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薩迦世系史▪P8

  ..續本文上一頁裏,遂由康地步行至阿裏,不久在布讓嘉新地方拜見尊者阿底峽。此後,他把阿底峽迎請到前藏。公元1057年他創建熱板寺,以其爲道場,宏揚佛教,遂形成噶當派。他一生只是個居士,未曾出家,但他遵守教法勝于一般比丘。享年61歲,逝世于熱振寺。

  [5]人天七德:即種姓善良、形色端嚴、長壽、無病、緣分優異、財勢富足和智慧廣大七種圓滿。

  [6]大咒士衣:西藏舊社會中,以特咒爲業的宗教徒穿在外面不束腰帶的長衣,或跳神時的外衣。

  [7]瑜伽師地論五分:有本地分、攝決擇分、攝事分、攝異門分、攝釋分。藏籍說爲無著所著。漢籍說爲彌勒所著。唐玄奘共譯一百卷。漢籍五分次第是本地分和攝決擇分之後爲次攝釋分、次攝異門分、次攝事分,與藏籍次第有異。

  [8]攝集二部;即阿毗達磨集論和攝大乘論,由無著所著。

  [9]理滴論:印度法稱著。此陳那集量論略釋,爲因明七注之一。

  [10]通人證士:指佛學者和得道者。

  [11]卻果法令:舊時藏僧,農民夏季背負佛經結隊巡繞田間以祈豐年的一種宗教活動,此伺還要表演各種文藝節目。

  [12]偈句:頌偈中一句。藏文有長行和頌倡之分,長行爲散文;頌渴近似詩歌,四句一首,每句字數相等,均爲單數,或七言或九言等。

  [13]閉關:僧人獨居修行,定時謝客的一種宗教活動。

  [14]多吉傑波:他是帕竹噶舉的創始人,通常亦稱爲帕竹•多言傑波(110一117)或稱帕木竹巴。他出生在康區金沙江流域的哲攏乃學地方,屬韋哇那盤托家族。他九歲時在甲奇拉康出家,起法名爲多吉傑波。十九歲以前在康區家鄉跟十六位老師學習《入菩提行論》。他學得很好,能夠給人講授這部大論。十九歲時做到了前藏,在堆坡地方的嘉瑪寺學習中觀、因明,後來跟從噶當派的一些高僧士。甲域哇等人學習顯宗經論。1134年,他從甲律師受比丘成,學習戒律本論。在密宗方面,他也向當時一些委。名人士如瑪爾•卻吉堅贊(洛窮的弟子)、瓜譯師、薩欽(即薩迎貢噶甯波)等學習過不少教法。總之,帕木竹巴在顯密宗各方面接觸的範圍很廣,包括當時的噶當、薩迎、甯瑪各派的教法。1158年)帕木竹巴在現在西藏來日縣境內的帕木竹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寺,即是後世著名的丹薩替寺。從這以後的十叁年間,帕木竹巴一直住在這座寺裏,直到1170年他克去。從此,帕木竹或帕竹就成了地名、人名、教派支系名和以後出現的帕竹家族名、地方政權名這五位一體的名字了。

  [15]止、達、林:止指止貢巴仁欽貝(1143—1217),他是止貢噶舉的創始人;達即指達垅塘巴紮西貝(1142-1210),他是達垅噶舉的創始人;林即指林熱白瑪多傑(1128-1188),他是主巴噶舉的創始人。

  [16]五決定:即金剛持五特法:處決定色究竟天密嚴刹土,時決定乃至輪回未空,身決定圓滿報身,語決定大乘正教,眷屬決定聖者菩薩。

  [17]持樂國:佛家所說印度北方遠處一理想國度名。傳說其他十分富強,幸福安樂、如同“西方極樂世界”。

  [18]開拉斯:即西藏境內的岡底斯主峰。

  [19]八吉祥徽;即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幢、寶瓶和金色。

  3.大師素南孜摩

   此後,貢噶甯波又娶瑪久沃宗爲妻,生有叁子,長子素南孜摩于其父五十一歲的陽水狗年出生于具吉祥薩迦。此時,空行母在金剛座之門楣上寫有“文殊菩薩幻化的所有金剛乘之自在聖者堪布索南孜摩出生于薩迦”的字樣。傳說經過廓夏帕哈之班智達第哇瑪底的四處傳播,遂傳至雪域西藏。索南孜摩剛降生不久即會說梵語,並接連兩次說:“我已超越了孩童的行爲!”他長久地作作跏趺坐式,所有一切都很不尋常。叁歲時,親見至尊文殊師利、吉祥喜金剛、至尊救渡母和至尊不動金剛等佛,並講述《叁續部》、《勝樂根本哪和《集五心要論》等經典。還回憶起爲繼承印度之米圖達瓦等十一位班智達利益衆生之事業而降生。

   此後,隨從其父認真學習《金剛乘略義注疏》、《曼茶羅儀軌修行法》、《懷柔法》、《加持法》、《教誠常規法》和《經教佛語》等,全部融會貫通。臨近十七歲之時,即能講十四續部,因此其巴堅贊十叁歲,他對其弟說。“我要到衛地肇習《船若被廈彥多》和煙明學》,你要好好果在薩迪。”遂把法座交給領愁紮巴堅贊。他前往桑浦內烏托地方。隨從恰巴卻吉森格拿習教法,前後共住了十一年,成爲一名大賢哲。奉獻了聚寶瓶。十萬頌般若經以及許多財物。使上師十分高興。傳說大師恰巴協大弟子有八大獅子和八像獅子.四上首弟子是昆覺色孜摩即鄉摩、庫覺色尼卓、多覺色熱摩和娘覺色沃均四人.其中昆摩是最爲殊勝之弟子。

