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佛講法之後,山神,那些神跟其它那些聽到佛法的人都走上佛教的解脫道路。後來阿羅漢他們去了,就把這個山供養給他們了。
這個尊者因爲受釋迦牟尼佛囑付,不涅槃的,只要佛的正法在的時候,他就在這個世界上護持正法。有一千叁百個羅漢,他的弟子,一起住在山了,一起來護持佛的教法的。這是第一位。在他的傳記裏沒有提到降龍的事情,是不是同一位也不知道,但是他香聞到之後,可以生起戒德清淨,有加持。
愍念濁世苦惱諸衆生 能仁付囑底斯爾雪山住
不舍生死利益衆有情 頂禮尊者福田具根支
能令所有見聞憶念者 煩惱大火苦痛悉滅除
叁學支分不壞能出生 贊歎聖尊上座根支具
見聞憶念禮供聖相力 我等衆生各各作清淨
業和煩惱纏縛諸結牢 由叁學力速急解脫成
緣念尊者福田根支具 本境他方世間一切刀兵爭競除
互相愛悅具足大慈心 共遵清淨律儀徧圜宇
十六大阿羅漢之二 不敗尊者
頂禮仙山晶石前 長老聖尊不敗者
跏趺二手入等持 共住一百羅漢俱
加持師身壽康法流永 聖教旌旗廣布民物殷
第二位尊者,共住羅漢一百位。你們的資料自己看。
十六尊者第二位,阿氏多尊者,大概漢文叫不敗了(“阿”是“無”的意思)。在仙人山,住著阿氏多尊者,他周圍一百個阿羅漢,他的象征,兩手入定印,什麼是定印?大家知道了,右手放在左手上面,兩手大拇指輕輕地碰到,表示方便跟般若不相離,所以要碰上他的定印有什麼好處?凡是來頂禮瞻仰阿氏多,不敗尊者的信徒,他看到,他都能得到他的保佑了,而且修行能夠成就,包括修行佛法得到一點點進步,得到無窮的福報和智慧的修養,自性可以專注于禅定,加持去朝拜他的人都能很快得到禅定,開發智慧。如果我們觀想他的定印的時候,這個人對佛的信心就與日俱增,信心不斷增長,對修佛法的欲樂心也會擴大,對佛方面不會退心的,無論什麼地方受到傷害,或者受到魔要害的時候,只要觀想到尊者的定印,加持,這些傷害了,妖魔鬼怪了,都不能傷害他們一根毫毛,保佑他們平安無事,可以治魔的。一些魔、非人做的壞的事情,都可以止住,善法可以增長。這是阿氏多尊者禅定印有這麼多功德,我們在《十六大阿羅漢儀軌》後面也講了很多,只要看到阿氏多尊者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大家去對比,大家去看一下好了。
愍念濁世苦惱諸衆生 能仁付囑仙山晶石住
利益未出生死衆有情 頂禮尊者福田護不碎
若誰見聞聖容作念知 遠離沈掉計度諸散亂
淨地止觀證達廣複圓 聖者護不碎尊我贊歎
見聞憶念禮供聖相力 我與量等虛空衆有情
煩惱妄計衆魔皆除遣 等引力成迅急常寂證
人天有情一切利樂源 能仁聖教增長廣流衍
住持正教士夫悉安穩 廣大安樂充滿徧世間
阿氏多尊者聖迹
他的曆史是怎麼樣的?阿氏多尊者出生年代是佛世了,在古印度六個大城中的一個,就是室羅伐悉底城,他的父親是來巴熱賽,是一個大富長者,他與同一個種族的女人結婚後,這個女人懷了孕之後,就生了個很端正的男孩子,這個男孩子身上有許多吉祥的標志。他出生的時候有很多瑞相,當他出生的那一天,由于孩子福報的關系,家裏出現一個身上挂滿珍寶的大象。他們家裏父母就把孩子名字叫“朗保巾”,意思是“具有象的人”。
這個孩子出生以後,他的父母滿了他們的心願,過了幾年,小孩也長大了,這個時候波斯匿王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就是公主了,這個公主身上有很多的相征,聖衣、法衣,就是袈裟的一些標志。因爲這個原因,公主養下來之後有很多像出家人衣服一樣的標志,公主的名字叫“卻郭巾”,意思是具有法衣的人,那個男孩子是“有象的人”,她是“有法衣的人”,都是有瑞相的。
很巧,一天公主在林子裏散步,正好碰到男孩子也在樹林裏邊,他們兩人看了之後,都吸引著了。過了那天後,兩人對對方産生了感情了,不久他的父親知道這件事情後,就問孩子了,孩子把情況告訴了父親,想請父親想個辦法,能夠跟公主求婚了。父親聽了孩子的話之後,我們這樣的家庭去跟公主求婚是沒辦法求的。她是王家的公主,我們是平民老百姓了,印度四個種姓很嚴格的,這個沒辦法可求的;如果說你們過去有緣的話就不用求了,自然會成功的,所以說這件事你不要去做,做了反而出力不討好的,孩子聽了父親的話,心裏也明白了,就沒有辦法去求。那個時候國王是剎帝利,老百姓是平民,是不能成婚的。孩子聽了父親的話,知道沒有希望的,但是心裏還是放不下。
