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古代佛教史▪P16

  ..續本文上一頁皆以佐叽達部之人爲多。近來在聖地兩旁啤些大山內,孟遮地區,其國王名巴那彭渣,將南方之續部,均翻譯出來。複有一名史華德巴者,及其弟子等,皆是國王之福田,且將如來之佛法,從新加以弘揚。聽聖地之人民說:將來在南方班遮山裏,我佛教法,從新弘揚,佛曾有作如此之授記者。

  以前金剛乘寶貴佛法之來源,勝利王之鼓音裏面金剛乘不共佛法之來源第二部圓滿。

  乙叁:西藏黑洲佛燈之傳播

  

  世界佛法弘揚之大地有六:曰印度、曰中國、曰西藏、曰利、曰香拔拉、曰嘉那沙(在西藏西北方)其中第叁之雪山區域,佛法從何時傳入,有足述者。

  妙吉祥經續說:

  雪山區域海縮小  娑羅樹森林生長

  其授記有如是者。本來此地是海,由此逐漸縮小,而娑羅樹之森林,寖漸發展。是時從洛迦山大慈大悲所加持之猴子到來,與石山羅母配合,于是西藏人類逐步增加。該處初時是由“非人”管理,後來以人類形成,且有十二小國,分散爲四十個部落。

  是時當地共同之主管者尼墀贊波,爲西藏第一位國王,是從賴渣啤族而來,亦有說是馬渣啤之子者。彼有過人之才,而且希有,當其到雪山之哈列洛波,出蔣湯之四門時,依黑教傳說,是從屋頂上懸小旗之繩下來,一定是神。當時有人問他是誰?他說是“贊波”。(義爲穩固,或作國王)問其從何方來,則以手指天而已。西藏人民以木製成座駕,由許多人以頸挑起以迎之,如漢人之轎子,故名尼墀贊波;蓋尼義爲頸,墀義爲座,贊波義爲王,即頸座王也。

  尼墀之王子爲穆慈贊波,再傳爲郎遮慈尊,多芝丁呢、沙衣那竹、巴芝德遮、赤那珍鴉等,如是一代一代以相傳者;依上列國王之傳記,當時國家,是黑教所管理。

  無垢天女授記說:我涅磐後二十五百年時,在東瑪晶地方,佛教弘揚起來,有如此之授記。

  

  國王傳記說:第二十八位國王,是普賢菩薩之化身,名哈圖妥列呢珍,當其住在勇布那岡王宮時,宮頂降下寶箧,啓而視之,則內有經書,爲榜宮叉渣巴、如意珠總持寶箧莊嚴經、六字明、及金塔等,他雖不知爲何,只覺其爲寶物,乃莊嚴以供養之。緣是之故,國王更得加持,時已六十一歲,竟返老還童,變成十六歲之青年,其壽命至一百二十歲。國王傳記中所記,從此始至第五位國王時,對于經典之意義,已從祈禱而得了解,且得授記,遂開始作佛法之弘揚。

  

  關于寶箧降下之來源,傳說頗多,依尼巴班知達所說,從天空降下,此是黑教之說法,因彼教尊天也。複有說是羅森楚班知達,與羅渣華悌列些二人所取來者。但國王對其中文字意義,漠然不知,故二人就此回去,如此說法,較爲真實。其後有名比些冷者,到尼泊爾,見史華楚堪布,堪布告之說:西藏王與你我叁人,均須變成養鳥母之子,以弘揚迦葉佛之佛法,我經禱告,但王未出世,你亦老矣;我在此等待,已曆九王傳統。此事閱巴葉铮瑪史便知其詳,其如此說,自有其真義,且亦是部分學者之意趣所在。

  妙吉根續內所說:

  哈丁(即拉薩)是雪山圍繞  有國王名人之神  

  從賴渣啤族而來

  其授記有如此者。

  丙一:叁代法王建立佛教

  

