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滿偈頌、教誨及隨行教誨,傳蔣巴舍甯。大圓滿系統至此光大。
西元前叁O七年 周赧王八年甲寅
第一位統一西藏政權者,尼墀贊波至藏地。
案,據西藏史乘,自西元七八一年以來,四百余年間,藏土分成四十余部著,其後始爲尼墀贊坡統一。贊波(btsan-po 或譯“贊普”),原爲堅固之義,藏人以此崇稱國王。
李翊灼《西藏佛教史》:“當周赧王二年戊申,中印度有烏迪雅納汗者,釋迦族也;爲鄰國敗,東走雪山雅爾贊塘,號雅爾隆氏。始建佛寺于卡伊蘭山麓,是爲佛教輸入第一緣。”此即尼墀贊波入藏事迹的本末。藏史每每以此贊波由天而降,則正如漢土神化堯舜禹湯的誕生事迹。又,李氏所言建佛寺事,不知何所據而雲。以理推測,當時尚是黑教(Bon 俗稱“苯教”)流行的時代,恐不容有佛寺興建。我們甯可相信,松真剛布時始有佛寺的說法。
西元元年 漢平帝元始元年辛酉
外洲導師耶稣瑪詩迦誕生。
案,此條系年,爲 敦珠甯波車原文。稱耶稣爲“外洲導師”,與藏密的宇宙觀有關。《大乘莊嚴寶王經》卷一:“時觀自在菩薩,告大自在天于言:汝于未來末法世時,有情界中而有衆生執著邪見,皆謂汝于無始以來已爲大主宰。而能生出一切有情。”此段經文,有如靈驗的預言。“創萬物者”爲大自在天,則稱耶稣爲外洲導師亦甚貼切也。
西元二O年 新莽地皇元年庚辰
卑嗎那密渣尊者誕生于西印度。
案,本條紀年,據Godrup Chen“卑嗎那密渣傳”。但研究起來,似乎尚有疑問。一般藏史,都說尊者于百余歲時爲藏王赤松德真迎請入藏。赤松王是西元八世紀中葉時人,是則尊者應誕于六世紀末或七世紀初。
又案,尊者在甯瑪巴,具很高的地位。當甯瑪巴創立之初,尊者予蓮華生大士很大的助力。漢土學人會感到興趣的,則是尊者曾到五臺山求法,傳法者爲“詩列星哈”。值得注意的是,尊者所受的法,竟爲全部內外密教誨之傳授。倘將來能更詳盡的資料,或可藉此尋出密乘傳授途徑的史實。
據“藏教史”,尊者住藏地凡十叁年,主持譯事,其後複返回五合山──此殆尊者示寂的暗示。據佛授記,尊者于藏土佛法未滅時,每一百年示一化身于藏土。
西元叁七四年 晉孝武帝甯康二年甲戌
二十八世藏王哈圖妥列呢珍誕生。
案,舊傳此王爲第十四世,或傳爲第二十六世。 敦珠甯波車據《國王傳記》,定爲第二十八世,當較漢土的舊說爲可信。詳見西元七叁O年條。
西元四叁叁年 宋文帝元嘉十年癸酉
哈圖妥列呢珍年六十歲。
是年,西藏王宮降下密乘經續,爲佛法來藏之時。
案,學者多疑佛法傳入西藏,始于東晉未年的說法爲不可靠。今考,劉宋武帝于西元四二O年廢晉恭帝自立,距本年不過一十叁載,則知東晉未年之說,尚屬可靠。
又,《藏教史》另有較踏實的說法,當時密乘經續,系由印度學者羅森楚及譯師悌列些攜來,呈獻藏王。由是更知本年爲佛法傳入之始,當屬不爭的事實。
西元六一七年 隋恭帝義甯元年丁醜
叁十二世藏王松真剛布誕生。
