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史大寶藏論▪P69

  ..續本文上一頁死之邊;到北方說,一切有情中我當成無上;到下方說,當粉碎諸魔及魔軍,當降大法雨,讓雨雲熄滅一切地獄有情住處的地獄火,以滿足地獄衆生所求之安樂;指上方說,一切有情當向上而觀。”菩薩說畢行七七步,步步都生起蓮花。那時,各方都呈現吉祥瑞相:四大國中生四太子;上等種姓生五百男孩,及“具美稱”等八百女子;有名“意樂”等五百男仆;名“堪贊”等牝牡馬駒各萬匹,黃牛萬頭;于洲之中部生長菩提樹;出現美麗園林五百處,及寶藏五百處。王子遂名爲“一切義成”。于是去到供奉種姓神祗之所,由于太子在一切釋迦族人中,爲最能者,因此命名爲“釋迦牟尼”。由于釋迦種姓神名“增盛”(此神最大)向太子敬禮,故諸天神也向太子敬禮,故又取名爲“天中天”。摩耶夫人生太子七天後,即壽終而往生叁十叁天。這不是菩薩有何罪咎,而是如果摩耶夫人親視太子,心將碎裂,實爲壽量已至究竟之故。其他經中說:“住在“普持山”中的無煩惱仙人的侄兒“火施子”,他心中有所察覺,即問師道:“教師此間如日聚,同時普照是何因?如是山中諸岩穴,一光照射皆顯明””。師答道:“日之光明常熾熱,一子所發之光明,觸其末端光涼爽,定是能仁所發光。”于是無煩惱仙人入住“劫毗羅城”[57]作偈啓請說:“大王!我輩今來此,敬求一見王太子,世間之主作導師,我求一見彼能仁。”那仙人無論夢中或睜眼時都難忘睹世尊面,便作偈說:“具足善種諸良駒,夜間入眠一時辰(即一夜的四分之一),能獲有義諸夢寐,雙目不須久睡眠。”仙人見太子後,心想一切相師都預言王子將作轉輪聖王,何以這些預言有所變化?感而作偈說:“大王!相師皆意亂,诤劫不來轉輪王,子是勝福法寶藏,解脫罪業將成佛。”那時,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撫養,並有懷抱太子的保姆八人、哺乳保姆八人、戲玩保姆八人、拭汙保姆八人,依此保姆叁十二人而長養。如此神異奇迹,被一位有五種神通住在雪山中名爲“黑仙人”的所察覺,同他的外甥“火施”運用神通來到“劫毗羅”城窺視太子相,他知道太子將得怎樣的成就,歎爲希有!並生悲傷!王子足下禮,右繞王子身,同時流淚而作出預言說:“我觀所生太子相,叁十二相以莊嚴,將有二成余皆非,在家則成轉輪王。離俗出家則成佛,不隨他人之後轉,此世圓證菩提果,殊勝密根隱蔽沒。衆生難見頂髻故,在俗居家將不能。”王問:“那末你何故而哭泣?”作偈答道:“大王,我遇法藏勝丈夫,歎未成義我壽終,未得解脫見已過,因此悲痛而哭泣。”說偈後,仙人也就返回他的住處。

  (四)學書習定事業:以後,太子年漸長大,王命太子向釋迦族姓兒童約萬人一起到教書法師跋陀羅尼(意爲普友)的學堂中學書習字。太于問:“教師,梵天文字等六十四種中,我學那種?”教師聽太子一問,很感驚奇,歎爲希有!而作偈說:“正大有情真希有,一切論典雖已學,隨入彼彼世間故,來到此地學書堂。一切字書雖有名,我亦未能盡知曉,彼于此等已熟悉,仍來學書此塾中。”

  此後,太子去到林中,在閻浮樹下,止息入定,從初禅證到第四靜慮[58]。有五位具神變的仙人飛經此地上空時,欲飛不能,只得降落,繞太子身恭敬禮拜。那時,其他樹木的蔭影已沒,獨有太子坐處閻浮樹影未消,諸仙人視此奇景,心生希有!作偈說道:“能仁何時誕生已,彼時修入具光定,導師如是二次修,我今敬禮怙主足。”說偈已畢,即向太子頂禮。