   此後。二十六歲時于技那拉塞立大著成《入法門論》,此論著中記有佛教大事記。並改法之錯誤。其次,還不斷于晝夜親見本尊佛和至尊瑜伽自在比熱哇巴,聽他們講解無量佛法,解除疑惑,掌握所學一切知識。十七歲時,即成爲贍部洲之佛教的中堅人物。二十八歲時,在舊寢室講《道果法》,提出見解時.有一天他讓弟子們看到叁種不同之情景:在虛空無數供雲之中,至尊仁波且明見文殊菩薩;親炙弟子加吉多傑明見比熱陳巴;涅和孟董祖省溫波等大領分弟子明見觀世音菩薩.使他們生起殊勝叁摩地。尤其是本至尊欽波受戒之時.無量光燦爛輝煌.悅之樂器聲傳遍四面八方。在無量供雲之中,出現幻化壇城,遂爲其灌頂,授深義之教誡。打開無數叁摩地之門。如是至尊瑜伽自在者在此創建一修行之薩欽。至尊欽波于正午時分對布達拉和貝日烏堅講述《善論空行》、《豪傑之資糧與定行清淨律儀》和《多幻變使近地能隨喜願》,爲解釋續部而講述了這些內容,對衆人震動很大,亦使衆許多幻化之善行。他對衆弟子講密宗法相等教法。使覺如願以償,尤其是精通《定量論》等經典。傳說此時稱其爲“那薩布顧堅”,其精通經典及善辯之能力無人能比。

   他新著的論著有《贊薩迦派》、《道果續之析詞》、《大修戒律之書牍》、《贊上師恰巴》、《續部總論》、《喜金剛續第二品注疏太陽之光》、《喜金剛續第二品之詞義》、《桑菩紮之注釋明要》、《桑菩紮之詞義》、《品類超論第二章之綱要》、《喜金剛現觀廣論》、《大灌頂之水》、《息滅護摩論》、《六善住論》、《無我母之灌頂筆記——佛教之語訣類》、《托米帕核如噶之曼荼羅儀軌以及火供儀軌之要釋類》、《修行法之綱要——曼荼羅儀軌月光洪燈類》、《勝樂鈴之小現現》、《勝樂鈴之懷柔事部綱要》、《勝樂魯益巴之供?》、《頂髻尊勝之尋思第二品綱要》、《頂髻尊勝之尋思第二品之詞義》、《金剛座之六法》、《不空絹索五觀世音菩薩之贊詞》、《上師傳承之曆史》、《尋思之詞義》、《尋思之寶?》、《藍不動金剛之護水等全部語訣》、《獅子吼之修行論》、《大食子之儀軌》、《入行論之綱要》、《入法門論》和《凡夫順行論》等前所未有的許多論著;他寫的詩韻律鮮明,語言凝煉高度集中;其所作僞注疏還與《勝樂根本續》和帆夫人樂論》等經典進行詳細的校征。

   總之,宏展賢哲之叁業。他住持鄧薩梯寺叁年(原注:據西饒多傑著的世系史記載),此後,把法座交予其弟。大部分時間在幽靜的地方修行,于四十一歲之陽水虎年十一月十一日顯二相莊嚴前往極樂淨土。傑瓦[2]著的《啓請悲歌之注疏》記載,至尊昆季一等人爲其舉行十日大供奉,傑瓦前在靈寢時.索南孜摩之屍體連同服飾一塊升入空行淨土,啓請悲歌如蜜蜂之聲,顯示殊勝之預兆,一部分賢哲念經祈禱。如是,薩迪地方一老婦見上師和一母狗一同從曲米貞喀之懸岩頂上起飛,一直飛往虛空。此懸岩上還清楚地留有上師素南孜摩之足迹和母狗之蹤迹,此地乃爲衆生積福地。此後,持咒法王阿旺貢噶仁欽爲此懸岩奉獻了背光等物品。此外,有一些史書記載說他死在曲米貞喀或說死在果如貝康,葬于用骨灰合派建成的塔中。上師素南孜摩逝世時,至尊紮巴堅贊寫的祈請詩中說:

   如此多次利益衆生之後,

   四十一歲水虎年十一月,

   聖哲之名聲遍傳十方,

   其與持金剛佛無差別。

   佛像佛經和佛塔寶庫中,

   雙手乃與金剛鈴相結合,

   戒除欲望敬奉至寶上師,

   從此善地前往極樂世界。

   複于臥床呈酬跌坐式,

   雙手平放修習叁摩地,

   其口誦善逝極樂世界,

   此時密咒和樂器之聲,

   以及妙香味遍布十方。

   千萬空行集會來迎近,

   經善造逝于極樂世界。

   教善 逝他人無喜有何思,

   每當回憶起其之善行時,

   更加使香等悲哀哽咽。

   祈求怙主賜一解脫之法。

   總之,無垢者們見其來奔身而離去,爲攝授化機之共業,脫離憂苦,一直升入無垢地阿彌陽佛國。

   繼承其之教法的弟子有其弟至尊仁波且兄弟、秀切俄祖和孟將多智慧無比的僧人,他們爲大地增添了光彩。有詩贊道:

   聖者尊容象一輪滿月,

   使睡蓮開花晶瑩光潔,

   因回憶想見其身影,

   不由敬信五體投地。

   顯密教法規爲大海之中一口水,

   祈願授予舊佛經,

   專心閱讀理解其義,

   爲衆人傳授永久不動之叁摩地。

   具有賢哲之意深心明離汙穢(原注:隱惡詞藻),

   自性決定永久不動,

   其事迹與文殊金剛

   之形相實無異故此生信托。

   是故爾執持文殊戒,

   指揮無形慈悲之師衆,

   曉悟獲得淨信之追隨者…

《薩迦世系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