案,于此王生年,漢土學者多從兩唐書紀事逆推,于是便産生數種歧說。較近事實的,是陳大鷗氏《喇嘛教史略》的說法,稱松真剛布誕生于“丙醜”,約爲西曆六一五年雲。今案,西元六一五年爲隋炀帝大業十一年乙亥,而幹支中例無“丙醜”者,當是“丁醜”之誤。──丙爲陽火,丁爲陰火,于引用藏曆時,易于淆亂。
西元六叁九年 唐太宗貞觀十叁年己亥
松真剛布年二十叁歲。尚尼泊爾慈珍公主。
案,《藏教史》暗示,王十五歲時,慈珍公主年八成,則本年慈珍當爲十六歲。
西元六四一年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辛醜
松真剛布年二十五歲。尚唐文成公主。
案,《藏教史》暗示,王十五歲時,文成公主年十二歲,則本年文成當爲二十二歲。
藏人傳說,慈珍公主爲有額部度母化身,文成公主爲綠度母化身。兩公主皆崇信佛法,入藏時攜同佛像經籍甚夥,故于藏士佛教,允爲龍象。而自此藏地始興建廟宇,排除黑教,尋且廣開譯場,派子弟赴印度求學,並製定曆法、文字。今所用陰陽五行生肖紀年之法,即仿自漢土;而文字製作,則受印土影響。故 敦珠甯波車稱,西藏之佛法及文化大門,皆由松真王開敞。
西元七O七年 唐中宗景龍元年丁未
叁十五世藏王棄隸縮贊,向漢士請尚公主,中宗許以雍王守禮之女金城公主嫁之。
此條據兩唐書補入。“通典”記此王名乞犁悉籠納贊。
西元七叁O年 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庚午
叁十六世藏王赤松德真誕生。
案,王爲金城公主之子。其名于“舊唐書”作婆悉籠納贊,“新唐書”作婆悉弄獵贊。
關于藏王世系,漢地研究藏史的學者,常易感模糊,而于此王特甚。李翊灼氏,以爲尚金城公主的就是此王,益見藤葛。呂澄既以松真剛布(原言作“弄贊甘普”)爲叁十世,而以此當叁十五世,亦見失實。據“通典”,自松真剛布(“通典”作棄蘇農贊)傳乞黎拔布,再傳乞黎弩悉農,叁傳乞犁悉籠納贊,四傳而至此王。則由松真剛布起算,至赤松德真,祖孫五代王統而已。
格桑悅西編《西藏史講義》,亦以松真剛布爲叁十二世(參西元六一七年條)。倘由此上推,即可知哈圖妥列呢珍爲二十八世;由此下推,即可知赤松德真爲叁十六世。
又,倘若根據《新唐書》計算,則赤松德真當爲十一世,松真剛布當爲第七世,這是因爲《新唐書》以藏士的第一世開國贊普爲瘢悉董摩的緣故。關于這點,可與法成《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記》參較。記雲:“爾時有一菩薩于赤面國受生爲王。于自國內廣行妙法,從他國請其法師及經論。赤面國中,建立精舍,造窣堵波…後于異時有一菩薩,爲赤面國第七位王,彼王納漢菩薩公主爲妃後,將六百侍從至赤面國。”記中提及的兩位國王,前者當爲哈圖妥列呢珍,後者當爲松真剛布。倘非兩書容較,則將誤以前者爲松真則布,後者爲赤松德真。赤松王尚金城公主的說法,可能就是由此引致錯誤的。
西元七四九年 唐玄宗天寶八年己醜
赤松德真年二十歲。迎顯教“堪布”菩提薩埵入藏。
