里说,在某些情况之下,也可以财施。那么就是对众生作大布施的施主,这个“尊贵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意思是数取趣,就是有情,有情里边非常珍贵的、尊贵的圣者,也不是“小圣者”,是“大圣者”,是佛示现的。在这些圣者面前,祈求圣教长久住世,求加持。
以此自他善根增上力 唯愿宏通圣教利乐源
众苦积集无余永断舍 三有大海速急令枯干
自己的、他人的一切善根,这些互相增上,拿来干什么?“唯愿宏通圣教 利乐源”,拿来宏扬圣教。一切众生的利益安乐之源头就在圣教里边,那么我们要宏通圣教,把一切善根,使它互相增上的去宏扬圣教。
“众苦积集无余永断舍”,那些苦,无余的,永远断掉了,烦恼没有了,若也就没有了,所以说一切苦要把它断得干干净净的,那就是你无余涅槃的地方了,涅槃里边没有苦了嘛。
“三有大海速急令枯干”,三有大海就是我们的生死大海了,要赶快把它搞干—就是证到涅槃。了生死,得涅槃。这个涅槃,佛示现的阿罗汉,当然是最高的无住涅槃。那么在这个里边,一点苦也没有的,永远断了的,永远舍掉的。希望三有大海赶快枯干,那就是说赶快证到果位,超出三界。
福德大海完全圆满具 智慧大海湛净而渊深
功德大海具足无不备 超诸世间殊胜圣者成
要超出三界,要很多的功德。一个是福德:“福德大海完全圆满具”,我们说,福德资粮,智慧资粮。那么福德资粮,象大海一样的多,完全的圆满的都具足。智慧资粮,象大海一样的“湛净而渊深”。清净的智慧,不带一点点我执,烦恼习气,全都没有,干干净净的,而且极深,甚深的慧,就是说般若的一切法自性空的慧。福德的资粮象大海一样的完全圆满的具足了,智慧的资粮也象大海一样非常清净而且渊深的,那么“功德大海具足无不备”,其它一切的功德都跟大海一样全部具足了,“超诸世间殊胜圣者成”,这样当然了,成佛的一切功德都具备了嘛,超诸世间殊胜的圣者,希望能够成功,成就这么殊的胜者。
三世胜者福慧资粮竟 诸佛功德事业悉能齐
成熟堪能平等作调伏 愿成无比胜师吉祥临
这是一个接一个的,都是有连带性的。“三世胜者”即是佛,三世(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的福德智慧的资粮都已经完备了。“诸佛功德事业悉能齐”,这个功德大海就是说佛的功德事业了。福德与智慧是成佛的因,成佛的时候,还要作度生的功德事业。这个诸佛的功德事业,也能够完备。
“成熟堪能平等作调伏”,使一切众生能够成熟,能作到平等的调伏,不是有怨、有亲—亲的我就度,怨的我就不度,让他受苦去—没有这些,而是平等的调伏他们。
“愿成无比胜师吉祥临”,“无比胜师”,也就是佛了,愿我们也能成就这样子的“胜师”。“吉祥临”就是希望很快的得到了。
三世一切诸佛及佛子 悲心随世显现声闻相
守护圣教利益有情众 诸尊具寿圣者吉祥临
“吉祥临”就是来了,请你们(十六位罗汉)来了。“ 三世一切诸佛及佛子”,三世一切佛及菩萨,都是大悲心,大悲自在,“随世显现声闻相”,因为大悲随顺世间,现声闻相,就是“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度之”,跟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一样的,现在这个时候,随顺这个世间需要的,要以声闻相的,他们就以大悲心,现声闻相来度化我们众生。
“守护圣教利益有情众”,这十六位尊者和他们的随从一万六千四百人,都是护持佛的圣教,目的是利益安乐有情众。
“诸尊具寿圣者吉祥临”,这样子的圣者,“诸尊具寿”,希望你们赶快来临,到我们世间上来。
昼日安乐夜安乐 日中午时亦安乐
日夜恒常得安乐 三宝护持吉祥临
祈祷三宝加持我们,白天也安乐,晚上也安乐,中间“日中午时亦安乐”,昼夜六时都是安乐的。这都要靠三宝加持。没有三宝加持,都不安乐,白天有白天的苦,晚上有晚上的苦,日中有日中的苦。要真正得到日夜安乐,一定要三宝加持—要信三宝,依法而行,才能得到。那么这样子的住持三宝的阿罗汉,希望你们吉祥的到我们这里来。这是发愿了。
