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淨道論 第二十 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P2

  ..續本文上一頁「是虛」──亦如無,或者少故爲虛,如于世間說少爲空虛。(22)「是空」──因無有主、住者、作者、受者、決意者之故。(23)「是無我」──因爲非自非主等之故。(24)「是患」──因起(輪回之)苦,是苦的災患之故;或者因爲進行至于悲慘故爲災患──與悲慘之人是一同義語,諸蘊亦如悲慘者,因爲像悲慘者的悲慘,故爲災患。(25)「是變易法」──因爲由于老死二種的自然的變易之故。(26)「是不實」──因爲力弱,如樹殼的易于壞之故。(27)「是惡之根」──因爲是惡的原因之故。(28)「是殺戮者」──因爲如朋友之間的敵人,破壞友誼之故。(29)「是不利」──因無吉利,從非吉利(愛見)而生之故。(30)「是有漏」──因爲是漏的直接之因。(31)「是有爲」──因爲是因緣所作。(32)「是魔食」──因爲是死魔及煩惱魔的食物。(33-36)「是生、老、病、死法」──因爲有自然的生老病死之故。(37-39)「是愁、悲、惱法」──因爲是愁悲惱之因。(40)「是雜染法」──因爲是愛、見、惡、行、雜染的境法之故。如是以這樣所說的(四十行相的)區別及以無常等的思惟而思惟。

  此(四十行相之)中,是無常、毀、動、壞、不恒、變易法、不實,不利、有爲、死法,于一一蘊,各有這十種思惟,成爲五十「無常隨觀」。是敵、無、虛、空、無我、于一一蘊,各有這五種思惟,成爲二十五「無我隨觀」。其余的苦、病等,于一一蘊,各有這二十五思惟,成爲一百二十五「苦隨觀」。以此無常等二百種思惟而思惟于五蘊者,則他強化了稱爲方法觀的無常、苦、無我的思惟。先于此(道非道智見清淨之)中隨于聖典所說的方法之後而作開始思惟的規定。

   (叁)色與非色的思惟法

  (1)(以九行相而使諸根銳利)如果他雖以這樣的方法觀而行瑜伽,但依然不能成就方法觀者,則應以九行相而使諸根銳利,以觀次第生起的諸行的滅盡。于此(滅盡觀):(一)以恭專的(修習)工作而成就之,(二)以時常的工作而成就之,(叁)以適當的工作而成就之,(四)以取定之相而成就之,(五)以順適的覺支而成就之,(六)不偏于身,(七)不偏于命,(八)于此中以出離(精進)克服(苦痛),(九)以不于中途而中止,既以所說的九行相而使諸根銳利,當依地遍的解釋說的方法,避去七種不適當的,習行七種適當的,有時思惟于色,有時思惟于非色。

  (2)(色的思惟法)思惟于色,當觀色的生起;即此色是由業等的四行相而生起。此中:

  (I)(業等起色)一切有的色的生起之時,最初是從業生起的。先說胎生的有于結生的剎那,那稱爲所依、身、性十法的叁十色,是由叁相續生起的;而彼等(叁十色)是在結生心的生的剎那;如在生的剎那,亦在住的剎那及滅的剎那。此(名色)中,而色則遲鈍的滅及沈重的轉起;而心則迅速的滅及輕快的轉起。所以說:「諸比庫,我不見有其它的法像這樣輕快的轉起的,諸比庫,此即是心」。因爲色的(一回)存續之間,是有分心的十六回生滅。而心的生的剎那和住的剎那及滅的剎那是一樣(長)的。然而色的生與滅的剎那是輕快的,和彼等(心的生滅的剎那)一樣,可是住的剎那則較大,要存續到十六心的生滅。第二有分的生起,是依止于結生心的生的剎那所生而到達住位及成爲前生(緣)的(心)所依,而第叁有分的生起,是依止于和(第二有分)共生而到達住位及成爲前生(緣)的(心)所依。直至在生活的期間,當知是以這樣的方法而轉起。

  其次于臨終的人,則只依于到住位及成爲前生(緣)的一(心)所依而生起十六心。在結心的生的剎那所生的色,則與結生心以後的第十六心共同而滅。在(結生心的)住的剎那所生的色,則與第十七心的生的剎那共同而滅。在(結生心的)滅的剎那所生的色,則到達第十七心的住的剎那而滅。直至有(輪回的)轉起,便像這樣的進行著。

  對于化生的有情,也是同樣的依七相續而轉起七十色。

  于此(業生色的轉起中),當知有業、業等起、業緣、業緣心等起、業緣食等起、業緣時節等起的區別。此中:(一)「業」──是善、不善的思。(二)「業等起」──是異熟蘊及眼十法等的正七十色。(叁)「業緣」──與前面的(業等起)相同,因爲業是業等起的支持之緣。(四)「業緣心等起」──是從異熟心等起的色。(五)「業緣食等起」──是于業等起中到達了住位的食素而等起其它的以食素爲第八(的色)。而此(其它)的食素到達了住位,又等起其它(以食素爲第八的色),如是有四或五結合而轉起。(六)「業緣時節去起」──是業生的火界到達了住位而等起時所等起的以食素爲第八(的色),而此時節(火界到達了住位又等起)其它以食素爲第八(的色),如是亦有四或五結合而轉起。當知這是先說業生色的生起。

