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史大寶藏論▪P42

  ..續本文上一頁正具經》 若幹頌(缺) 同上

  《五犯部善不善果觀察經》 同上

  《最勝施設經》 伯哲(吉祥積)譯

  《佛說解脫道中修習功德經》(此經在一些大目錄中列入《經藏》,也有認爲是《論藏》的) 同上

  《佛說較量壽命經》或譯作《壽命終經》 計二百又五頌 格哇伯(善吉祥)和伯哲(吉祥積)合譯

  《死後如何去就請問經》 若幹頌(缺) 耶喜德(智軍)譯

  《無常經》 計十五頌 同上

  《佛說十想經》或譯作《聖十想說示經》 計八頌 同上

  《佛說十一想經》或譯作《聖十一想說示經》(此是佛的遺囑) 計十一頌 同上

  《佛說善夜經》 計五十一頌半 同上

  《阇苑門經》 若幹頌(缺) 同上

  《佛說報父母恩經》 計叁百頌 同上

  《四谛經》 若幹頌(缺) 同上

  《*輪經》 同上 同上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計七十頌 同上

  《聖廣義法門經》 計一百頌(末尾不全) 同上

  《甚希有法門經》或譯作《甚希有經》 計七十頌 同上

  《正示如來留影像利益法門經》 計六十頌 耶喜領波(智藏)和伯哲(吉祥積)合譯

  《繞塔經》或譯作《右繞佛塔功德經》 計七十頌 仁清讓波(寶賢)譯

  《波斯匿王偈》 計一百頌 同上

  《龍王鼓音偈》 計一百頌 同上

  《一偈》 同上

  《四偈》 同上

  《出家經》 若幹頌(缺) 同上

  《法集要頌經》或譯作《優陀那品》(此經舊目錄中列入《論藏》,現都說爲《經藏》) 計四卷 仁清卻(寶勝)和伯哲(吉祥積)合譯

  《大善巧方便報佛恩經》或名《大善巧方便佛報恩經》 計七卷 耶喜德(智軍)等人合譯

  《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計一卷 同上

  《分別善惡報應經》 計二百七十頌 拉達哇(月天)譯

  《聖義成就王子經》 計一卷 同上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計二百八十頌 同上

  《佛說月光菩薩經》 若幹卷頌(缺) 協饒勒(智善)和仁清讓波(寶賢)合譯

  《吉祥軍阿波陀那》 同上

  《金色王經》 計十七頌 伯哲(吉祥積)譯

  《聖佛阿波陀那有知者經》 計十五頌 同上

  《佛說嗟蔑曩法天子受叁皈獲免惡道經》 計一百頌 耶喜德(智軍)譯

  《摩伽陀賢女阿波陀那》 楚稱雲敦(戒德)和仁清讓波(寶賢)合譯

  《富樓那等一百因緣經》又名《撰集百緣經》 計二十二卷 拉達哇(月天)譯

  《業一百》又名《一百羯摩》 計叁十七卷 廓卻珠(法成)譯

  《賢愚因緣經》 計十叁卷 系從梵本及漢文本譯出

  《佛說善惡因果經》 若幹卷頌(缺) 同上

  《佛說善惡因果經》(系與上經不同的譯本) 同上 釋迦峨(釋迦光)譯

  《月藏所問經中佛說住滅理趣授記經》 計二卷 同上

  《牛角山受記經》 計一卷 同上

  《摩登伽經》或譯作《虎耳因緣經》 計二卷 同上

  《十二眼經》及《摩登伽經》(魯麥

  旺秋紮巴說非譯經) 若幹卷頌(缺) 缺名

  《長爪梵志請問經》 計叁十七頌 伯哲(吉祥積)譯

  《彌勒授記經》(此經是舊譯,現未獲得) 計一百頌 同上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計一百頌 缺名