  (五)婚配賽藝事業:繼後,釋迦族姓的長輩們都來到國王前,啓請道:“大王,過去相士們都預言太子如留宮婚配,將成轉輪聖王。請爲太子選擇賢妃吧!”于是國王吩咐道:“速去看何處有和太子相配的美女吧!”遂有五百釋迦種姓的人說:“我們的女兒能和太子相配。”王說:“此事須問太子。”太子說:“七天後我當答複。”太子考慮後而作偈說:“我知無邊貪欲過,爭鬥結怨成苦根,猶如可怖毒樹葉,亦加烈火與劍鋒。欲樂功德非我願,我與女會不美嚴,運用禅定息心樂,我願默然住林薮。”太子進而觀察,出善巧方便和悲心之門感覺到:“汙泥草塘蓮花茂,衆人群中國王尊,菩薩何時得勝眷,彼時度生千萬億。往昔善巧諸佛子,亦曾納妃生子嗣,我當隨學此諸德,但須無貪住禅樂。”太子想後,將應具之女德寫于書面,回答說:“能有如是德相的女子,我願納受。”國王立即吩咐禦前大臣道:“你去看何處有如太子所寫德相的女子,速召進宮來。”並作頌說:“婆羅門及王種女,諸侯庶民種姓中,誰有如是功德女,即時召來我宮中。並非愛執吾太子,種姓高貴與希有,功德真實諸法相,是其心中所喜愛。”于是婆羅門到各地遍訪,見到一位釋迦種姓持杖者的女子名“俱夷”(梵語,藏文意爲“地護女”),將女德相書交她看。俱夷看後笑容滿面說:“梵志!我全具如此德,彼具勝相是我夫,太子願納勿遲延,萬一可能娶俗女。”大臣將此情況禀報國王,國王說:“此女子多虛詐,不可盡信,七天內召所有女子前來宮中,將賞賜悅意的物品。”到了七天,所有女子都來到宮中,王賜以物品,衆女子懾于王宮的威風,很快離去。待到俱夷來時,贈品已完。俱夷微笑說:“我有何過錯,討得對我如此的忿恨?”太子答道:“並非忿恨,而是你來遲了。”說罷即將價值千金的戒指給她。俱夷走後,護衛人等向國王禀報:“太子對俱夷垂戀,並且親自對她說了一些話。”于是國王遣使到釋迦種姓持杖者那裏說:“請你把女兒嫁給太子。”持杖者說:“我姓之宗法,須通曉技藝的人,方可把女兒嫁給他,太子生長在快樂的深宮之內,未必能通技藝,不通技藝的人,我怎能將女兒嫁給他呢?”使臣將持杖者的話回禀國王,國王心中暗想這女子我見面兩次,居然對我這般無禮。正在這樣想時,太于得知,當即對父王說:“這有什麼過錯?請下命令,否則是不可以的。”國王雖與太子發生一些爭論,由于太子應允比賽技藝,國王心生歡喜,而宣告比賽技藝。到了七天時,聚集釋迦種姓的五百青年,俱夷豎立得勝旗,約定比賽劍術、射箭、角力等項目,獲勝者奪此旗。首先來比賽者是“拉金”(藏文意爲“天賜”),他面對牽來的大象,生起了嫉妒和驕傲之心,用掌一擊將象擊斃。難陀前來將象抛擲在城門之外,繼由太子菩薩前來用足趾挑起象屍抛出七道圍牆和七條溝渠之外,約一“俱盧舍”[59]遠的地方,象屍落處成一盆形窪地。此地故名爲“象窪”。其次,由教師跋陀羅尼作證,比賽文字,仍然是太子菩薩得勝。次由釋迦有成(當時著名數學家)作證。比賽算數,結果仍是太子菩薩獲勝。而且數學家釋迦有成也只能通達到“阿閦鞞”數位[60],而菩薩則通達到“阿伽羅婆羅”[61]的數位。再次比賽跳躍、遊泳、跑步等項目,太子菩薩都比他人優越。此後,難陀與阿難陀二人,認爲自己的力量超過他人,因而來到太子面前角力,太子剛與他們一交手,二人即倒仆在地。次由拉金來角力,太子菩薩用右手舉起拉金在空中旋轉,然後置于地上,不傷其體。繼而所有釋迦種姓來此的青年們一齊合力襲擊太子,他們剛一接觸太子,就全部倒地。再次比賽射箭,阿難射程達二“俱盧舍”;拉金射程達四“俱盧舍”;阿難陀射程僅達六“俱盧舍”。持杖者于二由旬以外豎立鐵鼓一面作靶。他們只能射到各自所及的射程,沒人能射中鐵鼓。太子菩薩則在十“俱盧舍”以外,置一鐵鼓,鼓的前面排列七輛車,車的後面豎立一頭鐵豬,然後取出天祠中祖父“獅子頰”留下的寶弓,半扣弓弦于指環上,拉弓一射,當即射穿鐵鼓、七輛車和鐵豬等物,並穿入土中小見,穿入處成一井眼般的洞穴,因此將這井名爲“箭井”。後又比賽掐算。總之從禦象術起,直到配香諸方的一切技藝都是太子菩薩獲得勝利。于是持杖者只得將女兒供與太子。太子菩薩爲了隨順世俗習慣,選俱夷爲八萬四千宮女中最勝女妃,並爲她灌了頂,也和這些女衆嬉戲娛樂。