  (II)(心等起色)于心生中,當知亦有心、心等起、心緣、心緣食等起、心緣時節等起的區別。此中:

  (一)「心」──是八十九心。

  叁十二、二十六、十九、十六心,

  是色、威儀及表的令生者與不令生者。

  即是欲界的八善(1-8),十二不善(22-33),除去意界的十(欲界的)唯作(71-80),從善及唯作的二神通心,共叁十二心,是生起色、(四)威儀及(身語二)表的。除去異熟的其余的十色界心(9-13、81-85)、八無色界心(14-17、86-89)、八出世間心(18-21、66-69),共二十六心,是生起色與威儀的,但不生表。于欲界的有分心(41-49,56)、色界的五有分心(57-61)、叁意界(39,55,70)、一異熟無因喜俱意識界(40),共十九心,是生起色的,但不生起威儀與表。二種(前)五識(34-38、50-54)一切有的結生心、漏盡者的死心、四無色界的異熟(62-65),共十六心,是一生起色與威儀及表的。此(諸心之)中,其生色是不在住的剎那或滅的剎那的。因爲此時的心的力量弱,但在生的剎那的心的力量強,所以(此心)只在那(生的剎那之)時依止前生的(心)所依而等起色。

  (二)「心等起」──是叁種(受想行)非色蘊及聲九法、身表、語表、虛空界、(色)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積集、相續等的十七種色。

  (叁)「心緣」──是由(業、心、食、時節的)四等起色,如說:「後生的心、心所法是前生的此身的緣」。

  (四)「心緣食等起」──是于心等起的色中而到達了住位的食素等起其它以食素爲第八的(色),如是有二或叁結合而轉起。

  (五)「心緣時節等起」──是心等起的時節(火界)到達了住位而等起其它以食素爲第八的(色),如是有二或叁結合而轉起。當知這是心生色的生起。

  (III)(食等起色)于食生中:當知亦有食、食等起、食緣、食緣食等起、食緣時節等起的區別。此中:(一)「食」即段食。(二)「食等起」──是由于獲得了有執受的業生色的緣及曾建立而到達了住位的食素所等起以食素爲第八的(色)、虛空界、(色)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積集、相續等的十四種色。(叁)「食緣」──是從四等起的色,如說:「段食對于此身,由食緣爲緣」。(四)「食緣食等起」──是于食等起的色中而到達了住位的食素等起其它以食不爲第八的(色)。而此食素又等起其它的,如是有十或十二回結合而轉起。在一日所食的食物,得能支持(身體七天)。而諸天的食素則能支持一月二月。母親所食的食物亦得周遍胎兒的身體而等起于色。即塗于身上的食物亦得等起于色。業生食是說有執受(屬于身體)之食,而它到達了住位而等起于色。而此食素亦複等起其它的(色),如是有四或五結合而轉起。(五)「食緣時節等起」──是食等起的火界到達了住位而等起時節等起之食素爲第八的(色)。這裏此食之對于食等起的色是依令生者爲緣。對于其它的(業、心、時節等起色),則由依止、食、有、不離去緣爲緣。當知這是食生色的生起。

  (IV)(時節等起色)于時節生,亦有時節、時節等起、時節緣、時節緣時節等起、時節緣食等起的區別。此中:(一)「時節」──即由(業、心、食、時節)四種等起的火界,有暑與寒的兩種時節。(二)「時節等起」──是由四種的時節獲得了有執受(身體之中)的緣而到達了住位所等起于身內的色;這(由時節等起的色)有聲九法、虛空界、(色)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積集、相續等的十五種。(叁)「時節緣」──即時節對于由四種等起的色是軟起及滅亡的緣。(四)「時節緣時節等起」──是時節等起的火界到達了住位而等起其它以食素爲第八的(色)。而此(食素第八之)中的時節又等起其它的,如是這時節等起(色)長時在無執受的部分(非情物)中轉起。(五)「時節緣食等起」──即時節等起的食素到達了住位而等起其它的以食素爲第八的(色),此中的食素又生起其它的,如是有十或十二回結合而轉起。這裏,時節對于時節等起(色)是依令生者爲緣,對于其它的(業、心、食等起色)則由依止、有、不離去緣爲緣。如是當知時節生色的生起。

  這樣觀色的生起之人,爲「于時而思惟于色」。

  (3)(非色的思惟法)正如思惟于色(而觀)色的(生起),同樣的,思惟非色亦應觀非色的生起。而此(非色)只依八十一世間心的生起說。即:

  (于結生)此非色的生起,由于過去生的行業而于(此生的)結生有十九種不同的心生起。其生起之相,當知如「緣起的解釋」中所說。這(非色)自結生心之後則以有分(而轉起),于臨終之時則以死心(而轉起)。此(十九心)中的欲界心,若于六門中的強力的所緣時,則以彼所緣心(而…

《清淨道論 第二十 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