有一天,國王邀請來巴熱賽(他是大富長者)到宮殿去,正好趁這個機會孩子把寶象身上取了兩個很貴重的象牙,帶到王宮去,把象牙就獻給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看到這兩個象牙之後,因是極稀有的,就非常高興,就對朗保巾表示感謝,並且贊歎他,問他什麼名字,希望要什麼報酬,國王拿到東西要回報他了。這個男孩子說什麼都不要,不求報,國王對他産生了歡喜心。過了一段時間,朗保知道國王對自己有好感,把寶像中又拿出了兩根極貴重的象牙,獻給國王,比以前更值錢了。這一天國王對他說,我拿了你很多東西,這些象牙比金子還珍貴,但我心裏並不快樂,我感到高興的是你長得很好看,很端正。你是我的親信,對你來說,我希望最大限度地滿足你的要求,就是你要我的財寶,我也給你,一點也不後悔。國王對他已經很親信了,你要什麼東西我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朗保巾就合掌表示恭敬,他說別的東西我都不要,我要的不是財富,也不要做大官,要權。但有一個要求,如果你不生氣的話,把你的公主配給我。
聽了他的話後,波斯匿王很爲難了,這個因爲國家製度不能通婚,種族不一樣的。國王想了想說,明天早上我回答你,國王當天晚上召集大臣商議說,這個孩子是很好,也供養他許多東西,長相也很好,但是向公主求婚是一個困難的事情,假使不拒絕呢我,那只好同意了。但是我實際上並不想把女兒嫁給他,女兒是公主,那個人雖然長得好,又有高尚的品行,他畢竟是貧民了,階級不一樣,但是那個年輕人,他唯一的希望破滅之後,我們就徹底隔絕了。也不希望與那男孩子斷了交情,不願意絕交。因爲已對年輕人産生好感了,兩相爲難了,國王顯出很爲難的樣子。
宰相就給他想了一個辦法,第二天國王就按宰相的辦法做了,朗保巾來的時候,國王就說,假使你能騎著寶象到我的王宮來,我就把公主嫁給你。聽到之後,男孩子馬上就回去,沒有好久,騎著寶象帶著手下,一起到王宮來領公主。國王看到他把最好的寶象騎來之後,大吃一驚,他就相信這個人確有高尚的品德,高興之後,國王就想自己騎上寶象去試試,但寶象就遠遠地跑開了,碰也不許他碰一下,當這個男孩子騎上去時,這個寶象就跑過來了。國王看到這樣奇怪的事情,肯定青年人有極大的善根了,有福報了,就同意把女兒嫁給他。朗保巾娶到漂亮的公主,一起回到家裏,和睦生活,過日子越過越好,財富越來越多,他們也不需要再去追求財富了,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了。
有一天,波斯匿王和阿氏多,他的大臣,還有公主一起到祗陀林拜佛了。一行人在佛前禮拜,國王就問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男孩子做了很多善業,這樣的智慧、最大的福報是一個寶象,就問佛,他這個人爲什麼得到這善報呢,過去做了什麼好事情呢?過去做了什麼善業,使國王的女兒嫁給他。釋迦牟尼佛回答國王,現在世間許多幸福都是過去的業報,在毗婆屍佛在世的時候,佛和他的隨從比丘,去訪問一個國王,路上碰到兩個孩子,一個男一個女,在那裏玩一個木頭做的像的玩具,當兩個孩子看見毗婆屍佛經過的時候,他們充滿了恭敬心,就把手裏玩的小象作爲供品供給毗婆屍佛,把自己最心愛的玩具供佛。佛也知道小孩子的意思,祝賀他們,男子將來有一個最好的寶象,還有廣大的智慧。因爲這個緣故,阿氏多有很多智慧,他跟女孩過去的因緣,做了他的妻子。因爲女孩子看到毗婆屍佛穿的袈裟很歡喜,佛祝願她將來好有這樣的聖衣,所以女孩生下來身上就有很多袈裟的標志。釋迦佛說過這段因緣之後,國王和在場的大臣都感到很希奇,他們贊歎禮拜後就回去了。
阿氏多跟他的妻子聽了佛的話之後,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在世間享受也很多了,就希望出家了,從世間裏邊解脫出來。他們就皈依要學佛法了,得到見道了,最後阿氏多成了阿羅漢,成了大家恭敬的對象。釋迦牟尼佛講到阿氏多尊者的時候,我弟子中有善根的人啊,是阿氏多,過去善根最大的,阿氏多雖然家裏很富有,公主做妻子,但過去善根厚,見了佛,聽了佛一講,馬上皈依佛,皈依叁寶,得到見道乃至成爲阿羅漢了。
他住的地方是仙人山。有一個傳說,過去有一個禅師,領著五百個弟子在那裏修禅定,念了經之後,他感到弟子也必須有一個跟他的地方去住,于是禅師就以自己的念誦祈禱,希望産生到一個山上,一個理想的地方,他的弟子信徒很多,就造了許多靜修的房間,在這個地方,他們得了五通,以後修禅的人住的山,因爲他們一些人得了五通,成爲五通仙人,這個山就叫仙人山。阿氏多尊者對釋迦牟尼佛非常感恩,他就全心全意地救度衆生,依照佛的指示,佛囑付他不要涅槃,和他的弟子一百個阿羅漢就在仙人山上住,護持佛陀的教法,一直到佛的教法滅法一萬年之後,中…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