  從哈圖妥列呢珍國王,傳至第五位國王,是觀世音菩薩化成人身之松真剛布,(又名松真遮)十叁歲即登王位。十五歲時,從化身比丘阿嘉瑪達詩列處,請得一尊自來觀音之佛像,並派遣金剛手化身之法臣嘉,四出訪尋釋迦佛八歲與十二歲身量之真正佛代表,恭敬請來。嘉奉派後,即往迎請有海上蓮花之稱之有額部(度母之一)度母化身之尼泊爾公主慈珍,及綠度母化身之中國文成公主,以爲王後。並修建佛堂一座,名爲普仁,當修建時,非人常加以災害,以敗壞之。

   王及二王後到支舒揚鎮之柏宮卡王宮內,修成本尊,修行時得成就本尊授記說:以所修之地方,是羅刹仰臥之重地,如欲加以降伏,應在該地四旁,皆建廟宇,以改變之。如是遵行,已將佛堂建好,(按:即西藏拉薩神變大廟)而尼泊爾公主所蓋之拿摩車廟,亦已建成,兩方佛像,均將以供奉。從印度請來之教主姑沙那,與婆羅門森嘉那,尼泊爾請來之教主詩列那瑪珠,及從中國請來之教主哈森瑪哈雅那,彼等帶來之叁藏經,與許多續部,均加以翻譯,以建立佛法,但仍未有真正之說法及聞法者,只有王及具福緣者,得到不公開傳授以大慈大悲寂靜忿怒之續部教誨,依以修行。

  “舍美”七人未出家前,在支舒揚鎮之柏宮卡王宮內,大慈大悲之修瑜伽行者,凡百余人,是時所說之教誨,已加以結集,並將之分成叁種,放在叁種岩裏。其後祝圖昂珠、雅達揚,及尊師釋迦光叁人,將岩藏法請出,法之名字,爲摩尼嘉榜,這西藏佛法教誨之開始。

  法王複遣派文殊化身純密森波渣,前往印度,研究文字及聲明學,非常通達;遂以梵文爲藏文之藍本,創製文字,並造文法論八卷,于佛法作取舍,以前西藏所無也。從此以後,西藏佛法與文法之大門,皆敞開焉。文字大行而後,成爲一切財物,與佛法之根本來源。

  

  從此以後,第五傳國王,爲妙吉祥之化身赤松德真。根據以前麥松真之授記說:從我(按似即是楹真剛布)到第五傳,名渣波德,于時弘揚佛法。其所授記,用銅板繕寫,以其時計之已經到矣。

  王德從十叁歲登王位,二十歲時,便弘揚佛法;派人前往沙珂,迎請堪布菩提薩埵前往西藏,以開示佛教十善與十八界。時西藏之神與羅刹等,非常憎恨;故有瑪波山雷殛,彭湯王宮爲水飄去,年榖不登等災害甚多。諸魔臣等竟謂因佛法之故,而有此災害,奏請將堪布遣送回國。王乃向堪布奉獻多金,並以情形報告,堪布認爲是西藏之“非人”不喜所致,只有暫時回尼泊爾。尚欲調伏有毒之鬼與羅刹,則現在世間最有能力者,爲密宗堪布蓮花生大士,王應遣使迎請,我亦當從旁勸駕也。

  國王遂即派使前往敦請蓮師,尤其是命使者那南多傑敦珠,兼程而往。大士已知其意,須臾便到達西藏之孟宇宮棠,而遇使者于途。使者獻金致敬,大士謂,我所見者,盡皆是金是以不取。而將黃金滿布于雅星,表示將來可満西藏人一切之欲望。尼泊爾之石匠,與堪布菩提薩埵二人,均到大士面前谒見焉。

  及大士到支宗時,西藏之毒鬼與羅刹,降下甚大冰雹,並將兩大山合並,圖夾大士于山中,大士就在山之空洞,用禅定之方法,以調伏之。此後複以種種之神變,到雅裏、烏藏(按即西藏中部)多康(按即甘肅與西康)等地方,所有堅寶女(下方護法天女)十二人,歌神十叁人,“紀甯”(非人之重要者)二十一人等大能力者,均已調伏,導之皈依,且饬立誓,以護持佛法。