  《福傘經》 計一百頌 同上

  《補特伽羅經》 計一百頌 同上

  《名想丈夫經》 計五十頌 同上

  《贊歎經》 若幹卷頌(缺) 同上

  《勝身女經》 同上 同上

  《正法念處品》(此經在目錄補遺中列入《論藏》,想應以此爲是) 計一百頌 同上

  《正法念處小品》 若幹卷頌(缺) 同上

  《佛說有情生死根本經》 計一卷 同上

  《世間彼岸修行經》 計二卷 同上

  《受持十善誓願儀軌》 計一百頌 同上

  《賢施經》 計二卷 同上

  《慈星經》 若幹卷頌(缺) 同上

  《入正信經》 同上 同上

  《佛說淨治功德經》 同上 同上

  《發願經》 同上 同上

  《地經》 同上 同上

  《貪欲教誨經》 同上 同上

  《護國菩薩請問經》小品 計七十叁頌 同上

  《業分別經》 計二卷 同上

  《等集衆集經》 計二百二十二頌 同上

  上述經中的《佛說報父母恩經》、《賢愚因緣經》、《佛說有情生死根本經》等許多經典,在某些大目錄中,列爲大乘經典,但尚應加考究。

  中轉“無相*輪”類的經典(如般若經等類)。按照原文譯成漢文如下:

  經典名 數目 譯者

  《般若波羅密多十萬頌》 計叁百卷 梁康巴

  果冾(铠師)、毗若遮那

  傑七珠、香

  耶喜德(智軍)等師譯。號稱精研熟練六師譯

  《般若波羅密多二萬五千頌》 計八十叁卷又一百頌 耶喜德(智軍)等人合譯

  《般若波羅密多一萬八千頌》 計六十卷 同上

  《般若波羅密多一萬頌》 計叁十叁卷 峨欽(峨譯師)等人合譯

  《般若波羅密多八千頌》 計二十四卷 同上

  《般若波羅密多攝要頌》 計一卷 伯哲(吉祥積)譯

  以上各種《般若經》,統稱爲《佛母六經》。

  《善勇猛所問般若波密多經》 計二千一百六十頌,共七卷又六十頌 耶喜德(智軍)譯

  《般若波羅密多五百頌》(系用新語校正) 計五百頌 缺名

  《般若波羅密多金剛能斷大乘經》簡稱《金剛經》(系用新語校正) 計一卷 仁清德(寶軍)譯

  《般若波羅密多百五十頌》 計一百五十頌 仁清德(寶軍)及本德朗喀(虛空僧)等人合譯

  《佛母般若波羅密多五十頌》 計五十頌 同上

  《帝釋般若波羅密多經》 計叁十一頌 同上

  《般若波羅密多二十五門大乘經》(系用新語校正) 計二十五頌 同上

  《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此經有說是二十八頌的,梵本則說爲二十五頌) 計二十五頌 同上

