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學得頭昏腦脹,血壓升高了你還要鑽,高血壓怎麼辦?那不必,要適可而止。所以說腦筋要動,還要善巧 。《四十二章經》有:“沙門夜誦經,其聲緊悲”,念不下去了,太高了。跟我們念經一樣,念經腔太高,喊不出來了,那就是說這一座經就念不好了。那麼你太用功,太精進,受不了。佛就說,“你過去幹什麼?” “彈琴的。”“琴弦太緊怎麼樣?” “一彈就斷了。” “太松了怎麼樣?” “彈不出調來了。” “不松不緊怎麼樣?” “什麼調都彈出來了。”那你修行不松不緊,該緊的時候,閉關緊一下。
我們有的人說:一輩子閉關,好不好?好,當然很好。但是你是凡夫,一輩子閉關,你受不了。一般開始閉關,叁個月兩個月,然後一年、兩年、叁年。你還是一個初學,你想閉一輩子關,不要說一輩子,你想閉叁個月關恐怕很困難。叁個月裏邊不准出來,門鎖起來的,只能在裏邊。
我們就舉個例,這是菲律賓的一個居士告訴我的,他那裏邊一個上師沒有了,他邀請我去。我說你們海外法師多得很,你怎麼不請呢?他說我們請過了,我們請了臺灣兩個法師。他那個地方設備很好,燒飯不要你燒,有人給你燒好,到時間送過來,衣服人家給你洗,你只要坐了修行就完了。這兩個人去了,開始坐在那裏,什麼事情沒有,只好念念經,念到念疲了,反正藏經很多了,翻翻,翻翻看也看不懂,後來怎麼辦呢?這個時間賴不過去,睡覺。只好兩個腿伸直睡,睡得時間太多了,也難過起來, 住了兩個星期,跑掉了。這實在受不了,那就是真的叫你用功,凡夫還不行的,要有一套修法你才住得下來。
好,我們就勸大家都動腦筋。這個並不是叫你們拼命,就是在適當的條件下腦筋要動,不要什麼現成的。要討論了,聽人家的,他這麼說,我也這麼說,撿一句,很便宜,你也答對了——他對,你也對,對是對了,你腦筋裏邊是空的,調個樣子你就不行了。十點半了,好,今天就講到這裏。
第叁講
問題解答
我們小組討論的有幾個題,我們先把它回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四大種:地、水、火、風,爲什麼不稱堅、濕、暖、動?
這個很簡單:地、水、火、風,在佛出世以前早有的名字,佛不違世間法,本來用慣的名字,不需要再去改動;再一個,堅、濕、暖、動是它的性,它的性格,地、水、火、風,是名字。(3B)這兩個東西,本身就不是一樣的。再一個,地、水、火、風是世間上已經用慣的名字,就不要去給他改動了。
第二個,識緣名色……?
這是十二因緣的,我們沒有講到,所以現在不需要講這個。
第叁個,四大套了人體如何配?
那個很簡單。人身上的硬的東西,骨頭、牙齒、指甲,都是地大。但是地大裏邊有沒有水大?有水大。如果這個骨頭裏邊水分沒有了,幹了,就碎了,就是粉了,那就是說有水大。那麼這是地大偏勝,在一個骨頭裏邊,地大的最殊勝——就是最多,那麼這個骨頭叫地大,骨頭裏邊有沒有溫度?有溫度,那火大也有。骨頭裏邊能不能運動?它的分子都在運動,那就是也有風大。但是從這個四大裏邊,地大占的成分最多,所以叫地大。
同樣的,我們的血液、一些液體都是水大,但是也不是絕對的。血液裏邊,它裏邊有一些成分,屬于地大的,它的溫度也是火大,它的流動就是風大。那麼,這個地水火風,火就是整個的溫度,都在裏邊。風,就是出了血,血液的流動,一切身上的活動,細胞的活動,都是風大。這個人體的四大,就是不能絕對分割的。本來四大,就是裏邊互相是配合的。那麼這個四大,哪一個方面多,就叫這個是屬于哪一大。但是不能說絕對就一個大,沒有其他叁個大,那是沒有的。
第四個,所觸中,能造所造如何區分?