案,據“康藏佛教與西康諾那呼圖克圖應化事略”,菩提薩埵爲土耳其人,在印度修顯教成就。李翊灼《西藏佛教史》,以蓮華生大士入藏之前,赤松王曾迎聘“中印度僧怛羅克西塔來藏宏教,號爲善海大師。旋又聘來薩迦拉必滿(中印度人),錫羅滿(巴市勒人) ,鄂斯達同麻哈得幹(支那人)等,共譯經典,助揚佛化。”所記似失實,記中諸大德,應是文成公主來藏後迎請,年代較赤松德真爲早。此可與金山正好《東亞佛教史》參較。金山正好以文成公主下嫔松真剛布後,松真王兩度派于弟、大臣赴印,其後來藏土參加譯場的,有印度大德拘薩羅、婆羅門桑伽羅,尼泊爾大德息拉蒙啓,及漢土大天壽和尚等。李氏所提到的大德,與金山正好提到的,似是同名異譯。
西元七五O年 唐玄宗天寶九年庚寅
赤松德真迎蓮花生大士入藏。
修竺野廟(或作桑耶寺)。——此爲西藏密宗建立之始。
近人多據伊文思
溫慈之說,定蓮華生大士入藏之年爲西元七四七年,較 敦珠甯波車所記略早。又據西藏喇嘛登裏勇衆冷忠“蓮華生大士夏曆每月初十聖迹功德感應記”,大士于子月(按即十一月)初十日,由尼泊爾入西藏。
陳天鷗《喇嘛教史略》,以竺野廟爲赤松德真二十二歲時興工。據此,則蓮華生大士入藏之年,約亦略當本年,可參考。
西元七六七年 唐代宗大曆二年丁未
大臣巴心朗等七人出家,稱“舍美”七人。此爲西藏有僧伽之始。
西元七七二年 唐代宗大曆七年壬子
努青生遮野些誕生。
案,此師爲西藏密宗“圓滿次第”之康派遠祖。生平共承事上師二十六人——其著者,如蓮華生大士,卑嗎那密渣,及“生起次第”首傳導師尼渣那咕瑪那等,都是顯密二乘的大成就者。因此,努青生遮野些,可算是藏密前期的集大成者。倘若從法系傳承來看,後來甯瑪巴各派宗師,幾乎都是努氏的法嗣。
西元七八八年 唐德宗貞元四年戊辰
赤松德真示寂,世壽五十五歲。
案,此條系年,據努青生遮野些簡史推。——《藏教史》:“于戊辰年藏王赤松圓寂時,努當爲十七歲。”近人據兩唐書,以赤松德真之于乞立贊,于唐德宗建中元年(西元七八O年)嗣立,故以爲赤松王即卒于此年,實誤。因爲赤松王曾內禅于其長子,所以應以其于本年示寂爲是。
西元八O四年 唐德宗貞元二十年甲申
蓮華生大士離藏土,往雅饒洲。
案,此即爲大士示寂的暗示。——相傳雅饒洲爲羅刹國土。
又案,本年上距大士抵藏地之年,共六十五載;而上距大士降生之年,已爲一千六百八十一載。依藏密上師的觀點,以爲這是因爲蓮華生大士可以化身無量,所以可以示現一千余年。相傳當大士示寂時,先由藏地乘天馬淩空,飛至西印度降落,爲衆生說法後,再乘天馬飛雅铙洲。因此,現在藏人以大士寂于藏地,印人則以大士寂于印土。這種示現行相,自然有曆史的真實背景。再參考大士廣傳,其異名幾叁十個之多,則這千余年的曆史,似乎不是同一具肉身的曆史,而是蓮華生大士不同示現的總紀錄。
西元八O六年 唐憲宗元和元年丙戊
叁十九世藏王赤雅巴丁生。
案,赤松德真之後的世系,近人尤多紛纭。據兩唐書,其世系如下:
赤松德真──乞立贊──足之煎──可黎可足──達磨(即朗達瑪,舊唐書未記此王)
依 敦珠甯波車所記,赤松德真生叁子,長名穆尼遮松,次名穆育遮坡,幼名穆德遮坡;穆德遮波生五子,赤雅巴丁即其一。後…
《西藏古代佛教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