今天我们把《罗汉仪轨》讲好了。下一次就要讲《时轮金刚》,这个很略,我们因为《时轮金刚》的资料也不多,过去海公上师没有讲,定公上师略略讲一些,我们也到处去问,康萨仁波卿的原文也没有找到,所以资料很少。本来我们想把康萨仁波卿的藏文资料找到之后,请佛爷开示一番。后来因为没有找到,那么就把我自己所理解的,在佛爷面前问一下,是不是这样子的?(大概的、总的,也不是细致的。)佛爷认可了。那么我们只能就这个简单的,佛爷认可的范围之内的,讲一下,没有传承的,不能乱说了。
好,今天时间到了。
《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第十五讲
上次我们把《罗汉仪轨》讲完了。今天我们感到还有补充的,再补充一点,就是“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的任务,我们说一下。四大天王是在释迦牟尼佛前发了誓愿的,是护持佛教法的。具体的行动是,他们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到人间,各方面(四天王,四天嘛,四方面)到处巡查游行,哪一个小地方都不放过的。用他们的天眼来观察佛教的信徒,居士,尤其是僧人,是不是如理地学修佛法。他们有天眼,任何人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的。如果这些人是遵守戒律的,对佛法有深厚造诣的,四大天王对这些人是保护的;护持佛法的僧团,如法的僧团,他们是保护的。其他的,只要是信佛法的,引导你们走向善道,将来生人天,不要跑到恶道地方去,那就是不做恶行了。
毗沙门天王是发了愿护持戒律的,这是特别的了。毗沙门对佛说,三藏里的律藏、三学里的戒学他特别护持的,特别持戒的,他就特别帮助他成就修行的胜缘;要是不持戒的,他们就不喜欢了。四大天王还有一个任务,他们是发了誓愿,护持密法的,所以说,我们在五大金刚里就有毗沙门的,毗沙门是护持密法的。念诵过毗沙门的,就是说修这个法的人,不能跟那些妇女混在一起吃饭,也不能饮酒的。毗沙门不要你供酒的,肉不是该杀的动物也不能供的。吃驴马这些野生动物,也是违背他的三昧耶戒的。念过毗沙门戒就知道了,黑衣服是不准穿的。因为它是戒嘛,戒是白法嘛。黑衣服或黑色庄严品,要修毗沙门这个法都是忌的。在修毗沙门法时最好不要穿黑衣服,黑袜子、黑鞋乃至黑的围巾、手套都不要用。这个可得到特别的护持。毗沙门天王的护持在佛教中是特别感应大的。真正持戒的,他就决定护持的,不要害怕的。
附注:汉使和尚
《西藏宗教艺术》:“据唐肃宗派人送给十六尊者邀请他们访问大唐的信件记载,和尚就是送信的使者。汉语“和尚”一词的意思是僧人。在邀请信的结尾,唐肃宗祈请十六尊者到大唐来,并预祝他们一路平安。信中还说送信的和尚会确保尊者的路途安全。
有关这位和尚详细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查阅涉及十六尊者的各种文献都没有发现更多的材料,也没有听到有关的传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信中提到了和尚信使,可以认定他就是唐肃宗派去的信使。
作为宗教艺术造像中的十六尊者群像,包括释迦牟尼、四大天王、居士羯摩札拉和和尚。
艺术造像中有关和尚的内容包括和尚带领十六尊者进入大唐汉境的情景。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信徒对十六尊者所作的崇拜和祈祷,不是针对和尚而发的。作为一名不具备超常法力与法物的普通僧人,要受到人们的崇拜和祈供是不可想象的。
这位和尚的形相与被西方人所知的笑面佛—汉地宗教艺术中所绘形体丰满、面带微笑的佛—的形相完全一致。”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徳 回向遍一切
吾与诸众生 罪障尽除灭
根支三昧耶 诸戒有缺犯
仗法真实力 雪除还清净
上师胜金刚 诸佛体性主
愿一切时处 以悲心覆护
启迪除愚蒙 速圆无上觉
持教拔沉迷 安住于佛心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