我們先說觸是什麼。身所碰的境,身識對的境叫觸 ;能觸的是識 ,就是我們的心 ——身識。所觸的,就是所碰的境,硬的、軟的,這個東西就是它所碰到的。
在碰到裏邊簡單說一共有十一個。這十一個裏邊地水火風就是能造,一切的事物都是地水火風造的,那麼其他的,滑、澀,輕、重,冷、饑、渴,這一些就是所造色。凡是一切東西我們看到的,都是所造色,能造的地水火風隱在裏頭,我們是看不到的,只能手碰到。那麼在觸裏邊,能造是四個——地水火風。這個物是堅的或是暖的都是要身碰到才知道的,那麼其他的滑、澀,輕、重,冷饑渴,這個是所造色。除了地水火風以外都是所造。那麼觸裏邊的所造就是這麼七種,加上能造四種,就是十一種。
那麼這一組的問題比較簡單,另外一組的問題,要牽涉廣一點。
就是說,《大乘廣五蘊論》裏邊,聲的叁個執受,它是有執受大種,無執受大種,俱大種執受,就這麼叁個。這個昨天基本上講了一下,可能講了一遍 ,印象還不深,那麼我們再重複一道。大家翻到“聲”,就是第二頁。
什麼叫“聲”?聲就是耳的境。聲的來源有叁種。一種是“執受大種因”,它的“聲”;第二種“非執受大種”的“因”,它的“聲”;第叁種“俱大種”,有執受、非執受,兩種一起爲“因”,它的“聲”:一共有叁種。
能執受、所執受——我們還是來複習一下能、所,能夠執受的就是我們的心王心所,心王心所把這個東西執住,認爲是我的東西,那麼我們的手、腳,都是心王心所執受的。執受的特征:你打他一下,知道痛的;你摸他一下,知道舒服的。這個就是執受。
無情沒有執受的,就是說你打它,哪怕它斷掉了,你把它樹枝摘下來了,它沒有叫痛。當然我們說:“它痛不痛,你怎麼知道呢?”但是它沒有出血,又沒有神經,我們就知道它不會痛的。盡管含羞草,還有非洲有一種樹,它會動的。含羞草,你碰它一下,它就卷起來了,非洲有一種樹,據說它樹葉子裏邊很大,不管你什麼東西進去了,哪怕是獅子老虎進去了,它四面的葉子包起來,把你跟那個包菜一樣包在裏頭。包在裏頭,它分泌一種水,這個水就是跟硫酸一樣,會化東西的,哪怕你獅子老虎,氣力再大,它把你包得嚴嚴的,把那個水分泌出來,把你化掉了。等到你化完了,它又打開來了。他們說會吃東西的樹。這類樹,它也不是執受大種,因爲它沒有神經,也沒有一個心王心所,它是非情,盡管它有這些功能,它是機械的功能、物理的功能,沒有心王心所,心理的動態是沒有的。那麼這些都是非執受大種。
“執受大種”,就是心王心所執爲它自身的,也就是說有情身上的東西。那麼執受大種它的聲音,我們說這是執受大種的聲音(上師以彈指動作爲例),這個手指是有感覺的,它的聲音就是執受大種,說話也是執受大種。那麼我們說你拍一個掌,這樣子都是身上出來的聲音,都是執受大種。哪怕你吃飽了,打個嗝,這個也是執受大種的聲音。
“非執受大種”,那就很簡單,一切非情,你說山上的樹,風吹來,在動,“嘩嘩嘩”的樹葉子的聲音,山上的石頭,在雨季的時候,山上崩了,大石頭,泥漿一下“嘩”的沖下來了,這個聲音很大,很恐怖,那就是都是非執受大種。那麼這兩種,就是自然界的聲音。
還有一種“俱大種”,就是又是執受大種,又是非執受大種,兩種因素都有的,那麼很簡單,我們的手,打這個鼓,手是執受大種,鼓是非執受大種。那麼兩個東西一起碰上來了,它出來聲音了,那就是“俱大種”。那麼我們遊水,我們在遊泳池裏邊,手劃水,這個水“嘩嘩嘩”地響起來了,這個聲音固然是水聲,但是有手的作用也在裏頭。還有一些,打鍾,我們說撞鍾,這個鍾的聲音出來了,你沒有人去撞,執受大種沒有,它也不會響,那麼它本身響的是鍾,但是又靠人去撞它,那麼也是俱大種,但是這個是間接的,用手打鼓是直接的,用木頭去撞,是間接的,但是我們手去敲這個鍾,這個聲音出來的是直接的 ——非執受跟執受兩個一起出來。
這個原理、原則是很簡單,就是有情身上所發的聲音就是“執受大種”,非情發出的聲音就是“非執受大種”,兩種合起來的——俱大種。這個把原則知道之後,舉例什麼,大家都自己可以舉。
第二個問題:夢中所見的境是眼根見還是識見?
那你自己看,你夢到,你眼睛開了沒有?你夢中眼睛閉得緊緊的,你看什麼呢?當然不是眼睛見。夢中就是第六意識裏邊現的幻相,看到的一些,也是這個第六意識看到的,我們觀想都是意識觀的,不是眼睛看的。那麼這也是。就是說唯識裏邊的道理,很多就是用夢來證明這個唯識道理。一個識有見分、相分,見到的相分就是我們看到的東西,能見的那個就是見分。夢裏邊,眼睛是休息了,沒有起作用,見到的就是意識的,它的看到。
第叁個:界,能持自性所造色, 其體雲何?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文不對題。我們先把這個界的意思講一下,界是在哪裏講的?就在《廣五蘊論》的第一頁,“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這個裏邊要把它點一點,講的時候大家沒有說。什麼叫“界”?它能夠持自性。地,假使一個地界,它能夠持堅的自性;假使水界,那就是說能持濕的自性;假如火界,就是能持暖的自性;假如風界,能持動的自性。“所造色”——及所造色,要加一個“及”。能夠持自性,那麼它所造的色呢,所造色的自性也持。假使說骨頭,骨頭裏邊的堅硬性,就是地大的界——地界所攝持的。他不但是能造色的自性守住,所造色的堅硬性也給它持,保持不斷,能夠支持下去。那麼這個就是界的意思。
所以他問“其體”是什麼,沒有什麼體了,它本身就是地。 一個界應該是它的一個作用,能夠持它自性的,或者是所造色的自性的,就叫界。體,就是地水火風。那麼這個地界也就講完了。
第四個:五蘊的排列順序、次第如何解釋?
我們上一次講了五蘊不能是四蘊,也不能是六蘊 ——這個是講了。那麼五蘊…
《大乘五蘊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