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念發慈悲,
賜我佛十二歲像,並經五部四比丘。”
如是雲雲。王複思維“我上有大乘佛法,並有佛靈骨舍利,且諸聲聞阿羅漢今猶現住,而被土即皆無有。我土佛法未衰,被土佛法或將興欤。當先叩于覺阿像前,再寄贈之。思已乃返王宮,至覺阿像前。先是覺阿佛像面本向南,茲乃忽轉而面東,王因作念“覺阿亦自願往適華夏也”。乃造巨艦,安置覺阿釋迦牟尼像及叁寶法品等。複于其上,張結大幕,飾以绫羅珍寶。演奏伎樂,懸挂旗幡,諸種嚴飾,難以計量。縱艦于由竺通華之巨流而遣送之(99),並複書雲:
“賢哉漢王希聽取,我所供奉佛替身,
帝釋天工作施主,延請天工毗首羯,
其質乃由十寶成,蒙佛親自爲開光,
佛說無比能仁王,具足功德覺阿像。
我雖愛如身中心,君命威重禮複隆,
爲彼有情成利善,故獻與君作供境,
願君誠信敬禮之。”
如是寄語。漢王得書,極惬其意,發大歡喜,以種種伎樂,隆禮恭迎。將覺阿佛像等叁寶法品供奉于漢王宮中,仗此緣力,使諸有情,成受庥福,殊方漢土,亦蒙佛化。故彼地聖教得以大爲興盛也。
塑造釋迦牟尼叁身聖像與及迎神開光品第二章竟。
第叁章
講述漢土霍爾兩地佛法如何宏揚和出現若幹朝代等情
其次,將講述覺阿釋迦與旃檀覺阿二像迎至漢地後(100),佛教在漢地如何宏揚之情。據漢地正史所載曆代王朝事迹,其中最早王朝名號爲周(原注:此王與天竺堅弓王同時),傳國四代至周王瑕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原注:對佛走時供祀,彼此頗爲一致,惟其它甲子推算,多有未合,上乃見于漢族曆史)。爾時,忽自西方放射光芒,複發異聲,並現種種奇象。太史占之,知爲佛世尊降生世間。佛壽叁十歲時,現證圓滿正覺,旋往兜率天宮爲母說法。斯時優填王(101)以衡木造成佛象,世尊從天下降,複爲此旃檀佛像開光上供,並授記雲:“我滅度後千余年,此二佛像將放華夏利濟一切有情”。
華夏最早王朝周氏,並傳叁十六代,諸王相繼在位,均百余年。爾後有秦始皇出,其父子兩代在位約七十余年,秦後爲漢高祖。漢朝約傳至十二代中,有臣名王莽者,篡奪王位,稱帝十八年。後又爲前述漢高祖之苗裔名劉隆(102)者,誅除王莽,自接帝位。彼有五子,長子漢明帝嗣位。迨明帝子獻帝在位時,其王位又爲丞相曹操所篡奪。曹王天下凡五世,其國又爲晉武帝所奪。晉後有苻秦稱帝。苻秦長子東秦繼位。東秦後其弟司青自立爲王(103)。(原注:布頓大師《教法源流》所謂支了王與此相當)。漢族史傳中記載,即于此時覺阿釋迦與旃檀覺阿二像迎至漢土,大興佛教雲。其後苻堅屬下將官名羌種姚秦者篡奪王位(104),符秦王統遂即失承。爾後又由隋炀帝父子統一天下,隋後則爲唐代君主矣。漢史雲佛滅度後二千五百六十六年漢地始有唐朝皇帝出世,且與藏地互通往來。傳此王與藏中朗日松贊王(105)同時代。唐王(106)之子唐高祖繼隋即帝位。高祖後其子太宗嗣立。太宗皇帝與吐蕃松贊幹布(107)同時。太宗之女文成公主亦于此時來藏和婚。太宗有七子,次第繼承大位。其後帝之嫡裔中宗在位時,唐已傳至五代。中宗皇帝和吐蕃麥阿蔥(108)同時。帝女金城公主遣嫁來藏。到僖宗時,其臣下黃巢反叛,顛覆唐室。遂有所謂梁等五代突起稱帝,凡五十余年。其後則爲趙太祖出而稱帝。趙宋以後,王都又爲木雅(109)所攻陷(110)。太祖之裔,遞傳八代,均都汴梁。[自康王南渡,據滿治地,又遞傳八代]直至(111)滿治拉尊(112)之間。