  《少字般若波羅密多大乘經》 計叁十頌 同上

  《一字般若波羅密多經》(此經增補《寶積》第四十六會般若七百頌,因有十一佛子,故統稱《十七母子般若》) 若幹卷頌(缺) 同上

  《聖般若波羅密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計叁十頌 同上

  《日藏般若波羅密多大乘經》 若幹頌(缺) 同上

  《月藏般若波羅密多大乘經》 同上 同上

  《般若波羅密多普賢大乘經》 同上 同上

  《般若波羅密多金剛手大乘經》 同上 同上

  《般若波羅密多金剛幢大乘經》 同上 同上

  有些人對後面的這六部經,由于都是《般若》,統稱爲《十七子母般若》。但這種分佛母與佛子的意義和數目,是錯誤的。

  另外有人說《般若攝要廣品》有新譯本,尚有待考證。還有人說舊譯剩下的《般若》四千頌,至今尚未獲得。

  末轉“抉擇勝義*輪”類的經典:首先以《大方廣佛經》類來說,開創了大方廣佛與一切聖道菩薩的不可思議的事業刹土、眷屬和世界莊嚴及其深廣的教義,是圓滿周遍而無中邊的。從《大方廣佛一切世自在莊嚴品》起至第四十五品《華嚴品》以上,計有叁萬九千零叁十頌,共一百叁十卷零叁十頌。由大譯師“毗盧遮那惹肯達”作校正的計有《大方廣如來品》十四卷、《金剛幢回向品》十叁卷、《十地品》八卷、《普賢行品》十六卷、《出生如來品》五卷、《出世間品》十一卷、《華嚴品》叁十卷。此中缺《極廣藏品》、《妙音莊嚴品》、《蓮花莊嚴品》、《極廣經》等。

  大寶積經法門類(四十九會)。按照原文譯成漢文如下:

  經典名 數目 譯者

  《十萬品中大方廣叁戒經》(即叁律儀第一) 計叁卷 耶喜德(智軍)譯

  《顯示無邊修習大乘經》(即無邊莊嚴會第二) 計四卷 伯哲(吉祥積)譯

  《佛說如來秘密不可思議經》(即密迹金剛力士會第叁) 計叁千五百頌共十一卷又二百頌 耶喜德(智軍)譯

  《聖說夢大乘經》(即淨居天子會第四) 計一千頌 同上

  《聖無量光莊嚴大乘經》(即無量壽如來會第五) 計叁卷 同上

  《阿閦如來莊嚴大乘經》(即不動如來會第六) 計一千五百四十頌,共五卷又四十頌 同上

  《顯示胄铠莊嚴大乘經》(即披甲莊嚴會第七) 計六卷 同上

  《顯示法界體性無分別大乘經》(即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 計二卷又五十頌 同上

  《聖十種法大乘經》(即大乘十法會第九) 計五百頌 同上

  《聖普門品大乘經》(即文殊室利普門會第十) 計二百六十頌 同上

  《聖顯示光明普放大乘經》(即出現光明會十一) 計五卷 卻利楚稱(法性戒)譯,並用新語校正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即菩薩藏會十二) 計二十卷 同上

  《聖爲長老難陀說處胎大乘經》(即說處胎會十叁) 計二卷 耶喜德(智軍)譯

  《聖說難陀入胎大乘經》(即說入胎藏會十四) 計一卷 同上

  《聖文殊室利佛土功德莊嚴經》(即文殊室利授記會十五) 計叁卷又一百四十頌 同上

  《聖父子相見大乘經》(即菩薩見實會十六) 計十五卷 同上

  《聖富樓那所問大乘經》(即富樓那會十七) 計六卷 同上

  《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即護國菩薩會十八) 計叁卷又一百頌 同上

  《郁伽長者所問大乘經》(即郁伽長者會十九) 計二卷又一百五十頌 同上

  《聖電得所問大乘經》(即無盡伏藏會二十) 計二卷 同上

  《聖幻師跋陀羅授記大乘經》(即授幻師跋陀羅記會二十一) 計一卷又一百頌叁十 同上

  《聖說大神變大乘經》(即大神變會二十二) 計叁卷 同上

  《聖慈氏大獅子吼大乘經》(即摩诃迦葉會二十叁) 計四卷 同上

  《聖製定毗荼耶優波離所問經》(即優波離會二十四) 計二卷 同上

  《聖發勝志樂大乘經》(即發勝志樂會二十五) 計二卷 同上

  《聖善臂所問大乘經》(即善臂菩薩會二十六) 計二卷又一百零八頌 同上

  《聖善順所問大乘經》(即善順菩薩會二十七) 計一卷 同上

  《聖勇施長者所問大乘經》(即勤授長者會二十八) 計一卷 同上

  《佛說優陀延王所問經》(即優陀延王會二十九) 計二百頌 同上

  《聖妙慧童女所問大乘經》(即妙慧童女會叁十) 計二百頌 同上

  《童女恒河勝所問大乘經》(即恒河上優婆夷會叁十一) …

《佛教史大寶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