  (六)離俗出家事業:此時有一些天神、龍王,暗地裏爲太子憂慮,念道:“哎呀!這樣的聖者如果長久住在美妃眷屬相娛樂之中,將變爲不成法器的有情。”顧慮太子此後不能出離欲境。都向太子恭敬頂禮,誠意勸請道:“願太子發出離心成佛說法”。一切諸佛也由樂聲中發出勸請聲道:“觀見盛苦諸衆生,願成怙主皈依處,能作救主親饒益,子昔發願如古德。善士勇行與利衆,所發願語請回憶,此是子之時與量,能仁速作出家行。”從一切妃子所奏的樂聲中也發出這樣的頌聲:“過去生中君曾說,叁有老病苦熾熱,不死永生無此怙,衆生不明出生死。輪回猶如入瓶蚋,叁有無定如秋雲,有情生死如觀舞,衆生壽命如閃電,亦如瀑布瞬時逝。”又有偈語道:“請憶宿世諸善行,對被癡暗所縛衆,施與正慧善光明,正法眼藏除煩惱。”太子菩薩聽了這些偈語的聲音,也就斷除了妄自驕慢之心,而發起菩提心。複有叁十二億天神子也作偈勸請道:“轉世已安穩,人獅壽亦固,複示納妃等,隨順彼世間。世法後得中,成熟人天衆,現在是出離,發心時已至。”又有勸請偈句道:“妙音祥和音,速憶燃燈記,如記勿差遲,請發佛聲音。”那時,國王在夢寐巾,夢見太子菩薩出家,問侍從等太子在宮內否?答道:“在宮內”。國王想到這恐是太子出家的征兆,爲了使太子貪戀欲樂起見,增修了春和、夏涼、冬暖的華美宮殿叁座,每座宮門梯欄間,用五百人守護。在建造過程中,不讓任何青年察覺,迅速建成。若于此處,說話聲音可以傳到半由旬[62]遠。相師們又作出預言說:“將由吉祥門出離俗家”。于是國王又增設可發聲達半由旬的大閘門,各以五百人監守開關。

  後來,太子希望一遊園林,命駕車者配備車馬,駕車者將太子的希求向國王啓請。國王認爲少見太子有歡悅的行動,今有此歡喜准如所請。于是太子…

《佛教史大寶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