茲言漢土王都陷于木雅之始末。據傳木雅疆土原爲漢族所轄。在绛埃(113)和嘎阿(114)之間有山名門喜。山中有一毒龍,極爲凶暴。西胡人(115)若祀之,可獲暫時安甯,設稍違忤,乃立傳播癫瘋狂病等病,荼毒生靈。爾時有毒龍變化爲七騎士,至絳埃某城堡。諸騎士中,有一首領,與食肉魔婦相交,適足月後,婦産一子。天上則出現異星,預示不祥。漢地太史占之,知將有奪者國出,以之告王。王敕搜捕其人,但無所獲。及子成年,嘯聚同濟,隱匿綠林,待時起事。北方有一神姬,複教之曰:“今月十五日汝等急整軍馬,以馬鞭馬糞投入黃河,如此則漢地皇帝之玉簽,必入于汝等之手矣。”運至十四日,老妪複登城頭,捶胸大哭。帝使人問之。妪答言:“天帝告我,已授大命于木雅爲王,我等若不歸順,則漢族子孫將無遺類矣。明日即有難以計量之大軍將至。”問有何征驗答:“汝等明日往觀黃河,則可親睹馬鞭馬糞將使河水變色。”翌晨往驗黃河,果如所言。皇帝震驚異常,問何以處。姬答雲:“降之可免。”于是王率臣下七人,奉玺請降,途遇毒龍子及其騎隊,收玺殺王,複次第戮其臣宰,漢族疆土遂盡爲弭約所有。毒龍之子名木雅王,亦承襲其父名稱西胡王。此王傳統逾六世,則有木雅甲郭王出世。從木雅西胡王至甲郭間木雅王統嬗遞,曆時約二百六十年雲。
霍爾(116)最初之王,爲天神之子孛兒帖赤那(117)。孛兒帖子巴塔赤汗(118)。巴塔子塔馬察(119)。塔子豁裏·察兒蔑爾幹(120),(原注:“此人傳說是蓮花生的化身”)。豁子阿兒帖孛羅溫(121)。阿子也客你敦(122)。也客子挦鎖赤(123)。生子合幾出(124)。合幾出子布爾齊克臺·墨爾根(125)。布爾齊後,女子阿倫(126)之子孛羅黑臣·豁阿。孛羅子孛端叉幾內(127)。孛端子哈巴齊哈子巴克博爾。巴克子馬哈土丹。馬哈子哈齊庫魯克。哈齊子伯升豁爾多裏申。伯申子屯必乃薛禅。屯必乃子葛不律汗。葛子把兒壇·巴圖爾。把兒壇子也速該·巴圖爾。也速該子太祖成吉斯。也速該前。中原尚爲漢與木雅所主,霍爾猶未得有天下。
此後仗長壽天神之洪福,始出現具足威力之成吉斯汗,時在佛滅度後叁千二百五十年。王盡收漢及木雅人之地使天下歸于一統。在位二十叁年。汗弟名烏爾魯克王(128)。汗有子四,即術赤王,察合臺王、窩闊臺王(原注:此王在位六年)和拖雷諾顔(129)。術赤王有八子,察合臺王有九子。窩闊臺王長子貴由王(130)(原注:此王在位半年)。其弟爲闊端庫騰汗(131)。貴由王(原注:此王在位六月。)有五子:長子蒙哥汗王(132)(原注:此王在位九年),次子忽必烈薛禅汗(133)(原注:此即薛禅皇帝)。叁子旭烈兀,(原注:此王王于上胡人之地,轄土極廣)(134),四子賽音伊噶,五子阿日布哥術(135)。