  

  

  國王在渣瑪昂布車,延見大士,時渣瑪甯桑佛堂,重修完善,請爲佛像開光,開光而後,恍若真人,且能攝受供品,衆皆現前看見;複有一日,供養之器具,竟自生增長。

  大士集聰穎之童子數人,使看圓光,令將光中所顯現以前困擾堪布之魔鬼形狀、作法及地方說出,魔衆均甚窘迫,大士乃調伏之,使皈佛法。所未調伏者,以燒施方法調伏之,如是者兩次。又調伏無熱龍王,使爲國王之友,及助修建佛堂,龍乃供養黃金凡四十克。(克爲西藏量器名,每克爲二十華升,每升約二十華兩)堪布菩提薩埵研究地形,大士到哈波呢,將一切神鬼,悉以調伏。乃唱妙吉祥歌,詞語表示降伏之意;並在空中跳金剛舞,以加被此地方。

  

     大士請左羅布聰氏,與哈布文二人,共彈粉線,以定佛堂方位。依堪布所說,按照烏金達布呢廟形式,而奠基礎。大士饬一切“非人”爲之服務,所以于日間人類所修之牆壁,與晚上:“非人”所修者比較,則“非人”所修者更高。廟之形狀,如須彌山、日、月、四大部洲,八小洲,鐵圍山等,具體而微。廟名爲巴桑雅,義即吉祥無邊。是任運而不變者。其叁位皇後,則造叁洲,如此龐大之建築,五年才完成。完成而後,由大士開光,當時最上層樓之佛像,均能自動出來,有此種種神變,真屬希有。

  

  其後國王想在此地建立佛法之根基,遂將許多顯密經典,加以翻譯;並將翻譯方法,教育當地知識青年。其從印度請來之教主渣惠舍甯、湯遮青啤哈、曾啤昂楚等比丘及持經者多人,金剛持卑嗎那密渣與星登嘉巴那等,及說根本一切有部比丘十二人,均應邀請而來。

  關于西藏人能否出家,(藏音舍美,有睡醒之意)是國王所須研究之問題。時有具信心大臣,名巴芝詩者,發心出家,王以轉告菩提薩埵,于是菩提爲堪布,達那詩那,與支那美渣二人,爲業教與密導,其他班知達十人爲補充,以處理出家之事。巴出家後,受近圓戒,名爲巴揚,國王並賜名巴呢冷,他依修後,便得五通。此時而後,巴沙郎、巴戈毗盧渣那、雅蘭渣華楚揚、瑪甯青楚、昆祿汪波松華、那森渣華蔣操等皆出家,且已更名,受近圓戒,此七人者,是西藏人出家之始,名爲“舍美”七人;由是國王心想:以後西藏人,可以出家矣。

  時有大臣渣瑪與聰慧之部下叁百人,同時出家。堪布與衆教及許多班知達,與毗盧渣那、嘉佐生叁人等譯師,將顯密教典注釋論等,譯成藏文。毗盧渣那與南卡迎波,奉派前往印度毗盧曾從詩列星哈處,聞受大圓滿法;南卡亦從空遮伽雅處,聞受清淨之一切法,皆得成就,比返西藏,加以弘揚。大士在西藏,對具福緣之王與民,傳付密宗事部,及無上瑜伽,予以灌頂,並傳普巴十萬部與口訣等。

  大士並告國王,以如欲將國土莊嚴,應將雁蘇沙地,變成青草原;渣都等叁地缺水,應開水源;河邊平地,改爲田畝。從毗沙瑪那處,取多少財寶,以爲財富之來源。而于未有河流者,開浚河流,並將漢地蒙古諸王,加以征服。如是說時,國王聞之大喜,按步尊行。一日上午時,正在思維,紅崖出水,而崖附近之楚摩果昂,本是沙地,變成青草之原。岩名月面,變成森林;宿卡本無河流…

《西藏古代佛教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阿底峽略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