薛禅汗即位前,距佛滅度,其間凡叁千二百五十八年(原注:薛禅汗少妃有八子,即:忽哥赤(136)、奧魯赤(137)、忽都魯帖木兒(138)、也孫巴哥(139)、脫歡(140)、闊闊出(141)、多爾濟(142)。奧魯赤之子名鐵木爾不花(143)。以上距雕塑旃檀覺阿像已有叁千五百年。此在漢史與法王上師(144)所著之《彰所知論》皆相吻合。薛禅汗在位叁十五年,彼有四子:多爾濟、真金(145)、忙哥剌(146)、那木罕(147)。真金王有叁子:甘麻剌(148)、塔剌麻八拉(149)、鄂爾濟圖(150)(原注:此王在位十叁年)。塔刺麻八拉之王後宏吉刺氏(151)生二子:庫魯王克(152)(原注:此王在位四年)和愛育黎拔力八達(153)(原注:此王在位九年)。愛育黎又有二子:格根紮牙圖(154)和碩德八刺叁(155)。格根王之長子甘剌麻(156)。甘子爲也孫鐵木爾(157)(原注:此王在位五年)。也孫子爲阿速吉八王(158)(原注:此王在位四十日)。庫魯克王又有叁子:和世瓊王(159)(原注:此王在位一月)、庫魯克王(160),圖帖陸爾紮牙圖。和世瓊王之子細磷質班王(161)(原注:此王在位十一年)。其兄妥歡鐵木耳王(162)在位四十八年,統禦天下(原注:此後即失國于大明皇帝)。
上述史實系根據精通漢族霍爾史籍之曾澤大師·喜饒耶協(163)在貢塘(164)所譯曆史;複根據出身高貴家族而又兼政教領袖之蔡巴·湯吉勤巴·司徒格衛羅朱(165)所著曆史,從中扼要摘錄者。若求詳知漢族霍爾史事,則請閱讀上說二書可也。
講述漢土霍爾二地佛法如何宏揚和出現若幹朝代品第叁章竟。
第四章
聖觀世音菩薩自蓮花中化生,宣講六字真言功德
複次,講述雪域西藏佛法宏揚之情。昔佛世尊在竹林精舍(166),諸羅漢眷屬圍繞而住。佛眉間白毫,放五種光明,如虹霓聚。其光照射北方雪地,因而垂目谛視,怡然微笑。爾時除蓋障菩薩見佛生樂,即啓問所由(原注:見《白蓮花經》)。佛即告言:“善男子,叁世諸佛(167)所未調化之處,此邊地雪域,鬼魔充斥,當故未來,有微妙正法,如日光照臨,大爲顯揚。令諸有情,悉得解脫,登菩提道。其時調化此邊地雪域者,即聖觀世音菩薩是也。所以者何?”聖觀世音菩薩昔修菩薩行時曾會于千佛之前發大誓願而作是言:“若有叁世諸佛未曾踐履之處,如邊地雪域,其中衆生。難調化者,願我化之,使登解脫之道!願此邊地,成爲我所化土!願我成爲如同諸鬼魔之父母!願成爲如同濟渡一切諸有情之商主!願成爲如同消除黑暗之明燈!願叁世諸佛,一切如來所演妙法,能放此邊地宏揚廣大,長住不滅!若諸有情,聞叁寶(168)名,而行皈依,願其即能獲得上界(169)樂趣之身,受用妙法!願我所化一切有情,皆得成熟解脫,使此邊地,變爲寶洲,悉歸真實義谛!”如此發願已。仗其願力,凡叁世諸佛所未調化之處,悉皆成爲聖觀音菩薩所化刹土。其問緣由,即複如是。言已,佛遂由心間放白毫光,如本紮日噶花(170),照射世間。旋往西方極樂世界入于無量光佛(171)心…
《西藏王統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